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03)
- 2023(13875)
- 2022(11101)
- 2021(9989)
- 2020(7843)
- 2019(17700)
- 2018(17716)
- 2017(33212)
- 2016(17585)
- 2015(20221)
- 2014(20326)
- 2013(19941)
- 2012(18718)
- 2011(17421)
- 2010(17595)
- 2009(16288)
- 2008(15964)
- 2007(14220)
- 2006(13343)
- 2005(12739)
- 学科
- 济(99812)
- 经济(99722)
- 管理(44499)
- 业(42870)
- 中国(32362)
- 企(31338)
- 企业(31338)
- 方法(28615)
- 地方(26936)
- 农(25219)
- 数学(24676)
- 数学方法(24538)
- 业经(23415)
- 贸(17860)
- 贸易(17843)
- 易(17258)
- 农业(17108)
- 学(16578)
- 制(16316)
- 地方经济(16115)
- 发(16028)
- 融(16009)
- 金融(16008)
- 银(15992)
- 银行(15978)
- 行(15653)
- 财(15079)
- 产业(14221)
- 环境(13708)
- 发展(12185)
- 机构
- 学院(262565)
- 大学(261323)
- 济(124185)
- 经济(121946)
- 研究(101963)
- 管理(92864)
- 中国(79407)
- 理学(77350)
- 理学院(76391)
- 管理学(75364)
- 管理学院(74854)
- 京(57593)
- 科学(56933)
- 财(54085)
- 所(51561)
- 研究所(46297)
- 中心(44311)
- 财经(41999)
- 经济学(40558)
- 江(40444)
- 农(40277)
- 经(38172)
- 北京(37913)
- 范(36724)
- 师范(36400)
- 院(36259)
- 经济学院(36221)
- 业大(32523)
- 州(32494)
- 科学院(30984)
- 基金
- 项目(162762)
- 科学(128567)
- 研究(124878)
- 基金(116966)
- 家(101322)
- 国家(100482)
- 科学基金(85054)
- 社会(82432)
- 社会科(78304)
- 社会科学(78285)
- 省(62035)
- 基金项目(59923)
- 教育(56148)
- 划(52137)
- 编号(50173)
- 自然(48939)
- 自然科(47809)
- 自然科学(47798)
- 资助(47421)
- 自然科学基金(46962)
- 发(42243)
- 成果(42106)
- 重点(37472)
- 部(36453)
- 课题(36313)
- 国家社会(35755)
- 发展(35167)
- 展(34598)
- 创(33727)
- 中国(32453)
- 期刊
- 济(152562)
- 经济(152562)
- 研究(90418)
- 中国(61940)
- 农(39712)
- 财(39213)
- 管理(38588)
- 学报(36111)
- 科学(35849)
- 教育(33030)
- 融(30006)
- 金融(30006)
- 大学(28371)
- 农业(27380)
- 经济研究(26255)
- 学学(26153)
- 技术(25067)
- 业经(23488)
- 财经(22252)
- 问题(19833)
- 经(19554)
- 贸(17351)
- 世界(16763)
- 国际(16194)
- 业(15471)
- 技术经济(14508)
- 图书(13955)
- 坛(12730)
- 论坛(12730)
- 商业(12550)
共检索到430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文 施炫伶
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与数字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从历史纵向维度看,数字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力量。从横向对比维度看,发展数字经济是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突破口。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考察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创新驱动的数字经济发展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协调性;二是系统观念的数字经济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体系性;三是人本逻辑的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四是制度保障的数字经济发展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五是和平发展的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基于此,笔者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健全平衡保护与共享的数据产权政策、兼顾公平与活力的数字平台竞争政策、统筹安全与发展的数字经济监管政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骏 赵西亮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否改善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还有待深入探讨。本文将数字经济指数与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相匹配,从公平视角考察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职业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我国的职业代际流动性。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提高教育代际流动性、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挥创新激励效应三条渠道提高职业代际流动性。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及城镇、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以及高技能家庭和低技能家庭的职业代际流动性具有异质性影响。本文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关于数字经济社会公平效应的理论研究,也为如何畅通社会流动性以及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政策支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全胜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发展生态经济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经济发展道路的三重逻辑。研究发现,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经济发展道路继承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促进了生态价值观的现代转换;中国不断研发环保技术,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保资金的管理,保障了生态经济发展;中国不断发展低碳经济,推动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推动绿色消费和供应链,推动了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宣传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加强科技与制度对生态经济的支撑,促进生态产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亚健
随着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统筹推进数字新基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可显著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且该结论在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数字新基建不仅可以促进本地现代化发展,亦可借助空间溢出效应提升邻近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可通过数字普惠金融促进效应,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赋能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特征。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新基建配套措施、健全区域联动调控机制、定制地区柔性管理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参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亚健
随着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统筹推进数字新基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可显著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且该结论在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数字新基建不仅可以促进本地现代化发展,亦可借助空间溢出效应提升邻近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可通过数字普惠金融促进效应,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赋能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特征。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新基建配套措施、健全区域联动调控机制、定制地区柔性管理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参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亮 李昊匡
党的二十大深刻做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断,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经济发展始终处于关键环节,如何系统总结和深入探索经济现代化的历史之路与未来之路,对学习理解党的二十大理论精神不可或缺。因此,本文首先回顾了从民族独立到经济建设再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经济飞跃的演进脉络,并定位新时代探讨了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经济现代化道路建设的中心目标、前进方向和根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继续展望了构建现代化的市场配置、产业协同、区域协调、绿色发展、对外开放及收入分配体系的可能路径。为立足于走自己的现代化经济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特色的理论价值与独立自主的实践方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澳 张羽丰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国有企业是党的使命任务和国家战略的重要担当履行者,国有企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为中国式现代化加速推进提供动力源泉、制度保证、产业支撑、治理保障及满足共同富裕要求。针对当前国有资本在数字经济领域布局的不充分不平衡、国有企业数据要素运营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掌握不够、数据治理能力不优等问题,国有企业应当通过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布局、积极参与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数字技术研发应用、构建完善数字经济产业链以及加强自身改革等推动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有企业 数字经济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严宇珺 龚晓莺
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前,信息化和数字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要素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劳动过程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数字”特征,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厚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生态文明基础,使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强势推进。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将立足于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并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本质特征,构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化引领发展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健
中共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居于核心与关键地位,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这是基于中国积累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和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关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等现实,而进行的战略部署。而且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也赋予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凸显新发展理念引领性、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联动性、在显著提升效率中促进公平正义性等新内涵,这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推动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有待进一步培育等难点,基于此,应以中国式经济治理现代化、以中国式科技现代化、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作为实践方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肖磊 唐晓勇 胡俊超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遵循经济现代化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能动的实践诉求和独特的民族特性。它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对世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而且提供了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新探索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巨大精神价值。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新征程是以新发展阶段为历史方位、以新发展理念为战略引领、以新发展格局为路径选择、以高质量发展为内在要求、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核心内容、以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以“新两步走”为战略部署的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伟大事业,将为创造类文明新形态做出更大世界贡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甘泗群
数字经济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以我国2013—202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验证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且在沿海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省份,数字经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通过新型工业化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因此,应筑牢数字经济发展底座、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因地制宜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甘泗群
数字经济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以我国2013—202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验证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且在沿海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省份,数字经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通过新型工业化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因此,应筑牢数字经济发展底座、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因地制宜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堃
在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数字贸易具有多维发展策略,通过贸易的多元交易模式支撑,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活力更高。基于此,对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数字贸易进行研究分析。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开展数字贸易的必要性,对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数字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针对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数字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数字贸易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仝鹏 王珂
文章在构建2011—2021年30个省份数字供应链金融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多维探析了数字供应链金融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表明,产业协同集聚和创新能力提升是数字供应链金融影响中国式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部、高市场化程度、高信息化水平地区,数字供应链金融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胜利 万政
当前,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影响机制,利用2011—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多维度实证检验了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在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就作用机制而言,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韧性是数字经济提高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3个重要渠道。(3)空间溢出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不仅会促进本地区现代化水平提升,也会对周边地区现代化水平提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4)在区域异质性上,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现代化水平的积极效应强于中西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