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44)
2023(8823)
2022(6975)
2021(6679)
2020(5424)
2019(12357)
2018(12506)
2017(23733)
2016(13013)
2015(14952)
2014(14907)
2013(14388)
2012(13055)
2011(11796)
2010(11681)
2009(10939)
2008(10999)
2007(9659)
2006(8800)
2005(8371)
作者
(35841)
(29743)
(29612)
(28633)
(19154)
(14189)
(13435)
(11575)
(11546)
(10609)
(10363)
(10017)
(9837)
(9701)
(9592)
(9223)
(8979)
(8637)
(8505)
(8308)
(7768)
(7242)
(7234)
(6787)
(6691)
(6667)
(6583)
(6501)
(6023)
(6014)
学科
(54766)
经济(54709)
管理(33985)
(32106)
(24715)
企业(24715)
中国(20768)
方法(20248)
数学(17434)
数学方法(17277)
(16264)
业经(12718)
(12428)
贸易(12418)
(12184)
(11985)
(11279)
(11008)
农业(10471)
(9338)
银行(9322)
(9094)
(9007)
地方(8989)
理论(8927)
(8604)
金融(8602)
(8337)
(7848)
环境(7493)
机构
大学(182166)
学院(180824)
(81365)
经济(79949)
研究(69394)
管理(63603)
中国(54011)
理学(53631)
理学院(52996)
管理学(52123)
管理学院(51808)
(40463)
科学(39730)
(36095)
(35199)
研究所(32002)
中心(29788)
(28888)
财经(28673)
经济学(26873)
北京(26663)
(26606)
(26353)
(25134)
(24765)
师范(24548)
业大(24146)
经济学院(24097)
农业(22434)
财经大学(21305)
基金
项目(116704)
科学(91812)
研究(87461)
基金(85122)
(75320)
国家(74765)
科学基金(62690)
社会(56903)
社会科(53924)
社会科学(53910)
基金项目(43574)
(42461)
教育(40666)
自然(38026)
自然科(37211)
自然科学(37201)
(36944)
自然科学基金(36571)
资助(35409)
编号(34538)
成果(29218)
(27150)
重点(27128)
(26109)
课题(25198)
国家社会(24967)
中国(24916)
(23991)
教育部(23417)
创新(22633)
期刊
(91812)
经济(91812)
研究(59967)
中国(40888)
学报(28341)
(28127)
(27512)
科学(27108)
管理(25883)
教育(24730)
大学(22194)
学学(20540)
农业(19088)
(17600)
金融(17600)
经济研究(16784)
技术(16265)
财经(15170)
业经(13343)
(13321)
问题(12325)
(11919)
(11732)
世界(11421)
国际(10816)
图书(8603)
技术经济(8487)
(8484)
现代(8038)
(7999)
共检索到283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明辉   王扬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鲜明特征包括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高质量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需要以更深刻、更有针对性地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工具和理念,认识新发展阶段的重大突出问题——高宏观成本或宏观成本意识不强。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鲜明特征相匹配,分别构建国家治理成本、社会运行成本、生态环境成本、精神文明建设成本、和平发展成本五种宏观成本新理念,是深刻揭示中国式现代化整体布局、结构和运行中重大关键问题的时代呼声,是以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和约束变量为基础的综合分析研判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方法论,更是新发展阶段创新解决问题的重要路径。通过统筹协调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国际与国内五大关系,辩证分析五种宏观成本问题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各类资源配置效率、资源耗费和损失的作用机理,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执行的对策,降低国家治理成本、控制社会运行成本、全力推进落实生态环境成本的主要应用领域、扩大高质量精神文明建设投入成本、正视并积极转化和平发展成本,从而有效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中国方案。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晖  
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回答世界上最难的一道题,这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面对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致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人,立足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现代化,打破了西方现代化道路是现代化终极道路和唯一选项的历史迷思。美西方将中国视为“最严峻的长期挑战”,“中国威胁论”将以不同形式、不同版本出现,与美西方的制度之争、理念之争、意识形态之争将伴随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过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已经升至国家核心诉求,前置于国家整体统筹规划的顶层设计,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过程中的前锋和护佑,中国国际传播进入战略传播的升维时刻。我们不仅要做好中国的事情,还要讲好中国的故事,要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当代的、世界的意义和价值挖掘和阐释。前所未有的事业,呼唤前所未有的国家叙事,需要对这项事业进行深刻的省察、理解、定义和讲述,需要延伸历史的纵深、拓展世界的维度,赋予中国实践以全新的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文   司婧雯  
纵观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模式,尤其是在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国家中,政府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为政府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追赶与超越的重要经验,既具有后发国家现代化模式的共性,同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宏观经济治理具有市场-政府-政党三维主体、集中力量办大事等独特优势。从“宏观调控”到“宏观经济治理”体现了治理主体优化、治理目标优化和治理效能的提升,是对西方政府干预思想的超越,也是对中国宏观调控思想的发展。在取得系列成就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非协同性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治理目标、治理方式、政策体系、开放型经济治理能力四方面。着力建设现代化强国,需要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一要发挥好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二要完善宏观经济治理的政策体系,形成政策合力;三要进一步推动从“调控”到“治理”的转化,加强治理主体的协调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金海  
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亦不同于西方农村现代化道路。基于发展观的三种理念,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农村发展实践,结合2006年以来18个中央“一号文件”和党的重要报告,对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进行探索。研究认为,当前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同时蕴含着物本主义、人本主义和生态主义三种发展理念:物本主义不仅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发展的一般特征,而且在当前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人本主义是对现代化进程中物本主义的修正,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也一直践行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生态主义超越了西方乡村浪漫主义,回归农村成为农业生产和人类社会生活载体的本原。综合来看,物本主义、人本主义和生态主义三种理念在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中形成了同步推进、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共时性局面。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不同于西方农村“单线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农村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复线式”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霖  岳翔宇  夏艳秋  
本文从标识性概念演进角度入手,回溯了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创新,通过分析概念与现实之间的双重映射关系和词频定量考察,将这一历程分为三期(“综合平衡-宏观调控-宏观经济治理”),并提出了一个概念成长与更替的解释性理论框架:长期看,标识性概念的演进是学术范式与知识体系变革的标志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其根本动因是时代主题转变;短期看,单个概念在其生命周期内为解释和应对经济波动而逐渐成长,经历“准备-发展-成熟”三阶段演化。标识性概念的演进反映了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的创新,这些理论探索围绕中国问题中国实践,吸收承纳传统及外来学术成果又结合国情与时代特征加以创造性解读,在动态发展中不断自我超越。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宏观经济治理理论和实践的未来发展创新,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且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的研究,对发达国家来说,指的是其所走过的由传统到现代的历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指的是其追赶发达国家的目标和发展进程。对中国人来说,现代化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反映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推进的现代化尊重现代化的一般性规律,重视先行国家现代化成败得失经验教训。但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现代化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昭示着治国理政的宏伟愿景。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标是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治理体系和形成高水平的教育治理能力。第三方评价作为国际上推崇的一种先进的教育评价方式,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有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葛新斌  
近年以来 ,“公民教育”的话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浓厚兴趣。本文仅从中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演变这一线索出发 ,探寻当今我国提出“公民教育”的深刻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必然性 ;同时 ,作者还希望辨明 :通过“公民教育”培养无数健全自律的公民 ,进而建设一个健全自律的“公民社会”,是当今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向东  
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广大中小学校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取决于校长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教育的现代化必然要求作为学校领导者的校长的素质现代化。一个高素质的校长才能去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办出一所高水平的现代化学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文卫  
中共十六大正式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理想,指出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社会,并首次提出"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要政策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四个尊重"作为"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前提。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七大举措中,确定了把"以人为本、投资于人"作为提高人口素质和建立"人力资源大国"的国家战略选择。在此背景下,研究人力资源权益会计新理念,一方面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计量指明了新的方向,另一方面更是顺应了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客观规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邴薪颖  陈宸  
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对企业管理哲学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超越性和基本特征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内涵。企业需要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逻辑和对抗性文化的超越,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将企业建设融入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实现企业长足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共赢;应扎根优秀中华文化的沃土,超越西方二元对立的文化困境,以和合辩证的思维方式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企业管理哲学。企业要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德俊  
非公有制经济呼唤宏观调控成都市财贸学校陈德俊非公有制经济是指除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之外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合作经济以及国家采取承包租赁或股份制形式将其资产交由民间经营集团或个人经营的国有民营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的统称。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历史...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古权  路杨  冯玉强  
从信息化建设工程的有效成本和定价规则两方面,分析信息化建设过程成本与价格不能配比问题,为解决企业、软件厂商和咨询公司在成本和价格上问题产生的分歧,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卫国  
OCLC和她的服务已经进入我国,这标志着外国信息企业向中国市场的进军,在了解和分析OCLC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呼唤着中国的OCLC早日出现,以商业化的操作方式来参与“中国高等学校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余炳炎  
交通业与旅游业密切相关。从广义的旅游业定义来看,凡以旅游者为其主要服务对象,能直接帮助旅游者实现其旅游活动的欲望与需求的,生产和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各种行业,均属旅游事业。交通运输是使服务对象从一个特定的空间转移到另一个空间的方法和途径,这正是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按美国夏威夷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朱卓仁教授提出的,“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