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4)
- 2023(12387)
- 2022(10064)
- 2021(9615)
- 2020(7690)
- 2019(17725)
- 2018(17607)
- 2017(32665)
- 2016(17469)
- 2015(19755)
- 2014(19551)
- 2013(19010)
- 2012(17532)
- 2011(15877)
- 2010(16080)
- 2009(14897)
- 2008(14793)
- 2007(13486)
- 2006(12130)
- 2005(11125)
- 学科
- 济(73090)
- 经济(72920)
- 管理(50766)
- 业(49482)
- 企(41347)
- 企业(41347)
- 中国(27879)
- 方法(26526)
- 农(22090)
- 数学(20357)
- 数学方法(20209)
- 业经(19698)
- 技术(18159)
- 地方(15608)
- 财(15298)
- 制(15246)
- 理论(15152)
- 学(14612)
- 农业(14270)
- 贸(14254)
- 贸易(14237)
- 易(13825)
- 和(12895)
- 技术管理(12395)
- 银(11895)
- 银行(11884)
- 教育(11602)
- 行(11530)
- 发(11430)
- 融(11242)
- 机构
- 大学(249209)
- 学院(247135)
- 济(105908)
- 经济(103917)
- 管理(91709)
- 研究(88866)
- 理学(77462)
- 理学院(76511)
- 管理学(75362)
- 管理学院(74886)
- 中国(68454)
- 京(56725)
- 科学(51058)
- 财(48376)
- 所(43411)
- 中心(39539)
- 研究所(39188)
- 财经(38015)
- 江(37448)
- 北京(37273)
- 范(36221)
- 师范(35962)
- 经(34697)
- 农(34528)
- 经济学(33617)
- 院(31554)
- 业大(31151)
- 州(30050)
- 经济学院(30037)
- 师范大学(29165)
- 基金
- 项目(158953)
- 科学(127537)
- 研究(123348)
- 基金(115169)
- 家(99289)
- 国家(98393)
- 科学基金(84910)
- 社会(81911)
- 社会科(76731)
- 社会科学(76708)
- 基金项目(60458)
- 省(59949)
- 教育(57580)
- 划(51950)
- 自然(50429)
- 编号(49372)
- 自然科(49333)
- 自然科学(49323)
- 自然科学基金(48524)
- 资助(44937)
- 成果(41840)
- 创(38053)
- 重点(36428)
- 部(36391)
- 课题(36180)
- 发(35781)
- 创新(34710)
- 国家社会(34231)
- 教育部(31915)
- 制(30968)
- 期刊
- 济(125135)
- 经济(125135)
- 研究(84031)
- 中国(60672)
- 教育(39719)
- 管理(38045)
- 财(37198)
- 科学(35627)
- 学报(35167)
- 农(33274)
- 大学(28329)
- 学学(25654)
- 技术(23447)
- 融(23104)
- 金融(23104)
- 农业(22748)
- 财经(20886)
- 经济研究(20448)
- 业经(18883)
- 经(18314)
- 问题(16687)
- 贸(14332)
- 科技(13765)
- 图书(13744)
- 世界(13716)
- 业(13528)
- 坛(12841)
- 论坛(12841)
- 技术经济(12701)
- 国际(12454)
共检索到393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雪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在2023年召开的《第二十五届全国社科院院长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会议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谢辉教授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内涵。本刊将谢辉的发言以专题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要实现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历史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史,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百年发展史。在2023年召开的《第二十五届全国社科院院长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会议上,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杨正权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发展。本刊将杨正权的发言以专题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智库建设,提出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中办、国办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新型智库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和通篇谋划。在2021年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长安智库论坛暨第二十四届全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唐立军介绍了近年来北京社科院开创新型高端智库建设新局面的重要举措。本刊将唐书记的发言以访谈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文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历经百余年不懈奋斗,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化老路,创造性地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开辟了驾驭资本、扬弃资本逻辑与吸收借鉴资本主义文明发展成果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单一工业化的现代化路径,突破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困境和发展悖论,创造了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总体性文明体系,开启了人类文明演进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打破西方现代化霸权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依附结构,通过构建全面完整系统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重塑现代物质文明结构,不断刷新现代物质文明新高度。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西方主导世界市场的不公格局和资本主义全球化困境,开辟了世界市场发展新路径,引领全球化再出发和新启航,展现了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历史新趋势。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崭新的理论命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讲三个问题。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振闻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的蹂躏使中华文明"蒙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长期探索过程中,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科学方法论,科学对待传统中华文明的内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曾遭遇整体性危机的传统中华文明换羽新生。近代以来,中国人从器物、制度、文化等维度向西方学习,均遭遇失败。中华文明新生的过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和旗帜,实现自我革命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握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大胆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文明在内的其他一切文明中的积极成果,坚持文明互鉴,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人类其他文明的开放与包容,也宣告了西方文明关于"现代化=西化"神话的破灭。从"走俄国人的路"到"以苏为鉴"再到"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探索过程中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文明的超越,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马慎萧 张建堡 周慧珍
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2022年,学界为推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渊源、本质特征、开启的文明新形态,不断拓展和深化研究,形成系列代表性观点和成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雪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高屋建瓴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河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在2023年召开的《第二十五届全国社科院院长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会议上,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王承哲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实践创新。本刊将王承哲的发言以专题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突飞猛进,短短三四年时间,智库面貌就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已成为世界智库版图中极富活力的地区,在世界智库建设史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智库建设的"中国速度"引起了全球智库界的高度关注。鉴于我国智库建设尚处于向现代智库加速转型过程中,持续地学习与创新是绕不开的路径,及时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与困惑显得尤为重要。从当前智库建设实践来看,有八个方面需要引起关注。本刊对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教授刘建斌以访谈的形式深入分析在智库建设中这八个方面的具体的做法及应关注的问题,以飨读者。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泽
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东方道路实现形式。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东方道路实现形式,它自然是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全新的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都是奠定在机器大工业以及更高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现代化,因此,它有人类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又有与西方现代化根本不同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既有不同国家现代化的国别差异,更有着二者根本制度上的差别;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现代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雪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社会主义发展的接续创新,不断c赋予共同富裕新内涵新要求,展示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践行与使命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同时,指出这是中国特色。这一论断,从发展新征程的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赋予了共同富裕新内涵新要求,从而交给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一个全新的重大课题。在2023年召开的《第二十五届全国社科院院长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会议上,重庆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吴大兵探讨了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本刊将吴大兵的发言以专题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雪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成立于1978年,是青海唯一的哲学社会科学专门研究机构,是全省五家重点智库之一。建院40年来,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始终坚持高质量应用对策研究和高水平基础理论研究双轮共驱,推出了一批有见地的研究报告和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在2019年9月召开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新时代智库建设论坛暨第22届全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上,时任青海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陈玮介绍了近年来青海省社科院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举措,以及进一步推进高端智库建设的对策建议。本刊将陈院长的发言以访谈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董志勇 毕悦
一、引言"中国式现代化"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复兴,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换,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全方位转型的基本路径和典型模式,集中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历程。这一概念的内涵随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经验而不断扩充和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冠清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既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形态,也有别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而且不同于经典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未来社会文明形态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实践认识论应用于经济工作中形成的、以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为核心的科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结果;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围绕现代化这一主题,对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迭代上升、生产关系的优化和上层建筑的建设等多个层面的探索结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人类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立更加完善、更加定型的制度安排的实践结果。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打破了“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摆脱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对立,作出了超越性的文明贡献,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文明道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雪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巨大优势。结合“博物馆之城”建设,北京率先在全国开展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的创新实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彰显了北京打造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的前瞻性和重要意义。在2023年召开的《第二十六届全国社科院院长论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会议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刘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包路芳分析阐释了北京市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的创新实践。本刊将包路芳的发言以专题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牢记智库使命 主动担当作为——宁夏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研究员张进海访谈录
新时期加强智库平台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忠家访谈录
宁夏新型智库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宁夏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彭生选访谈录
发挥智库作用 服务改革发展——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陈祥健访谈录
加强新型智库建设 服务党政决策和地区发展——重庆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唐青阳访谈录
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 努力建设国家高端智库——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何祖坤访谈录
地方社科院智库建设的形势和问题及天津社科院的思路和举措——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靳方华访谈录
理论研究与国家治理之间的融合式发展:基于改革开放40年的思考——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史瑞杰访谈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建设国家高端智库——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谢京辉访谈录
以国际标准提升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访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尹继佐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