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83)
2023(14263)
2022(11519)
2021(10976)
2020(8716)
2019(19875)
2018(19816)
2017(36106)
2016(20428)
2015(23513)
2014(23695)
2013(22193)
2012(20094)
2011(18378)
2010(18575)
2009(17140)
2008(16902)
2007(15170)
2006(13683)
2005(12849)
作者
(55166)
(46027)
(45911)
(43881)
(29077)
(21700)
(20864)
(17800)
(17670)
(16318)
(15716)
(15475)
(14897)
(14757)
(14541)
(14421)
(13740)
(13449)
(13336)
(13188)
(11918)
(11273)
(11092)
(10425)
(10361)
(10320)
(10276)
(10270)
(9159)
(9059)
学科
(73878)
经济(73771)
管理(55600)
(49584)
(39760)
企业(39760)
中国(31079)
方法(26594)
(23458)
数学(22554)
数学方法(22263)
教育(21781)
(19950)
(19488)
业经(19146)
(16371)
(15709)
贸易(15694)
理论(15490)
(15380)
农业(14969)
(14288)
(14275)
银行(14258)
(13732)
(13515)
地方(13296)
(13014)
金融(13010)
技术(12470)
机构
大学(284953)
学院(281039)
(113655)
经济(111178)
研究(103376)
管理(97746)
理学(82847)
理学院(81786)
管理学(80308)
管理学院(79774)
中国(75851)
(63207)
科学(59218)
(54729)
(51023)
研究所(46066)
(45716)
师范(45341)
中心(45263)
(43330)
财经(42509)
北京(41323)
(41268)
(38761)
(37563)
师范大学(37048)
教育(37020)
业大(36643)
经济学(36254)
(34016)
基金
项目(181165)
科学(144622)
研究(141753)
基金(129358)
(112291)
国家(111254)
科学基金(94236)
社会(89781)
社会科(84772)
社会科学(84751)
教育(71701)
(69564)
基金项目(66549)
(61096)
编号(58909)
自然(56591)
自然科(55263)
自然科学(55250)
自然科学基金(54263)
资助(51844)
成果(51570)
课题(44774)
重点(42937)
(42394)
(40855)
(38671)
(38176)
国家社会(37311)
教育部(37273)
(37222)
期刊
(130703)
经济(130703)
研究(97080)
中国(70645)
教育(62344)
(42610)
学报(40742)
(39892)
管理(39107)
科学(39074)
大学(33256)
学学(29629)
技术(28431)
农业(27347)
(26677)
金融(26677)
财经(22077)
经济研究(21676)
业经(20443)
(19211)
问题(17061)
职业(16981)
(15457)
(15161)
世界(14167)
(13839)
论坛(13839)
国际(13660)
图书(12964)
(12826)
共检索到444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少媛  
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发生了三次历史转型,总体上包含着以系统变革和功能再造为核心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以高等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重塑高等教育系统功能,建构起更加多样、更加包容和更加协调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此,应遵循制度创新逻辑,继续完善满足多样化需求的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制度,加快建设更具包容性的高等教育交叉贯通和多样共生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结构动态调整和系统开放制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学飞  
1 9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的一系列变革 ,可以较为确切地称之为“重组”。重组并非是抛弃原有的系统 ,而是以新的理论和原则为指导 ,用新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对原有系统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并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系统。其基本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分权”、“分层”、“竞争与合作”。新系统的形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适应 2 1世纪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伟  
省域高等教育系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重要组织支撑和新的发展力量。它在高等教育地方化时期得到有效培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快速成长,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现代化阶段走向成熟。省域高等教育系统的成长得益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制度设计、以精英为中心的议程设置方式和决策逻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及高等学校竞争式的发展方式。省域高等教育系统通过争取政策试点、学习借鉴同行以及内部自主创新等行动路径,彰显了其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省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崛起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发展价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龙献忠  伍星怡  聂羽西  成明洁  王永学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和战略支撑。以高等教育现代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强化多元主体参与,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耀彬  聂长飞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定位上,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对过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继承和拓展。在内涵上,经历了1.0阶段的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代表的效率提升,2.0阶段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大变革以及3.0阶段的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高质量发展还进一步体现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及以人民为中心三个方面。在路径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此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盛正发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优化教育体系结构和学校布局结构"的战略任务。构建H型现代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新建本科院校群体及时分类转型,摸清新建本科院校分类转型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分类转型的对策建议,有效推进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和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扩建   戴笑源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审计职能的发挥至关重要,而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是审计功能实现的基础。为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本文以中国式现代化对地方审计管理体制的需求入手,提出地方审计管理体制运行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审计全覆盖和审计现代化三重逻辑。而现行地方审计管理体制存在主体分散、项目管理低效、审计整改问责和审计体系缺陷等挑战,可以通过主体优化、项目优化、功能优化等地方审计管理体制路径,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廖湘阳  
整合性权力与分化性权力指向权力的作用方向,个体自主性权力与集体协商性权力指向权力的拥有形式,强制性权力与规范性权力指向权力的运行机制,这些权力分别从不同角度交叉作用于高等教育系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系统及其权力结构的构成与特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贺祖斌  卞志国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现代化,代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意蕴。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生长的灵魂之基、精神之源,凝聚着家国情怀、人本精神、求真务实、创新精神,是支撑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思想力量。需在把握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特质基础上将这些文化力量转化为文化表达,培植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精神与中国性格,为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卢晓中  李望梅  黄福涛  陈廷柱  李立国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基于党的全面领导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基于国家需求导向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基于“人民至上”立场的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构建、基于共同富裕思想的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特征。高等教育学者需要秉持学科独特的立场,解释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现象,探讨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构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模式和学说。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已具备“中国式”基本样态,仍需强化“中国式”基本遵循,更需注重“中国式”使命担当。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宜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科学研究规律,以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民群众的期待为导向,循序渐进地开展创新与改革,更加重视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伟江  
教育、生产、生活是人类活动的三大基本元。从人类活动基本元特性出发,阐述了高等教育具有的系统化特性。从系统科学视野下,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涉及的系统性研究的六项内容:定位、管理、保障、环境、教学和效果,并分别论述了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联和我们应有的科学理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凤桥  卓晓辉  余舰  
自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大幅扩大招生规模以来,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系统在发展轨迹和模式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实证数据分析表明:中央普通高校研究生在全部研究生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综合性大学所占的比例有一定的提高,生均占有较多的办学资源,表现出精英高等教育的特点;地方普通高校在校生在全部普通高校在校生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了较快的发展,生均占有较少的办学资源,地方普通高校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这将奠定中国多层次和多样化高等教育格局的基础。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课题组   胡苏华   姜琳   郑斌  
党的二十大围绕建立现代税收制度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提出了优化税制结构的改革要求,为推进税收制度体系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本文分析了税收制度体系现代化的特征、意义以及当前税收制度体系的运行成效,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对税收制度体系现代化的新要求,研究在制度设计、效能发挥、执行落实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全局谋划、统筹兼顾、多税共治三个方向探索合理的改革路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西蒙·马金森  文雯  胡雪龙  
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和他的同时代人共同创造的1960年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首次让数百万美国家庭有机会进入到大学,并缔造了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公立研究型大学系统。基于纳税人对教育机会平等这一公共利益的共识,在分层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兼顾优秀和普遍入学的加利福尼亚理念,成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主导模式。然而,支撑加州理念的政治条件本身已经消失。总体规划实施的20多年后,纳税人的共识被打破,加州也不再提供保障优秀和普遍入学(尤其是非白人和移民家庭)的财政条件。现在许多学生被拒之大学门外,公共学费不断上涨,研究型大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林一  
伯顿·克拉克在其经典之作《高等教育系统的组织与治理》中构建了三种理想的高等教育体制——国家体制、市场体制和学术体制,提出了著名的三角形定性分析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制取决于以上三种理想体制调和的结果,因此,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体制在三角形中处于不同的位置。但是,克拉克三角形中关于各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位置分布完全是基于定性分析;本文作者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以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为案例,构建了"能级函数"概念来描述政府力量、市场力量和学术力量对高等教育系统的作用,并构建了"三角形能级函数模型"来直观地描述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从三个方面发展了克拉克的三角形定性分析法:第一,在克拉克三角形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