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11)
- 2023(16501)
- 2022(14031)
- 2021(13129)
- 2020(10703)
- 2019(24627)
- 2018(24143)
- 2017(46261)
- 2016(24947)
- 2015(28148)
- 2014(28219)
- 2013(27808)
- 2012(25985)
- 2011(23712)
- 2010(24187)
- 2009(22584)
- 2008(22937)
- 2007(20372)
- 2006(18458)
- 2005(17281)
- 学科
- 济(103407)
- 经济(103273)
- 管理(74821)
- 业(71066)
- 企(57173)
- 企业(57173)
- 方法(37185)
- 中国(35057)
- 数学(32116)
- 财(31752)
- 数学方法(31750)
- 农(30505)
- 制(26087)
- 贸(24821)
- 贸易(24803)
- 易(24237)
- 地方(24191)
- 业经(23984)
- 银(20931)
- 银行(20911)
- 行(20013)
- 学(19927)
- 农业(19770)
- 融(19331)
- 金融(19328)
- 务(18314)
- 财务(18257)
- 财务管理(18205)
- 企业财务(17145)
- 体(17029)
- 机构
- 学院(356867)
- 大学(353899)
- 济(155422)
- 经济(152218)
- 管理(131469)
- 研究(128363)
- 理学(110804)
- 理学院(109550)
- 管理学(107948)
- 管理学院(107267)
- 中国(101936)
- 财(79486)
- 京(76220)
- 科学(72722)
- 所(65329)
- 财经(59913)
- 研究所(57860)
- 中心(57805)
- 江(56610)
- 农(55823)
- 经(54275)
- 北京(49249)
- 经济学(48741)
- 范(46842)
- 师范(46406)
- 业大(46230)
- 院(46200)
- 州(44593)
- 财经大学(44026)
- 经济学院(43660)
- 基金
- 项目(223251)
- 科学(176746)
- 研究(168848)
- 基金(161719)
- 家(139927)
- 国家(138712)
- 科学基金(118608)
- 社会(108998)
- 社会科(103498)
- 社会科学(103476)
- 省(85880)
- 基金项目(83193)
- 教育(78085)
- 自然(72916)
- 划(72334)
- 自然科(71238)
- 自然科学(71220)
- 自然科学基金(69980)
- 编号(68188)
- 资助(67421)
- 成果(58158)
- 发(52017)
- 部(51235)
- 重点(50817)
- 课题(49147)
- 创(46722)
- 国家社会(45666)
- 性(45617)
- 制(45524)
- 教育部(44446)
- 期刊
- 济(182392)
- 经济(182392)
- 研究(118004)
- 中国(82734)
- 财(65248)
- 农(53309)
- 管理(52544)
- 学报(50436)
- 科学(48433)
- 教育(44283)
- 融(41936)
- 金融(41936)
- 大学(39600)
- 学学(36974)
- 农业(35956)
- 财经(30891)
- 技术(30775)
- 经济研究(30334)
- 业经(29029)
- 经(26631)
- 问题(23803)
- 贸(22443)
- 国际(20024)
- 业(19461)
- 世界(18840)
- 会计(18278)
- 技术经济(16863)
- 版(16291)
- 现代(15844)
- 坛(15677)
共检索到574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哲 王俊韡 徐晓彤
基于卖空压力"监督效应"和"诱导效应"的双重视角,以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放松卖空管制对管理者创新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放松卖空管制与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卖空机制与研发支出资本化政策选择的正相关关系在小规模公司以及不受现金流约束的公司中更为显著。该研究结论提供了卖空机制同时具有"监督效应"和"诱导效应"的新证据,对完善我国融资融券机制、规范公司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黄亮华 谢德仁
本文基于2008-2011年IPO公司数据,研究了IPO公司业绩压力、现金流约束和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业绩压力越小的公司,开发支出资本化的概率越低,但公司所面临的现金流约束会降低业绩和开发支出资本化概率之间的负这一相关关系,且这一现金流约束效应主要存在于所处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的非国有控股公司之中。本文的发现意味着,IPO公司在进行开发支出会计政策的隐性选择时不仅考虑了IPO的会计业绩需求,也顾及了公司面临的现金流约束和会计处理的现金流后果(通过所得税后果所带来),且非国有控股公司所处的金融生态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此外,本文的发现也意味着,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德仁 姜博 刘永涛
文章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1年数据研究了公司经理人薪酬辩护和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当公司经理人当期薪酬辩护需求相对更大时(如公司当期业绩相对较差、当期薪酬相对较高或两者同时具备),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开发支出资本化的会计政策。文章的发现表明,公司会利用开发支出会计政策的隐性选择进行盈余管理,且其目的之一就是进行当期的薪酬辩护或提升未来薪酬辩护空间。
关键词:
薪酬辩护 开发支出 资本化 隐性选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德仁 廖珂 郑登津
本文以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为切入点来观察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我们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5年间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更倾向于将开发支出资本化以进行正向盈余管理,但公司内部现金流约束和高质量外部审计监督会对此有所抑制。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解除,开发支出资本化也很可能随之转为费用化,控股股东对开发支出会计政策的选择存在动态调整。此外,我们还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主要出现在非国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德仁 廖珂 郑登津
本文以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为切入点来观察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我们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5年间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更倾向于将开发支出资本化以进行正向盈余管理,但公司内部现金流约束和高质量外部审计监督会对此有所抑制。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解除,开发支出资本化也很可能随之转为费用化,控股股东对开发支出会计政策的选择存在动态调整。此外,我们还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主要出现在非国有控股公司和高新技术公司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炳红
现行会计准则没有对研发活动信息披露进行明确规定,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在研究阶段划分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一些企业巧妙利用法律灰色地带违规披露研发活动财务信息实施盈余管理,这加大了外部审计监督管理难度。本文选取华力创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利用经验识别法辨别公司是否实施盈余管理行为,通过整合公司财务数据识别公司利用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实施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及盈余管理引发的不良影响。最后本文提出制止公司借助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实施盈余管理的建议,旨在加强对公司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方式的监管,确保公司研发活动顺利
关键词:
研发支出 会计政策 资本化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妹禧
我国《会计准则》将研发支出会计政策变更为有条件资本化后,在与国际会计准则更加趋同接轨的同时,也暴露出实施细则不完备、披露规则不到位、盈余管理空间过大可能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等问题和弊端。本文选择研发事项较多的软件开发类企业为研究样本,分别以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为案例,研究它们在会计政策变更环境下进行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揭示上市公司趋向于利用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非上市公司仍沿用研发支出费用化会计政策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当不少工薪阶层抱怨收入跑不赢CPI时,中国楼市、车市却持续火爆;当统计显示中国员工平均工资水平不及世界一半时,中国人却已悄然"领衔"世界最大奢侈品消费群体。矛盾的背后是什么?在"隐性收入大揭秘"网络调查中,网民晒出的"灰色收入"、"黑色收入"让人咋舌,是它们将居民收入的差距越拉越大?"一元钱能吃什么?"这个曾在网上发起的一项调查,有人却给出了意外的答案:"某单位食堂一顿丰盛的午餐"。"一元午餐"引起热议,随即也揭开了中国式庞大"隐性福利"的一角。在中国,福利作为货币工资特殊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冉春芳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8—2013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了资本化会计政策、长期资产配置与国企高管隐性腐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企高管采用资本化的会计政策进行隐性腐败导致长期资产配置、长期资产盈利率和资产处置损失呈现出显著的控股权性质差异;国企高管隐性腐败与其货币薪酬、职务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此外,笔者还发现,公司治理机制并不能有效抑制国企高管的隐性腐败行为,这表明当国企高管面临职务消费和薪酬管制双重约束时,将选择资本化的会计政策进行隐性腐败。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加强国企高管隐性腐败的治理指明了方向。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屈文彬 郭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支出数额巨大,其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对企业的财务业绩影响显著。2006年2月财政部新出台的会计准则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区别开来,对于研究费用采取费用化的方法,而对开发费用,采用一定条件下的资本化模式。有条件的资本化模式本身具有的灵活性将导致企业的管理层有机会进行盈余管理。本文分析了资本化、费用化、有条件资本化这三种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方式及三种方式下的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选民 武苗
本文利用采矿业和金属制品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盈余质量、保增因素对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发现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不仅受到盈余质量和保增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研发强度的影响。在高研发强度的企业中,盈余质量和保增因素显著影响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本文中同时又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来分析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的滞后性,发现持续不断地研发投入会给公司带来持久的产出效果。
关键词:
盈余质量 保增因素 研发支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玉昌 郑江淮 冉征
内部研发、委托外单位研发和购买技术是企业研发支出的主要用途,技术水平不同的企业研发支出决策也存在差异。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企业研发支出决策的内生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自身研发效率和生产率水平是企业研发支出决策的决定因素,研发效率水平较高的企业更倾向于提升内部研发支出、降低外部研发支出,生产率水平较高的企业会增加其内部研发支出而非购买外部技术的支出;企业外部合作的协调成本也是影响企业研发支出边界差异的重要因素。另外,基于全国企业创新活动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研发效率和生产率与企业研发支出决策的关系,发现企业研发效率和生产率水平与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呈正相关关系,外部环境干扰对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也存在影响,不同企业选择的技术进步方式存在企业异质性。通过分析不同企业研发支出决策差异的内在机制和决定因素,为研究企业研发资源配置和优化企业研发支出决策提供了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贤运 柴小康
本文以2007年至2010年医药和生物制品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管理层权力与研发支出政策选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管理层权力越小,企业会倾向于资本化研发支出,即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分离、股权集中、董事会规模适当,企业资本化研发支出的可能性就越大。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研发支出 政策选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裘越芳 李波
本文通过梳理西方流动性陷阱理论,尝试从通货紧缩风险、公众对经济悲观预期风险以及利率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边际弹性是否持续扩大三个层面对中国经济的"流动性陷阱"进行定量识别,探索其产生根源并提出应对策略。对Divisia广义货币供给量流通速度的利率边际弹性的半参数估计结果显示,真实资金成本较低,利率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边际弹性逐渐扩张,中国经济存在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可能。优质投资和消费"机会"缺乏才是中国式"流动性陷阱"的产生根源,宏观调控政策应注重"机会"的创造。而从成本端刺激通货膨胀预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裘越芳 李波
本文通过梳理西方流动性陷阱理论,尝试从通货紧缩风险、公众对经济悲观预期风险以及利率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边际弹性是否持续扩大三个层面对中国经济的"流动性陷阱"进行定量识别,探索其产生根源并提出应对策略。对Divisia广义货币供给量流通速度的利率边际弹性的半参数估计结果显示,真实资金成本较低,利率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边际弹性逐渐扩张,中国经济存在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可能。优质投资和消费"机会"缺乏才是中国式"流动性陷阱"的产生根源,宏观调控政策应注重"机会"的创造。而从成本端刺激通货膨胀预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控,难以摆脱中国式"流动性陷阱"的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