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93)
- 2023(15754)
- 2022(12944)
- 2021(12219)
- 2020(9798)
- 2019(22333)
- 2018(22062)
- 2017(41054)
- 2016(23135)
- 2015(26159)
- 2014(25925)
- 2013(24450)
- 2012(22238)
- 2011(20440)
- 2010(20813)
- 2009(18919)
- 2008(18515)
- 2007(16601)
- 2006(15012)
- 2005(13926)
- 学科
- 济(86752)
- 经济(86666)
- 管理(60153)
- 业(56616)
- 企(45270)
- 企业(45270)
- 中国(33726)
- 方法(30276)
- 农(27290)
- 数学(25910)
- 数学方法(25508)
- 教育(22595)
- 财(21013)
- 业经(20951)
- 地方(20776)
- 贸(18730)
- 贸易(18719)
- 易(18269)
- 制(18024)
- 农业(17627)
- 学(17493)
- 理论(17236)
- 策(15869)
- 发(14849)
- 银(14685)
- 银行(14672)
- 行(14155)
- 技术(13818)
- 融(13499)
- 金融(13496)
- 机构
- 学院(311647)
- 大学(309716)
- 济(127827)
- 经济(125077)
- 研究(113123)
- 管理(111528)
- 理学(94593)
- 理学院(93413)
- 管理学(91838)
- 管理学院(91198)
- 中国(82927)
- 京(67559)
- 科学(64575)
- 财(59555)
- 所(55828)
- 范(50812)
- 师范(50501)
- 研究所(50451)
- 中心(49652)
- 江(48401)
- 财经(45979)
- 农(44168)
- 北京(43887)
- 经(41852)
- 院(40939)
- 师范大学(40711)
- 经济学(39566)
- 教育(39002)
- 业大(38535)
- 州(38411)
- 基金
- 项目(198331)
- 科学(158524)
- 研究(156588)
- 基金(140698)
- 家(120981)
- 国家(119877)
- 科学基金(102315)
- 社会(98607)
- 社会科(93231)
- 社会科学(93208)
- 教育(78225)
- 省(77594)
- 基金项目(71761)
- 划(67147)
- 编号(66836)
- 自然(61455)
- 自然科(60013)
- 自然科学(60000)
- 自然科学基金(58917)
- 资助(57196)
- 成果(57050)
- 课题(49848)
- 重点(46466)
- 发(46075)
- 部(45635)
- 创(41685)
- 年(41510)
- 性(40484)
- 国家社会(40455)
- 教育部(40025)
共检索到49042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祖泽 黄俊伟 吴敏 罗小丽
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我国应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推进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是缓解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价值诉求,亦是顺应党和国家战略布局的必然途径。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亟需助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系统推进“三教”改革联动、聚力引导产教深度融合,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供创新遵循。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应畅通多层次职业教育融通渠道,架构类型定位“立交桥”;加速推动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点燃类型化发展“动力擎”;引导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铺就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冉 高联学
类型定位不仅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还助力职业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不仅能培养兼具“硬技能”与“软实力”的人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还能激活国内外双循环新动能。在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中国式现代化在供给端、需求端与保障端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诉求,要求其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转变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路径;以扩大内需为准绳,提升职业教育类型发展质量;以职教圈层为系统,增强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共识,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职业教育类型发展新篇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瑗彬 刘珊杉 陈小丹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要求,职业教育公平的推进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职业教育公平具有在教育起点上保障入学机会与受教育权平等,在过程上不断优化区域教师资源配置,在结果上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的价值属性。但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经费投入存在省际差异,职教师资队伍规模存在层次差异,职教价值激发不足等现实困境。因此,提出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增效,保障教育起点公平;多措并举优化师资配置,促进教育过程公平;全面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实现教育结果公平的实践路径,同时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公平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阳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与世界共建共享的时代战略,是职业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已然形成过往百年的叙事基调,彰显了百年中国基于历史、制度和文化三重逻辑共同形塑的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逻辑理路。加速职业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内在统一、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整体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全面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共同构成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实践向度,共同体现职业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民生”与“国家”的高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周伟
职业科学视域下,职业教育以职业为逻辑起点、专业教学标准以职业标准为参考、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三者共同支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类型化发展,使得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适应职业运行规律。基于此,为构建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应统合建立职业分类和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构建基于职业标准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并依据职业能力选取职业教育课程内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承萍 赵蒙成
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对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引性和规定性,要全面建设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必然要加快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职业教育必须强化中国特色、类型教育特色,体现实践进程的方向性与过程性。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必须坚守价值追求,围绕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和竞争力不强两大关键问题,着力于重塑职业教育形象提升社会美誉度,以良法善治消除职业教育系统性歧视,优化学制以打破阻碍学生持续发展的藩篱,以体制机制创新深化企业办学主体身份认同,让更多的大国工匠成为职教良师,全面赋能高质量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庆庆 仝宣文 李志军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坚定“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前景,构建“教随产出、产教同行”的生态,提升“一技之长,能动天下”的地位。同时,坚持特色引领、服务发展、质量为首、瞄准前沿的实践理路。为此,亟须基于人才培育、专业群建设、产教融通、师资优化等重点方面,创新性地建构在体系架构上“三方”协同、在人才培养上“四型”合一、在服务场域上“四维”联通、在创新发展上“五链”衔接的模式,形成职业教育革新的生态格局,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职业教育 教育现代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并立足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突出强调了青年工作的重要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正是基于这一新历史方位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新时代青年有着挺膺担当的使命召唤,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实践主体和先锋力量。文章进一步聚焦培养时代新人和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互动逻辑,从理论、价值、实践三个向度探析,有助于回应青年发展的时代主题,推进时代新人培育的系统性工程。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 时代新人 青年发展 培养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斌 谢爱磊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现代化是基于国情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以培养类型定位下高质量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教师的现代化为核心,进而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过程。该现代化过程涵盖了教师队伍建设理念、专业素养、培养培训体系以及教师管理等多个方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国方案”。然而,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现代化在实现建设理念、夯实专业基础、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以及制度供给方面存在羁绊。为此,未来需要加强对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强化国际合作,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并提升制度供给水平,以推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清松 王波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有助于加速职业教育提质增效,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输送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理论逻辑来看,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指向,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制定、校企合作、常态治理、要素共享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层次政策体系尚未完善,政策执行效果有待提升;企业参与积极性相对不足“,校热企冷”现象亟待破除;多元协同治理框架不健全,参与主体缺位现象突出;校企资源要素流动不畅,优质资源整合力度较弱。基于此,应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部门联动;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构建多元治理框架,完善特色学徒制治理模式;畅通校企资源双向流动渠道,促进优质资源互联互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同同 吴南中 谭绍华
职业教育类型化视域下,以资历框架中的能力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和实施教育效果评价的参考依据,能够使得职业教育在不断对标国家质量标准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类型定位。资历框架内蕴强化统一标准、建构内在互动、强调主体自觉和实施成效为本的核心隐喻,其不仅能够打通职业教育学习者的成长通道,也能为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课程开发、教师队伍构建等提供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的类型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具体来说,职业教育类型化视域下的资历框架建设目标为以资历框架支撑内容标准架构、以资历框架整合多元行动主体、以资历框架聚集优质教育资源、以资历框架支持学习个性化和以资历框架培养终身学习习惯,主要内容为强化标准建设、规则建设和应用模式建设。参考国外多个国家和国内有关资历框架建设经验,职业教育资历框架体系应该具备高层级性、等值融通性、动态适应性和终身性等典型特征,使得职业教育资历框架能够深刻对接现代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彰显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类型化 资历框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新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提出,使包括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都为之振奋,凝聚起了踔厉奋发、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聂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列部署。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是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系列改革的重要一环。为深入领会全会精神内涵,落实好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任务,本刊特组织“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笔谈,邀约职教领域的专家学者撰文,就如何回答好“教育强国、职教何为”的时代命题,从系统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促进就业创业与高质量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推动职业教育与服务经济社会共生发展等方面对全面深化职业教育领域改革、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入阐释,以期为职业教育领域学习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雅静
作为中国共产党谱写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创新成果,新质生产力将关注点更多地聚焦于技术和产业领域的“新形态”、过程涵盖和目标锁定的“高质量”,体现了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新质生产力既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内在逻辑蕴含,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探索中进行理论创新的必然结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现实考量,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使然。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实现从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变和跃升,需要依托系统性的路径建构,从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坚持不懈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着力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强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等维度协同推进,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加速生成和持续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桂钦
人本主义理念突出人的主体性价值,强调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职教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生力量,其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时代重任,应以人本主义理念指引中国式职教现代化。转变办学理念:发展职业教育应更加突出人本性;调整教学目标:坚持以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导向;优化培养过程:坚持德技并修、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完善制度体系:推进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治理体系。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