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0)
- 2023(8510)
- 2022(6768)
- 2021(6489)
- 2020(5212)
- 2019(11860)
- 2018(12017)
- 2017(22913)
- 2016(12160)
- 2015(14287)
- 2014(14143)
- 2013(13644)
- 2012(12204)
- 2011(11041)
- 2010(10988)
- 2009(10182)
- 2008(10088)
- 2007(8958)
- 2006(8167)
- 2005(7543)
- 学科
- 济(53826)
- 经济(53668)
- 管理(30533)
- 业(29835)
- 企(23690)
- 企业(23690)
- 中国(20766)
- 方法(20617)
- 农(16933)
- 数学(16176)
- 数学方法(16072)
- 业经(14450)
- 贸(12069)
- 贸易(12057)
- 易(11837)
- 制(10708)
- 农业(10581)
- 财(10293)
- 理论(10260)
- 学(9408)
- 和(9315)
- 发(8996)
- 地方(8934)
- 银(8404)
- 银行(8398)
- 行(8145)
- 体(8016)
- 策(7791)
- 融(7725)
- 金融(7723)
- 机构
- 大学(173361)
- 学院(172290)
- 济(78938)
- 经济(77641)
- 研究(63600)
- 管理(62777)
- 理学(53514)
- 理学院(52893)
- 管理学(52125)
- 管理学院(51806)
- 中国(49474)
- 京(37616)
- 科学(35021)
- 财(34713)
- 所(31150)
- 研究所(28261)
- 财经(27812)
- 中心(27437)
- 经济学(26203)
- 经(25554)
- 农(24662)
- 北京(24512)
- 江(24374)
- 范(24139)
- 师范(23963)
- 经济学院(23507)
- 院(22401)
- 业大(20796)
- 财经大学(20693)
- 师范大学(19570)
- 基金
- 项目(111107)
- 科学(88916)
- 研究(85695)
- 基金(82020)
- 家(71090)
- 国家(70509)
- 科学基金(60167)
- 社会(58635)
- 社会科(54578)
- 社会科学(54559)
- 基金项目(42341)
- 省(40083)
- 教育(39934)
- 自然(35098)
- 划(34575)
- 自然科(34348)
- 自然科学(34341)
- 编号(34239)
- 自然科学基金(33786)
- 资助(33102)
- 成果(29032)
- 部(26396)
- 重点(25541)
- 国家社会(25131)
- 发(24825)
- 课题(24418)
- 中国(24212)
- 教育部(23257)
- 创(23063)
- 性(21984)
共检索到266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乐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和重大原则,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这引发了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广泛讨论。梳理学界已有研究可以发现,谈到“中国式现代化”,很多研究阐释都是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阐述的“五大中国特色”: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章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管根本的。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00年来,我们党坚守这一初心使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历经百年风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经济建设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一、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期刊] 求索
[作者]
熊秋良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生动实践在于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这条道路的解析可从三个维度展开:从探索的进程看,体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容量扩充看,呈现了从局部到全域;从区域发展和总体布局看,彰显了发展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向世界展示了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新方案和新实践,凸显了与西方不同的指导思想、价值立场和路径方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平 裴文霞
党的二十大报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内在联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航人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韩晗
红色工业遗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物证与重要的革命文物,在时间、内涵与价值上均自有其特性。但因工业遗产管理多遵循"年代优先"原则,这导致大量红色工业遗产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再加上文旅产业介入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时,也多考量工业遗产的年代价值、区位价值或审美价值,而对其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关注、开发不够,导致目前国内红色工业遗产总体状况并不理想,但近年来在"四史"教育工作之下又渐受重视。通过研究进一步发现,在建构红色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的路径机制上,应重点理顺空间争夺与收益分配两大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志江 林超 汤希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显著的特征。它与近代化和工业化之间既存在着密切联系,也有着重大区别。自1840年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不断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之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目标模式的理解经历了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三种类型,先后探索出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过渡时期工业化道路、"四个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五种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从这一探索过程中,可以总结提炼出对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诸多有益的经验启示。
[期刊] 求索
[作者]
常明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实现步骤、战略重点等的认识愈发深入。我们党始终践行根本宗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问题导向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从中国式现代化演进的历程来看,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凸显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特征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景泉 杨丽雯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追求和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实现现代化、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经过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成功地开创并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从一大到二十大,历经为现代化奠基、为现代化寻路、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程连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投身强国富民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立足本国国情深入思考有别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通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明确宣告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和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五个坚持”的成功经验,这是我们继续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坚守的重要原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来明 侯永志
进入工业革命以来,由于脱离了世界现代化的浪潮,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变民族命运,必须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展开了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现代化的思想和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的基本思想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迅速建立国家现代化的物质技术人才基础。1978年到党的十八大的基本思想是,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突破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的制约,迅速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十八大以来,党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未来,中国共产党将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丰富的思想菁华和实践真知。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 理论 思想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慧容 刘同舫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对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已走过百年历程,回顾和总结其独特的历史性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既遵循世界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以具体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理路应对中国面临的特殊问题,体现为对世界现代化传承与超越的中国式道路;既立足于现实国情,又依据中国人民的意志进行道路的主体性选择和创造性发展,实现了现代化战略的阶段性推进。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变革和所创造的"奇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力图克服"资本逻辑"宰制,指向人的现代化逻辑的根本价值旨趣;超越了"征服自然"模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图式;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发展定式,实现了和平发展的文明之路。伴随着世界现代化进入深刻变革期,中国开辟的现代化之路日益展现出世界历史意义。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 百年发展 历史经验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江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地回应了时代主题——要建设"全面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历史背景深远、时代特征鲜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以"五位一体"统筹发展为框架,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的经济现代化为基础,重心向政治和社会现代化转移,以"党的领导"核心制度优势为支撑实现对发达国家经济现代化的赶超,立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高度,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与时代同步、与国际同轨,形成了系统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体系。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胡明波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随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中国文书工作的历史上出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书工作。在夏、商、周产生国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在中国长达四千多年的历史中,先后经历了上百个朝代。这些朝代不论是奴隶主、封建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封建军阀掌权,本质上都是剥削阶级的政权,因而其文书工作及其发布的文书大多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在太平天国时期虽曾出现过为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正图 张申 陈祥勤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中国从理论传播开始,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战时经济体制的创建和探索、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创建和运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完善和全面深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百年变迁。这一百年变迁,之所以能够形成既定的历史逻辑,是因为始终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破解基本矛盾与基本任务、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客观演进过程基础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作用。这一百年变迁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百年变迁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