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3)
2023(15366)
2022(12667)
2021(11615)
2020(9400)
2019(21303)
2018(21131)
2017(39226)
2016(21357)
2015(24443)
2014(24655)
2013(24087)
2012(22785)
2011(21153)
2010(21434)
2009(20076)
2008(19947)
2007(17979)
2006(16674)
2005(15896)
作者
(62978)
(52243)
(52111)
(50015)
(33596)
(24878)
(23614)
(20293)
(20090)
(18777)
(18401)
(17512)
(17205)
(17128)
(16665)
(16184)
(15528)
(15208)
(15187)
(14664)
(13731)
(12896)
(12728)
(12191)
(11868)
(11756)
(11653)
(11452)
(10641)
(10382)
学科
(108509)
经济(108380)
管理(55169)
(51733)
(39426)
企业(39426)
中国(35429)
方法(32998)
地方(28863)
(28468)
数学(27683)
数学方法(27412)
业经(24701)
(22917)
(20948)
(19607)
贸易(19585)
(19140)
农业(18942)
(18930)
(18040)
银行(18019)
(17968)
金融(17966)
(17595)
(16783)
地方经济(16766)
理论(16075)
环境(15247)
(14840)
机构
大学(318387)
学院(316641)
(140650)
经济(137895)
研究(121469)
管理(109722)
中国(93832)
理学(90930)
理学院(89752)
管理学(88342)
管理学院(87726)
(70211)
科学(70120)
(64957)
(62409)
研究所(55939)
中心(52669)
(50425)
财经(49936)
(49828)
(46765)
师范(46371)
北京(46000)
经济学(45325)
(45181)
(43131)
业大(40479)
经济学院(40309)
(40255)
农业(38335)
基金
项目(193993)
科学(152178)
研究(147840)
基金(138575)
(120461)
国家(119406)
科学基金(100274)
社会(95777)
社会科(90694)
社会科学(90671)
(74137)
基金项目(70993)
教育(67894)
(62991)
编号(59514)
自然(58937)
自然科(57520)
自然科学(57504)
资助(56617)
自然科学基金(56484)
成果(51310)
(48070)
重点(45172)
课题(43866)
(43555)
国家社会(40740)
(39846)
发展(39475)
(38827)
(37658)
期刊
(175434)
经济(175434)
研究(109691)
中国(76312)
(48962)
(48597)
学报(47953)
管理(45558)
科学(45491)
教育(44560)
大学(37101)
(35452)
金融(35452)
学学(34107)
农业(32958)
技术(29319)
经济研究(28862)
财经(27405)
业经(26804)
(23953)
问题(23119)
(19672)
世界(18578)
(18529)
国际(18177)
图书(17248)
技术经济(16359)
(15137)
论坛(15137)
现代(14559)
共检索到521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海丰   黄晨   司叶林  
主流发展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有一定解释力,但无法胜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释任务。通过对成功实现现代化的东亚国家的历史考察,指出演化经济学和发展型国家理论可以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两种思想资源。中国能够成功实现现代化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长期聚焦生产力提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能够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并实现了制度变迁、经济结构变迁和国家能力提升三者的协同演进。制度变迁、经济结构变迁、国家能力提升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三个重要意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海丰   黄晨   司叶林  
主流发展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有一定解释力,但无法胜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释任务。通过对成功实现现代化的东亚国家的历史考察,指出演化经济学和发展型国家理论可以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两种思想资源。中国能够成功实现现代化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长期聚焦生产力提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能够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并实现了制度变迁、经济结构变迁和国家能力提升三者的协同演进。制度变迁、经济结构变迁、国家能力提升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三个重要意涵。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银兴  
本文从经济维度考察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提出、目标、道路、新征程的开启和制度基础,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经验与远景展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符合现代化的一般特征,更要体现中国国情和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最终目标定位是赶超发达国家。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的独特创造,不仅需要准确把握这“四化”在新时代的新内容,还要按照共同富裕的要求,关注农村和后发展地区现代化的跨越,建立彰显优势联动的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体系。高质量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导原则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脚点在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体要求: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二是以创新作为引领现代化的第一动力;三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式现代化以制度现代化为前提,需要推进市场现代化和政府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指导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也将得到世界认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亮  
唯物史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核,实践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成主线,唯物辩证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工具,世界历史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意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重维度,既可以深入考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蕴、本质、旨趣和规律,又有助于整体性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更可以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规律提供历久弥新的哲学思维和认知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于书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探索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历史任务和时代课题中展开形成的而具有历史维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且为追求全人类最终解放的而具有价值维度;是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发展条件的而具有工具维度;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而具有世界维度。用历史维度、价值维度、工具维度、世界维度的视野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能更好地在新时代发展和构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燕梅  
西方发展经济学以新古典主义范式为核心理论内核,无法有效解释中国经济现代化道路进程。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经济理论的范式转换,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充分考虑所根植的价值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域观范式”以经济理性、价值文化和制度形态三维框架为支柱,以刻画多元域态和发现域际机理为逻辑指向,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构建提供了学术范式基础,为理解中国经济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理论工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改革和宏观经济调控等方面的考察,指出简单运用新古典经济理论不足以充分理解中国经济现实,更不能得出具有针对性和正确的政策结论。本文指出,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相关经济理论在理解中国经济现实的根本性问题上存在缺陷,包括:(1)转轨经济理论推论不出中国特有的改革目标模式、评价标准和实现途径;(2)传统增长理论解释不了中国特色二元经济发展的过程和绩效;(3)主流宏观经济学在简单套用于中国转轨时期宏观调控实践中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国内外经济学家普遍遇到的中国统计之谜,指出只有坚持从经济现实出发的理论一致性原则,才可能准确把握中国经济的历史、现状和未...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柳思维  
一、确立新的市场经济观念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现实表现。马克思主义认为,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一回事。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而是一种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以交换过程为特征的一种社会化生产形式,是以市场为中心来组织社会生产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是否搞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经济制度社会属性的标志,更不能把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对立起来。正如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指出的: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银兴  杨玉珍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其理论范式也是中国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是:以农业高质高效为目标的农业现代化;以乡村宜居宜业为目标的乡村振兴;以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的农民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范式的创新或转变:由非农发展的带动转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由追求农业剩余范式转向品质加附加值模式;农业发展基本要素由土地和劳动力转向科技和人力资本等现代要素;城市化的内涵转变为在农村城镇创建相当于城市水准的现代生活条件。发展范式这4个转变在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同时能够实现农民的富裕富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范式可以溯源到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但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范式的创造体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拓展,是中国发展理论对发展经济学新进展的新贡献。
[期刊] 求索  [作者] 代玉启  
话语是思想的结晶和时代的缩影,以话语的变迁脉络、建构维度、系统整合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是解析中国现代化进程和规律的重要抓手。从政治维度、学术维度、生活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话语建构,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面向未来,需要以政治维度话语为引领,融合学术维度、生活维度话语阐释,增强“中国式现代化”政治维度话语的亲和力、学术维度话语的解释力、生活维度话语的吸引力,构建“政治—学术—生活”三个维度相辅相成、交流交融、相互促进的关系体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振华  王健  毛宗福  郭敏  袁雪丹  
党的十八大以来,"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了以"大健康"理念构建中国特色健康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的学科建设任务。中国特色健康经济学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下进行学科探索,学科建设的核心要义是与时代发展相契合。从部门卫生经济学过渡到"大健康"理念下的健康经济学,其研究范畴更加宏大与全面,兼有突出重点、弥补短板的实践性特点,助力建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健康中国战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其行为策略和资源配置,蕴涵有深刻的健康经济学原理与实践需求。更加表明了建设和发展中国健康经济学的紧迫和必要性,中国的很多重大健康经济问题比如像重大疫情防控中的经济问题都需要健康经济学构建多主体、全程化、分层次的解释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毛振华  王健  毛宗福  郭敏  袁雪丹  
党的十八大以来,"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了以"大健康"理念构建中国特色健康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的学科建设任务。中国特色健康经济学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下进行学科探索,学科建设的核心要义是与时代发展相契合。从部门卫生经济学过渡到"大健康"理念下的健康经济学,其研究范畴更加宏大与全面,兼有突出重点、弥补短板的实践性特点,助力建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健康中国战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其行为策略和资源配置,蕴涵有深刻的健康经济学原理与实践需求。更加表明了建设和发展中国健康经济学的紧迫和必要性,中国的很多重大健康经济问题比如像重大疫情防控中的经济问题都需要健康经济学构建多主体、全程化、分层次的解释体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全胜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发展生态经济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经济发展道路的三重逻辑。研究发现,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经济发展道路继承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促进了生态价值观的现代转换;中国不断研发环保技术,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保资金的管理,保障了生态经济发展;中国不断发展低碳经济,推动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推动绿色消费和供应链,推动了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宣传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加强科技与制度对生态经济的支撑,促进生态产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正>第六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结果现已产生。特公告如下:第六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颁奖典礼将于2023年10月14日(星期六)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还将同时举办“中国式现代化与发展经济学新发展”论坛。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新时代如何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根本任务,深入研究探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经济学界的时代责任和历史担当。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