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41)
- 2023(20327)
- 2022(17012)
- 2021(16172)
- 2020(13510)
- 2019(30981)
- 2018(30633)
- 2017(58050)
- 2016(31928)
- 2015(36446)
- 2014(36491)
- 2013(35701)
- 2012(32830)
- 2011(29347)
- 2010(29604)
- 2009(27628)
- 2008(27830)
- 2007(25301)
- 2006(22626)
- 2005(20667)
- 学科
- 济(129352)
- 经济(129181)
- 业(110157)
- 管理(106492)
- 企(98442)
- 企业(98442)
- 方法(54987)
- 数学(43726)
- 数学方法(43208)
- 财(40501)
- 农(38732)
- 业经(37609)
- 中国(37530)
- 务(28936)
- 财务(28842)
- 财务管理(28788)
- 制(27964)
- 企业财务(27348)
- 农业(26053)
- 理论(25781)
- 学(25532)
- 贸(24199)
- 贸易(24177)
- 地方(24097)
- 易(23510)
- 技术(23266)
- 和(23108)
- 划(21090)
- 策(20980)
- 体(20815)
- 机构
- 学院(456878)
- 大学(455711)
- 济(181588)
- 管理(178393)
- 经济(177570)
- 理学(151766)
- 研究(150324)
- 理学院(150103)
- 管理学(147624)
- 管理学院(146801)
- 中国(118731)
- 京(99373)
- 科学(90945)
- 财(87962)
- 所(75882)
- 农(72241)
- 江(70397)
- 财经(68935)
- 中心(68363)
- 研究所(68026)
- 业大(64353)
- 北京(63434)
- 经(62604)
- 范(60412)
- 师范(59844)
- 州(56882)
- 农业(56268)
- 院(54431)
- 经济学(54092)
- 财经大学(50881)
- 基金
- 项目(293312)
- 科学(230515)
- 研究(219827)
- 基金(210983)
- 家(182248)
- 国家(180591)
- 科学基金(155712)
- 社会(137746)
- 社会科(130179)
- 社会科学(130141)
- 省(114084)
- 基金项目(110922)
- 教育(102068)
- 自然(99368)
- 自然科(97093)
- 自然科学(97071)
- 自然科学基金(95379)
- 划(95127)
- 编号(91319)
- 资助(86820)
- 成果(75824)
- 重点(65399)
- 部(64907)
- 课题(63306)
- 发(62088)
- 创(61834)
- 创新(57213)
- 项目编号(56362)
- 教育部(56067)
- 国家社会(56065)
- 期刊
- 济(212637)
- 经济(212637)
- 研究(139812)
- 中国(96738)
- 财(72949)
- 管理(71744)
- 学报(69366)
- 农(67803)
- 科学(64290)
- 教育(59179)
- 大学(53740)
- 学学(49697)
- 农业(46636)
- 技术(42899)
- 融(42696)
- 金融(42696)
- 业经(35711)
- 财经(35011)
- 经济研究(32927)
- 经(30169)
- 问题(27408)
- 图书(26789)
- 业(26640)
- 技术经济(23350)
- 贸(22345)
- 版(21881)
- 现代(21742)
- 理论(21057)
- 财会(20845)
- 世界(20836)
共检索到70310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荣
<正>国有企业作为承担着国计民生基础保障的重要经济组织,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运行和国势昌盛,其稳健发展无疑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有机结合,实现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对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广乾 田野
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如何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党组织建设和公司治理内涵来看,两者分属不同的研究范畴,但二者是构成国有企业组织架构的核心要素。本研究首先,剖析国有企业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进而从股权利益结构、所有者虚位、内部人控制、监事会功能、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总结深化改革阶段的国有企业治理问题;其次,构建党组织融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途径和方式,分析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对国有资产流失以及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最后,总结党组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党组织 公司治理 作用机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郝云宏 马帅
基于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中党组织治理效果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中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的模式选择问题。实证结果显示:在全样本国有企业中,党委会参与公司治理程度与企业绩效无显著相关关系;在公益类国有企业中,党委会参与公司治理程度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且决策嵌入和执行嵌入水平越高,企业绩效越好;在商业类国有企业中,党委会参与公司治理程度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且监督嵌入水平越高,企业绩效越好。研究结果表明,在坚持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核心的前提下要"因企制宜",积极探索分类改革背景下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机制的有效途径,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仕华 卢昌崇
本文基于卖方为国有上市公司的并购数据,考察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治理参与对国有企业出售国有资产或股权时索要并购溢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当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时(与没有参与公司治理情况相比),国有企业在出售国有资产或股权时索要的并购溢价水平会相对较高;(2)当国有企业党组织成员参与董事会或监事会治理时,党组织的治理参与对并购溢价水平会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当党组织成员参与高管团队治理时,党组织的治理参与对并购溢价水平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3)在卖方为地方国有企业中,党组织治理参与对并购溢价水平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卖方为中央国有企业中,党组织治理参与对并购溢价水平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连福 王元芳 沈小秀
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是我国公司治理最大的特点,并且是制约内部人控制的重要的平衡力量。本文以2008—2010年A股披露了党委会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管层人员重合与任职信息的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党委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这一领导体制为研究对象检验其对公司治理、董事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党委会"双向进入"程度与公司治理水平呈倒"U"型关系,与董事会效率正相关,而"交叉任职"可以显著影响公司治理水平,但董事长担任党委书记不利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研究结果为我国优化政企关系、党企关系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党委会 公司治理 内部人控制 董事会效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修宗峰 冯鹏蒴 殷敬伟 周泽将
纪委是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履行监督和检查的职能,其参与公司治理能够对企业经营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以2016-2018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国有企业纪委治理这一制度安排对企业参与脱贫攻坚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纪委治理能促进国有企业积极响应脱贫攻坚战略;(2)在区分了扶贫类型之后,纪委治理更能促使国有企业选择造血式扶贫方式而非输血式扶贫;(3)纪委参与董事会治理和纪委参与监事会治理均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响应脱贫攻坚战略,纪委治理还保障了企业脱贫攻坚投入的持续性;(4)机制分析表明,证券监管距离较远、国家审计监管距离较远以及企业聘用小规模审计师事务所时,纪委治理对国有企业响应脱贫攻坚战略的促进作用更强。本研究丰富了国有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影响因素研究,证明了纪委在国有企业董事会和监事会治理中所发挥的积极监督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新时期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助力国有企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强舸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十八大以来,"讨论前置"决策机制是党组织内嵌公司治理结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已在大多数国有企业落地。基于经验材料,文章系统分析"讨论前置"的历史脉络、实践困境、制度目标,探讨制度设计方案,并从整体上论述了其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正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是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全体员工之间的权利、责任配置关系以及上述人员共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这种"三会一层、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模式必然涉及国家部委出台的内部控制系列规范与党的系列条例两套体系之间的有机融合问题。文章从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目标设定、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克服董事长凌驾于内部控制体系之上等视角全面论述了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参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
党委(党组) 内部控制 国有企业 条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文锋 张建琦 黄亮
如何发挥党的领导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通过党的领导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是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然而,作为党的领导的重要体现与重点,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如何影响国有企业尚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与验证。本文首次基于团队非正式社会结构的视角,集中研究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非正式等级的影响,进而探究董事会非正式等级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情景边界。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一般情况下,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却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只有在面临高环境不确定性时,国有企业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才正向显著影响公司绩效。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其揭示了国有企业组织内部运作机制能够为创新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与方式提供重要的机会,而国有企业党组织优势在董事会的发挥单凭"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形式仍不够充分,还需与组织内外部环境相匹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文锋 张建琦 黄亮
如何发挥党的领导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通过党的领导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是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然而,作为党的领导的重要体现与重点,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如何影响国有企业尚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与验证。本文首次基于团队非正式社会结构的视角,集中研究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非正式等级的影响,进而探究董事会非正式等级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情景边界。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董事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一般情况下,董事会非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博 宣扬 潘飞
党组织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参与国有企业经营决策是我国特有的制度安排,这一制度安排是否会增加国有企业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文章以2006-2012年国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信号传递的角度研究了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如何影响其审计师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交叉任职"的国有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且这一现象在公司业绩较好以及党委书记政治升迁动机较强时更加明显,从而验证了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的信号传递效应。文章的发现丰富了嵌于企业政治行为的中国特色公司治理理论,扩展了现有文献,同时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博 宣扬 潘飞
党组织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参与国有企业经营决策是我国特有的制度安排,这一制度安排是否会增加国有企业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文章以2006-2012年国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信号传递的角度研究了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如何影响其审计师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交叉任职"的国有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且这一现象在公司业绩较好以及党委书记政治升迁动机较强时更加明显,从而验证了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的信号传递效应。文章的发现丰富了嵌于企业政治行为的中国特色公司治理理论,扩展了现有文献,同时具有一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翟华云 刘柯美 肖明昇
本文以2007—2017年深沪两市上市的国有企业为样本,在考虑决策环境的情况下,分析了党组织治理与企业创新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存在"交叉任职"的国有企业会倾向于选择实质性创新策略,会更加重视创新"质量",而且这一现象在企业组织冗余较多和受产业政策鼓励时表现的更加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婷 段华友 杨兴柳
以2012~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及机理。研究发现:党组织参与治理能有效促进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并且该促进作用在法制环境较差和媒体关注度较低的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党组织参与治理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因控制人层级不同而存在差异,相对于中央国企,党组织参与治理对地方国企内部控制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此外,党组织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作用是通过改善内部环境、强化内部监督的中介路径实现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竞达 曹畅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企业绿色创新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利用2013—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党组织参与治理有效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量质齐升”。分析绿色治理效果的作用路径,发现党组织参与治理能够通过提升高管绿色认知水平和强化政府资源支持两条路径发挥作用。考察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约束性因素,从地方政府自身建设角度分析,发现地方政府环保注意力和财政透明度的提升均能促进党组织参与发挥绿色治理效果。从金融政策支持角度分析,发现绿色信贷和绿色基金政策与党组织参与治理能够起到内外部协同治理的效果。分析产生的经济后果,发现党组织参与治理不但有利于减少企业碳排放,实现企业环境目标,还能提升企业经济绩效,实现企业的经济发展目标。文章从企业内部治理的角度出发,为如何提升企业自主绿色创新意愿,促进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考。
关键词:
党组织 绿色创新 高管绿色认知 碳排放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