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1)
- 2023(13102)
- 2022(10727)
- 2021(9882)
- 2020(7939)
- 2019(18117)
- 2018(18043)
- 2017(33479)
- 2016(18301)
- 2015(20983)
- 2014(21051)
- 2013(20511)
- 2012(19277)
- 2011(17657)
- 2010(17927)
- 2009(16498)
- 2008(16569)
- 2007(14898)
- 2006(13667)
- 2005(12939)
- 学科
- 济(82451)
- 经济(82363)
- 管理(48297)
- 业(46733)
- 企(35301)
- 企业(35301)
- 中国(30702)
- 方法(26479)
- 农(24794)
- 数学(22183)
- 数学方法(21919)
- 地方(21877)
- 业经(20203)
- 贸(17902)
- 贸易(17885)
- 易(17366)
- 农业(16546)
- 制(16414)
- 财(16243)
- 学(15350)
- 银(15061)
- 银行(15042)
- 发(14851)
- 行(14650)
- 融(14423)
- 金融(14422)
- 理论(12820)
- 环境(12344)
- 技术(12011)
- 地方经济(11720)
- 机构
- 学院(262947)
- 大学(262162)
- 济(112823)
- 经济(110552)
- 研究(100173)
- 管理(92707)
- 中国(78437)
- 理学(77422)
- 理学院(76446)
- 管理学(75127)
- 管理学院(74650)
- 京(59019)
- 科学(58560)
- 所(51420)
- 财(51274)
- 研究所(46195)
- 中心(44464)
- 农(43704)
- 江(41365)
- 财经(39575)
- 北京(38736)
- 范(37901)
- 师范(37531)
- 院(36038)
- 经(35964)
- 经济学(35465)
- 业大(35079)
- 农业(33904)
- 州(33328)
- 经济学院(31730)
- 基金
- 项目(164240)
- 科学(128945)
- 研究(124473)
- 基金(116824)
- 家(102168)
- 国家(101294)
- 科学基金(85316)
- 社会(79283)
- 社会科(75105)
- 社会科学(75086)
- 省(62937)
- 基金项目(59985)
- 教育(57719)
- 划(53540)
- 自然(51431)
- 编号(50857)
- 自然科(50286)
- 自然科学(50275)
- 自然科学基金(49388)
- 资助(48185)
- 成果(42997)
- 发(41243)
- 重点(38026)
- 课题(37119)
- 部(36823)
- 创(34007)
- 发展(33721)
- 国家社会(33529)
- 展(33160)
- 创新(31909)
- 期刊
- 济(137616)
- 经济(137616)
- 研究(87705)
- 中国(65152)
- 农(42978)
- 学报(39747)
- 教育(39342)
- 管理(38948)
- 财(38348)
- 科学(38083)
- 大学(30948)
- 农业(29767)
- 融(29086)
- 金融(29086)
- 学学(28455)
- 技术(25006)
- 经济研究(22952)
- 业经(22390)
- 财经(20344)
- 问题(17854)
- 经(17834)
- 业(16976)
- 贸(16438)
- 世界(15475)
- 国际(15387)
- 图书(14277)
- 坛(12958)
- 论坛(12958)
- 技术经济(12875)
- 现代(12106)
共检索到429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景华 刘展豪 毛开元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文章深刻阐释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与理论内涵,系统梳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历程,立体展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成就,以党的二十大新要求展望高质量发展路径。新时代的十年,中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成功走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具体表现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发展不平衡状况有效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面向新征程,要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金栋昌 王宇富 徐梦真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助于推动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从理论逻辑和实践进路中精准把握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历史方位和发展趋势,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举。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从公共文化服务的使命担当、发展特质以及其在文化强国中的角色定位中认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联,从转型起步发展、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三步走”中系统把握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回应“人本”需求、“效能”要求、“时代”诉求三大着力点中彰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义,从“空间-人-资源”三位一体的总体逻辑中邃密空间再造、供需匹配与资源融合逻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我们要坚持贯彻的主题。刚刚闭幕的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会议进一步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明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一重要论断,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党的一贯思想——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一贯强调的;另一方面,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核心要求,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新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提出,使包括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都为之振奋,凝聚起了踔厉奋发、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正>2024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同年11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龙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之年,也是浙江农信成立70周年。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党委积极带领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总结浙江农信70年改革发展经验,守正创新,接续奋斗,进一步发挥地方金融的独特作用,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共同富裕上展现更大作为,以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和中国式现代化在浙江生动实践。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正>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以“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于2023年12月23日在北京主办“经济研究·高层论坛暨经济学动态·大型研讨会(2023)”,以期广大学者共聚一堂围绕会议主题开展研讨,贡献智慧。本届高层论坛暨大型研讨会由经济研究杂志社、经济学动态杂志社、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承办,由《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经济思想史学刊》编辑部、《经济管理学刊》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协办。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耀彬 聂长飞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定位上,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对过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继承和拓展。在内涵上,经历了1.0阶段的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代表的效率提升,2.0阶段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大变革以及3.0阶段的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高质量发展还进一步体现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及以人民为中心三个方面。在路径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此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健
中共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居于核心与关键地位,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这是基于中国积累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和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关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等现实,而进行的战略部署。而且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也赋予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凸显新发展理念引领性、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联动性、在显著提升效率中促进公平正义性等新内涵,这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推动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有待进一步培育等难点,基于此,应以中国式经济治理现代化、以中国式科技现代化、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作为实践方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光辉
深入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关联,指出交通运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发展的基础,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但在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各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缺乏有效鼓励与吸引交通专业人才的长效意识,尚未形成政府主导、较高市场化的数智交通创新路径等。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统筹策略,包括:以构建高质量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基调夯实交通运输;以人才现代化为抓手壮大交通运输;以数字驱动引领交通运输发展;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走出去”的能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孟雨桐 张向前
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增强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研究发现,随着我国不断完善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政策法规,增设全方位社会服务机构,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扩大社会工作服务规模,已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存在社会工作教育体系成熟度偏低,公众认知度低、岗位设置有限,地域发展不均衡,服务监督、评估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需通过强化专业教育与丰富本土化理论,提高社会工作认可度与拓宽社会工作职业道路,促进城乡社会工作均衡发展,确保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监督和评估、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路径。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工作 高质量发展 路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正>编者按: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开启了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新的里程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柏文 郭凌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即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在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开展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探索,既是创新旅游新知识的必然使命,也是旅游研究与行业发展响应国家战略的主动选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堃
在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数字贸易具有多维发展策略,通过贸易的多元交易模式支撑,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活力更高。基于此,对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数字贸易进行研究分析。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开展数字贸易的必要性,对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数字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针对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数字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数字贸易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