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93)
- 2023(16498)
- 2022(14071)
- 2021(13415)
- 2020(11123)
- 2019(25711)
- 2018(25599)
- 2017(48536)
- 2016(26585)
- 2015(30222)
- 2014(30046)
- 2013(29410)
- 2012(26281)
- 2011(23643)
- 2010(23568)
- 2009(21872)
- 2008(21396)
- 2007(18802)
- 2006(16541)
- 2005(14924)
- 学科
- 济(101783)
- 经济(101664)
- 管理(81666)
- 业(74517)
- 企(63049)
- 企业(63049)
- 方法(44645)
- 数学(37699)
- 数学方法(37300)
- 中国(31169)
- 农(28657)
- 财(27949)
- 业经(24717)
- 学(21148)
- 制(20821)
- 贸(20517)
- 贸易(20504)
- 易(19983)
- 地方(19078)
- 农业(18789)
- 理论(18784)
- 务(18476)
- 财务(18384)
- 财务管理(18345)
- 企业财务(17187)
- 银(17184)
- 银行(17147)
- 和(17012)
- 行(16242)
- 划(15674)
- 机构
- 大学(366537)
- 学院(365240)
- 济(146080)
- 管理(145178)
- 经济(142837)
- 理学(123765)
- 研究(122772)
- 理学院(122420)
- 管理学(120438)
- 管理学院(119766)
- 中国(94938)
- 京(79584)
- 科学(74844)
- 财(67892)
- 所(61039)
- 研究所(55600)
- 中心(55546)
- 农(55412)
- 财经(53720)
- 江(53311)
- 业大(51566)
- 北京(50676)
- 经(48941)
- 范(48871)
- 师范(48454)
- 院(44549)
- 经济学(43850)
- 州(43443)
- 农业(43245)
- 财经大学(39917)
- 基金
- 项目(244940)
- 科学(192452)
- 研究(182970)
- 基金(176859)
- 家(153588)
- 国家(152310)
- 科学基金(130687)
- 社会(114567)
- 社会科(108488)
- 社会科学(108456)
- 省(93911)
- 基金项目(93370)
- 教育(84737)
- 自然(83529)
- 自然科(81585)
- 自然科学(81567)
- 自然科学基金(80103)
- 划(79502)
- 编号(75881)
- 资助(72642)
- 成果(62297)
- 重点(54840)
- 部(54477)
- 课题(52310)
- 发(52068)
- 创(50875)
- 创新(47446)
- 国家社会(47117)
- 教育部(47103)
- 项目编号(46631)
- 期刊
- 济(163732)
- 经济(163732)
- 研究(110343)
- 中国(73872)
- 管理(56221)
- 学报(55069)
- 财(53661)
- 科学(51923)
- 农(51088)
- 教育(46262)
- 大学(42178)
- 学学(39085)
- 农业(35737)
- 技术(32979)
- 融(32275)
- 金融(32275)
- 经济研究(26720)
- 业经(26616)
- 财经(26278)
- 经(22609)
- 图书(21388)
- 业(20972)
- 问题(20875)
- 技术经济(17236)
- 理论(17120)
- 贸(17043)
- 现代(17000)
- 版(16698)
- 科技(16691)
- 世界(16049)
共检索到546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彦颉 葛军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将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改革及新发展格局有机融合的新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下经济发展模式从“双嵌入”到“双循环”,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责任内涵的拓展,使得我国成本管理的特征(内涵与外延)也随之变化。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的新特征,成本管理从创新驱动、高水平开放、区域一体化以及共同富裕的角度对成本管理的新优势、结构、机制以及成本管理行为进行重点管理。面对国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对经济组织成本产生的冲击,从宏、中、微观三个层面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下的成本管理框架,能够提高组织的成本管理效率与效益。宏观层面,政府应紧扣中国现代化经济运行的机制,以成本理性为基础建立相关的制度;中观层面,产业集群作为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载体,相应的产业政策应体现出能够抵御各种断链风险的成本弹性;微观层面,中小企业应发挥其“船小好调头”的灵活性优势,建立成本韧性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成本管理 产业集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彦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现需要以高质量的经济建设为中心,企业作为微观的经济主体,是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管理会计“看似微观,实则宏观”,管理会计的宏观转向将研究路径延伸至制度的立体式视角。本文在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对管理会计制度变迁的影响以及中国式现代化下管理会计制度研究焦点的基础上,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建立宏观理性、中观弹性与微观韧性的创新型管理会计制度框架。该制度框架不仅能够为整个产业以及企业指明发展方向,还能够促进整个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夏恒
数字贸易与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结合现有对数字贸易概念界定的相关资料,对数字贸易的概念及其演化逻辑进行了梳理,认为数字贸易强国是数字时代下贸易强国的新趋势。同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论述,为我国数字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并对数字贸易强国的构建逻辑进行系统梳理,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下有必要加快推进数字贸易强国建设。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数字贸易强国的界定要点,并从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对数字贸易强国概念进行了针对性理解和界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数字贸易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夏恒
数字贸易与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结合现有对数字贸易概念界定的相关资料,对数字贸易的概念及其演化逻辑进行了梳理,认为数字贸易强国是数字时代下贸易强国的新趋势。同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论述,为我国数字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并对数字贸易强国的构建逻辑进行系统梳理,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下有必要加快推进数字贸易强国建设。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数字贸易强国的界定要点,并从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对数字贸易强国概念进行了针对性理解和界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数字贸易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柏文 郭凌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即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在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开展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探索,既是创新旅游新知识的必然使命,也是旅游研究与行业发展响应国家战略的主动选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忠跃 许云珍 欧阳河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亟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从效法西方回归到中国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模式建构既要讲科学,又要讲政治。西方文明孕育了“能力本位”理念,中华文明孕育了“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理念。以中华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以新时代国家教育方针为法律依据,基于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根本问题的内在逻辑,初步归纳建构了以职业劳动教育为特色的“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学劳结合、服务国民”的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立德树人”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五育并举、学劳结合、服务国民”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学劳结合、服务国民”是中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以“职业劳动教育”为特色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旭 吉标
课程治理是课程管理的优化和升级,是整体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具有跨界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企业与学校联姻、职业场与教育场的融合、工作场与学习场的交叠。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需要引导多方参与,深入推进集体审议、过程监控和效能评价,构建完善的课程治理机制,以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职业教育体系改革,需要不断倡明治理价值、打造主体共识互动链,再造治理结构、形成课程主体利益网,变革治理技术、推动数智化赋能治理,从而更好地构建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课程治理体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元春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任务。数据成为新要素、创新成为新主驱动力、协调融合发展成为新思路、绿色低碳成为发展新底色、高水平开放成为新拓展空间、共享发展成果成为新目的是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新型工业化是我国中长期多重战略重任的实现路径,数字化变革、发达经济体的再工业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导向等重塑了我国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为此,我们需要重点从关键要素、融合创新、结构优化、政策转型等方面完善工业化的运行体系,优化产业创新生态,不断增强工业化的动力与活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课题组 马锦 黄迈 唐兆涵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总的战略安排。本文梳理分析了中外现代化的基本逻辑及演变进程,比较发现全球各国现代化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西方现代化无论是“创新性变革”还是“传导性变革”模式,其实质还是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加全面、可持续,更为和谐、包容,为人类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一、“现代化”的基本逻辑和不同形态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和文明进步的发展过程,一般指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一国从以农业为基础的低收入社会向以科技驱动的工业化和都市化社会的转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全球视野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范晓光
<正>主持人语:社会学是一门由现代化催生并伴随现代性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年轻学科。自从1979年的恢复和重建以来,中国社会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坚持理论自觉和方法自觉皆为中国社会学的学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刻,要科学系统地回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方法论层面展开对社会学和社会学研究的讨论恰逢其时。为此,本专题特刊发三篇论文,作者分别从社会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张力出发追问中国社会学的特色与自觉意识、从社会视角指明社会学必须进入主体领域(政府、企业、金融、法律)以重塑学科的价值关怀和理论视野、以第四次技术革命为背景探讨社会学何以深化新劳动研究的新思路,构成了鲜明的理论观点和学理预判,以期对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新发展有所助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胡欣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章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在讨论审计现代化的基础上,分析审计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审计现代化是审计理论、审计制度、审计效率、审计效果、审计目标、审计业务、审计方法和审计人员这些方面不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在十二个方面做出了战略性规划,这些方面都涉及中央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国家利益、公共资金、公共权力,审计可以对这些方面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推动整改,促使这些领域的责任主体更好地履行其承担的经济责任,从而促进这些领域的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阳光资产管理公司课题组 邱晓华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对我国保险业提出了新要求,即人民性、政治性、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助力绿色发展和推动构建和谐社会。与此同时,新形势下保险业也面临气候变化与治理、老龄化社会、经济形态转变、低利率市场环境等因素带来的资产负债管理挑战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高标准考验。面对新要求、新挑战,保险业应基于自身特点,在继续发挥风险管理作用的基础上,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支柱、居民财富的管理工具,为服务实体经济、助推国家产业升级转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抓住绿色转型、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健康中国、科教兴国等重大机遇,实现新发展。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保险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彦
RPA技术凭借高效低耗、精准可控优势,可为中国式现代化管理会计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立足当下中国式现代化管理会计发展面临信息收集处理机制不完善、技术核算工具发展滞后、数据处理安全性较低的关键问题,提出RPA技术与中国式现代化管理会计融合应用的适配性。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RPA技术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管理会计创新模式,并提出具体实现路径,既响应了新时期管理会计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亦为优化企业会计管理手段提供解决思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邴薪颖 陈宸
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对企业管理哲学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超越性和基本特征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内涵。企业需要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逻辑和对抗性文化的超越,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将企业建设融入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实现企业长足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共赢;应扎根优秀中华文化的沃土,超越西方二元对立的文化困境,以和合辩证的思维方式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企业管理哲学。企业要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二十大 中国式现代化 企业管理 管理哲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传兵 范巧
现代儒商指具有儒家特色的现代商人,现代儒商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理念是中国式管理的生动体现。回溯儒商概念的起源和历史流变可知,“儒商”一词用以对“贾业而儒行者”的褒扬,是明代中后期随着士商互动程度的加强才出现的特殊历史现象。儒商先后经历了古代儒商、近代儒商和现代儒商三个发展阶段。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本文从儒术、儒行和儒时三个维度构建了现代儒商新概念。通过建立的三维立体坐标,分别揭示其内涵所体现的中国式管理思想。进一步地,本文探讨了儒家文化与现代化的历史渊源,以及现代儒商对实现现代化的巨大价值和推动作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现代儒商新概念融合了儒家文化的旧有传统、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是中国式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于弘扬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扩展人文经济学的学科内涵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儒商 现代儒商 儒商精神 中国式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