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91)
2023(13450)
2022(10867)
2021(10188)
2020(8360)
2019(18780)
2018(18830)
2017(35126)
2016(19076)
2015(22200)
2014(22228)
2013(21597)
2012(20039)
2011(18145)
2010(18448)
2009(17259)
2008(17360)
2007(15827)
2006(14359)
2005(13262)
作者
(55274)
(46284)
(46088)
(44082)
(29616)
(21829)
(20773)
(17753)
(17746)
(16711)
(16217)
(15600)
(15221)
(14982)
(14805)
(14311)
(13787)
(13544)
(13419)
(13155)
(12072)
(11349)
(11334)
(10668)
(10481)
(10457)
(10320)
(10270)
(9334)
(9317)
学科
(78626)
经济(78514)
管理(58904)
(54573)
(44226)
企业(44226)
方法(28604)
中国(28192)
(24346)
数学(24057)
数学方法(23814)
(20184)
(20162)
业经(19946)
技术(17287)
(16255)
贸易(16241)
(15892)
(15812)
农业(15677)
地方(14460)
(14406)
银行(14378)
(14337)
(13847)
(13527)
金融(13523)
理论(13229)
环境(12735)
(12252)
机构
大学(280671)
学院(278055)
(118940)
经济(116563)
研究(102282)
管理(100878)
理学(85042)
理学院(84032)
管理学(82658)
管理学院(82135)
中国(78669)
(61641)
科学(59428)
(56378)
(51522)
研究所(46444)
中心(45267)
(44728)
(43622)
财经(43601)
(39750)
北京(39574)
(38191)
经济学(38045)
业大(37861)
师范(37826)
(36724)
农业(34730)
经济学院(34113)
(33910)
基金
项目(178885)
科学(141440)
研究(135753)
基金(129295)
(113216)
国家(112315)
科学基金(95034)
社会(87314)
社会科(82675)
社会科学(82652)
(67691)
基金项目(67196)
教育(63213)
(57977)
自然(57839)
自然科(56509)
自然科学(56491)
自然科学基金(55517)
编号(54688)
资助(52099)
成果(46979)
重点(41624)
(41292)
(39652)
课题(39596)
(38115)
(37755)
国家社会(37364)
创新(35984)
教育部(35649)
期刊
(138977)
经济(138977)
研究(90131)
中国(67507)
(44110)
(43180)
学报(42237)
科学(41336)
管理(41203)
教育(39517)
大学(33190)
学学(30518)
农业(29617)
技术(27635)
(27414)
金融(27414)
财经(22870)
经济研究(22558)
业经(20875)
(19890)
问题(18255)
(16676)
(16274)
世界(15418)
图书(14870)
国际(14837)
技术经济(14360)
(14088)
论坛(14088)
科技(13533)
共检索到442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单连春  姚瑞  
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现代化强国不等于科技强国,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用,同时也需要规制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制科学技术问题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导,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导向,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要依据中国具体国情进行建设,才能真正全面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单连春  姚瑞  
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现代化强国不等于科技强国,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用,同时也需要规制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制科学技术问题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导,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导向,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要依据中国具体国情进行建设,才能真正全面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佟家栋   张千  
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现代化的内涵,又蕴含着中国特色。中国在积极探索和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数字经济的内涵和意义。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生产方式,形成了新的生产、交换、流通、分配和消费的经济运行全过程。数字技术和数字要素贯穿现代经济发展全过程,中国式现代化要在数字中国乃至数字强国的基础之上构建。建设数字中国需要扩大全社会数字经济建设投入、进一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完善数字治理体系以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在数字中国基础之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刚  
<正>农业保险是管理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金融工具,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和保障农民收益等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以下简称河北监管局)深刻践行监管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推动河北省农业保险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提标、扩面、增品成效显著,经济补偿和服务“三农”功能有效发挥,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刚  赵伟霖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线。金融体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体架构,是构建中国式现代金融体系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工作实际上是遵循“三位一体”总方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不动摇的宗旨,中国货币政策更加稳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组合措施更加精准,强力推进了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等新业态的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化解处置了诸多风险点,稳步推进了去杠杆进程,进一步完善了金融监管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对外开放程度取得新进展,金融“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应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力提高金融体系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良恕  
世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在即将来临的世纪中,科学技术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主导因素,将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科技与其它领域科技一样,从50年代以后迅猛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提高,在下一个世纪,这种推动作用将会愈加明显,尤其是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将对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春梅   孙明明  
中国农民价值观的迭代跃升,遵循新中国成立后的价值同质建构向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多元价值衍生、再向新时代多元基础上的价值共识诉求的转变趋势,并呈现出主体观向主体意识、利益观向公私协力、文明观向团体文明、生态观向尊重自然、道德观向现代情理的演化形态。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基本特征为遵循,农民价值观迭代跃升的时代诉求聚焦于农民的主体观、利益观、文明观、生态观、道德观分别向自主自强、共赢共富、平等包容、和谐共生、向上向善的价值方向整体跃升。现阶段要从创新问题瞄准机制、遵循“指导-引领-人本”贯通原则、顺应“传承-借鉴-淬炼”递进理路、强化“政府-组织-农民”联动保障入手,进行系统整体推进,以实现全方位的价值跃升目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元竹  
城市在国家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必须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城市化建设,必须把包括基础理论、基础技术(包括底层技术)、应用技术在内的创新摆在首要位置,推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行稳致远。以科学技术助力民族复兴伟业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建设现代化国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必须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推动有组织的市场导向应用性基础研究迎接正在到来的智能社会,为有组织的市场导向应用性基础研究创造良好生态,关注并把握好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在逻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志勇  
税收对国家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现代化需要能够促进社会稳定的现代税制、提供财力保障和促进宏观经济稳定的现代税制、释放市场活力的现代税制,还要求有适宜的宏观税负和合理的税制结构。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增长,而且表现在现代化制度建设上。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中国税制改革还需要回应全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需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覃成林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需要完成“1+3+1”重大转型。其中,第一个“1”就是在近期要着力完成发展动力转型,加快形成创新发展动力,开辟新增长曲线;“3”就是在中期要努力完成智慧转型、绿色转型和能源转型,形成以智慧经济、绿色发展、新能源结构为特征的新发展结构;第二个“1”就是在远期完成共同富裕转型,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共同富裕社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原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是我国既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包括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个方面。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久文  殷赏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定位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具有内在一致性。粤港澳大湾区具有良好的区域比较优势,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重点发挥其在构筑超大规模市场、自主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为此,粤港澳大湾区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熊伟  高苑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亟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以克服。税收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税法建设应以问题为导向,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之大局。目前,学术界主要以财政收入筹集为中心建构税法理论,对税法的调控作用尤其是促进发展职能重视不够,难以解决在新发展阶段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鉴于此,我国税收法治建设应融入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税法的促进发展职能,重视税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作用,在法治框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正>编者按: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开启了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新的里程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楠   杨思澎   余京洋  
西部地区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区域,人才是强化西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西部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人才缺位困境尤为突出,如农业基础人才源头性缺位、农业现有人才整体性缺位、高端人才区域性缺位等。强化西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要做到完善基础教育机制,培育本土农技人才,形成地区发展内生力;发挥农林高校作用,推进学科创新和高端人才培养,助力地区发展转型;加强地区吸引力,建立健全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提升地区发展活力;提升地区建设水平,促使优秀人才扎根西部,夯实地区发展基础;瞄准关键环节用好高端人才,补足弱点短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