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2)
2023(12527)
2022(10401)
2021(9973)
2020(8170)
2019(18343)
2018(17786)
2017(34203)
2016(17736)
2015(20047)
2014(19396)
2013(18916)
2012(17092)
2011(15499)
2010(15471)
2009(14822)
2008(13790)
2007(12024)
2006(10769)
2005(10107)
作者
(48428)
(40132)
(40028)
(38361)
(25512)
(19259)
(18156)
(15417)
(15367)
(14371)
(13805)
(13576)
(12798)
(12777)
(12761)
(12654)
(11848)
(11684)
(11475)
(11328)
(10052)
(9742)
(9630)
(9084)
(9066)
(9059)
(9058)
(8738)
(8185)
(7916)
学科
(66033)
经济(65960)
管理(46341)
(45757)
(37366)
企业(37366)
(34020)
银行(33875)
(32320)
(30568)
金融(30566)
方法(28510)
中国(28278)
数学(25193)
数学方法(24958)
(23103)
(18682)
(18146)
(16276)
贸易(16256)
(15994)
业经(15285)
(13085)
制度(13078)
(12796)
地方(12774)
(12392)
财务(12352)
财务管理(12329)
农业(12036)
机构
学院(240204)
大学(239059)
(104631)
经济(102539)
管理(87363)
研究(84287)
中国(78499)
理学(74065)
理学院(73275)
管理学(72072)
管理学院(71651)
(50744)
(49828)
科学(48123)
(41684)
中心(41537)
财经(39921)
(38738)
研究所(37996)
(36541)
经济学(34889)
(34481)
(33057)
北京(32548)
银行(31736)
业大(31721)
经济学院(31473)
农业(30707)
财经大学(30207)
(29998)
基金
项目(158067)
科学(124649)
研究(116660)
基金(116301)
(101606)
国家(100808)
科学基金(86071)
社会(75614)
社会科(72038)
社会科学(72020)
基金项目(59940)
(59505)
自然(53956)
教育(53938)
自然科(52783)
自然科学(52770)
自然科学基金(51854)
(50852)
资助(48639)
编号(46285)
成果(37746)
重点(36300)
(35793)
(34668)
(34218)
国家社会(32622)
课题(32436)
创新(32096)
(31709)
教育部(31225)
期刊
(110257)
经济(110257)
研究(76867)
(50798)
金融(50798)
中国(50719)
(38187)
(35904)
学报(35888)
科学(33794)
管理(33332)
大学(27586)
学学(26050)
教育(25543)
农业(22824)
财经(20581)
经济研究(20221)
技术(20014)
(17768)
业经(16838)
(14164)
问题(13809)
国际(13804)
(12981)
世界(12458)
理论(11756)
技术经济(10418)
实践(10311)
(10311)
(10262)
共检索到375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林琳  曹勇  肖寒  
本文基于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迅速增长的现实特征,建立了一个引入影子银行部门的DSGE模型,对中国式影子银行发展过程中的金融系统脆弱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疏于监管的影子银行信贷扩张所推动的经济上升期中,商业银行规避监管、取得监管套利的行为主导了影子银行的发展,形成了高杠杆、高度期限错配、关联关系复杂的金融系统,经济上升时期众多单独业务机构忽视系统性风险的行为加剧了顺周期效应,集聚了大量金融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琤  
脆弱性是金融系统内在的固有属性,因其"隐蔽性"给测度造成困难。文章从银行、市场流动、股票市场以及保险等四个方面,收集整理出14个金融系统脆弱性测度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5个公共因子作为中国金融脆弱性指数的代表变量,并确定权重,对2003第2季度到2015年第1季度之间的我国金融系统脆弱性进行了测度与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琤  
脆弱性是金融系统内在的固有属性,因其"隐蔽性"给测度造成困难。文章从银行、市场流动、股票市场以及保险等四个方面,收集整理出14个金融系统脆弱性测度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5个公共因子作为中国金融脆弱性指数的代表变量,并确定权重,对2003第2季度到2015年第1季度之间的我国金融系统脆弱性进行了测度与评价。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娜  申琳  张宁  
本文首先构建了中国金融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金融系统脆弱性指数进行趋势分析,然后利用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对其进行区制状态分析,从而识别出金融系统脆弱性状态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研究区间内中国金融系统脆弱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大,但在2014年以后,脆弱性指数有所回落且处于可控范围内;中国在"低脆弱性"区制的时间要少于"高脆弱性"区制的时间,且向"高脆弱性"区制转移的概率较高,金融体系容易产生脆弱性集聚的风险。因此,中国需要将以前粗放式的金融增长转变为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高效金融增长,完善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和风险指标体系,加大对金融产品、组织和制度的监管力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近年来,被认定为传统影子银行的实体或业务仍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市场基金等互联网金融业态也迅猛发展,影子银行体系进入新常态。本文借鉴国际影子银行监管经验,在明确界定我国影子银行概念的基础上将我国影子银行实体或业务按经济功能分为四类,即集合投资、贷款供给、促进信用创造和资产证券化中介;在分析我国各类经济功能的代表影子银行机构脆弱性基础上,对各经济功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包括有效管理货币市场基金赎回、明确资本要求、保持流动性缓冲、开展压力测试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近年来,传统被认定为影子银行的实体或业务仍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市场基金等互联网金融业态也迅猛发展,影子银行体系进入新常态。本文借鉴国际影子银行监管经验,在明确界定我国影子银行概念的基础上将我国影子银行实体或业务按经济功能分为四类,即集合投资、贷款供给、促进信用创造和资产证券化中介。在分析我国各类经济功能的代表影子银行机构脆弱性基础上,本文对各经济功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包括有效管理货币市场基金赎回、明确资本要求、保持流动性缓冲、开展压力测试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董金玲  
本文在对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脆弱性及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应从解决法人治理、不良资产处置及资本金补充等问题入手,作者同时认为,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发生根本性转变还必须辅之以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及允许一定程度的混业经营等相关政策改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可斌  旷鹏程  
人口集聚对金融稳定具有潜在的外部冲击,可能导致金融体系内在的脆弱性暴露。选取2000—2019年中国上市银行微观数据以及城市人口密度数据,通过实证检验人口集聚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方向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口集聚显著引起了银行违约风险和系统性风险水平升高,即人口集聚加剧了金融脆弱性;而在银行业恐慌时期和低程度信息不对称的银行分组中,人口集聚对于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更强。这表明人口集聚既能通过加剧金融恐慌导致银行风险升高,亦能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银行风险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2014年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推动的人口集聚显著引起了区域性银行杠杆率和存贷比上升,进而加剧了银行风险。这表明人口集聚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稳健存在。因此,需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避免过度的人口集聚;需要提振公众信心,对人口密集地区的金融风险进行防控;需要重点加强银行业监管,以保障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高山  
从银行的自身特征来看,银行机构天然具有脆弱性。当这种脆弱性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有可能引发银行危机。银行危机的生成机理,可以概括为银行体系内脆弱性聚集、临界点冲击、银行危机爆发三个阶段。根据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政府部门为了有效治理银行体系脆弱性,一方面要将传统的行政约束转变为法律约束,另一方面要将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主体地位法律化。在加强法律约束的同时,重建储蓄银行序列,进一步加强银行组织体系建设。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旭  
Erkki Koskela & Rune Stenbacka(2 0 0 0 )所构造的投资技术模型来分析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信贷市场上风险 (项目选择 )之间的关系以及把竞争引入借贷市场的社会福利涵义。该理论表明 ,银行竞争与金融脆弱性之间没有均衡点 ,而贷款市场的竞争能够降低贷款利率 ,有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同时也使社会净福利增加。本文在分析该模型的基础上 ,论证了银行竞争在我国金融稳定与发展中的必要性 ,要求我们要加快银行业改革 ,促使利率市场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建华  
金融安全网作为保持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而建立的危机防范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一直受到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相关学者的关注。日本从二战后至80年代金融业处于长期稳定状态,使许多人推崇日本当时的金融安全网。然而,正是这个安全网阻碍了市场约束发挥作用,掩盖了日本银行体系长期积累下的脆弱性。进入90年代,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日本传统的金融安全网明显失效,其金融业进入长达十余年的不稳定时期。安全网也随之发生变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国松  
在经济制度变迁中 ,中国选择了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和金融控制政策。金融控制政策虽然促进了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 ,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支持 ,也加剧了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脆弱性。实施国有产权股份制改革 ,建立合理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脆弱性问题的根本之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熊启跃   初晓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构成元素,发挥着信用创造、期限转换、经纪媒介及担保增信等基础性功能,对全球金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事件频发,其脆弱性特征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全球金融机构版图的演变特征,并结合2020年以来最新风险案例,重点对货币市场基金、对冲基金、养老金、房地产投资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脆弱性特征进行剖析,归纳出非银行金融机构脆弱性产生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稳健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劲  
由内生特点决定的银行体系脆弱性会阻碍市场机制的高效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传导,引发金融危机。作为银行业务的重要分支,小企业金融的脆弱性较银行体系更甚。单体银行脆弱性的测度与银行的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杠杆率和RAROC等指标相关。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某银行小企业金融实际数据的分析,验证了单体银行脆弱性测度同样适用于小企业金融。据此可以找出小企业金融脆弱性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出有效应对小企业金融脆弱性的路径和策略,即保持合理的小企业金融发展速度,加快实施内部评级法,丰富小企业金融服务内涵和建立逆周期计提拔备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李波  张艳萍  
金融抑制催育影子银行发展。不同于美国的平行银行体系,我国的影子银行业务仍以银行为核心,影子银行一定程度上就是银行的影子。影子银行加重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当前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应重点加强风险分析和防范。本文以金融抑制和金融脆弱性理论为视角,对区域影子银行的现状、发展动因和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