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8)
2023(11181)
2022(9115)
2021(8761)
2020(7120)
2019(16116)
2018(15453)
2017(29367)
2016(15030)
2015(16921)
2014(15734)
2013(15253)
2012(14087)
2011(12718)
2010(12901)
2009(12335)
2008(11238)
2007(9912)
2006(8795)
2005(8092)
作者
(37757)
(31277)
(31015)
(29924)
(19846)
(14854)
(13881)
(12100)
(11940)
(11077)
(10769)
(10479)
(10106)
(9913)
(9856)
(9838)
(9276)
(9145)
(8943)
(8341)
(7769)
(7387)
(7343)
(7159)
(7023)
(7007)
(6868)
(6682)
(6319)
(6153)
学科
(57799)
经济(57741)
(46794)
管理(46575)
(40414)
企业(40414)
中国(27123)
(26356)
金融(26355)
(24124)
银行(24118)
(23477)
方法(22616)
数学(19557)
数学方法(19438)
(17647)
技术(16624)
(16259)
(15858)
业经(14940)
(13950)
贸易(13932)
(13728)
地方(12569)
技术管理(12295)
中国金融(11337)
(11111)
(10635)
财务(10613)
财务管理(10590)
机构
学院(200594)
大学(200008)
(94369)
经济(92807)
管理(78209)
研究(69529)
理学(66880)
理学院(66249)
管理学(65573)
管理学院(65185)
中国(62004)
(44560)
(41338)
科学(35267)
财经(35205)
中心(33614)
(32318)
(32077)
经济学(31521)
研究所(28864)
经济学院(28433)
(28060)
北京(26804)
财经大学(26562)
(25047)
(24121)
(24078)
师范(23940)
(23466)
(23419)
基金
项目(131932)
科学(106619)
研究(103596)
基金(97673)
(83584)
国家(82902)
科学基金(72391)
社会(70044)
社会科(66738)
社会科学(66721)
基金项目(50601)
(49857)
教育(47284)
自然(41848)
(41694)
自然科(41023)
自然科学(41016)
自然科学基金(40378)
编号(40259)
资助(38578)
(34485)
成果(33421)
创新(31340)
(30755)
国家社会(30670)
重点(30158)
(29636)
课题(28731)
教育部(27608)
(27567)
期刊
(100554)
经济(100554)
研究(67061)
中国(45757)
(35355)
金融(35355)
(34238)
管理(32496)
科学(25284)
教育(24751)
学报(23231)
(23041)
大学(19484)
财经(18367)
经济研究(18105)
学学(18098)
技术(17640)
(15960)
农业(15355)
业经(14536)
(12615)
问题(12483)
国际(11793)
世界(11734)
技术经济(10497)
科技(10431)
(9651)
(9601)
论坛(9601)
现代(8859)
共检索到314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志伟  
对于中国地方金融兴起,地方政府在顺应市场化发展的同时,还融入了为区域经济发展融资的自我利益诉求。金融监管权的中央垄断,使得地方与中央在地方金融的监管与发展中持续博弈。双方博弈在不断推进地方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乱象的层出不穷。乱象的发生主要导源于中央与地方对地方金融进行监管的客观能力不足与主观意愿不强。在梳理地方金融多元形态、厘清地方金融本质的基础上,重新划分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权,完成地方金融监管权的纵向划分与垂直性构造、横向集中与平面化构造,便成为地方金融乱象有效治理的必要之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涛  
我国民间金融具备典型的高利贷化和高杠杆化特征,究其根源是商业信用的先天不足和银行信用的高度抑制对民间金融市场化的双重影响。当前中国的民间金融乱象的生成是因为趋于高利贷化的民间金融无法改善信贷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反而通过急速放大的资本市场累积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反思当前民间金融乱象迷局,一方面必须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体系;另一方面应提升政府的有效监管和风险防范水平,重建有序民间金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涛  
我国民间金融具备典型的高利贷化和高杠杆化特征,究其根源是商业信用的先天不足和银行信用的高度抑制对民间金融市场化的双重影响。当前中国的民间金融乱象的生成是因为趋于高利贷化的民间金融无法改善信贷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反而通过急速放大的资本市场累积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反思当前民间金融乱象迷局,一方面必须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体系;另一方面应提升政府的有效监管和风险防范水平,重建有序民间金融。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游  
中国式影子银行是金融创新的结果。2009年以来,这种中国式金融创新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尽管其快速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滋生出新的金融风险,但客观上起到促进我国金融深化的作用。总结中国式金融创新模式,分析中国式影子银行金融创新的潜在风险,展望中国式金融创新的未来发展态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寇恩惠  戴敏  
本文利用手工搜集的2008—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创新补贴数据,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创新补贴偏向。研究发现:中国式分权下,地方政府产生了创新补贴偏向。异质性检验发现,地方政府创新补贴偏向在样本期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晋升压力较大地区的地方政府有更严重的创新补贴偏向,地方政府对中央产业政策支持行业表现出较低的创新补贴偏向,而社会监督相对缺失地区政府的创新补贴偏向更为严重。机理分析表明,地方官员追求短期经济绩效以及创新补贴高风险、缓见效的特点使得地方政府产生了创新补贴偏向。短期内调整地方政府财政补助结构,长期考虑减少甚至取消地方政府财政补助是深化市场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东海   卢越  
选取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金融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新质生产力在金融科技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之间发挥显著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低人口密度地区,金融科技创新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促进作用在高人口密度地区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夯实金融科技创新基础、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涌现、打造差异化发展模式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东海   卢越  
选取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金融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新质生产力在金融科技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之间发挥显著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低人口密度地区,金融科技创新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促进作用在高人口密度地区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夯实金融科技创新基础、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涌现、打造差异化发展模式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朋飞  
2017年以来,为维护金融安全,防范系统性风险,人民银行不断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其他金融监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强监管政策,例如,对银行业开展"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十乱象"专项治理检查,对证券市场乱象加大打击力度,对保险业资金运用风险重点整治。近期金融监管架构的改革等更是彰显了国家维护金融安全的决心,增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根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18年第一季度,在整治金融乱象执法实践中,共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明明  邵海倩  
只有具有相关性的成本信息,才能为决策提供支持。当前在成本核算中,为财务报告目的对存货计价的各种方法取代了过去基于生产流程的成本系统,导致成本会计无法与产品和生产技术的变革相适应。而解决成本信息相关性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出一种新的成本管理系统,使其既能实现基于生产流程的成本核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吕琳  刘任重  
中国式金融分权作为央地政府金融资源配置与控制权分化的产物,能够有效增加地方信贷资源供给,促进金融市场化发展,为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提供外部支撑。基于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高技术上市企业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中国式金融分权对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式金融分权对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具有正向影响,该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财政分权正向调节中国式金融分权与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关系,财政分权程度越高,中国式金融分权对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正向影响越大。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在中国式金融分权对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存在“中国式金融分权→融资约束→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传导路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式金融分权对大规模、高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以及东部沿海地区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提升作用显著,对中小规模、低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以及中西部内陆地区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影响不显著。为推进创新强国建设,应发挥中国式金融分权综合效力,助力高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完善地方财政分权激励机制,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制定实施差异化政策,积极发挥金融服务功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路  陈珏津  
什么力量驱动了中国影子银行活动在2011年后的高速发展?本文从地方债务和商业银行监管套利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理论分析表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2008—2010年的“四万亿”财政刺激时期向商业银行借入大量债务。2012年债务逐步到期后,面临日益严格监管的商业银行选择通过影子银行业务继续为融资平台提供融资,从而推动了影子银行的发展。随后,本文基于中国商业银行和融资平台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1)商业银行在财政刺激时期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敞口越大,2012年后进行的影子银行活动的规模越大;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有银行样本中。(2)在面临严格监管的情况下,融资平台更多地通过影子银行工具进行融资,以偿还到期债务。(3)非国有银行积极从事影子银行的现象体现在区域性经营样本、高市场化程度地区样本以及东中部地区样本中。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影子银行运行规律、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制订相应监管政策具有理论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树生  施慧洪  
金融的本质问题涉及到金融结构论、金融生态论、内生金融理论等内容,对它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总结国内外理论与实践,深化对农村金融创新方面的认识,更好地设计改革举措,把握改革进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皮建才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式分权下的地方官员治理。在模型化方面做了一个突破性的尝试,引入了公共选择学派经常使用的竞赛成功函数,基于此发展出了一个总体性分析框架。框架避开了周黎安(2004)所使用的数学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可以有效处理陶然(2009)等对官员政治锦标赛在逻辑上提出的政治网络质疑。本文发现,在基准情形下,中央政府赋予地方官员的均衡政治收益随着中央政府对其他可比地区的看重程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地方官员对私下收益的看重程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地方官员的私下收益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中央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激励强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地方官员对政治晋升收益的看重程度的增大而增加。在扩展情形下,当存在对某个地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龙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之年,也是浙江农信成立70周年。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党委积极带领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总结浙江农信70年改革发展经验,守正创新,接续奋斗,进一步发挥地方金融的独特作用,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共同富裕上展现更大作为,以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和中国式现代化在浙江生动实践。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洪正  胡勇锋  
分权竞争是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其中财政分权被普遍重视并得到广泛研究,而金融分权则因概念模糊、缺乏正式的制度安排被长期忽视。本文尝试性地对这一重要现象进行系统研究,基于我国金融分权的演变厘清金融分权的内涵,通过构建模型研究最优金融资本分配问题来理解我国金融分权的内在逻辑,并据此对其演变进行初步解释。研究表明:金融分权包括金融发展与创新权、金融控制权和金融监管权。可分为两个层次,即中央向地方的分权(金融分权Ⅰ)和政府向民间的分权即金融民营化或市场化(金融分权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分权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初期地方金融违规发展(开始分权),逐步转向以风险防范为主(重新集权),并最终调整为当前地方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并重(适度分权)。金融分权的演变首要地取决于经济增速和国企经营状况的变化,本文提出"政府对待民营经济态度的钟摆假说"来解释金融分权Ⅱ的演变,而金融分权Ⅰ的演变则主要取决于由财政分权决定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状况。国企的金融优惠政策如利率管制和政府隐性担保,对上述两个层次的金融分权演变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