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18)
2023(12187)
2022(10416)
2021(9915)
2020(8301)
2019(18497)
2018(18413)
2017(34903)
2016(18716)
2015(21157)
2014(20405)
2013(19636)
2012(17714)
2011(16054)
2010(16081)
2009(15253)
2008(14909)
2007(13090)
2006(11500)
2005(10518)
作者
(48157)
(40352)
(40175)
(38523)
(25513)
(18954)
(18165)
(15569)
(15266)
(14308)
(13764)
(13367)
(12774)
(12734)
(12670)
(12352)
(12024)
(11676)
(11626)
(11560)
(10039)
(9699)
(9493)
(9189)
(8996)
(8931)
(8896)
(8896)
(7952)
(7933)
学科
(69902)
经济(69789)
管理(61302)
(53388)
(45117)
企业(45117)
方法(27839)
(25001)
数学(24116)
数学方法(23912)
中国(23045)
(20583)
(20086)
业经(16567)
(15872)
贸易(15859)
(15590)
(14391)
(13486)
财务(13446)
财务管理(13407)
(13267)
银行(13253)
农业(12735)
企业财务(12692)
(12658)
体制(12171)
(12006)
金融(12000)
(11997)
机构
学院(254000)
大学(253545)
(111617)
经济(109576)
管理(97609)
研究(85512)
理学(83705)
理学院(82854)
管理学(81780)
管理学院(81294)
中国(68326)
(56607)
(52617)
科学(46132)
财经(43411)
(41148)
(39606)
中心(39051)
(36649)
研究所(36614)
经济学(35702)
(33968)
北京(33445)
财经大学(32270)
经济学院(31965)
(31319)
业大(31103)
师范(31047)
(30712)
(29077)
基金
项目(165570)
科学(132479)
研究(127287)
基金(122469)
(105126)
国家(104299)
科学基金(90425)
社会(84260)
社会科(80082)
社会科学(80063)
基金项目(63748)
(62359)
教育(59274)
自然(54603)
自然科(53378)
自然科学(53365)
(52471)
自然科学基金(52459)
编号(51476)
资助(49579)
成果(43366)
(38699)
(37595)
重点(37397)
国家社会(36097)
课题(35832)
(35831)
(35274)
教育部(34419)
创新(33587)
期刊
(125199)
经济(125199)
研究(80439)
中国(55816)
(46804)
管理(38463)
科学(33105)
(32837)
学报(32783)
教育(29475)
大学(26513)
(25620)
金融(25620)
学学(24839)
财经(22501)
农业(22389)
经济研究(21699)
技术(21092)
业经(19645)
(19445)
问题(15898)
(15107)
世界(13582)
国际(13093)
(12492)
会计(11146)
技术经济(11090)
现代(11050)
财会(11013)
(10858)
共检索到388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邓可斌  李智鹏  
以2006—2008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生控制权转移的135家目标上市公司为样本,尝试给出中国式分权环境下地方政府干预行为对控制权转移后企业绩效影响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与控制权转移前1年相比,控制权转移后目标上市公司的综合绩效得分在3年内均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但控制权转移当年的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度越高,控制权转移后3年内的绩效提升作用就越不明显。这说明,地方政府干预对企业变更控制权后的绩效提升起到了负面的抑制作用。因而,尽量降低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动机,是控制权转移市场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滔  
通过对特别处理制度实施的实际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特别处理制度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发挥治理作用:一是对大股东的治理,即接管ST公司的控制权;二是对高管的治理,即变更高管或对现任高管施加压力。在这两条途径中,接管控制权是特别处理制度发挥治理作用的主要途径,而地方政府干预显著降低了公司被接管的可能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紫薇  和军  
在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的当下,地方国企控制权转移不仅呈现加速民营化趋势,对接央企的步伐也在加速。在新国资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企所有者代表,对其控制权转移具有决定权。本文在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理论下,首先构建了基于地方政府视角的国企控制权转移动机的理论模型,并运用2004-2015年国有股转让数据构建Logit和Multilogit模型,发现地方政府选择转移地方国企控制权时,同时存在经济动机与政治需求,地方政府倾向于向民营企业转移"劣质资产"而将"优质资产"留在国企体系内转移。基于此,本文以提高企业经营能力和竞争力为目的,提出深入推进国企混改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逯东  孙岩  周玮  杨丹  
本文以2004—2010年的非金融类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绩诉求目标下的各级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行为差异,揭示了政府自上而下的分权是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1)相对经济增长率、财政盈余等地方政府的政绩诉求目标构成了影响国有企业政府控制权的重要因素,且不同级别地方政府的政绩诉求的影响存在差异;(2)随着行政级别的下降(省一市一县),政府控制权对公司价值的损害效应逐层减弱。这表明基于不同的政绩诉求,相对于高级别政府,低级别政府与企业的利益更为一致,对国有企业的干预所带来的价值损害更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潘峰  西宝  王琳  
基于政府规制利益集团理论的Stigler-Peltzman模型,结合中国式分权的制度背景,建立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均衡模型,以环境规制的制定均衡为基准着重考察了环境规制的执行均衡,分析了环境规制执行均衡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执行均衡与制定均衡的偏离可以作为一类环境规制失灵问题的理论依据,偏离程度代表了规制失灵的严重程度。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增长指标的权重系数、环境指标的权重系数、企业利润对地方政府经济收益的影响系数以及污染削减技术进步等因素,都会对环境规制的执行均衡产生影响。缩小规制执行均衡与制定均衡的偏离,是促使地方政府高效执行环境规制的可能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桂芬  
一、地方政府角色地方政府是相对于中央政府而存在,地方政府作为贴近地方经济的制度供给者,不仅要充当中央政策意图的传递者及执行者,还要担当地方经济发展的代言者及推动者。而我国的地方政府不仅具有地方政府的一般特征,还伴生有中国转型期的独特特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瑞姣  王赛德  
中国式分权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经济上的分权与政治上的集中管理体制的紧密结合。中国经济改革始终围绕着如何在垂直的政治治理体制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分税制改革以来,虽然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相对清晰,但支出责任并没有被正式划分。中国地方政府支出也因此表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并给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带来风险。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付强  刘星  
文章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干预、控制权转移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民营所有权性质的标的企业并购时不易发生控制权的转移,而国有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则相反;地方政府的干预显著地增大了地方国有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倾向,而对中央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并购时控制权转移行为减轻了并购后公司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程度,支持了并购效率理论;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降低了并购后地方国有企业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程度,表现出"扶持之手"。文章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公司治理及企业管理研究文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付强  刘星  
文章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干预、控制权转移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民营所有权性质的标的企业并购时不易发生控制权的转移,而国有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则相反;地方政府的干预显著地增大了地方国有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倾向,而对中央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并购时控制权转移行为减轻了并购后公司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程度,支持了并购效率理论;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降低了并购后地方国有企业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程度,表现出"扶持之手"。文章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公司治理及企业管理研究文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付强  刘星  
文章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干预、控制权转移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民营所有权性质的标的企业并购时不易发生控制权的转移,而国有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则相反;地方政府的干预显著地增大了地方国有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倾向,而对中央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并购时控制权转移行为减轻了并购后公司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程度,支持了并购效率理论;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降低了并购后地方国有企业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程度,表现出"扶持之手"。文章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公司治理及企业管理研究文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劲松  郑国坚  彭松  
本文通过对自1996~2004年①深圳市属上市公司重大重组案例的讨论,主要从地区公共治理的角度分析深圳市政府参与地方上市公司重组的动因以及制度环境对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重组方式的根本影响。研究发现,从重组对象来看,深圳市属上市公司的重组主要经历了针对亏损企业的被动型重组和产业主导下的主动型重组两个阶段;而从控制权的受让方来看,则大概可以分为市属企业内部、地方民营企业、企业管理层和员工以及外地企业四个阶段。进一步分析发现,分权化改革后地方政府实现地区良好公共治理的责任从而地方官员的主要政绩表现方式及其变化,是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地方企业重组行为的直接原因,而政治气候、政策法规、市场环境以及地方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广乾  徐瑞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控制权转移问题备受关注,不同的控制权转移模式给企业绩效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本文在总结近几年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环境及模式的前提下,实证研究了国企控制权转移模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及其机理。实证结果表明,控制权转移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深入分析不同的控制权转移比例、不同的转移方式以及不同的行业类别下公司绩效提升的差异,发现50%~100%的控制权转移比例、协议划转和第一产业类的公司绩效提升效果最佳。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控制权转移模式和方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龑  
从地方保护主义和不当行政干预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对地方银行经营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地方保护主义存在"软约束"效应,虽然可以给地方银行带来"优质资源",但也会导致地方银行产生依赖性,最终阻碍地方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不当行政干预存在"硬约束"效应,会扭曲信贷资源配置、降低信贷资产质量,最终阻碍地方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微观层面上,地方银行扩张资产规模、开展跨区域经营活动,会抑制"软约束"效应和"硬约束"效应;宏观层面上,法治水平的提高,会抑制"软约束"效应和"硬约束"效应,财政收入占比、政绩压力和财政赤字的上升,则会加剧"软约束"效应和"硬约束"效应。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崔兵  邱少春  尹华阳  
中国地方政府负债发端于中国式分权改革,并以不同的负债方式长期隐性展开。嵌套在中国式分权特定制度环境下的债务方和债权方双重软预算约束的制度安排驱动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并形成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内的多个利益主体博弈的制度均衡。脱离具体制度环境,片面强调硬化预算约束遏制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治理思路会遭遇"去杠杆"和"稳增长"的治理困境。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必须基于自身的制度禀赋,通过规范偿债责任和负债方式,寻求合意的预算约束强度,在适应财政金融制度渐进转型中实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转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崔兵  邱少春  尹华阳  
中国地方政府负债发端于中国式分权改革,并以不同的负债方式长期隐性展开。嵌套在中国式分权特定制度环境下的债务方和债权方双重软预算约束的制度安排驱动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并形成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内的多个利益主体博弈的制度均衡。脱离具体制度环境,片面强调硬化预算约束遏制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治理思路会遭遇"去杠杆"和"稳增长"的治理困境。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必须基于自身的制度禀赋,通过规范偿债责任和负债方式,寻求合意的预算约束强度,在适应财政金融制度渐进转型中实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