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90)
- 2023(14311)
- 2022(12543)
- 2021(12122)
- 2020(9937)
- 2019(22972)
- 2018(22758)
- 2017(43564)
- 2016(23545)
- 2015(26622)
- 2014(26066)
- 2013(25428)
- 2012(23023)
- 2011(20790)
- 2010(20605)
- 2009(18938)
- 2008(18004)
- 2007(15296)
- 2006(13269)
- 2005(11625)
- 学科
- 济(89534)
- 经济(89428)
- 管理(65581)
- 业(59913)
- 企(49865)
- 企业(49865)
- 方法(41061)
- 数学(35589)
- 数学方法(35218)
- 中国(26798)
- 农(24478)
- 财(22796)
- 业经(20107)
- 贸(18988)
- 贸易(18977)
- 易(18528)
- 学(18356)
- 地方(17245)
- 制(17178)
- 农业(15758)
- 理论(15419)
- 和(14793)
- 环境(14546)
- 技术(13658)
- 银(13614)
- 银行(13580)
- 务(13540)
- 财务(13470)
- 财务管理(13440)
- 行(12994)
- 机构
- 大学(322220)
- 学院(321352)
- 济(129823)
- 管理(127511)
- 经济(127170)
- 理学(110930)
- 理学院(109758)
- 研究(108572)
- 管理学(107965)
- 管理学院(107408)
- 中国(81379)
- 京(68637)
- 科学(65834)
- 财(58342)
- 所(53203)
- 研究所(48760)
- 中心(48520)
- 财经(47271)
- 农(47215)
- 业大(45491)
- 江(43817)
- 北京(43720)
- 经(43231)
- 范(42889)
- 师范(42544)
- 院(39559)
- 经济学(39519)
- 农业(36991)
- 州(36191)
- 经济学院(35659)
- 基金
- 项目(222899)
- 科学(175415)
- 研究(166879)
- 基金(161667)
- 家(140324)
- 国家(139173)
- 科学基金(119416)
- 社会(105118)
- 社会科(99532)
- 社会科学(99506)
- 基金项目(85461)
- 省(84948)
- 教育(77169)
- 自然(76061)
- 自然科(74300)
- 自然科学(74283)
- 自然科学基金(72947)
- 划(72240)
- 编号(68773)
- 资助(66499)
- 成果(56249)
- 部(50034)
- 重点(49818)
- 发(47474)
- 课题(47239)
- 创(46674)
- 创新(43519)
- 教育部(43412)
- 国家社会(43318)
- 项目编号(42439)
- 期刊
- 济(138952)
- 经济(138952)
- 研究(96078)
- 中国(60022)
- 学报(48386)
- 管理(46119)
- 科学(45841)
- 农(43636)
- 财(42963)
- 教育(39859)
- 大学(36948)
- 学学(34505)
- 农业(31291)
- 技术(27373)
- 融(25381)
- 金融(25381)
- 经济研究(23668)
- 业经(22594)
- 财经(22560)
- 经(19295)
- 图书(17747)
- 问题(17731)
- 业(16694)
- 贸(15128)
- 科技(15111)
- 理论(15101)
- 技术经济(14531)
- 版(14178)
- 世界(14168)
- 现代(14103)
共检索到461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皮建才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式分权下的地方官员治理。在模型化方面做了一个突破性的尝试,引入了公共选择学派经常使用的竞赛成功函数,基于此发展出了一个总体性分析框架。框架避开了周黎安(2004)所使用的数学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可以有效处理陶然(2009)等对官员政治锦标赛在逻辑上提出的政治网络质疑。本文发现,在基准情形下,中央政府赋予地方官员的均衡政治收益随着中央政府对其他可比地区的看重程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地方官员对私下收益的看重程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地方官员的私下收益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中央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激励强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地方官员对政治晋升收益的看重程度的增大而增加。在扩展情形下,当存在对某个地区...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地方政府 地方官员治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尚植 宫芳
该文借助DEA-Tobit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在中国式分权的制度背景下地方官员自利行为是如何影响环境治理效率的。结论是:1)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之间为负相关关系;2)地方官员自利行为大大降低了辖区的环境治理效率;3)从中国式分权与地方官员自利行为对环境治理效率的相互影响看,两者间的交互项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远远大于财政分权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表明中国式分权在地方官员自利行为的叠加影响下严重削弱了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官员自利行为 环境治理效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尚植 宫芳
该文借助DEA-TobiT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在中国式分权的制度背景下地方官员自利行为是如何影响环境治理效率的。结论是:1)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之间为负相关关系;2)地方官员自利行为大大降低了辖区的环境治理效率;3)从中国式分权与地方官员自利行为对环境治理效率的相互影响看,两者间的交互项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远远大于财政分权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表明中国式分权在地方官员自利行为的叠加影响下严重削弱了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官员自利行为 环境治理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皮建才 殷军 周愚
本文通过建立税收竞争模型对我国地方官员的治理效应进行了研究。文中考察了两种治理手段,一种是中央政府降低晋升激励强度,另一种是中央政府提高反在职消费强度,并对其治理效应进行了分析。本文发现,当中央政府降低对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强度时,地方官员会减少发展型公共物品供给、增加在职消费,而民生型公共物品供给则保持不变;当中央政府提高对地方官员的反在职消费强度时,地方官员会减少在职消费,增加发展型公共物品供给和民生型公共物品供给。当中央政府同时采取这两种治理手段时,两者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互抵消,具体对地方官员的治理效应如何,则取决于哪种政策措施的治理效应更强,但无论如何民生型公共物品供给一定会增加。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安 魏建
传统分权理论通常将财政分权视为一个外生变量,未考虑政治结构对财政分权的影响。官员交流制度作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不断改变着地方官员的构成。以交流制度实施后省委常委层面官员的构成情况作为衡量指标,本文考察了地方官员结构变动及其他因素对省际财政分权的影响,发现:一是官员交流对财政分权产生了方向相反的双重影响,即随着交流官员比例的提高,以财政收入衡量的分权水平在下降,以财政支出衡量的分权水平却在提高;二是与多数国家表现和研究判断相反,中国城市化降低了财政分权水平。
关键词:
地方官员结构 财政分权 官员交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黎安
本文研究了中国地方官员的治理模式——"晋升锦标赛治理模式"的性质与特征,并试图揭示这种特定模式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及其各种特有问题的内在关联。本文认为,晋升锦标赛作为中国政府官员的激励模式,它是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根源,但由于晋升锦标赛自身的一些缺陷,尤其是其激励官员的目标与政府职能的合理设计之间存在严重冲突,它目前正面临着重要的转型。
关键词:
晋升锦标赛 地方官员的激励 中国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峰 龙硕 胡军
本文在晋升锦标赛框架下,研究财政分权、政绩偏好与地方官员腐败之间的关系。与现有文献认为财政分权对腐败产生单向影响不同,本文考察了财政分权对腐败的非线性影响。本文在传统研究公共支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腐败因素,建立了一个包含家庭、厂商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内的一般均衡模型,我们发现财政分权对腐败呈现倒U型影响,且这一关系受到地方政府对经济绩效偏好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地,使用中国30个省1998—2010年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以上理论假说,即:当财政分权程度较低时,分权会恶化腐败问题,但政绩偏好的提高能够弱化这一恶化效应;而当财政分权较高时,分权会缓解腐败问题,而政绩偏好又可以放大这一缓...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晋升锦标赛 政绩偏好 官员腐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崔兵 邱少春 尹华阳
中国地方政府负债发端于中国式分权改革,并以不同的负债方式长期隐性展开。嵌套在中国式分权特定制度环境下的债务方和债权方双重软预算约束的制度安排驱动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并形成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内的多个利益主体博弈的制度均衡。脱离具体制度环境,片面强调硬化预算约束遏制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治理思路会遭遇"去杠杆"和"稳增长"的治理困境。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必须基于自身的制度禀赋,通过规范偿债责任和负债方式,寻求合意的预算约束强度,在适应财政金融制度渐进转型中实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转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崔兵 邱少春 尹华阳
中国地方政府负债发端于中国式分权改革,并以不同的负债方式长期隐性展开。嵌套在中国式分权特定制度环境下的债务方和债权方双重软预算约束的制度安排驱动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并形成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内的多个利益主体博弈的制度均衡。脱离具体制度环境,片面强调硬化预算约束遏制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治理思路会遭遇"去杠杆"和"稳增长"的治理困境。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必须基于自身的制度禀赋,通过规范偿债责任和负债方式,寻求合意的预算约束强度,在适应财政金融制度渐进转型中实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转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皮建才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地方官员治理。为了提高地方官员的协调性努力水平,必须对地方官员进行适当的治理。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来看,在对地方官员的治理上我们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可以努力降低地方官员付出协调性努力的成本,并且从这个角度出发寻找合适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努力提高地方官员付出协调性努力时获得的收益,并且从这个角度出发寻找合适的制度安排。降低成本或提高收益的不同着眼点会使得地方官员治理安排不尽相同。不管是哪一个视角来寻找相应的制度安排,都需要在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探索,在积极探索中逐渐找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合适的地方官员治理安排。
关键词:
协调发展 地方政府 地方官员治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娟 张克中
利用1996-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下省级官员异质性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碳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分权度的提高不利于碳排放量的减少,这说明财政分权会降低官员对碳排放管制的努力。官员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省级官员职位、来源类别和任期长短的不同对碳排放控制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于京官而言,本省晋升的省长不利于碳排放的减少;加入省级官员来源类别与财政分权的交互项后,本省晋升的省委书记和省长对碳减排的净效应都是正的。随着任期的增加省级官员对碳减排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本省晋升的省委书记对碳排放的影响在直辖市和非直辖市,自治区与非自治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官员异质性 碳排放 财政分权 腐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桂芬
一、地方政府角色地方政府是相对于中央政府而存在,地方政府作为贴近地方经济的制度供给者,不仅要充当中央政策意图的传递者及执行者,还要担当地方经济发展的代言者及推动者。而我国的地方政府不仅具有地方政府的一般特征,还伴生有中国转型期的独特特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瑞姣 王赛德
中国式分权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经济上的分权与政治上的集中管理体制的紧密结合。中国经济改革始终围绕着如何在垂直的政治治理体制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分税制改革以来,虽然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相对清晰,但支出责任并没有被正式划分。中国地方政府支出也因此表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并给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带来风险。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地方政府 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贤彬 徐现祥
现有实证文献已经发现我国地方官员任期内经济增长轨迹呈倒U型,但还鲜有文献深入地讨论其背后的原因。本文基于政府官员的政治激励理论,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讨论了地方官员的职位适应、任期波动、晋升可能以及政策滞后等因素对地方官员发展经济努力程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倒U型轨迹的重要来源。我们采用省级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假说,并对省委书记和省长进行了区分考察,发现两者具有不一样的倒U型轨迹,反映了中央对两者激励和治理以及两者对政治激励反应的差异。
关键词:
地方官员 任期 政治激励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龚晓瑾 任佳宝
不同理论流派的企业边界研究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在有关企业边界的存在性及决定因素方面看法也极不相同,且大多停留在纯逻辑推理阶段而无法实证。交易成本理论以威廉姆森交易成本概念实证化为基础,做了大量实证研究。威廉姆森的最新观点承认忽略企业决策者风险偏好因素对企业边界的影响,会降低该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不过他把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差异纯粹归因为信任等因素,而重新陷入了纯逻辑推理的误区。本文提出了风险偏好内生化的拓展思路,并勾画出企业边界的未来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关键词:
企业边界 研究方法 交易成本 风险偏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