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3)
2023(9822)
2022(7763)
2021(7462)
2020(5842)
2019(13579)
2018(13781)
2017(25315)
2016(13925)
2015(16285)
2014(16376)
2013(15649)
2012(14007)
2011(12663)
2010(12793)
2009(11623)
2008(11710)
2007(10368)
2006(9339)
2005(8896)
作者
(37798)
(31084)
(30987)
(29901)
(19844)
(14852)
(14273)
(12199)
(12027)
(11287)
(10736)
(10436)
(10143)
(10093)
(9826)
(9747)
(9362)
(9138)
(9051)
(8944)
(8083)
(7560)
(7530)
(7189)
(7100)
(7091)
(6960)
(6847)
(6313)
(6294)
学科
(55176)
经济(55106)
管理(34659)
(32738)
(25013)
企业(25013)
中国(21686)
方法(19197)
(17920)
数学(16169)
数学方法(16024)
业经(14007)
(13112)
贸易(13097)
(12837)
(12140)
(11937)
农业(11535)
理论(10705)
地方(10467)
(10014)
银行(10005)
(9796)
(9622)
(9619)
教学(9045)
(8966)
金融(8964)
教育(8902)
(8880)
机构
学院(191624)
大学(190635)
(81663)
经济(80010)
研究(69172)
管理(66334)
中国(55292)
理学(55143)
理学院(54477)
管理学(53576)
管理学院(53218)
(41972)
科学(39005)
(37517)
(34457)
中心(31073)
研究所(30893)
(29881)
财经(29286)
(27952)
(27710)
北京(27512)
师范(27460)
(26762)
经济学(26650)
(24881)
(24093)
经济学院(23920)
业大(23624)
师范大学(22027)
基金
项目(118830)
研究(93910)
科学(92809)
基金(83875)
(72503)
国家(71887)
科学基金(60614)
社会(58999)
社会科(55770)
社会科学(55755)
教育(44850)
(44833)
基金项目(42917)
编号(39925)
(38016)
自然(35122)
自然科(34318)
自然科学(34311)
资助(34307)
成果(34113)
自然科学基金(33723)
课题(28847)
重点(27531)
(27174)
(26848)
国家社会(25240)
中国(25006)
(24798)
(24516)
(24010)
期刊
(96601)
经济(96601)
研究(63456)
中国(46808)
教育(32294)
(29505)
(27601)
管理(27081)
学报(26608)
科学(25431)
大学(21091)
技术(19584)
(19413)
金融(19413)
农业(19099)
学学(18878)
经济研究(16475)
业经(15349)
财经(15026)
(13213)
问题(12846)
图书(12740)
(12412)
(11481)
世界(11463)
国际(11249)
职业(10590)
(10383)
论坛(10383)
书馆(9627)
共检索到307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孙杰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22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双重规定:一是实现生产力的现代化,从落后国家走向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国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亚光  毕悦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极具历史自觉和战略前瞻性的主动选择。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先后经历了萌发、探索、建构3个阶段,完成了“中国式”选择从历史自觉、实践自觉到话语自觉的转型;并在新时代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表现为水平上从低位追赶到高位引领的提升、路径上从“先破后立”的老路到“破立结合”的新路的转变、方法上从局部管理到系统治理的优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成就得益于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相结合、人民首创和人的现代化本质目标相促进、战略目标和底线思维相统一、独立自主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相融合。未来在实践维度上,应着重把握好长期与短期的张力,推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有机融合,提升引导和利用资本的能力;在理论维度上,应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概念、指标度量和话语体系构建,持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境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清  
坚持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科技创新契合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现代化逻辑,有助于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提升国家政治发展水平、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兴盛、支撑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科技创新实践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历经“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向科学进军”“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四个阶段。面向未来,科技创新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宗旨、以经济转型升级为基本导向、以服务国家建设为发展定位、以建设科技强国为奋斗目标,这也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的有效举措和重要保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清  
坚持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科技创新契合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现代化逻辑,有助于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提升国家政治发展水平、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兴盛、支撑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科技创新实践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历经“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向科学进军”“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四个阶段。面向未来,科技创新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宗旨、以经济转型升级为基本导向、以服务国家建设为发展定位、以建设科技强国为奋斗目标,这也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的有效举措和重要保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麑   刘衍峰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上,以资本增殖为目标的传统生态理论。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克服了西方生态现代化的弊病,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内在融通。中国式生态现代化是立足本国国情,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至上,以及关注生态与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在未来实践指向上,我国可通过生态执政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化、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繁荣生态文化事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为探索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提供中国模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麑   刘衍峰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上,以资本增殖为目标的传统生态理论。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克服了西方生态现代化的弊病,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内在融通。中国式生态现代化是立足本国国情,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至上,以及关注生态与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在未来实践指向上,我国可通过生态执政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化、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繁荣生态文化事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为探索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提供中国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依杉  张珏  
区域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推动我国整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区域教育地域性、整合性、多元性等特征筑牢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根基,并以协同发展、评价驱动与治理现代化探寻出区域教育现代化的“中国路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性举措,“一体化”作为长三角发展的核心内涵,一市三省教育现代化历程既有共性,在实践探索进程中又形成了各自的区域经验与特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更高起点推进长三角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还需从优化治理机制、突破协作壁垒、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完善监测评估体系等方面开展更多理论思考与探索实践。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亮  李昊匡  
党的二十大深刻做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断,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经济发展始终处于关键环节,如何系统总结和深入探索经济现代化的历史之路与未来之路,对学习理解党的二十大理论精神不可或缺。因此,本文首先回顾了从民族独立到经济建设再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经济飞跃的演进脉络,并定位新时代探讨了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经济现代化道路建设的中心目标、前进方向和根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继续展望了构建现代化的市场配置、产业协同、区域协调、绿色发展、对外开放及收入分配体系的可能路径。为立足于走自己的现代化经济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特色的理论价值与独立自主的实践方案。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代玉启  刘妍  
“八八战略”列举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和八项举措,开辟了浙江发展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成功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先行探索。一以贯之践行“八八战略”,为浙江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前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实践铸就了鲜活的省域样本。从探索区域现代化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蕴含着内生性与共生性相促进、规划性与创造性相协调、普遍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文明意蕴,彰显了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价值叙事逻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伟域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中国式税收现代化的探索历程,从演进逻辑、理论特质和话语构建三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式税收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并以此为脉络和基点,以新时代新征程为阶段研判,以新发展理念为逻辑引领,从切实筑牢国家财力基础、增强税收服务保障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参与全球税收治理、构建共同富裕实现机制五个方面提出推进中国式税收现代化的未来进路,以期形成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税收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伟  
既遵循普遍规律又坚守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中国式现代化,须以省域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为实践支撑和智力支持。既具有强劲个案特征也担负着重大发展使命的广东高等教育,遵循高等教育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规律,遵奉人民至上、全过程民主的发展旨趣,探索形成了以“必需、有用、够用”为核心的发展原则,但仍需聚焦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并坚持“重点论”发展策略;坚持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的发展道路,探索形成了“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制度创新先行示范”的发展策略,但仍需统筹“改革-创新-发展”的关系以实现高等教育的高水平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坚持整体推进与问题导向的发展模式,探索形成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发展策略,但仍需继续促使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从后发外生型向后发内生型的转变和升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三希  武玙璠  李嘉琦  
发展数字经济契合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战略任务,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回顾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即充分发挥市场高效的资源配置作用、政府主导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包容审慎的监管政策体系。但同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也面临着问题与挑战,主要包括底层关键技术缺失、数实融合有待加强、数字社会与数字政府建设有待优化以及数字生态建设尚处初级阶段等。因此,在新发展阶段,发展数字经济应当正确认识并发挥我国的特色优势,从数字技术、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加快构建新优势,全面提高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建设水平,优化我国数字生态支撑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雁云  
近年来,浙江金融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支持指导下,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和“凤凰行动”计划,深化推进区域金融改革,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在浙江的生动实践,为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崔文苑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税制改革取得了系列伟大成就。面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税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坚持税收法定原则、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原则、宏观税负稳定原则,从优化税制结构、提高税制科学性,逐步降低名义税率、提高税制竞争力,健全地方税体系、保障地方财政收入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推进税制改革,进一步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昀珊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融汇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在内的多因素结合体。这条现代化道路既彰显出中国动态性演化的斐然成果,又是历时性发展和阶段性超越的总体过程。不仅见证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更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有力领导对现代化作出的卓越贡献。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表露出中国的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亦为世界的接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