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4)
2023(13376)
2022(10820)
2021(10083)
2020(7987)
2019(18079)
2018(17532)
2017(33225)
2016(17447)
2015(19535)
2014(18843)
2013(18777)
2012(17292)
2011(15785)
2010(15623)
2009(14488)
2008(13798)
2007(12021)
2006(10869)
2005(9790)
作者
(51194)
(42849)
(42637)
(40654)
(27058)
(20412)
(18854)
(16739)
(16220)
(14980)
(14843)
(13930)
(13731)
(13526)
(13375)
(13123)
(12724)
(12276)
(12259)
(12143)
(10682)
(10534)
(10288)
(9708)
(9688)
(9572)
(9187)
(9005)
(8552)
(8327)
学科
(92128)
经济(92050)
管理(47050)
(43888)
(32789)
企业(32789)
方法(32507)
数学(29166)
数学方法(28997)
中国(24815)
(22722)
地方(20018)
业经(18236)
(18147)
贸易(18137)
(17689)
(17025)
(16137)
农业(15695)
(14463)
地方经济(13450)
环境(13298)
(12226)
金融(12224)
(12215)
银行(12179)
(11751)
(11262)
(11097)
产业(10715)
机构
学院(256124)
大学(255034)
(122290)
经济(120380)
研究(94565)
管理(94407)
理学(81693)
理学院(80773)
管理学(79689)
管理学院(79235)
中国(71668)
科学(54862)
(53061)
(51261)
(47521)
(44958)
研究所(43466)
财经(41571)
中心(41132)
经济学(40001)
(38111)
业大(37901)
经济学院(35965)
(35911)
农业(35380)
北京(33820)
(33454)
(31364)
师范(30965)
财经大学(30926)
基金
项目(172288)
科学(136021)
基金(127262)
研究(123699)
(113147)
国家(112240)
科学基金(94914)
社会(83682)
社会科(79537)
社会科学(79515)
基金项目(66770)
(64911)
自然(59063)
自然科(57739)
自然科学(57719)
自然科学基金(56739)
教育(55733)
(55362)
资助(50973)
编号(46916)
重点(39471)
(39261)
(38874)
成果(36964)
国家社会(36629)
(36610)
创新(34350)
教育部(33458)
课题(33179)
中国(33075)
期刊
(136387)
经济(136387)
研究(78808)
中国(49484)
学报(41986)
(41494)
科学(38902)
(37659)
管理(35341)
大学(31861)
学学(30571)
农业(28295)
经济研究(24956)
(23028)
金融(23028)
教育(22234)
财经(21700)
技术(20850)
业经(20364)
(18960)
问题(17855)
(16502)
(15668)
世界(15076)
国际(14741)
技术经济(13783)
商业(12324)
(11646)
统计(11590)
科技(11131)
共检索到382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家智  何雯妤  
中国正处于新常态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进一步深化中国式分权制度改革、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将财政分权、金融分权统一纳入中国式分权研究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2-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式分权与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式分权显著促进了经济规模的扩张;但对于经济质量而言,财政分权的影响并不显著,金融分权却促进了经济质量的改善。第二,机制分析显示,市场分割负向影响了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同时,产业结构合理化负向影响了金融分权对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第三,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式分权显著地加剧了市场分割,中国式分权显著地抑制了技术创新。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厉无畏  王慧敏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笔者认为,文化创意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应该与科技创新相提并论。尽管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正式概念出现在文献中只有短短几年,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却在实践中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成为世界各个发达国家极力推崇和大力发展的产业部门。一方面,这与创意产业能够为社会创造可观的经济收益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创意产业具有改变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强大功能紧密联系。本文在分析创意产业兴起的背景基础上,探讨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其内涵的关系,进而分析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机理、模式和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秦海  李红梅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秦海,李红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性(1)体制过渡、经济转轨和发展战略调整的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数量型和投入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质量型和效益型的增长方式转变,是体制过渡、经济转轨和发展战略调整的共同要求。一方面...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涛  
“两个转变”的决策,既重视制度前提,又重视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充分肯定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理顺了“两个转变”相互作用的关系,极具科学性与战略眼光。从改革制度缺陷入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定能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变。 一、制度缺陷、技术滞后: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原因 1.制度缺陷是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主要成因 我国在建国之礼,曾面临如何在缺少外援和贸易条件下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历史选择。以当时的客观环境和主观认识出发,中国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来带动整个经济建设,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实现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为筹集发展重工业的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思明  
空间交互策略分析框架下的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何种影响?本文从政府间的财政竞争角度,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和多水平模型,从纵、横向竞争两个方面分别检验了232个地级市的财政收入策略互动特征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效应。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式分税制不存在类似联邦财政体制的纵向竞争,为促进辖区经济增长,纵向财政关系更多地表现为表面妥协和制度创新;而横向竞争关系则存在群组效应,地方政府为实现经济增长刻意降低税收征管效率,同一区域内的地级市政府偏好于采用土地财政来促进经济增长,不同区域的地级市政府则偏好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本文提出:应适当引入不同省份辖区内地级城市间的横向税收竞争,适当抑制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级城市间的税收竞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邵传林  
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中国式分权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以及市场化进程作为门槛变量影响中国式分权下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依据,并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化进程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式分权和地区市场化进程均正向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当市场化进程高于某一门槛值后,中国式分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降低。并且稳健性检验表明本文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在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下,本文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世尧  
在中国式分权的背景下,出于缓解自身财政压力和政治晋升等动因,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区域电力需求。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1999—2010年30个省区的动态面板系统进行估计分析,结果与理论预期相吻合:财政分权、电力需求、市场化都能促进经济增长,各省区的经济增长、第二产业比重、市场化程度、城市化水平显著地影响了电力需求,财政分权、人口、电力耗能指数与电力需求正相关,价格与电力需求负相关;而在不同省区,同一影响因素对电力需求的作用力度不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心  珈铭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核心内容。它主要依赖于三个方面:高效率现代农业要素替代低效率传统要素所引致的农业技术进步;为农业要素替代创造有利条件的产业结构的转变与升级;农业组织的企业化及服务于市场交易的社会化组织的成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云旗  
一、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大量增加资本投入规模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只追求投入的数量,不追求投入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往往大幅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我国的经济增长,长期以来就是依靠这种方式来实现的,要扩大经济产出总量,就加大固定资产的投入,这就是各级政府和企业特别热心上项目、铺摊子、扩大建设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毛蕴诗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风暴导致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形势面临着严峻考验。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11月我国出口额为1149.9亿美元,同比下降2.2%,比前月回落21.4个百分点,这是自2002年2月以来我国外贸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多年以来,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很多问题。我国急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傅勇  李良松  
财政分权和晋升激励向地方政府植入了为增长而竞争的基因,但这不足以解释中国地方政府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为何远大于其他国家。我们认为,现有中国式分权的分析框架需考虑地方政府对金融杠杆的运用。本文研究发现,金融分权会加大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风险,从而促使中央政府紧缩调控。中央-地方财税关系在分税制改革相对固化后,中央政府更倾向于调整金融分权边界,以达到调控目的,从而使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速逆经济周期变化。本文主要政策含义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应统筹考虑建立双层金融监管体系,明确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向地方政府金融放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傅勇  李良松  
财政分权和晋升激励向地方政府植入了为增长而竞争的基因,但这不足以解释中国地方政府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为何远大于其他国家。我们认为,现有中国式分权的分析框架需考虑地方政府对金融杠杆的运用。本文研究发现,金融分权会加大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风险,从而促使中央政府紧缩调控。中央-地方财税关系在分税制改革相对固化后,中央政府更倾向于调整金融分权边界,以达到调控目的,从而使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速逆经济周期变化。本文主要政策含义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应统筹考虑建立双层金融监管体系,明确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向地方政府金融放权作为逆周期调控手段的做法需要扭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卫兴华  侯为民  
经济增长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在实际运行中仍具有粗放型特征,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从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现实国情看,集约型增长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克服资源供给、投资与消费结构协调、产业优化与扩大就业等难点问题,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书茂  李通屏  
通过建国后人口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历史考察和现实分析,指出了实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困难,并提出了从中国人口国情出发,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则思考和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卫斌  陈彬  蒋松荣  
中国过去30多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10余年高速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消耗大量能源资源的基础上,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由于面临日趋严峻的资源支撑力瓶颈和环境承载力约束,能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亟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能源环境视角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于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本文运用DEA方法构建一个经济增长的绿色指数以定量地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绿色指数为0.10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现有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增长方式从根本上是由当前的能源定价机制和能源价格体系决定的,能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