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6)
- 2023(8618)
- 2022(7184)
- 2021(6873)
- 2020(5781)
- 2019(13533)
- 2018(13245)
- 2017(25849)
- 2016(13588)
- 2015(15827)
- 2014(15208)
- 2013(15424)
- 2012(14406)
- 2011(13234)
- 2010(13134)
- 2009(12267)
- 2008(12096)
- 2007(10271)
- 2006(9051)
- 2005(8296)
- 学科
- 济(65830)
- 经济(65762)
- 管理(35479)
- 业(34861)
- 方法(31930)
- 数学(28568)
- 数学方法(28414)
- 企(27373)
- 企业(27373)
- 中国(18868)
- 农(15989)
- 财(15391)
- 贸(14454)
- 贸易(14446)
- 易(14100)
- 学(13717)
- 业经(11858)
- 制(11137)
- 农业(10519)
- 税(10406)
- 税收(9793)
- 收(9726)
- 理论(9681)
- 融(9494)
- 金融(9493)
- 银(9385)
- 银行(9380)
- 行(9051)
- 地方(8902)
- 土地(8855)
- 机构
- 大学(202048)
- 学院(198591)
- 济(92874)
- 经济(91450)
- 管理(76097)
- 研究(69983)
- 理学(65887)
- 理学院(65188)
- 管理学(64380)
- 管理学院(64034)
- 中国(56150)
- 财(43367)
- 京(42813)
- 科学(38975)
- 财经(35267)
- 所(34052)
- 经(32487)
- 经济学(31607)
- 中心(31297)
- 研究所(30963)
- 经济学院(28628)
- 农(28337)
- 北京(27473)
- 江(27199)
- 财经大学(26576)
- 院(25402)
- 业大(25329)
- 范(25300)
- 师范(25099)
- 农业(22288)
- 基金
- 项目(131334)
- 科学(105436)
- 基金(99730)
- 研究(97050)
- 家(87122)
- 国家(86515)
- 科学基金(74178)
- 社会(65246)
- 社会科(62069)
- 社会科学(62055)
- 基金项目(51867)
- 省(46254)
- 自然(45979)
- 教育(44976)
- 自然科(44939)
- 自然科学(44928)
- 自然科学基金(44196)
- 资助(41521)
- 划(40896)
- 编号(37434)
- 部(31854)
- 成果(30982)
- 重点(30143)
- 国家社会(28875)
- 发(28159)
- 教育部(27883)
- 中国(27610)
- 创(27502)
- 人文(26082)
- 课题(25981)
共检索到293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旭辉 杨迎亚 陈春春
在构建土地征收决策动态最优化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7年的省级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财政收入分权还是财政支出分权,其对土地征收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十分稳健;财政压力在土地征收的决定机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政府的征地行为与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地方政府在征地中具有更强的路径依赖性,而中央政府的征地行为因存在多重目标而呈现出一定的反路径依赖性;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征地在路径依赖性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席建成 韩雍
产业政策作为政府实现特定产业发展目标的一种工具,其实施效果密切依赖于产业特征及具体的制度环境。文章以中国式分权制度为背景,研究了经济分权对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经济上的相对分权对产业政策实施效果具有负面的影响,但政治上的相对集权弱化了经济分权的负面效应。中国式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取决于不同层级政府之间(政治上)集权与(经济上)分权的协调和平衡。运用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数据研究发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程度每提高1个单位,政府补贴对企业TFP的促进作用会下降11.1%-31.2%,税收减免对企业TFP的促进作用将下降8.7%-29.3%。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内容由"偏增长"向"重升级"的转变能够降低财政分权对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负面影响,会使得财政分权程度对政府补贴实施效果的负面影响降低2.4%,对税收减免实施效果的负面作用下降7.7%。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产业政策 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梅昀 陈银蓉 莫玉龙
借助于土地产权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在分析土地征收制度沿革和现行土地征收制度特点的基础上,采用理论推演分析法,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土地征收中土地权利和农民福利的变化,为提出土地征收制度改进的方向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沿革遵循了同一思路:即土地征收按年产值倍数给予适当补偿;现行的土地征收补偿与土地权利转移及其相应价格缺乏对应关系,难以减少对征地农民的福利影响;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应朝着实现土地征收价格的市场化,从福利变化的角度扩大补偿的范围和途径努力,并明确土地征收补偿主体的权益和法律保护途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斌 李拓
以中国式分权为视角,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土地财政引起环境污染的直接效应及环境规制效应进行分析,并利用中国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财政规模扩张直接加剧了环境污染;低水平的环境规制会刺激土地财政规模扩张而加剧土地财政的污染效应;经济增长、城市化、能源效率等也是影响环境污染的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少阳 肖翔
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分权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那么中国式分权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利用2001—2010年的分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分权不仅推动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还有效促进了重工业比重的上升,是21世纪前10年重化工业重启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分权刺激了高耗能产业比重的上升,且影响力度大于重工业;但是分权不利于装备制造业在工业中比重的提升。旧有的分权模式有利于基础型重化工业的快速扩张,但不利于中国向高质量经济的转型。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工业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吕琳 刘任重
中国式金融分权作为央地政府金融资源配置与控制权分化的产物,能够有效增加地方信贷资源供给,促进金融市场化发展,为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提供外部支撑。基于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高技术上市企业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中国式金融分权对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式金融分权对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具有正向影响,该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财政分权正向调节中国式金融分权与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关系,财政分权程度越高,中国式金融分权对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正向影响越大。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在中国式金融分权对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存在“中国式金融分权→融资约束→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传导路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式金融分权对大规模、高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以及东部沿海地区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提升作用显著,对中小规模、低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以及中西部内陆地区高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的影响不显著。为推进创新强国建设,应发挥中国式金融分权综合效力,助力高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完善地方财政分权激励机制,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制定实施差异化政策,积极发挥金融服务功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崔兵 邱少春 尹华阳
中国地方政府负债发端于中国式分权改革,并以不同的负债方式长期隐性展开。嵌套在中国式分权特定制度环境下的债务方和债权方双重软预算约束的制度安排驱动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并形成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内的多个利益主体博弈的制度均衡。脱离具体制度环境,片面强调硬化预算约束遏制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治理思路会遭遇"去杠杆"和"稳增长"的治理困境。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必须基于自身的制度禀赋,通过规范偿债责任和负债方式,寻求合意的预算约束强度,在适应财政金融制度渐进转型中实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转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崔兵 邱少春 尹华阳
中国地方政府负债发端于中国式分权改革,并以不同的负债方式长期隐性展开。嵌套在中国式分权特定制度环境下的债务方和债权方双重软预算约束的制度安排驱动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并形成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内的多个利益主体博弈的制度均衡。脱离具体制度环境,片面强调硬化预算约束遏制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治理思路会遭遇"去杠杆"和"稳增长"的治理困境。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必须基于自身的制度禀赋,通过规范偿债责任和负债方式,寻求合意的预算约束强度,在适应财政金融制度渐进转型中实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转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洁 李文
近年来,中国CO2排放量显著增加,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碳税作为最有效的经济手段之一,适时开征,不仅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要求,也是中国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的要求。本文根据中国各省(市、自治区)能源消费量及相关系数对相关能源产品使用产生的CO2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并依据国际实践经验拟定了三种不同情景的碳税税率。利用1999-2007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了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对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影响。研究表明:①征收碳税会降低社会总产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消极影响,从长期看,随着碳税体制完善,税率逐步提高,这种消极影响将逐渐减弱;②征收碳税可以提高能源的产...
关键词:
碳税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要素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洪曙 郭传义
本文构建了基于我国当前情形下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的影响模型,并以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动态模型分析,研究了我国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的实际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基于中央地方税收分享比例与地方收入获取行为规范程度两方面的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存在影响。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该结论,指出分税制改革后各省份税收分权指标对税收增长的初期影响为正,但正向影响在不断减弱并转变为负向影响。规范性指标从总体来看对税收增长呈现负向影响;分区域来看,中、西部地区规范性指标对税收增长主要呈现负向影响,而东部地区则主要呈现正向影响。基于此,本文得出结论认为,我国政府间纵向税收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土地价值不是来自其绝对价值,而是来自经济发展、城市扩张、制度安排。土地制度安排尤其是征地制度安排的根本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所产生剩余的分配问题。当前土地征收制度安排的一个特点是以土地财政的形式,将经济发展剩余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向中西部地区农民转移支付。当前的征地制度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制度。总体来讲,当前中国土地征收制度是合理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小梅
文章基于我国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合成了中国式分权(环境分权和财政分权)与文化非正式制度的各项指标,并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式分权、文化非正式制度及其互动机制,对环境污染的空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环境污染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环境分权与文化非正式制度因素加剧了环境污染,而财政分权制度则有利于环境质量的优化,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地区间的"策略性"减排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良健 李辉 禹诚 张特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盲目征收耕地的现象,探讨耕地征收最优规模测算方法,为科学调控耕地征收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生产函数模型与面板计量方法。研究结果:2005—2010年耕地征收实际规模从过度征收逐步趋近于最优规模;"十二五"期间需新增耕地规模为153.27万hm2。研究结论:(1)基于边际理论视角测算耕地征收最优规模的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各地合理确定耕地征收规模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参考;(2)保障粮食安全前提下的耕地效益最大化是确定当前最优征收规模的标准;(3)提升耕地的边际效益是解决当前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扩张矛盾的关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怡竹
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不同时期土地征收程序制度的梳理,探寻其制度特点及发展趋势,找到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程序模式。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征收程序制度整体上强调管理、注重效率,政府主导各个程序环节,被征收人主体地位不被重视,表现出浓厚的管理主义色彩。研究结论:管理主义型土地征收程序制度已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应努力构建协商合作型土地征收程序制度,需要在土地征收各个环节加强被征收人主体地位、信息公开、协商沟通、说明理由、权利救济等制度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土地征收中的公平正义。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土地征收 征收程序 协商合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赖明勇 包群 阳小晓
本文主要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传导机制。本文首先对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及东道国对 FDI吸收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了回顾。同时 ,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吸收能力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 ,在影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众多因素中 ,人力资本存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