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10)
2023(15901)
2022(13892)
2021(13285)
2020(11042)
2019(25814)
2018(25708)
2017(49330)
2016(26807)
2015(30441)
2014(30475)
2013(29843)
2012(27411)
2011(24769)
2010(24787)
2009(22893)
2008(22353)
2007(19408)
2006(17131)
2005(15381)
作者
(74869)
(62150)
(61742)
(58948)
(39634)
(29626)
(28062)
(24393)
(23611)
(22176)
(21203)
(21047)
(19757)
(19686)
(19193)
(19060)
(18455)
(18282)
(17794)
(17682)
(15428)
(15209)
(14824)
(14143)
(13757)
(13753)
(13748)
(13743)
(12417)
(12149)
学科
(103710)
经济(103563)
管理(81102)
(71526)
(59744)
企业(59744)
方法(44910)
数学(38645)
数学方法(38241)
中国(30262)
(30074)
(28433)
(23885)
业经(23498)
(21643)
地方(21254)
(20424)
贸易(20410)
(19905)
环境(19562)
农业(18418)
理论(17289)
(17238)
(17024)
财务(16949)
财务管理(16902)
(16847)
银行(16809)
(16621)
(16491)
机构
大学(377382)
学院(373911)
(152216)
经济(148950)
管理(146820)
研究(127666)
理学(126754)
理学院(125310)
管理学(123436)
管理学院(122737)
中国(97241)
(81478)
科学(76540)
(73002)
(63110)
中心(57641)
财经(57460)
研究所(57214)
(55668)
(54125)
业大(52422)
(52284)
北京(52105)
(50050)
师范(49653)
经济学(46493)
(46451)
(43693)
农业(43367)
财经大学(42725)
基金
项目(253383)
科学(199590)
研究(189378)
基金(184181)
(159620)
国家(158309)
科学基金(135907)
社会(119950)
社会科(113589)
社会科学(113559)
基金项目(97811)
(96380)
教育(86705)
自然(86476)
自然科(84407)
自然科学(84387)
自然科学基金(82873)
(81826)
编号(77414)
资助(75491)
成果(64288)
(57131)
重点(56552)
(53763)
课题(53397)
(52548)
国家社会(49662)
教育部(49453)
(49413)
创新(49102)
期刊
(168319)
经济(168319)
研究(115010)
中国(75715)
(56842)
学报(55837)
管理(54169)
科学(52840)
(50886)
教育(44348)
大学(43043)
学学(40044)
农业(35343)
(32294)
金融(32294)
技术(31702)
财经(28172)
经济研究(26909)
业经(25745)
(24106)
问题(22104)
图书(20672)
(18943)
理论(17952)
(17773)
科技(17382)
技术经济(16915)
资源(16842)
(16789)
现代(16676)
共检索到556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潘峰  王琳  
在中国式分权的制度背景下,以排污收费为例,对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动态博弈模型,刻画了环境规制的约束性本质特征。以此为基础,通过对政府规制利益集团理论Peltzman模型进行修正和拓展,构建了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执行均衡模型,阐述了环境规制执行均衡的形成机制。基于环境规制执行均衡模型,分析了制度因素、环境规制政策标准、治污成本和污染削减技术对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通过调节环境规制执行强度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从而达到环境规制执行的均衡状态。中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彩云  陈岑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的影响有所变化,且这些变化与财政分权、政绩考核指标的变化有关,本文利用中国2003—2011年269个城市面板数据从实证角度验证这一问题。结果发现:整体来看,2003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上升,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呈现倒"N"型影响。其具体原因为:从财政分权角度看,随着事权和财权增加,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于政绩考核指标,综合基准回归和稳健分析,经济增速越快,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的负向影响越大,随着减排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增长率提高),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的影响呈现先正后负的特征。本文为评价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影响的变化提供了实证依据,并评价了政绩考核指标在环境规制水平变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如何提升环境规制水平有一定启发。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潘峰  西宝  王琳  
基于政府规制利益集团理论的Stigler-Peltzman模型,结合中国式分权的制度背景,建立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均衡模型,以环境规制的制定均衡为基准着重考察了环境规制的执行均衡,分析了环境规制执行均衡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执行均衡与制定均衡的偏离可以作为一类环境规制失灵问题的理论依据,偏离程度代表了规制失灵的严重程度。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增长指标的权重系数、环境指标的权重系数、企业利润对地方政府经济收益的影响系数以及污染削减技术进步等因素,都会对环境规制的执行均衡产生影响。缩小规制执行均衡与制定均衡的偏离,是促使地方政府高效执行环境规制的可能途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怡  
以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为核心的"中国式分权"导致地方政府在进行环境规制过程中的"策略性"行为,产生环境规制非完全执行普遍性现象。界定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非完全执行路径"锁定"与"解锁",分析了路径"锁定"与"解锁"的形成机理,据此构建环境规制非完全执行路径"锁定"两方博弈和路径"解锁"三方博弈模型,证实了中央政府和社会公众引入到环境规制中则是解锁环境规制非完全执行的首要条件。从环境规制垂直管理幅度、绿色政绩考核机制、环境法制建设和多元化环境治理主体机制四方面探讨了环境规制非完全执行路径解锁的途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晓丽  许垒  
中国式分权机制下,政治和经济双重激励使地方政府竞相降低税率吸引FDI流入,本文考察了这种税收竞争的策略性及其对FDI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模型表明地区间策略性税收竞争将通过降低外资质量影响FDI经济增长效应。使用1999-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间外资企业实际所得税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税收优惠对FDI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并且税收优惠幅度越大,阻碍作用越强。因此,我国需要加大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以使地方政府放弃对FDI的盲目追捧,转而注重FDI质量,提高FDI对国民福利的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欣怡  
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债规模的增加与区域环境污染间存在何种影响效应?文章通过构建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城投债等指标,采用面板动态系统GMM估计分析发现: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地方政府债对于区域环境污染存在一定的抑制效应,即城投债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进一步城投债对于财政分权的环境污染效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不同维度指标检验下,上述估计结果依然稳健。因此,在当前政府财政收支压力日益上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发挥城投债的积极效应,对于区域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邓可斌  李智鹏  
以2006—2008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生控制权转移的135家目标上市公司为样本,尝试给出中国式分权环境下地方政府干预行为对控制权转移后企业绩效影响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与控制权转移前1年相比,控制权转移后目标上市公司的综合绩效得分在3年内均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但控制权转移当年的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度越高,控制权转移后3年内的绩效提升作用就越不明显。这说明,地方政府干预对企业变更控制权后的绩效提升起到了负面的抑制作用。因而,尽量降低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动机,是控制权转移市场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佟岩  贾李盼  
分析了完全信息下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静态博弈和混合策略博弈,得出企业污染环境的额外收益、声誉成本和政府的监管成本、政治成本都影响两者行为的选择的结论。引入贴现因子,分析了多阶段动态重复博弈,发现企业未来的选择与贴现因子的大小密切相关。从3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改善两者行为的政策建议,首先应该建立合理的制度,使用合理的规制工具;其次,提高政府的监管效率,加大惩罚力度;最后,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从根本上降低污染成本。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婉  
本文通过理论和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仅就预算外收入问题本身并不能解决预算外收入膨胀。从根源上说,它受我国中央和地方间的财政分配模式的影响。如果要降低地方政府对预算外收入的依赖,中央政府必须考虑,把更多的收入资源和收入权力让渡给地方政府,减少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依赖,增加其财政的自给程度。在支出方面,需要增加地方政府的支出规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屹然  谢家智  
对分权制度下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财政与金融分权的空间外溢效应并不相同,其中财政分权能够促使技术外溢增强,从而带动区域科技效率的整体提升;但金融分权下成本转嫁形成的成本外溢对区域科技效率起到抑制作用,不同区域外溢收益与成本的冲抵结果最终影响该区域科技资金效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寇恩惠  戴敏  
本文利用手工搜集的2008—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创新补贴数据,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创新补贴偏向。研究发现:中国式分权下,地方政府产生了创新补贴偏向。异质性检验发现,地方政府创新补贴偏向在样本期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晋升压力较大地区的地方政府有更严重的创新补贴偏向,地方政府对中央产业政策支持行业表现出较低的创新补贴偏向,而社会监督相对缺失地区政府的创新补贴偏向更为严重。机理分析表明,地方官员追求短期经济绩效以及创新补贴高风险、缓见效的特点使得地方政府产生了创新补贴偏向。短期内调整地方政府财政补助结构,长期考虑减少甚至取消地方政府财政补助是深化市场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桂芬  
一、地方政府角色地方政府是相对于中央政府而存在,地方政府作为贴近地方经济的制度供给者,不仅要充当中央政策意图的传递者及执行者,还要担当地方经济发展的代言者及推动者。而我国的地方政府不仅具有地方政府的一般特征,还伴生有中国转型期的独特特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瑞姣  王赛德  
中国式分权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经济上的分权与政治上的集中管理体制的紧密结合。中国经济改革始终围绕着如何在垂直的政治治理体制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分税制改革以来,虽然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相对清晰,但支出责任并没有被正式划分。中国地方政府支出也因此表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并给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带来风险。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军  
尽管中国经济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但它的体制和组织结构始终让人着迷。在20世纪70~80年代,西方的经济学家就发现中国的计划体制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安排,与苏联的标准模式不同。一个最重要的不同是,中国的地方政府拥有资源和控制经济的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钟馗  廖尝君  杨俊  
经济赶超行为使得地方政府降低了环保门槛,放松了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同时导致地方政府的环保投入严重不足,这不利于环境保护及持续改善。通过构建包括环境质量方程和产出决定方程在内的联立方程模型,并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经济赶超行为和环境质量的相关性进行计量分析,可以发现,地方政府的经济赶超行为对环境质量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同时,环境质量的恶化也显著地阻碍了地区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