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7)
- 2023(11916)
- 2022(9714)
- 2021(8749)
- 2020(7257)
- 2019(16586)
- 2018(16473)
- 2017(31330)
- 2016(16324)
- 2015(18826)
- 2014(18819)
- 2013(18762)
- 2012(17290)
- 2011(16042)
- 2010(16177)
- 2009(14982)
- 2008(14647)
- 2007(13008)
- 2006(12067)
- 2005(11487)
- 学科
- 济(93873)
- 经济(93783)
- 管理(43238)
- 业(39750)
- 方法(30785)
- 企(30062)
- 企业(30062)
- 中国(27071)
- 数学(26650)
- 数学方法(26410)
- 农(22038)
- 地方(21267)
- 业经(19127)
- 贸(16356)
- 贸易(16340)
- 学(16073)
- 易(15818)
- 财(15084)
- 制(14911)
- 农业(14764)
- 地方经济(13666)
- 融(13186)
- 金融(13185)
- 银(12807)
- 银行(12794)
- 发(12626)
- 行(12472)
- 理论(12229)
- 环境(11860)
- 体(11649)
- 机构
- 大学(245687)
- 学院(243744)
- 济(118714)
- 经济(116732)
- 研究(92469)
- 管理(88842)
- 理学(75170)
- 理学院(74311)
- 管理学(73171)
- 管理学院(72715)
- 中国(71774)
- 京(52971)
- 财(51924)
- 科学(50344)
- 所(46274)
- 研究所(41570)
- 财经(40911)
- 中心(39539)
- 经济学(39055)
- 经(37265)
- 江(36073)
- 农(35215)
- 经济学院(34837)
- 北京(34756)
- 范(32861)
- 院(32653)
- 师范(32606)
- 财经大学(30123)
- 业大(29501)
- 州(28362)
- 基金
- 项目(152334)
- 科学(120942)
- 研究(115137)
- 基金(112208)
- 家(97082)
- 国家(96314)
- 科学基金(82116)
- 社会(77256)
- 社会科(73354)
- 社会科学(73331)
- 基金项目(57670)
- 省(55936)
- 教育(52566)
- 自然(48566)
- 自然科(47509)
- 自然科学(47498)
- 划(47270)
- 自然科学基金(46650)
- 资助(46134)
- 编号(45144)
- 成果(37444)
- 部(35319)
- 发(34946)
- 重点(34782)
- 国家社会(33713)
- 课题(32127)
- 创(31212)
- 中国(31157)
- 教育部(31023)
- 人文(29506)
- 期刊
- 济(142861)
- 经济(142861)
- 研究(84226)
- 中国(53722)
- 财(37985)
- 管理(37457)
- 农(33442)
- 科学(33060)
- 学报(32939)
- 教育(28089)
- 大学(26327)
- 经济研究(25654)
- 融(24691)
- 金融(24691)
- 学学(24209)
- 农业(22751)
- 技术(22745)
- 财经(21645)
- 业经(20596)
- 经(19028)
- 问题(18176)
- 贸(16518)
- 世界(15467)
- 国际(14897)
- 技术经济(13745)
- 业(13515)
- 商业(12547)
- 统计(12393)
- 经济问题(11279)
- 现代(11230)
共检索到391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剑平 校伟杰 黄妍伊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满足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在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基础上要更好发挥消费对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需把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恢复和扩大消费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更好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数字经济为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有助于让消费者享受更加便捷化、个性化、品质化、社交化的消费服务。尹世杰消费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的重要思想宝库,新时代消费经济学发展应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舟 李可欣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随着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方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推进,数字经济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量。2023年11月18日,由消费经济学会、西南财经大学主办,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十六次全国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消费经济学会会员代表大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顺林
本文首先整理了国外IPO定价的重要理论,并探讨了这些理论对中国IPO定价现象的解释力;其次梳理了中国IPO定价领域的新近文献,并讨论了现有文献的不足;最后总结并展望了注册制下未来的研究方向。文章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由于制度背景的差异,基于美国市场的新股定价理论并不能完全照搬到中国市场;第二,现有文献表明,政府管制、社会关系和投资者行为等理论对中国新股定价现象有重要解释力;第三,IPO定价领域的研究存在很多结论不一致的情况,主要源于核心概念界定不清晰、变量度量不准确以及制度背景考虑不足三方面原因;第四,展望未来,研究注册制下的"四新"问题(新问题、新场景、新数据和新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 IPO定价 注册制 文献综述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文斌
2022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随着党的中心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以高度的学术敏感性和学术责任感,站到新的制高点上关注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研究主题也有了明显的转换和深化。在此背景下,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研讨会为学界对此问题的交流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吕长全
2023年3月25—26日,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金融研究院、《产业与科技史》编辑部共同承办的“2023年度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研究动态及前沿问题研讨会”,在山西太原召开。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相关论题展开热烈讨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惯超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扩大消费问题进行了三方面的研究:我国的消费率是否正常、消费不足的原因以及扩大消费的对策。本文对近年来上述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数据,对导致我国消费不足的一些观点进行辨析。分析结果表明:高投资、高储蓄、收入分配不合理是制约我国消费需求扩大的重要原因;政府消费的不断扩大排挤了居民消费。尽管有学者认为流动性约束也是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原因,但分析结果并不支持此种观点。
关键词:
消费 不足 原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康
知识经济的出现既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现代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发展知识经济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但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只能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发展知识经济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一是要科学理解知识经济,避免理论上的误解;二是要加快改革,创造出适合知识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三是要从国情出发,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知识经济,中国式现代化,改革,发展战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薛安伟 林嘉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新时代的文化繁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本文从中国经济现代化与西方经济现代化的比较出发,研究文化因素在不同现代化模式中的异同,以此深化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认为,从生产角度看,文化因素在中国经济现代化与西方经济现代化中具有相似作用机制,都致力于促进经济发展;从分配角度看,西方现代化难免走向两极分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是共同富裕。本文提出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刻理解文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繁荣新时代文化助力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耿蕴洁 王紫媛 张瀚月 彭刚 陈丹丹
<正>由中国统计学会主办,西南财经大学承办,四川省统计学会协办的第二十二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于2023年11月4日至5日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主题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统计科学”。来自全国统计系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蔺涛出席会议并作题为《积极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统计力量》的主旨演讲。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信凯 骆晨
消费函数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由于脱胎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传统消费经济理论与西方消费经济理论的异源性差异,当前我国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缺乏统一的方法论基础。本文以消费函数为主线,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旨在系统梳理消费函数研究的理论变迁及内在逻辑,分析消费函数研究由微观主体过渡到宏观数据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重大分歧,以及理论移植到我国需要解决的适用性问题。基于文献评述,本文最后提出了我国消费经济研究的几个认识论问题。
关键词:
消费函数 理论逻辑 中国化 文献综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甘泗群
数字经济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以我国2013—202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验证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且在沿海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省份,数字经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通过新型工业化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因此,应筑牢数字经济发展底座、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因地制宜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甘泗群
数字经济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以我国2013—202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验证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且在沿海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省份,数字经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通过新型工业化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因此,应筑牢数字经济发展底座、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因地制宜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党的二十大是在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下面就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经济学问题谈一点认识。第一个问题,不断提高中国式现代化的自觉。为什么这么讲?因为现代化概念近代以来进入中国的时候,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经济学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胡乐明 胡怀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基于西方现代化历史经验总结抽象出来的西方现代化理论无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解析。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生产力的现代化又是生产关系的现代化,既是经济基础的现代化又是上层建筑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迭代升级的历史过程,是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进步和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亚军
作为传统生产力的跃迁,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引擎与新动能。选取我国2015—202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可显著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中介效应表明,经济双循环在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发挥中介效应,且国内经济循环是核心驱动力。门槛效应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间存在新质生产力的单一门槛效应和经济双循环的双重门槛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赋能效应在东部地区更强。基于此,提出构建新质生产力多元化形成机制、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渠道以及实施差异化新质生产力推进方针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