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29)
2023(18754)
2022(15497)
2021(14315)
2020(11629)
2019(26154)
2018(25595)
2017(48052)
2016(26031)
2015(29402)
2014(29368)
2013(28660)
2012(26551)
2011(24037)
2010(24585)
2009(22759)
2008(22607)
2007(20169)
2006(18441)
2005(17175)
作者
(73439)
(60699)
(60687)
(58046)
(39104)
(29025)
(27467)
(23378)
(23317)
(21910)
(20961)
(20353)
(19769)
(19627)
(19205)
(18811)
(18134)
(17726)
(17500)
(17454)
(15622)
(15046)
(14690)
(14154)
(13809)
(13776)
(13569)
(13495)
(12185)
(12060)
学科
(120599)
经济(120483)
管理(74941)
(68944)
(53431)
企业(53431)
中国(39908)
方法(38694)
(34816)
(34564)
数学(33325)
数学方法(32986)
地方(32537)
业经(27149)
(24233)
农业(22985)
(22733)
贸易(22715)
(22497)
(22006)
(20532)
银行(20516)
(19816)
(19587)
金融(19584)
环境(18199)
(18066)
地方经济(17739)
(17342)
财务(17285)
机构
学院(368613)
大学(364751)
(163165)
经济(159855)
研究(135851)
管理(133820)
理学(112346)
理学院(111004)
管理学(109320)
管理学院(108609)
中国(106609)
(80141)
(79097)
科学(77810)
(68645)
研究所(61167)
中心(60700)
财经(59487)
(58642)
(56427)
(53881)
(51369)
经济学(51296)
北京(51213)
师范(50940)
(49143)
业大(46994)
(46126)
经济学院(45849)
财经大学(43387)
基金
项目(231143)
科学(182819)
研究(176741)
基金(165774)
(143176)
国家(141988)
科学基金(121301)
社会(113846)
社会科(107967)
社会科学(107943)
(89811)
基金项目(85245)
教育(81384)
(75297)
自然(73084)
编号(72530)
自然科(71369)
自然科学(71352)
自然科学基金(70052)
资助(67750)
成果(60886)
(55284)
重点(53071)
课题(52246)
(51443)
(47872)
国家社会(47868)
发展(45483)
(45466)
创新(44917)
期刊
(198427)
经济(198427)
研究(123762)
中国(86528)
(64012)
(54069)
管理(53375)
学报(50242)
科学(49273)
教育(48808)
(41823)
金融(41823)
大学(39335)
农业(36902)
学学(36570)
技术(33903)
经济研究(33263)
业经(31306)
财经(30813)
(26824)
问题(25329)
(22337)
(20337)
国际(20256)
世界(19966)
技术经济(18675)
图书(17254)
(17093)
论坛(17093)
现代(16946)
共检索到598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乔  汪宇麒  吴宗福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三个方面的瓶颈问题,难以适应共同富裕要求:一是县域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二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三是县域资源利用效率低,经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冲击,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更加困难。县级财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县域财政的健康运行对于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性、基础性作用。然而,我国县域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增收乏力、财政支出压力加大、地方债务风险突出等方面。为了夯实县域财政基础,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改革财政体制机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奠定共同富裕基础;二是推进县域产业转型,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拓宽县域财政来源;三是完善财税政策制度,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效率;四是严格地方债务管理,防范地方债务风险,保证县域经济安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储德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财税体制改革对于破解桎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举足轻重。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战略要求。这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探索财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提供了逻辑线索。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问题导向,探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税体制改革和政策优化方向,将有助于发挥科学财税体制在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中的制度保障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澳  张羽丰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国有企业是党的使命任务和国家战略的重要担当履行者,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为中国式现代化加速推进提供动力源泉、制度保证、产业支撑、治理保障及满足共同富裕要求。针对当前国有资本在数字经济领域布局的不充分不平衡、国有企业数据要素运营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掌握不够、数据治理能力不优等问题,国有企业应当通过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布局、积极参与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数字技术研发应用、构建完善数字经济产业链以及加强自身改革等推动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孟雨桐   张向前  
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增强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研究发现,随着我国不断完善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政策法规,增设全方位社会服务机构,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扩大社会工作服务规模,已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存在社会工作教育体系成熟度偏低,公众认知度低、岗位设置有限,地域发展不均衡,服务监督、评估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需通过强化专业教育与丰富本土化理论,提高社会工作认可度与拓宽社会工作职业道路,促进城乡社会工作均衡发展,确保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监督和评估、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王代玉  孙良权  李金涛  何丁  
目前,广西经济发展存在经济效益不够好、经济增速不够快、经济结构不够优、经济质量不够强、经济发展动力不够可持续、经济发展外向度不够高等问题。本文聚焦于广西发展所属阶段展开论述,从政绩导向偏差、宏观形势复杂、科技创新较弱、人才供给不足、转移支付等财政激励机制偏弱等角度深入剖析问题原因。在充分借鉴广东省、贵州省、河北省等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快激励性财政机制建设,充分体现高质量发展导向;二是加力提效积极财政政策,稳住高质量发展的宏观环境;三是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有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聚力支持创新驱动发展;五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六是用足用好开放开发财税政策,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玉红  李坤英  
辽宁县域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位置。但从整体看,县域经济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阶段,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实现结构升级是县域经济的主要任务,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资金、人才缺乏等很多制约因素,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必然会扩大发展差距,政府有必要在产业发展环境、县域基础设施投入、人才支撑、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实施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时红秀  王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等改革部署,标志着我国现代财税制度建设迈上新征程。本文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出发,分别总结了我国预算制度、税收制度及政府间财政关系三方面改革的进展,并对未来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和趋势进行展望。健全现代预算制度重在全面规范、节约高效和功能拓展;优化税制结构重在提高直接税比重和提高治理能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则是在大国治理现代化的探索取得阶段性成就的基础上,致力于政府间财力格局的再平衡。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成涛林  
苏州是江苏全省唯一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关系到城乡一体化推进的成效,关系到农村生产、农民生活,关系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本文首先介绍了苏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历程及特点,阐述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分析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就如何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出了财政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东海  韦瑞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当前,广西上下正着力加快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在这些大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财政的各项职能,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将是今后一个时期自治区财政部门工作的一个重点,分析财政政策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切入点和着眼点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明雷  杨萍  杨胜刚  
文章运用客观赋权法构建了县域金融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2017年87个县域的数据为例,对县域金融竞争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县域金融竞争力的提升确实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但当前金融竞争力的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是高质量的,主要表现为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金融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别,县域层面存在"金融集聚效应";金融为经济增长提供的融资方式单一,银行信贷投放仅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显著。文章建议,当前县域金融应当协调发展,摆脱单一的经济发展融资方式,以此才能发挥好金融竞争力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范子英   曾艺  
当前,我国正面临严峻的人口发展挑战,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生育率持续降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人力资源供给后劲不足,人口发展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系统设计和实施一揽子激励政策,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立足于我国人口发展现状和挑战,剖析制约我国人口生育的现实因素,并梳理发达国家的相关做法和经验,对于完善我国促进积极生育的财税政策具有重要借鉴作用。鉴于女性职业焦虑、经济负担和儿童照料是影响生育意愿的最主要原因,我国应保障女性劳动权益,给予雇佣企业财税支持;完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制度,加大育儿补贴力度;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建立健全托育服务体系。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丹  裴育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目前,我国区域差距、居民收入差距、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问题依然突出,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承担重要责任。因此,本文基于财税的视角,研究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促进共同富裕的财税政策,保障“做大做好蛋糕”的同时,又要“分好蛋糕”,在缩小区域差距方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财政投入力度,实施“东西协作”和差异化税收优惠政策;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提低”“削高”的调节作用,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完善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的收入分配职能;在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方面,厘清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保障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同时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将流动人口与财政转移支付挂钩,确保“钱随人走”,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伟  陈云菲  
文章通过构建包含家庭、“新基建”生产部门、一般生产部门和政府四个主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究政府“新基建”投资、财政减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一单位标准差“新基建”生产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冲击,政府“新基建”投资冲击的激励效果较小,在1年左右到达顶峰,调整周期约为10年。在公众预期下实行的三种“新基建”政策中,计划二,即前期以政府投资为主带动“新基建”生产部门发展,后期降低政府投资比例,以社会资本为主,“新基建”和一般生产部门产出增加,提高了社会投资和消费,调整周期大约为7年,实现相对稳定增长。此外,减税政策仅在短期内带动了经济发展,长期则不利于居民消费和投资。因此,在“新基建”计划早期政府资本应积极参与,后期需根据“新基建”生产部门发展阶段适当调整投资比例,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逐步转化为以社会资本为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西君   宋金平   郭剑锋   刘昌新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国际经验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创新驱动,构建有利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创新的制度至关重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高端人才引进、注重发挥政府在重大科技研发中的引导作用以及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从经济水平、经济结构、经济效率、经济动能和经济贸易5个维度构建了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与世界前沿国家、高收入国家以及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发现,2000—2020年中国经济质量明显提升且与发达国家总体差距减小,经济动能和经济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相对较大,经济贸易差距较小。同时,提出应继续从优化经济内部结构提升经济效率、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4条路径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春满  李保全  
突出政策引领,做强实体经济增财源。只有上项目,尤其是上财政贡献率大、安排就业好的项目,才能壮大财原,财政要发挥资金、政策、体制的引导放大作用,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是改变财政资金对竞争性领域的分配方式,变直接投入为间接投入,变无偿投入为股权投资,大力推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等分配方式,利用好产业引导基金和项目前期经费,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发挥财政资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