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76)
2023(13562)
2022(10824)
2021(10065)
2020(7992)
2019(17929)
2018(17767)
2017(32985)
2016(17323)
2015(19732)
2014(19386)
2013(18811)
2012(17326)
2011(15853)
2010(16040)
2009(14908)
2008(14523)
2007(13054)
2006(11900)
2005(11043)
作者
(47897)
(39965)
(39751)
(38044)
(25594)
(18887)
(17790)
(15290)
(15233)
(14073)
(13894)
(13140)
(12960)
(12916)
(12376)
(12335)
(11944)
(11489)
(11376)
(10891)
(10154)
(9571)
(9566)
(9179)
(9141)
(8925)
(8637)
(8580)
(7923)
(7849)
学科
(92445)
经济(92364)
管理(51648)
(49096)
(40078)
企业(40078)
方法(28951)
中国(28610)
数学(24681)
数学方法(24531)
地方(22003)
(21931)
业经(20646)
技术(18065)
(16017)
(15824)
(15772)
贸易(15756)
(15312)
(15095)
农业(14674)
(14161)
银行(14150)
地方经济(13981)
(13802)
金融(13801)
(13728)
(13023)
理论(12802)
技术管理(12454)
机构
学院(251687)
大学(251351)
(120752)
经济(118714)
管理(93989)
研究(91714)
理学(79650)
理学院(78788)
管理学(77758)
管理学院(77278)
中国(71423)
(52871)
(52445)
科学(49415)
(44501)
财经(41375)
中心(40215)
研究所(39978)
经济学(39622)
(37730)
(37694)
经济学院(35386)
北京(34305)
(33734)
师范(33471)
(33271)
(32711)
财经大学(30560)
(29868)
业大(29561)
基金
项目(160287)
科学(128810)
研究(124219)
基金(117157)
(100787)
国家(99964)
科学基金(86318)
社会(83838)
社会科(79647)
社会科学(79628)
(61167)
基金项目(60575)
教育(56880)
(51026)
自然(49790)
自然科(48729)
自然科学(48720)
编号(48622)
自然科学基金(47916)
资助(45990)
成果(40218)
(38734)
(37312)
重点(36767)
国家社会(36569)
(36563)
创新(35399)
课题(35289)
教育部(32356)
中国(31782)
期刊
(142263)
经济(142263)
研究(85011)
中国(57001)
管理(40497)
(39271)
科学(33256)
(32280)
教育(32253)
学报(31574)
(26469)
金融(26469)
大学(25670)
技术(24847)
经济研究(24710)
学学(23739)
农业(22148)
财经(22140)
业经(20694)
(19477)
问题(18288)
(16197)
世界(15320)
技术经济(15047)
国际(14639)
(13274)
科技(12485)
(12128)
论坛(12128)
现代(11861)
共检索到399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章玉贵  赵文成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这一关键命题进行长期探索并取得重大创新突破的理论与实践结晶,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现实特点和前瞻性战略设计。本文从经济学和经济发展的视角,着重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内涵、逻辑演进和范式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相关指标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是一个动态发展和进阶优化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范式,在致力于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同时,通过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现代化的范式参照并形成良性互动,进而推动各国迈向繁荣共生之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汤尚   彭晨曦  
中国式图书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图书馆领域的具体表达,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工程,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式图书馆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图书馆发展实际的现代化,具有规模性、普惠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开放性、全面性特征。推进中国式图书馆现代化,需加强党的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提升图书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汉飞   孙小泽   许彩慧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民营经济发挥着多重突出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孟亭含  
合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是全面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数字经济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市场体系、基础设施、技术网络、经济支柱支持。研究发现:数据要素融入、数字基建布设、数字技术下沉及数字业态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动能。尚需注意,数字治理局限性、城乡发展脱轨化、技术应用片面化、数字文化偏向性等诸多梗阻并存,限制数字经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赋能作用发挥。为此,应寻求数字组织再嵌入社会基层治理、重塑数字基建组织性网络动态结构、探索数字技术全流程生态治理应用、构建文化产业数字化新型发展业态,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玉梅   宋玉茹   高鹤鹏   郑之欣  
当前,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乡村等战略。在政策支持下,我国现代数字信息技术逐步与农民生产、生活相融合,赋予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民生活新力量,赋能农村高质量发展。当前,数字乡村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人才支撑短缺、城乡基础设施差异较大及数字融产难度大,联动发展效率低等,因此要发挥好政府对数字乡村的引领作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让数字经济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迸发更大的能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传忠   王纯   王金杰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本文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升级和关键生产要素变迁三个方面,揭示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逻辑;阐明了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即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保障,以数据赋能为动力,以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智能工业化;通过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归纳总结了新型工业化的新特征。最后构建了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机制:以产业差异化竞争机制和绿色产业长期激励机制为驱动机制,挖掘新型工业化的增长潜力;以多层次人才供给机制和有效衔接的数实融合机制为运行机制,促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高效运行;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和政府部门履职评价机制为保障机制,为新型工业化正常有序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甘健侯   杨超   周菊香  
数字化赋能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过程、理想样态及实践机制的三维统一。借由“赋能”这一作用方式的具体联结,“数字化”手段得以直接作用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并由此衍生出数字化赋能教育理念变革、教育体系深化、教育制度创新、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方式适切和教育治理提升六个领域的实践事项。因循数字化手段透过效率生成逻辑、价值增进逻辑和动能培育逻辑而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生的良性有机耦合,数字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理想状态的实现,尤其需要树立“育人为本—赋能全员—人技协同”一体统筹的发展理念,打造“多样体系—新型方法—智慧环境”一体互促的发展模式,构建“管理制度—治理结构—治理能力”一体联动的治理体系,营造“基础设施—监管机制—评价体系”一体协同的教育环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杰   丁志刚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党政统合,以农民为中心,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际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和过程。历时性考察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演化逻辑发现,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起始于为建立现代化新中国夯实乡村基层政权,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以制度化治理作为逻辑主线接续推进,指向为建成现代化强国奠定现代化乡村基础。面向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和乡村振兴的现代化宏图伟业,新时代更好推进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权威,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始终坚持制度化治理不动摇,始终坚持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光先   钟晓敏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其理论内涵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表现为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共同富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内在逻辑是,依据社会矛盾理论和方法论原则,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人民的立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及新时代伟大实践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其实践进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推动生产力发展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不断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能力、促进人的社会关系和谐,并缩小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不同群体之间消费、能力和收入的差距,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董志勇  毕悦  
一、引言"中国式现代化"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复兴,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换,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全方位转型的基本路径和典型模式,集中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历程。这一概念的内涵随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经验而不断扩充和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文   叶蕾  
中国式现代化为数字经济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数字经济也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性力量。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揭示数字经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数据要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独特优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机融合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政府建设能够更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平台经济竞争的垄断性、数实融合的结构性失衡、数字鸿沟引起财富分配的极化效应等仍是阻碍当前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问题。在数字经济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需要突破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难题,其次重点加强平台经济反垄断治理,着力化解数字财富分配的极化效应,构建开放共赢的国际数字经济合作格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中彦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其经过了“模仿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路径、奠定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历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曲折、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规模、明确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五个发展阶段。根据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一种渐进式、持续性、内生型的现代化。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以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为标准,呈现出“四个相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时代特征,即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规模与质量相统一的现代化、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的现代化、适应与引领相统一的现代化以及协同与开放相统一的现代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雪萍   李玉颂  
中国式消费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生活消费的先进化、高级化,是消费主体、消费客体、消费环境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式现代化一脉相承,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理论的实践升华。中国式消费现代化历经初始、积淀和推进三个阶段的逻辑演进,呈现出人民性、普惠性、协调性、共生性和友好性的鲜明时代特征,需要从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消费环境三个维度协同推进,使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新城  霍忻  
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回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课题。本文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从生成逻辑、理论蕴涵和价值意蕴三重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入研究。在生成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是理论、历史与实践三重逻辑合一的现代化道路。在理论蕴涵上,中国式现代化包含“是什么”的质的规定、“怎么样”的目标设定、“如何实现”的原则遵循在内的完整科学理论体系。在价值意蕴上,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实践和世界等维度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其中,在理论维度,对现代化理论体系做出了原创性贡献;在实践维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路径遵循;在世界维度,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绍勇  张林忆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必然和现实依托。从中国现阶段发展要求出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明确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战略定位。从内在逻辑机理来看,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握经济体系现代化的基础性支撑和推动作用,立足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的进展成就,突出解决当前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结构性矛盾。在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和经济体系现代化的内涵要求与逻辑关联的基础上,整体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供给能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驱动力;着力缩小发展差距,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共同富裕之基;发展绿色经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持续优化对外开放格局,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担当。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地加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在新征程中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蓄势前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