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82)
- 2023(18126)
- 2022(15161)
- 2021(14284)
- 2020(11652)
- 2019(27045)
- 2018(26916)
- 2017(50871)
- 2016(27711)
- 2015(31539)
- 2014(31832)
- 2013(31354)
- 2012(28954)
- 2011(26452)
- 2010(26718)
- 2009(24097)
- 2008(23554)
- 2007(20958)
- 2006(18909)
- 2005(17003)
- 学科
- 济(116757)
- 经济(116631)
- 管理(74268)
- 业(70847)
- 企(56032)
- 企业(56032)
- 方法(44592)
- 中国(38431)
- 数学(37784)
- 数学方法(37397)
- 农(33827)
- 地方(30315)
- 业经(27658)
- 财(24820)
- 学(24539)
- 贸(22764)
- 贸易(22743)
- 农业(22597)
- 易(21978)
- 制(21761)
- 银(19397)
- 银行(19345)
- 理论(19074)
- 融(18779)
- 金融(18776)
- 行(18678)
- 和(18617)
- 环境(18470)
- 发(17822)
- 技术(17694)
- 机构
- 大学(391358)
- 学院(389915)
- 济(158339)
- 经济(154880)
- 管理(148046)
- 研究(141937)
- 理学(125817)
- 理学院(124276)
- 管理学(122241)
- 管理学院(121512)
- 中国(107631)
- 京(86738)
- 科学(86607)
- 所(72140)
- 财(71246)
- 研究所(65532)
- 农(64530)
- 中心(63116)
- 江(59059)
- 业大(56399)
- 北京(56176)
- 财经(55833)
- 范(55073)
- 师范(54555)
- 院(51769)
- 经(50832)
- 农业(50055)
- 州(48151)
- 经济学(47631)
- 师范大学(44104)
- 基金
- 项目(259692)
- 科学(203135)
- 研究(193718)
- 基金(185181)
- 家(161919)
- 国家(160515)
- 科学基金(136200)
- 社会(120650)
- 社会科(114135)
- 社会科学(114104)
- 省(100504)
- 基金项目(97626)
- 教育(89040)
- 自然(86372)
- 划(85552)
- 自然科(84310)
- 自然科学(84289)
- 自然科学基金(82751)
- 编号(79915)
- 资助(75978)
- 成果(66339)
- 发(59386)
- 重点(58962)
- 部(57198)
- 课题(56660)
- 创(53570)
- 创新(50042)
- 国家社会(49495)
- 教育部(48843)
- 科研(48749)
- 期刊
- 济(183866)
- 经济(183866)
- 研究(122907)
- 中国(86833)
- 学报(61155)
- 农(60402)
- 科学(57584)
- 管理(57336)
- 教育(54298)
- 财(51901)
- 大学(46446)
- 学学(42860)
- 农业(42095)
- 融(37726)
- 金融(37726)
- 技术(36007)
- 业经(30229)
- 经济研究(29559)
- 财经(27126)
- 图书(24179)
- 问题(24014)
- 经(23375)
- 业(23188)
- 贸(19292)
- 科技(18679)
- 世界(18475)
- 技术经济(18427)
- 理论(17938)
- 现代(17875)
- 坛(17824)
共检索到605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程风雨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示范,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基本规定有着内在统一性。粤港澳大湾区要深刻领会理解好“一点两地”这一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使命新定位,着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改革开放激发战略发展效能、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贾善铭 覃成林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在发挥“一国两制”优势、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互促进、利用区域空间组织推动自身发展等方面积累了值得推广的经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必须进一步探索适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方式。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造更加有利于经济主体与区位相互匹配的环境,构建政府、市场、资本、社会互补协同建设模式,有效发挥战略规划作用,创新“一国两制”下的治理体系,形成具有世界意义的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体系,塑造活跃的大湾区发展局面。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课题组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广东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未来应加快沿海城市带发展,以港深为核、珠江为轴、沿海为带,形成"T"字型空间结构,发展包括五大城市圈等23座城市,构成"一核一轴一带五圈"的空间结构。坚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中央政府的统筹作用。以开放推动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对内经济辐射功能与对外国际化水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课题组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广东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未来应加快沿海城市带发展,以港深为核、珠江为轴、沿海为带,形成"T"字型空间结构,发展包括五大城市圈等23座城市,构成"一核一轴一带五圈"的空间结构。坚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中央政府的统筹作用。以开放推动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对内经济辐射功能与对外国际化水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霞 古钰
近年来,广东省与港澳之间的合作日趋紧密。广东省制造业正面临高速换档期,亟须注入新动能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港澳地区也面临着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产业竞争力逐年下降、服务业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研究粤港澳各地产业特色,明确其分工定位对促进广东省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提升港澳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进一步释放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对外开放当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分别对粤港澳大湾区整体与区域内各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港澳地区无论是人均GDP还是服务业占比均高于珠三角9市,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牵引作用;珠三角9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仅依靠传统制造业已不能维持区域内经济高速增长。再以区位熵为指标对粤港澳三地各产业竞争力进行衡量比较以明确各地的分工角色,并对未来加强粤港澳深度合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分工 制造业 服务业 粤港澳大湾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权雄
采用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产业体系、创新驱动、要素投入、需求结构、开放水平、城乡区域、资源环境、经济体制等一级指标,对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大背景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客观评价:综合经济实力较强但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但高端产业发育不足,虚拟经济比重偏低但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大,专利授权量增长较快但研发投入力度不足,劳动生产率较高但土地生产率偏低,消费率偏高但投资率偏低,外贸依存度低但外资利用水平低,城乡发展差距大,节能降耗成效明显但生态环境压力仍较大,政务环境满意度高但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仍需优化。为此,广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应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优化营商环境、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体制机制;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倪外 周诗画 魏祉瑜
大湾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是引领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增长极。大湾区经济一般表现出六个方面的发展特征,其一体化发展核心以战略共识、制度保障、要素流通为基本支撑,以空间格局、产业经济、统一市场为主要表现形式。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地区实践,探索建立于"一国两制"基础上的跨越基本经济制度差异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战略目标不统一、制度不协调、产业发展不平衡、外部资源竞争、空间失衡等方面的挑战。需要通过高端服务业升级大湾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层级,构建大湾区科技创新链轴线,以供应链优势促进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基于市场机制与规则跨越经济制度差异,进行传统产业空间的水平化改造以匹配新经济业态等途径促进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粤港澳 大湾区 经济一体化 挑战 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金山 文丰安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化与国家战略互动的引领性平台,是未来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全球治理的空间载体和经济增长极群落。以智能制造全球生产权引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粤港澳大湾区要率先而为。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需要湾区内部各地区产业链有效连接。全球化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全球化"融智"和全球化"融资",通过全球化"融智"实现全球化"融资",吸引全球的高端要素集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要探索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独立关税区"等条件下如何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调发展,进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劳铖强
本文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在本质出发,在空间、动力、引擎和方向四个层面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思路,认为重点需要优化空间结构,形成新格局;提升创新水平,形成新动力;促进协调发展,形成新核心;深化对外开放,形成新方向。
关键词:
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结构 珠三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裴光
推动大湾区金融改革发展,可以充分发挥三地经济金融的多元性和互补性,发挥各自所长、突出优势互补,构建竞合有序、协调发展的金融格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中央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决策。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市,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6670多万,区域生产总值达1.4万亿美元,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2019年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标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广东银行业 保险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云贤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金融业发展成就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速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经济运行环境不断改善,为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013~2016年,广东省金融业增加值以年均12.2%的增速发展。到2016年,广东省金融业增加值达6127.05亿元,是2012年的1.77倍。2016年金融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7%,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平均每
关键词:
粤港澳 NRA 离岸人民币 金融业增加值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课题组
单一城市向都市群转型,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转型,已经成为世界一流湾区发展新潮流,能否实现"双转型",关系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愿景。大力推动"双转型",有效拓展新空间、打造新动能、培育新主体、构建新机制,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全球工业革命策源地、全球高端科技汇集地、全球数字经济生成地和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晓中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教育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使命和作用。教育合作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建设的基本路向,也是处理粤港澳三地教育关系的基本依据。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需要确立"湾区意识",赋予时代新内涵:着眼于长远全局,彰显教育"百年大计"的本质和在湾区建设中的特殊功能;着眼于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着眼于现代治理机制创建,建设活力湾区、法治湾区;着眼于融合性发展,构建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着眼于包容性成长,形成和而不同的"马赛克"式的湾区教育新图景。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教育 合作发展 时代内涵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课题组
单一城市向都市群转型,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转型,已经成为世界一流湾区发展新潮流,能否实现"双转型",关系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愿景。大力推动"双转型",有效拓展新空间、打造新动能、培育新主体、构建新机制,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全球工业革命策源地、全球高端科技汇集地、全球数字经济生成地和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卓泽林 杨体荣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指出了教育和人才高地建设中高校合作发展的重要性与发展方向,高校集群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城市群的动力源泉,在大湾区战略发展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目前,大湾区高校类型丰富、互补性强,集群发展优势得天独厚。为充分认识和实现高校集群发展带来的独特战略价值,本文拟从"目标"、"特色"、"创新"、"竞争"和"品质"五个维度来探索其在区域中的发展导向。通过转变区域宏观战略、完善顶层设计、丰富高等教育功能多样性、转型高等教育服务职能和升级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等路径将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的构建。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高校集群 五维导向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