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6)
- 2023(11069)
- 2022(8419)
- 2021(7809)
- 2020(6323)
- 2019(14245)
- 2018(13983)
- 2017(26641)
- 2016(13740)
- 2015(15941)
- 2014(15712)
- 2013(15178)
- 2012(13678)
- 2011(12265)
- 2010(12431)
- 2009(11894)
- 2008(10857)
- 2007(9548)
- 2006(8659)
- 2005(8322)
- 学科
- 济(59624)
- 经济(59562)
- 业(38992)
- 管理(36289)
- 企(29935)
- 企业(29935)
- 中国(28983)
- 融(26455)
- 金融(26454)
- 银(24185)
- 银行(24179)
- 行(23504)
- 方法(21298)
- 农(19030)
- 数学(18817)
- 数学方法(18703)
- 业经(15624)
- 制(15190)
- 财(14904)
- 贸(13918)
- 贸易(13900)
- 易(13675)
- 地方(13370)
- 农业(13124)
- 中国金融(11354)
- 体(10554)
- 技术(10075)
- 发(10014)
- 理论(9588)
- 产业(9515)
- 机构
- 学院(192445)
- 大学(191594)
- 济(90463)
- 经济(88899)
- 研究(70380)
- 管理(69940)
- 中国(62302)
- 理学(59101)
- 理学院(58510)
- 管理学(57725)
- 管理学院(57393)
- 京(41060)
- 财(40714)
- 科学(37967)
- 所(34130)
- 中心(33484)
- 财经(32520)
- 研究所(30919)
- 经济学(30571)
- 经(29841)
- 农(28175)
- 经济学院(27639)
- 江(27251)
- 北京(26841)
- 院(25144)
- 财经大学(24362)
- 范(24298)
- 师范(24089)
- 业大(23185)
- 融(22797)
- 基金
- 项目(124390)
- 科学(99056)
- 研究(96489)
- 基金(90865)
- 家(78478)
- 国家(77862)
- 科学基金(66588)
- 社会(63859)
- 社会科(60796)
- 社会科学(60781)
- 基金项目(46705)
- 省(46311)
- 教育(43178)
- 划(39254)
- 自然(38426)
- 编号(38323)
- 自然科(37627)
- 自然科学(37617)
- 自然科学基金(36991)
- 资助(36839)
- 成果(31789)
- 发(29072)
- 重点(28563)
- 部(28479)
- 国家社会(28152)
- 创(27586)
- 课题(27087)
- 中国(26263)
- 创新(25959)
- 教育部(25022)
共检索到305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滨
面对数字经济以及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对ESG理念的内涵进行界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复杂经济社会环境下对传统股东价值最大化公司治理模式的反思,将环境、社会、治理(ESG)理念纳入企业绩效考量已经成为全球公司治理一个新的趋势。尽管ESG理念获得普遍认同,但由于政治经济体制、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的差异,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ESG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英杰 陈艳华 林春
基于2002—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制造业服务化视角入手尝试探讨绿色金融对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对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形关系,且表现出要素禀赋、产业结构以及市场化程度的异质性特征。同时,受绿色技术创新和环境规制调节效应的影响,绿色金融可提前跨越拐点,赋能制造业服务化。鉴于此,应有重点、分阶段及分区域地加快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并加强环境规制,助力绿色金融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慧
本文探索ESG本土化的工作机制,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将党的领导融入国有企业ESG的原因及方式方法;从操作层面搭建国有企业ESG工作机制,有效推进ESG实施落地,聚焦ESG重点关注领域,提升公司治理效能,防范重大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亚健
随着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统筹推进数字新基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可显著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且该结论在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数字新基建不仅可以促进本地现代化发展,亦可借助空间溢出效应提升邻近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可通过数字普惠金融促进效应,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赋能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特征。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新基建配套措施、健全区域联动调控机制、定制地区柔性管理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参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保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背景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要求,是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质量版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转型的必然要求。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在于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培育现代化新动能、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新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形成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驱动力,推动供给侧的产业结构升级,以新质生产力形成中国式现代化新优势;推动动力转换,形成中国式现代化新动力;实现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以数字新质生产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升级版;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形成新型工业化的新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亚健
随着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统筹推进数字新基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可显著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且该结论在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数字新基建不仅可以促进本地现代化发展,亦可借助空间溢出效应提升邻近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可通过数字普惠金融促进效应,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赋能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特征。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新基建配套措施、健全区域联动调控机制、定制地区柔性管理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参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巧玲 万春芳
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内外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文章从供需动态平衡视角剖析数字化供应链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机理和路径;通过对微观企业购买、生产和销售环节资本循环和周转过程、宏观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的考察,探寻畅通国内供需循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剖析数字化供应链赋能全球产业链安全和价值链重塑的外循环作用模式,从构建核心技术体系、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提高数字化技术工具与政策工具的适配性、构建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建立健全供应链大数据生态群等维度提出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宾 章荣君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向前推进的实践起点,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牵引。以改革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源于对马克思主义改革观的理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的传承与赓续以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现实要求。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人民至上、强化制度保障和持续推进理论创新等改革开放的经验优势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来源。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聚焦时代发展主题、坚持人民至上、把准改革主攻方向和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为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制度保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铭霞 吕锡月
选取2008—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表明:就全国层面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具有明显正向影响,且该影响作用具有一定滞后效应。就时间层面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差异性;伴随时间推移,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作用持续增强。就地区层面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呈现“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分布格局。据此,提出多维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放大中国式现代化溢出效应、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政策建议,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新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聂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列部署。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是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系列改革的重要一环。为深入领会全会精神内涵,落实好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任务,本刊特组织“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笔谈,邀约职教领域的专家学者撰文,就如何回答好“教育强国、职教何为”的时代命题,从系统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促进就业创业与高质量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推动职业教育与服务经济社会共生发展等方面对全面深化职业教育领域改革、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入阐释,以期为职业教育领域学习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提供参考。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健
新时代新征程实施好数字经济战略对于走深走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意义重大,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数字经济能赋予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具有绿色性、高效率性、空间全球性等新内涵新特征。同时,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还遵循规模经济等效用、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经济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理论创新逻辑。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数字人才供给短缺等难点。基于此,应提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筑牢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科技根基;加快高水平数字人才供给,夯实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可持续人才保障;形成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合力,打造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动力之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铭霞 吕锡月
选取2008—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表明:就全国层面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具有明显正向影响,且该影响作用具有一定滞后效应。就时间层面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差异性;伴随时间推移,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作用持续增强。就地区层面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呈现“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分布格局。据此,提出多维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放大中国式现代化溢出效应、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政策建议,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新思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殷格非
2022年,ESG(一般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在中国的主流化进程疾步前行,受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从国务院国资委成立社会责任局和制定印发《提高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建立健全ESG治理体系提供目标和指引,到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明确要求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信息纳入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沟通内容;从国际可持续准则委员会(ISSB)与ESG密切相关的两份标准草案面向国内各类企业广泛征求意见,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ESG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德旭 张雪兰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求金融体系强化“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金融经济共生共荣”三大理念,同时具备“政治性、人民性、安全性、效益性、创新性、开放性”六大特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正>2024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同年11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