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4)
2023(13231)
2022(10289)
2021(9361)
2020(7243)
2019(16153)
2018(16028)
2017(29701)
2016(15577)
2015(17795)
2014(17295)
2013(16366)
2012(14506)
2011(13174)
2010(13038)
2009(12325)
2008(11919)
2007(10208)
2006(9147)
2005(8598)
作者
(41867)
(34786)
(34599)
(33017)
(21996)
(16362)
(15711)
(13384)
(13238)
(12030)
(11813)
(11485)
(10976)
(10971)
(10777)
(10672)
(10438)
(10086)
(9900)
(9841)
(8743)
(8344)
(8260)
(7918)
(7811)
(7663)
(7630)
(7490)
(6907)
(6831)
学科
(66762)
经济(66697)
管理(39812)
(37402)
(28970)
企业(28970)
中国(24663)
方法(23828)
(23562)
贸易(23550)
(22925)
(20362)
数学(19805)
业经(19649)
数学方法(19637)
农业(13170)
(12912)
(12443)
产业(12358)
地方(11998)
(11578)
银行(11571)
理论(11377)
(11238)
(11129)
(10923)
金融(10921)
(10819)
信息(10450)
关系(10230)
机构
学院(219598)
大学(218132)
(98320)
经济(96648)
管理(79454)
研究(78194)
理学(67737)
理学院(67001)
管理学(65957)
管理学院(65563)
中国(60021)
(46234)
科学(43370)
(42439)
(37422)
中心(34338)
财经(34062)
研究所(33979)
经济学(32217)
(31212)
(31192)
(30406)
(30236)
师范(29990)
北京(29248)
经济学院(29065)
(28583)
业大(26805)
财经大学(25232)
(25114)
基金
项目(144812)
科学(115139)
研究(112572)
基金(105513)
(91495)
国家(90803)
科学基金(77562)
社会(74180)
社会科(70498)
社会科学(70484)
(54020)
基金项目(53839)
教育(51569)
编号(46460)
(45834)
自然(45007)
自然科(44029)
自然科学(44018)
自然科学基金(43237)
资助(41700)
成果(38299)
重点(33297)
(33115)
国家社会(32694)
(32606)
课题(32359)
(31059)
中国(29429)
创新(29114)
教育部(28702)
期刊
(108799)
经济(108799)
研究(69198)
中国(45340)
(30951)
管理(30676)
(30007)
学报(29667)
教育(29337)
科学(28995)
大学(23570)
学学(21578)
农业(21267)
经济研究(20493)
(19976)
金融(19976)
技术(19461)
(18778)
业经(18578)
财经(16871)
国际(16831)
问题(15418)
(14847)
世界(13399)
图书(12652)
(12250)
商业(10926)
(10333)
论坛(10333)
现代(9773)
共检索到334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夏恒  
数字贸易与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结合现有对数字贸易概念界定的相关资料,对数字贸易的概念及其演化逻辑进行了梳理,认为数字贸易强国是数字时代下贸易强国的新趋势。同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论述,为我国数字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并对数字贸易强国的构建逻辑进行系统梳理,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下有必要加快推进数字贸易强国建设。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数字贸易强国的界定要点,并从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对数字贸易强国概念进行了针对性理解和界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夏恒  
数字贸易与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结合现有对数字贸易概念界定的相关资料,对数字贸易的概念及其演化逻辑进行了梳理,认为数字贸易强国是数字时代下贸易强国的新趋势。同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论述,为我国数字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并对数字贸易强国的构建逻辑进行系统梳理,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下有必要加快推进数字贸易强国建设。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数字贸易强国的界定要点,并从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对数字贸易强国概念进行了针对性理解和界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德鑫  邢喆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道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有机构成部分,对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与演进逻辑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以洋务运动为标志的兴起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阶段、改革开放的重构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化改革阶段。未来,我国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要素与行动路径包括: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保障,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本质要求,以推进“双高计划”为基本路径,以各层/各类职业教育融通为有效支撑,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关键着力点,以国际深度交流与合作为革新动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宗仁  王波  蒋小波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派生产物,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有机契合教育强国战略要求,可为提升人力资源供给质量、服务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强劲动力。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需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为着力点、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切入点、以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为落脚点、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关键点,推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着眼于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结合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逻辑依据与战略任务,职业院校应坚持立德树人为本,推动教学理念现代化;坚持产教融合为先,推动教学模式现代化;坚持内涵式发展为根,推动教学治理现代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堃  
在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数字贸易具有多维发展策略,通过贸易的多元交易模式支撑,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活力更高。基于此,对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数字贸易进行研究分析。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开展数字贸易的必要性,对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数字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针对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数字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文   叶蕾  
中国式现代化为数字经济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数字经济也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性力量。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揭示数字经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数据要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独特优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机融合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政府建设能够更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平台经济竞争的垄断性、数实融合的结构性失衡、数字鸿沟引起财富分配的极化效应等仍是阻碍当前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问题。在数字经济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需要突破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难题,其次重点加强平台经济反垄断治理,着力化解数字财富分配的极化效应,构建开放共赢的国际数字经济合作格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学林   罗晨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顺应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其文明指向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对以资本为中心、全面协调发展对极端片面、和平发展对掠夺霸权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深厚的文明蕴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成了对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明的历史性继承与时代性发展,实现了现代文明的积淀与跃迁,用实际行动和实践成果为发展中国家和后发国家提供了现代化路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个体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将自身命运与世界命运相融合,主张各文明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推动了世界不同文明间的共生发展,破除了西方宣扬的“文明冲突论”,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清扫了思想迷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贡献了中国方案,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新路径,推动着人类文明新形态向前发展,促进人类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学林   罗晨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顺应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其文明指向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对以资本为中心、全面协调发展对极端片面、和平发展对掠夺霸权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深厚的文明蕴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成了对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明的历史性继承与时代性发展,实现了现代文明的积淀与跃迁,用实际行动和实践成果为发展中国家和后发国家提供了现代化路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个体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将自身命运与世界命运相融合,主张各文明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推动了世界不同文明间的共生发展,破除了西方宣扬的“文明冲突论”,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清扫了思想迷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贡献了中国方案,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新路径,推动着人类文明新形态向前发展,促进人类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伟亮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进一步完善现代财政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在于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以全面发展为特征,以人的现代化为目标。因此,以财政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具有学理上的理论逻辑,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逻辑,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价值取向上,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财政秉承人民性、普惠性与发展性三位一体的价值取向。实践进路上,中国财政必须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以人民为中心、以深化改革创新为持久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海娜   罗玉辉  
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在于中国经济现代化,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关键之举在于科学驾驭资本,通过对资本逻辑的审思与超越,进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现代化之路。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逻辑的审思与超越可以通过“过去—现在—未来”的脉络进行研究。首先,通过“西方现代化资本逻辑的根源及自我扬弃”中探寻资本的奥秘,包括“资本一般”与“资本特殊”“资本文明面”与“资本消极面”、资本的“过去式”与资本的“未来式”;其次,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运用“资本”的实践,即“节制资本—运用资本—驾驭资本”的三大历史阶段,提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必须打破“西方化=现代化”迷思,全面正确认识资本特性并科学驾驭资本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最后,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驾驭资本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求索  [作者] 赵朝峰  
站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纵线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纵轴审视,现代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从价值旨归和生成逻辑的双重视域考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新的现代化之路,既切合了中国的具体实际、体现了中国特色,又彰显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也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变革,是以工业化为核心,推动经济增长、思想革命、制度创新和社会转型的发展历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大国的现代化,是超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全面现代化。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既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又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促进力量。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100多年以前,但其真正获得蓬勃发展的强劲驱动力量并赢得了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和经验的时期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于志晶,2006)。正如有研究者提出的,“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是一个自身内在基因变革和内在发展冲动的结果”(费正清,1991),在10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逻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旭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正在成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方案,体现着中国智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具体实践,是在与社会主义发展基本理论逻辑的相互促进中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首先是对人类发展规律的崭新实践,是对既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其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着坚守,现代化是为了人民的现代化,是依靠人民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享的现代化;再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唯物史观的深刻贯彻,运用唯物史观开辟的中国发展新道路,既是对唯物史观的全新证明,对唯物辩证法的全新运用;最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具体表现为在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整个历史过程中,是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因此,在理论上说清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是我们科学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增强四个自信的根本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阳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与世界共建共享的时代战略,是职业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已然形成过往百年的叙事基调,彰显了百年中国基于历史、制度和文化三重逻辑共同形塑的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逻辑理路。加速职业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内在统一、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整体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全面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共同构成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实践向度,共同体现职业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民生”与“国家”的高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小泽   许彩慧  
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理论概括,统筹逻辑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是多个领域之间实现统筹发展,包括人口规模与现代化、先富与后富走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内与国际和平发展。通过对这些方面关系的梳理,阐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统筹逻辑,进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