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10)
2023(17471)
2022(14244)
2021(13073)
2020(10410)
2019(23532)
2018(23122)
2017(43011)
2016(23168)
2015(26105)
2014(25756)
2013(25168)
2012(23412)
2011(21355)
2010(21842)
2009(20082)
2008(19823)
2007(17916)
2006(16508)
2005(15362)
作者
(66291)
(55008)
(54919)
(52221)
(35349)
(26298)
(24626)
(21211)
(21113)
(19648)
(19091)
(18432)
(17961)
(17855)
(17321)
(16938)
(16423)
(15986)
(15877)
(15522)
(14155)
(13464)
(13402)
(12683)
(12516)
(12483)
(12299)
(12088)
(11006)
(10913)
学科
(112188)
经济(112086)
管理(66050)
(63963)
(50957)
企业(50957)
中国(36837)
方法(34528)
(30042)
地方(29488)
数学(29049)
数学方法(28788)
业经(26400)
(21033)
(20902)
(20884)
(20737)
贸易(20719)
农业(20262)
(20063)
技术(19945)
(18961)
银行(18938)
(18472)
(18138)
金融(18136)
(17389)
地方经济(17019)
环境(16303)
理论(16143)
机构
学院(331958)
大学(329185)
(147980)
经济(145091)
研究(124568)
管理(120427)
理学(101080)
理学院(99847)
管理学(98373)
管理学院(97715)
中国(96699)
(71631)
科学(71521)
(66303)
(62785)
研究所(56466)
中心(54789)
(52147)
财经(51462)
(50731)
(46692)
北京(46653)
经济学(46632)
(46382)
师范(45978)
(45196)
业大(42494)
(41750)
经济学院(41625)
农业(38948)
基金
项目(210263)
科学(166607)
研究(159773)
基金(150649)
(131110)
国家(130004)
科学基金(110640)
社会(103532)
社会科(98252)
社会科学(98226)
(81922)
基金项目(77936)
教育(73246)
(68954)
自然(66535)
自然科(65006)
自然科学(64993)
编号(64529)
自然科学基金(63841)
资助(60472)
成果(53541)
(51804)
重点(48901)
课题(47157)
(46501)
(45703)
国家社会(43763)
创新(42960)
发展(42401)
(41705)
期刊
(179499)
经济(179499)
研究(110831)
中国(78427)
管理(50847)
(49430)
(48941)
科学(46553)
学报(46265)
教育(45139)
大学(36222)
(35984)
金融(35984)
学学(33574)
农业(33452)
技术(31828)
经济研究(30099)
业经(28706)
财经(26666)
(23351)
问题(23015)
(19957)
(19404)
世界(18680)
国际(18375)
技术经济(17812)
(16193)
论坛(16193)
图书(15852)
现代(15717)
共检索到536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司聪   任保平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着重体现了质的内涵。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经济发展观剖析我国现代化新征程中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认为关键在于要提高生产力质量,深化生产关系及生产方式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据现阶段国内外局势变化,我国亟须从新制定以数字科技催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变革,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变革,以科技自立自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质量变革,以绿色经济勃发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化地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与进程中。为此,在现代化开局起步阶段必须通过发挥质量型经济的张力与韧性,加快形成高标准市场体系,系统制定高质量制度安排,踔厉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全面深化金融体系改革,扎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使我国大幅提升综合国力,如期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邹起浩   任保平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要实现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内容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制度保障。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安排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激励和约束,降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成本。本文结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需求,从正式制度安排、非正式制度安排和制度实施机制三个维度搭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安排框架。依循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安排的框架设计,一体化推进正式制度创新、非正式制度创新和制度实施机制创新,加强激励性制度创新、推动约束性制度创新和实施降低成本类制度创新的三维协同,统筹协调跟进类制度创新与超前布局类制度创新,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会激励结构,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和既定发展目标的实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健  
中共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居于核心与关键地位,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这是基于中国积累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和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关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等现实,而进行的战略部署。而且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也赋予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凸显新发展理念引领性、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联动性、在显著提升效率中促进公平正义性等新内涵,这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推动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有待进一步培育等难点,基于此,应以中国式经济治理现代化、以中国式科技现代化、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作为实践方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西君   宋金平   郭剑锋   刘昌新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国际经验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创新驱动,构建有利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创新的制度至关重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高端人才引进、注重发挥政府在重大科技研发中的引导作用以及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从经济水平、经济结构、经济效率、经济动能和经济贸易5个维度构建了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与世界前沿国家、高收入国家以及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发现,2000—2020年中国经济质量明显提升且与发达国家总体差距减小,经济动能和经济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相对较大,经济贸易差距较小。同时,提出应继续从优化经济内部结构提升经济效率、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4条路径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黄群慧   原磊   杨耀武   贺俊   杨虎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需要统筹发展与安全。这种追求多元动态发展目标的内在统一逻辑,正是高质量发展与传统经济发展的本质区别,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挑战。现代化新征程上,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及经济改革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等新挑战,需要完成一系列关键新任务。本文从高质量发展多元动态发展目标内在统一性要求出发,将这些新挑战新任务归结到供给、需求和治理三个层面。针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这些新挑战新任务,本文提出切实提高劳动报酬份额和居民收入占比、打造数字经济驱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模式、消除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共享发展鸿沟、构建全社会终身学习和全面学习体系、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确立产业安全政策的前置性地位等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优先项和着力点。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健  
新时代新征程实施好数字经济战略对于走深走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意义重大,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数字经济能赋予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具有绿色性、高效率性、空间全球性等新内涵新特征。同时,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还遵循规模经济等效用、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经济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理论创新逻辑。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数字人才供给短缺等难点。基于此,应提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筑牢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科技根基;加快高水平数字人才供给,夯实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可持续人才保障;形成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合力,打造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动力之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耀彬  聂长飞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定位上,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对过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继承和拓展。在内涵上,经历了1.0阶段的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代表的效率提升,2.0阶段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大变革以及3.0阶段的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高质量发展还进一步体现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及以人民为中心三个方面。在路径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此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林木  钱金保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税收法治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有必要从四个方面加强税收法治体系建设,以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一是完善企业税收法治体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深化自然人税收法治体系改革,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是完善国际税收法治体系,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四是健全税收治理的法治支持体系,保障税收治理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保平   李培伟  
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特殊性可以归纳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突出表现在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现代化的底层逻辑,进而衍生出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道路。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推动高质量生产力的形成。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底层逻辑框架内,高质量生产力的人民属性得到强化,更加注重人才生产力的形成。以人的现代性作为价值判断,以人的现代化作为终极目标,通过高质量发展来推进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治理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共同现代化的协同发展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脉络。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机制体系,包括动力变革机制、结构升级机制、制度治衡机制和人才支撑机制四个维度。实现路径可以归纳为:以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依托,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与配置效率;以数字化创新驱动为核心,加快构建数字新技术供给体系;以质量效益递增型为主线,全面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人的现代性最大化为目标,稳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改革  [作者] 姚树洁  汪锋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条件下的高品质生活提供必要物质基础条件,高品质生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本和创新活力,二者辩证统一,构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目标任务。通过梳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和当前面临的结构调整压力,提出应基于中国国情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从建设层次分明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城市群、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赋能中心城市发展、促进城市群内部的同城化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四个维度入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怀国  
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心任务,探讨新时代新征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研究认为,新时代新征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三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昕  
发展关乎一个社会的存续与兴衰,决定人类现代化何以可能。党的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生成逻辑来看,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研判、是一百多年来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而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在把握重大机遇与现实挑战中实现发展水平新跃升的时代要求。从实践路径来看,高质量发展应在发展理念、产业体系、经济制度、开放水平等方面对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从价值意蕴来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厚植了经济社会的物质技术根基,而且提升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创造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丰富资源,从而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全面超越。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我们要坚持贯彻的主题。刚刚闭幕的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会议进一步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明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一重要论断,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党的一贯思想——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一贯强调的;另一方面,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核心要求,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关键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新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提出,使包括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都为之振奋,凝聚起了踔厉奋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正>2024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同年11月,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