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7)
- 2023(13628)
- 2022(10867)
- 2021(10285)
- 2020(8449)
- 2019(19078)
- 2018(19018)
- 2017(35464)
- 2016(19188)
- 2015(22304)
- 2014(22249)
- 2013(21423)
- 2012(19943)
- 2011(17946)
- 2010(18363)
- 2009(17353)
- 2008(16723)
- 2007(15444)
- 2006(13921)
- 2005(12710)
- 学科
- 济(74493)
- 经济(74402)
- 管理(51088)
- 业(47700)
- 企(38148)
- 企业(38148)
- 中国(33529)
- 融(27659)
- 金融(27652)
- 方法(26612)
- 银(26149)
- 银行(26119)
- 行(25310)
- 农(23557)
- 数学(22417)
- 数学方法(22141)
- 制(20213)
- 财(19781)
- 业经(19212)
- 地方(17158)
- 贸(16306)
- 贸易(16287)
- 易(15961)
- 学(15920)
- 农业(15337)
- 理论(14903)
- 体(14643)
- 发(11947)
- 务(11779)
- 财务(11718)
- 机构
- 学院(266859)
- 大学(266131)
- 济(110240)
- 经济(107781)
- 研究(97521)
- 管理(92336)
- 中国(82070)
- 理学(76833)
- 理学院(75939)
- 管理学(74464)
- 管理学院(74002)
- 京(58802)
- 科学(57379)
- 财(52988)
- 所(49465)
- 中心(46129)
- 农(45651)
- 研究所(44628)
- 江(41826)
- 财经(40852)
- 北京(37857)
- 经(37171)
- 业大(36828)
- 范(36356)
- 师范(35924)
- 农业(35623)
- 经济学(35569)
- 院(35352)
- 州(34107)
- 经济学院(31936)
- 基金
- 项目(169484)
- 科学(131437)
- 研究(128674)
- 基金(119742)
- 家(104903)
- 国家(103997)
- 科学基金(87046)
- 社会(80456)
- 社会科(76078)
- 社会科学(76055)
- 省(65783)
- 基金项目(61495)
- 教育(59841)
- 划(55545)
- 编号(53376)
- 自然(52525)
- 自然科(51365)
- 自然科学(51346)
- 自然科学基金(50422)
- 资助(49701)
- 成果(46006)
- 重点(39133)
- 课题(38770)
- 发(38037)
- 部(37448)
- 创(35456)
- 国家社会(33990)
- 创新(33299)
- 性(33242)
- 大学(32239)
共检索到433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刚 赵伟霖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线。金融体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体架构,是构建中国式现代金融体系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工作实际上是遵循“三位一体”总方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不动摇的宗旨,中国货币政策更加稳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组合措施更加精准,强力推进了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等新业态的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化解处置了诸多风险点,稳步推进了去杠杆进程,进一步完善了金融监管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对外开放程度取得新进展,金融“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应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力提高金融体系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金融体系 中国金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德旭 张雪兰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求金融体系强化“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金融经济共生共荣”三大理念,同时具备“政治性、人民性、安全性、效益性、创新性、开放性”六大特征。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宇
利用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调节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数字金融能够显著驱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数字金融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存在产业规模与资源富集度异质性;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素集聚在数字金融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据此,提出促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加速推动要素集聚的政策建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将"现代金融"纳入产业体系宏大系统中,既明确了金融在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指明了金融改革、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的基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将"现代金融"纳入产业体系宏大系统中,不论在
关键词:
金融监管体系 资本性 现代金融 金融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欧阳卫民
百年大业,人才为本。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人才是金融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广州市大力实施金融人才建设工程,出台了《广州市高层次金融人才支持项目实施办法》,评选出首届共218名高层次金融人才,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十三五"时期广州市将继续加大金融人才工作力度,努力营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为广州市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和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殷剑峰
比较各国金融体系可以发现,银行导向的金融体系通常具有更加强烈的政府干预倾向,而在(资本)市场导向的金融体系中金融资源的配置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银行导向和市场导向各有优缺点,前者通常是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的工具,而后者则是全球领先国家的根本特征。中国现有的银行导向金融体系客观上适应了人口红利时期动员储蓄、推动大规模投资的需求,但是,随着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的结构性变化,这种体系必须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开放的市场导向体系,让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发展强大的资本市场以及培育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机构投资者,改革人民币的发行机制,推动人民币成为关键储备货币。
关键词:
金融体系 金融结构 金融改革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佟家栋 张千
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现代化的内涵,又蕴含着中国特色。中国在积极探索和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数字经济的内涵和意义。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生产方式,形成了新的生产、交换、流通、分配和消费的经济运行全过程。数字技术和数字要素贯穿现代经济发展全过程,中国式现代化要在数字中国乃至数字强国的基础之上构建。建设数字中国需要扩大全社会数字经济建设投入、进一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完善数字治理体系以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在数字中国基础之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正>编者按: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开启了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新的里程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春胜
在分析农业高新技术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高新技术体系的选择与构建原则,农业高新技术体系优先发展的领域,提出了基于高新技术体系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业高新技术 农业新技术革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单连春 姚瑞
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现代化强国不等于科技强国,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用,同时也需要规制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制科学技术问题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导,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导向,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要依据中国具体国情进行建设,才能真正全面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科学技术 规制 民族复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单连春 姚瑞
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现代化强国不等于科技强国,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用,同时也需要规制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制科学技术问题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导,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导向,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要依据中国具体国情进行建设,才能真正全面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科学技术 规制 民族复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鲁昕
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的各位代表相聚上海,以"职业教育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为主题,共同探讨在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经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为世界的繁荣、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借此机会,我进一步介绍中国职业教育当前的历史使命和重点任务。重点两个方面:一是开放的中国职业教育重在提高八个能力,二是要用更加开放的视野办好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清华
有效的金融监管是金融体系现代化的推动力 ,金融体系现代化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应将“放松监管”与“再监管”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入世”过渡期内 ,在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没有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 ,维持现行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架构不变是必要的 ,但从长远来看 ,组建单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对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施集中、统一监管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
金融体系 现代化 金融监管 央行分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柳
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有利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趋势与主要矛盾。文章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5个一级指标和29个二级指标的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2—2020年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综合得分、2020年31个省份中国式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科技创新实力正在快速提升,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区域之间的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差距还较大,有些省份的短板和弱项较为明显。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评价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段光鹏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将现代化发展优势及时有效地转化为话语优势,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亟需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为突破西方的现代化话语裹挟,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话语体系,要在政党主导与人民主体相统一中明晰发展方向,坚守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政治性;要在固本培元与守正创新相统一中提升理论自觉,坚守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学术性;要在实践总结与理论升华相统一中探索发展规律,坚守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科学性;要在独立自主与兼容并蓄相统一中消弭话语隔阂,坚守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道义性。只有从政治性、学术性、科学性和道义性的基本原则出发,才能真正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由“他塑”走向“自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