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7)
- 2023(11425)
- 2022(9737)
- 2021(9129)
- 2020(7788)
- 2019(17952)
- 2018(17731)
- 2017(34389)
- 2016(18283)
- 2015(21185)
- 2014(20994)
- 2013(20814)
- 2012(19308)
- 2011(17459)
- 2010(17445)
- 2009(16486)
- 2008(16409)
- 2007(14354)
- 2006(12599)
- 2005(11573)
- 学科
- 济(80057)
- 经济(79937)
- 管理(59055)
- 业(52563)
- 企(44687)
- 企业(44687)
- 方法(38340)
- 数学(33443)
- 数学方法(33200)
- 中国(23891)
- 财(22584)
- 农(19801)
- 制(19382)
- 贸(17465)
- 贸易(17455)
- 业经(17179)
- 易(17050)
- 环境(15477)
- 体(13849)
- 学(13583)
- 银(13408)
- 银行(13392)
- 务(13280)
- 财务(13247)
- 财务管理(13215)
- 融(13199)
- 金融(13195)
- 行(12844)
- 划(12776)
- 地方(12775)
- 机构
- 大学(269433)
- 学院(266463)
- 济(119135)
- 经济(116999)
- 管理(102610)
- 研究(90514)
- 理学(88686)
- 理学院(87704)
- 管理学(86526)
- 管理学院(86022)
- 中国(71219)
- 财(57230)
- 京(56271)
- 科学(50036)
- 财经(45574)
- 所(44038)
- 经(41602)
- 中心(40615)
- 研究所(39615)
- 经济学(38731)
- 江(38375)
- 农(37095)
- 北京(35879)
- 经济学院(34911)
- 财经大学(34032)
- 业大(33994)
- 范(33775)
- 师范(33486)
- 院(32606)
- 州(30223)
- 基金
- 项目(175175)
- 科学(140280)
- 基金(131040)
- 研究(130667)
- 家(113105)
- 国家(112214)
- 科学基金(96997)
- 社会(87860)
- 社会科(83463)
- 社会科学(83445)
- 基金项目(68355)
- 省(64637)
- 教育(60685)
- 自然(59810)
- 自然科(58456)
- 自然科学(58439)
- 自然科学基金(57478)
- 划(55161)
- 资助(54341)
- 编号(50883)
- 成果(42706)
- 部(41431)
- 重点(39651)
- 国家社会(37753)
- 制(37600)
- 发(37000)
- 创(36929)
- 教育部(36573)
- 课题(35692)
- 人文(35001)
- 期刊
- 济(128677)
- 经济(128677)
- 研究(82470)
- 中国(54934)
- 财(44917)
- 管理(39475)
- 学报(37348)
- 科学(36881)
- 农(33439)
- 大学(30038)
- 教育(28606)
- 学学(28180)
- 融(26252)
- 金融(26252)
- 财经(24136)
- 农业(22445)
- 经济研究(21830)
- 技术(21639)
- 经(20782)
- 业经(18717)
- 问题(17230)
- 贸(16503)
- 世界(14272)
- 国际(14161)
- 业(13040)
- 技术经济(12557)
- 统计(11912)
- 版(11776)
- 商业(11694)
- 理论(11299)
共检索到400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小梅
文章基于我国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合成了中国式分权(环境分权和财政分权)与文化非正式制度的各项指标,并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式分权、文化非正式制度及其互动机制,对环境污染的空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环境污染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环境分权与文化非正式制度因素加剧了环境污染,而财政分权制度则有利于环境质量的优化,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地区间的"策略性"减排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斌 李拓
以中国式分权为视角,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土地财政引起环境污染的直接效应及环境规制效应进行分析,并利用中国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财政规模扩张直接加剧了环境污染;低水平的环境规制会刺激土地财政规模扩张而加剧土地财政的污染效应;经济增长、城市化、能源效率等也是影响环境污染的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强 冉光和 谷继建
绿色和开放发展理念已成为中国"十三五"规划的主题。利用2003~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并采用3SLS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式分权体制下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国式分权体制下,FDI具有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但地方政府过度引资竞争弱化了FDI的增长效应;FDI对中国环境污染具有"污染光环"效应,即FDI流入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仍处于长期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左侧,经济增长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闫文娟 钟茂初
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并存以及中央政府引导地方政府之间"GDP竞赛"的过度竞争是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核心内涵,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先从理论上提出假说,然后利用1999-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式财政分权确实增加了外溢性公共物品(如废水)以及覆盖全国的纯污染公共物品(如二氧化硫)的污染排放强度,但并没有增加地方污染公共物品(如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排放强度;由于排污费收取的人为因素较大,排污费政策对污染物排放的抑制效应不明显;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有选择地放松了一些上缴税收高的工业企业的二氧化硫以及固体废物排放的监管,这样便呈现出污染物在不断增加,排污费的收入也在...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排污费 环境污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为杰 任成媛 胡蓉
中国的环境污染与政治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地方政府竞争是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政府间策略性行为的考虑,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环境污染的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阶段性特征及区域差异。随着中央政府不断加大环境考核力度,生态文明导向日趋明确,地方政府竞争并未带来环境污染水平的提升,东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规范政府间环境策略互动行为成为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方面。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祝遵宏 黄莎莎
本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利用我国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税制绿化度与不同工业污染排放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税制绿化度与工业废物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工业废水排放则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考虑了排污费的税制绿化度使这些负相关关系均不显著。进一步区分区域研究表明:税制绿化度与工业污染排放的负相关关系仍然成立,且这一负相关关系在中西部地区更加显著。
关键词:
税制绿化度 环境污染 税制优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薛钢 潘孝珍
财政分权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权力分配关系,它可以通过支出分权度和收入分权度两个指标进行衡量。从理论上分析,大多数研究结论都认为财政分权与污染量排放存在负激励,但是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1998年到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财政分权与污染物排放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选取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衡量污染物排放规模的指标,选择支出分权度与收入分权度作为解释变量,选择人均GDP、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外商投资总额、工业化水平作为控制变量。本文还将所有省份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组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平 杨梦洁
中国式财政分权具有经济权利下放而政治权利高度集中、收入分权度低而支出分权度高的特点,这些特征在负面导致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低下。首先对其影响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其次选取2000—2011年中国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财政支出分权度、财政收入等因素对于政府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度对政府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额有显著的负效应,并且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负效应更为明显,总体上随时间推移政府环境治理积极性持续下降;最后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环境治理投资 支出分权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余长林 杨惠珍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三部门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分权体制下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2007-2013年中国287个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对中国环境污染的总体影响是不确定的,地方财政支出规模通过结构效应和替代效应降低了中国环境污染,而通过增长效应提高了环境污染;地方财政支出中提高经济建设支出占比增加了中国的环境污染,而提高社会服务性支出占比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最后,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启示:改革目前地方政府单一型的激励机制,将生态效...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支出 环境污染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筱乐
本文在Antweiler研究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不完全契约理论,构建了企业排污的一般模型,并使用"差异中差异"的估计方法,基于省级制造业大类行业数据,考察契约制度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契约制度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契约制度较为完善的地区,企业倾向于投入"减排专用资本"进行污染减排活动,进而改善环境质量。但是这种积极作用在契约密集度较高的行业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强化,而行业本身的污染强度属性则可以解释这一"反常"的结果。为克服内生性问题,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再估计,上述结论依然稳健。
关键词:
契约制度 环境污染 不完全契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杰 林云
选取2005~2012年我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从产业层面探讨我国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产业规模、外商直接投资、能源消耗、科技投入、环境规制等条件下,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N"型关系,并且目前我国制造业集聚水平以中低集聚度为主,处于倒"N"型曲线的两个转折点之间。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制造业集聚水平以降低环境污染水平的政策建议,最终实现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的双赢。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环境污染 EG指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刚
基于1994~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考察了FDI竞争与环境规制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是:中国的环境规制实际上对FDI的流入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有动机以放松环境管制为手段来吸引更多的FDI流入,这导致中国成为跨国污染企业的"污染避难所";地方政府间的这种"竞争到底"行为根源于中国特有的分权模式,这提醒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国式分权对地方政府治理结构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贲友红 李向东
采用2004—2014年中国各省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控制环境污染可能存在的空间关联效应的基础上,从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两个角度,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收入分权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财政支出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则显著为负,说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分权恶化了环境污染,财政支出分权则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文章研究结论为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以及促进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贲友红 李向东
采用2004—2014年中国各省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控制环境污染可能存在的空间关联效应的基础上,从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两个角度,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收入分权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财政支出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则显著为负,说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分权恶化了环境污染,财政支出分权则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文章研究结论为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以及促进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本 胡天贶 赵康
环境权力在多层级政府间的合理配置是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基石。本文基于成本收益分析建立了环境分权理论框架,聚焦中国多层级地方政府,基于环保系统人员数测算了省、市、县环境分权及其动态变化,对省级以下环境分权定量研究进行了深化拓展;利用1992—2015年面板数据的多种工具变量回归,定量评估了多层级环境分权的污染治理效果。研究发现,中国环境管理向县分权和向中央集权并存,省级、市级管理力量被相对削弱;环境权力下放至县属于“过度分权”,加剧了工业污染;扩大市级环境权、特别是监测权有助于工业污染减排;环保目标责任制的强力协调“中和”了县级增污和市级减排效应。环境分权的治污效果因不同管理职能、污染物和区域迥异,其政策启示是,应探索按管理要素划分的,与区域特征、污染物类型相契合的灵活性的纵向环境权力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