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1)
- 2023(12136)
- 2022(10622)
- 2021(10120)
- 2020(8540)
- 2019(19801)
- 2018(19721)
- 2017(37199)
- 2016(20349)
- 2015(23496)
- 2014(23204)
- 2013(22735)
- 2012(21027)
- 2011(19069)
- 2010(19278)
- 2009(18064)
- 2008(17931)
- 2007(16181)
- 2006(13868)
- 2005(12559)
- 学科
- 济(80628)
- 经济(80544)
- 管理(55443)
- 业(49887)
- 企(39606)
- 企业(39606)
- 方法(36008)
- 数学(31628)
- 数学方法(31345)
- 中国(25348)
- 农(23463)
- 财(22778)
- 贸(18782)
- 贸易(18771)
- 易(18328)
- 制(16672)
- 业经(16659)
- 学(15772)
- 地方(15305)
- 农业(15007)
- 银(13340)
- 银行(13315)
- 理论(13268)
- 行(12731)
- 和(12626)
- 融(12351)
- 金融(12349)
- 务(12034)
- 财务(11992)
- 财务管理(11945)
- 机构
- 学院(286617)
- 大学(284842)
- 济(120546)
- 经济(118060)
- 管理(105223)
- 研究(98122)
- 理学(89583)
- 理学院(88555)
- 管理学(87062)
- 管理学院(86510)
- 中国(76177)
- 京(60465)
- 科学(58254)
- 财(57267)
- 所(49990)
- 农(45888)
- 中心(45361)
- 研究所(44995)
- 财经(44825)
- 江(43335)
- 经(40720)
- 业大(39423)
- 北京(38750)
- 经济学(38504)
- 范(38004)
- 师范(37648)
- 农业(36184)
- 州(34864)
- 经济学院(34820)
- 院(34792)
- 基金
- 项目(182747)
- 科学(142289)
- 研究(138017)
- 基金(130615)
- 家(113020)
- 国家(112092)
- 科学基金(94734)
- 社会(86288)
- 社会科(81708)
- 社会科学(81685)
- 省(70764)
- 基金项目(68113)
- 教育(64896)
- 划(59697)
- 自然(58543)
- 编号(58018)
- 自然科(57163)
- 自然科学(57146)
- 自然科学基金(56126)
- 资助(54521)
- 成果(48492)
- 重点(41671)
- 部(41414)
- 课题(40540)
- 发(40232)
- 创(38266)
- 国家社会(35947)
- 创新(35826)
- 性(35814)
- 教育部(35706)
- 期刊
- 济(135277)
- 经济(135277)
- 研究(87463)
- 中国(59655)
- 财(46233)
- 农(42345)
- 学报(42203)
- 科学(38764)
- 管理(37348)
- 教育(36168)
- 大学(31726)
- 学学(29428)
- 农业(28839)
- 技术(25983)
- 融(25860)
- 金融(25860)
- 经济研究(23287)
- 财经(22410)
- 业经(22085)
- 经(19395)
- 问题(17741)
- 贸(16720)
- 业(16571)
- 图书(15298)
- 世界(14168)
- 国际(14135)
- 技术经济(14026)
- 版(13436)
- 商业(13352)
- 统计(12863)
共检索到432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桂芬
一、地方政府角色地方政府是相对于中央政府而存在,地方政府作为贴近地方经济的制度供给者,不仅要充当中央政策意图的传递者及执行者,还要担当地方经济发展的代言者及推动者。而我国的地方政府不仅具有地方政府的一般特征,还伴生有中国转型期的独特特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瑞姣 王赛德
中国式分权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经济上的分权与政治上的集中管理体制的紧密结合。中国经济改革始终围绕着如何在垂直的政治治理体制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分税制改革以来,虽然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相对清晰,但支出责任并没有被正式划分。中国地方政府支出也因此表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并给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带来风险。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地方政府 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龑
从地方保护主义和不当行政干预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对地方银行经营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地方保护主义存在"软约束"效应,虽然可以给地方银行带来"优质资源",但也会导致地方银行产生依赖性,最终阻碍地方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不当行政干预存在"硬约束"效应,会扭曲信贷资源配置、降低信贷资产质量,最终阻碍地方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微观层面上,地方银行扩张资产规模、开展跨区域经营活动,会抑制"软约束"效应和"硬约束"效应;宏观层面上,法治水平的提高,会抑制"软约束"效应和"硬约束"效应,财政收入占比、政绩压力和财政赤字的上升,则会加剧"软约束"效应和"硬约束"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潘峰 西宝 王琳
基于政府规制利益集团理论的Stigler-Peltzman模型,结合中国式分权的制度背景,建立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均衡模型,以环境规制的制定均衡为基准着重考察了环境规制的执行均衡,分析了环境规制执行均衡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执行均衡与制定均衡的偏离可以作为一类环境规制失灵问题的理论依据,偏离程度代表了规制失灵的严重程度。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增长指标的权重系数、环境指标的权重系数、企业利润对地方政府经济收益的影响系数以及污染削减技术进步等因素,都会对环境规制的执行均衡产生影响。缩小规制执行均衡与制定均衡的偏离,是促使地方政府高效执行环境规制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
环境规制 财政分权 规制均衡 地方政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邓可斌 李智鹏
以2006—2008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生控制权转移的135家目标上市公司为样本,尝试给出中国式分权环境下地方政府干预行为对控制权转移后企业绩效影响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与控制权转移前1年相比,控制权转移后目标上市公司的综合绩效得分在3年内均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但控制权转移当年的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度越高,控制权转移后3年内的绩效提升作用就越不明显。这说明,地方政府干预对企业变更控制权后的绩效提升起到了负面的抑制作用。因而,尽量降低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动机,是控制权转移市场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崔兵 邱少春 尹华阳
中国地方政府负债发端于中国式分权改革,并以不同的负债方式长期隐性展开。嵌套在中国式分权特定制度环境下的债务方和债权方双重软预算约束的制度安排驱动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并形成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内的多个利益主体博弈的制度均衡。脱离具体制度环境,片面强调硬化预算约束遏制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治理思路会遭遇"去杠杆"和"稳增长"的治理困境。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必须基于自身的制度禀赋,通过规范偿债责任和负债方式,寻求合意的预算约束强度,在适应财政金融制度渐进转型中实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转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崔兵 邱少春 尹华阳
中国地方政府负债发端于中国式分权改革,并以不同的负债方式长期隐性展开。嵌套在中国式分权特定制度环境下的债务方和债权方双重软预算约束的制度安排驱动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并形成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内的多个利益主体博弈的制度均衡。脱离具体制度环境,片面强调硬化预算约束遏制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治理思路会遭遇"去杠杆"和"稳增长"的治理困境。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必须基于自身的制度禀赋,通过规范偿债责任和负债方式,寻求合意的预算约束强度,在适应财政金融制度渐进转型中实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转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屹然 谢家智
对分权制度下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财政与金融分权的空间外溢效应并不相同,其中财政分权能够促使技术外溢增强,从而带动区域科技效率的整体提升;但金融分权下成本转嫁形成的成本外溢对区域科技效率起到抑制作用,不同区域外溢收益与成本的冲抵结果最终影响该区域科技资金效率。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金融分权 科技效率 空间计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寇恩惠 戴敏
本文利用手工搜集的2008—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创新补贴数据,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创新补贴偏向。研究发现:中国式分权下,地方政府产生了创新补贴偏向。异质性检验发现,地方政府创新补贴偏向在样本期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晋升压力较大地区的地方政府有更严重的创新补贴偏向,地方政府对中央产业政策支持行业表现出较低的创新补贴偏向,而社会监督相对缺失地区政府的创新补贴偏向更为严重。机理分析表明,地方官员追求短期经济绩效以及创新补贴高风险、缓见效的特点使得地方政府产生了创新补贴偏向。短期内调整地方政府财政补助结构,长期考虑减少甚至取消地方政府财政补助是深化市场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婉
本文通过理论和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仅就预算外收入问题本身并不能解决预算外收入膨胀。从根源上说,它受我国中央和地方间的财政分配模式的影响。如果要降低地方政府对预算外收入的依赖,中央政府必须考虑,把更多的收入资源和收入权力让渡给地方政府,减少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依赖,增加其财政的自给程度。在支出方面,需要增加地方政府的支出规模。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预算外收入 地方政府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潘峰 王琳
在中国式分权的制度背景下,以排污收费为例,对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动态博弈模型,刻画了环境规制的约束性本质特征。以此为基础,通过对政府规制利益集团理论Peltzman模型进行修正和拓展,构建了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执行均衡模型,阐述了环境规制执行均衡的形成机制。基于环境规制执行均衡模型,分析了制度因素、环境规制政策标准、治污成本和污染削减技术对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通过调节环境规制执行强度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从而达到环境规制执行的均衡状态。中央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地方政府 均衡分析 财政分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彩云 陈岑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的影响有所变化,且这些变化与财政分权、政绩考核指标的变化有关,本文利用中国2003—2011年269个城市面板数据从实证角度验证这一问题。结果发现:整体来看,2003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上升,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呈现倒"N"型影响。其具体原因为:从财政分权角度看,随着事权和财权增加,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于政绩考核指标,综合基准回归和稳健分析,经济增速越快,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的负向影响越大,随着减排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增长率提高),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的影响呈现先正后负的特征。本文为评价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影响的变化提供了实证依据,并评价了政绩考核指标在环境规制水平变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如何提升环境规制水平有一定启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正升 李瑞林 王辉
笔者基于2003年2012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间环境支出的策略性行为进行了识别,通过设定地理相邻和经济相似两类空间权重矩阵,对地方政府间环境支出的策略互动行为形成机制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间环境支出存在显著的竞争效应,但没有发现溢出效应的证据。研究还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显著地挤出了地方政府的环境支出。
关键词:
分权竞争 策略互动 环境支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段国蕊 臧旭恒
运用1994年至2011年中国28个省市省际面板数据集,研究了中国式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干预对于制造业部门资本深化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对于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而言,地方政府对于企业投资行为的干预将会导致过度投资行为的发生,从而促使制造业部门出现了长期的、持续的资本深化趋势。实证检验进一步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制造业部门所发生的资本深化现象并不是内生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制造业部门的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所处的制度环境。财政分权确实对制造业部门的资本深化起到了推动作用。金融信贷的扩张和对国有企业的干预是地方政府干预制造业部门资本深化的主要途径,而且这种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过度投资 资本深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正升 李瑞林 王辉
笔者基于2003年~2012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间环境支出的策略性行为进行了识别,通过设定地理相邻和经济相似两类空间权重矩阵,对地方政府间环境支出的策略互动行为形成机制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间环境支出存在显著的竞争效应,但没有发现溢出效应的证据。研究还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显著地挤出了地方政府的环境支出。
关键词:
分权竞争 策略互动 环境支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