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9)
- 2023(12540)
- 2022(11079)
- 2021(10783)
- 2020(8917)
- 2019(21167)
- 2018(21076)
- 2017(40818)
- 2016(22059)
- 2015(25257)
- 2014(25267)
- 2013(25181)
- 2012(22996)
- 2011(20893)
- 2010(20898)
- 2009(18995)
- 2008(18672)
- 2007(16124)
- 2006(14254)
- 2005(12870)
- 学科
- 济(88471)
- 经济(88358)
- 管理(61519)
- 业(57810)
- 企(47655)
- 企业(47655)
- 方法(40277)
- 数学(34879)
- 数学方法(34436)
- 中国(26353)
- 农(23890)
- 财(21126)
- 业经(19116)
- 贸(18776)
- 贸易(18766)
- 学(18626)
- 易(18322)
- 制(16842)
- 地方(16473)
- 农业(15548)
- 理论(15289)
- 和(14456)
- 银(14120)
- 银行(14087)
- 环境(13617)
- 行(13448)
- 技术(13312)
- 务(13045)
- 融(13033)
- 金融(13031)
- 机构
- 大学(314331)
- 学院(311049)
- 济(127767)
- 经济(125053)
- 管理(123565)
- 研究(108097)
- 理学(106477)
- 理学院(105310)
- 管理学(103601)
- 管理学院(103056)
- 中国(82501)
- 京(68531)
- 科学(65600)
- 财(57085)
- 所(54549)
- 研究所(49589)
- 中心(48255)
- 农(46878)
- 财经(45864)
- 北京(44572)
- 业大(43971)
- 江(43821)
- 范(42101)
- 经(41831)
- 师范(41770)
- 院(38905)
- 经济学(38386)
- 农业(36540)
- 州(35928)
- 经济学院(34533)
- 基金
- 项目(209463)
- 科学(164269)
- 研究(156065)
- 基金(151697)
- 家(131778)
- 国家(130704)
- 科学基金(111669)
- 社会(97268)
- 社会科(92109)
- 社会科学(92081)
- 基金项目(80360)
- 省(79125)
- 自然(71845)
- 教育(71761)
- 自然科(70186)
- 自然科学(70170)
- 自然科学基金(68894)
- 划(67650)
- 编号(63988)
- 资助(63421)
- 成果(53101)
- 部(47300)
- 重点(46742)
- 发(44629)
- 课题(44137)
- 创(43282)
- 教育部(40784)
- 创新(40355)
- 大学(39803)
- 国家社会(39773)
- 期刊
- 济(140402)
- 经济(140402)
- 研究(96906)
- 中国(60092)
- 学报(46739)
- 管理(45889)
- 科学(44436)
- 农(42982)
- 财(41897)
- 教育(38553)
- 大学(35597)
- 学学(32919)
- 农业(30408)
- 技术(27321)
- 融(26962)
- 金融(26962)
- 经济研究(22724)
- 财经(22069)
- 业经(21692)
- 经(18895)
- 问题(18382)
- 图书(18279)
- 业(16276)
- 贸(15671)
- 理论(15605)
- 技术经济(14954)
- 科技(14527)
- 世界(14324)
- 实践(13973)
- 践(13973)
共检索到462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林
产能过剩问题是多年来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久治未愈的"痼疾",成功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呈现出日益加剧和蔓延的趋势,已从阶段性、结构性产能过剩演化成持续性、全面性产能过剩,这主要是由经济周期、市场失灵、体制扭曲、结构失衡、需求疲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产能过剩的程度,可以采用直接调查法和以峰值法、生产函数法、成本函数法、协整分析法、非参数估计法、向量自回归法等为主的间接法进行测度。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应该在市场经济条件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加强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从减少政府干预、完善市场机制、重构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与晋升选拔制度、调整产...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产能利用率 过度投资 结构失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冯梅 孔垂颖
通过对产能过剩概念、原因、度量和预警等方面研究的回顾,总结出相关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研究表明,国内外学者对产能过剩的概念和原因的研究已较为成熟,而在度量和预警方面还缺乏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实证分析。
关键词:
产能过剩 概念 原因 度量方法 预警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付保宗
如何看待产能过剩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真伪命题之争。关于产能过剩的成因,学术界试图从市场组织结构和企业行为、信息不对称和产业特性、体制机制和政策等多个角度进行解释。本文对产能过剩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产权制度 分配制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翟东升
目前,我国的钢铁、建材、造船等传统制造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新兴产业如光伏、风电设备制造业也出现了严重产能过剩,还有一些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趋势。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可谓"中国式"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捷敏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产能过剩的概念、产能过剩程度的度量和判断、产能过剩的表现形式与后果、产能过剩的产生原因及其治理对策等;其中,"产能过剩程度的度量和判断"属于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定量研究的核心部分,包括产能利用水平的度量指标及其估算方法、产能过剩问题的判断标准两方面内容。基于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总库"中的文献,本文从产能利用水平的度量指标及其估算方法、产能过剩问题的判断标准两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定量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化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定量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能过剩 定量研究 产能利用率 判断标准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保江 韩心灵
"中国式"产能过剩是由市场机制与政府深度介入经济合力作用下微观经济主体理性与非理性投资决策的畸形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成本。"中国式"产能过剩难以治理的原因有二:一是特殊的形成机理,地方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合力推动产能扩张;二是较大的治理成本,导致各方难以承受。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应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阻断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做好相关制度设计,降低治理产能过剩的成本。
关键词:
政府作为 三去一降一补 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保江 韩心灵
"中国式"产能过剩是由市场机制与政府深度介入经济合力作用下微观经济主体理性与非理性投资决策的畸形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成本。"中国式"产能过剩难以治理的原因有二:一是特殊的形成机理,地方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合力推动产能扩张;二是较大的治理成本,导致各方难以承受。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应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阻断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做好相关制度设计,降低治理产能过剩的成本。
关键词:
政府作为 三去一降一补 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润崧
文章比较了测量产能过剩的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将产能产出定义为有效产出或最大产出,前者主要通过成本函数或者利润函数方法求得,后者主要通过企业调查法、数据包络分析(DEA)和峰值法求得。间接法通过对现有统计数据构建反映产能利用率的指标体系来考察和判断产能利用情况,并对产能过剩进行监测预警。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产能利用率 直接法 间接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夏策敏
有关财政分权对公共品供给影响的研究,基于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制度特征,以及不同公共品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关系,得出地方政府偏好基础设施类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而轻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非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现实中,地方政府官员行为目标的差异、地方政府扩张预算外收入的策略性行为、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支出竞争、行政管理支出的扩张、腐败等因素都影响公共品的供给。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公共品 官员晋升锦标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娟娟 林宜珍
中国式金融分权是中国式分权的重要内容,与财政分权共同促成中国经济增长奇迹。随着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推进、地方金融的发展以及区域金融风险的增强,金融分权问题日益凸显。然而既有文献对于金融分权研究的深度和系统性不足。鉴于此,本文结合中国的经济实践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式金融分权的研究脉络和成果,以期推动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和系统化,并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首先,基于相关学术研究的演进梳理中国式金融分权的概念内涵,并厘清其特征表现;接着,围绕金融与财政制度的改革变迁,对改革开放后的金融分权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与阐释;然后,基于"金融分权是‘自上而下’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自下而上’诱致性制度变迁融合作用的结果"的基本判断,在传统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纳入金融手段获取经济资源的天然成本收益优势,阐释并拓展了中国式金融分权的生成逻辑;进而,总结并诠释了中国式金融分权的两大经济效应(经济增长效应与金融风险效应)的形成机制;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为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中国式金融分权研究提供可行方向和思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爱民 刘友金 向国成
本文对"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4年年会暨产业转型升级与产能过剩治理"研讨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归纳。与会专家学者集中探讨了产能过剩下的政府行为与政策、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调整、产能过剩与企业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与治理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等内容,反映了产业转型升级与产能过剩治理研究以及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了诸多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丹丹 孟潇 王芮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和此次金融危机的成功应对,使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模式"持续关注。"中国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特征、体制特征与改革特征,在其演进中日臻完善,内涵由纯粹的经济模式扩展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后危机时代,"中国模式"面临着挑战,也迎来了发展创新的良好机遇。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成果做了简要的综述,以期对"中国模式"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模式 北京共识 民主治理 所有制结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钱敏 张江洋
地区间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地区间竞争策略的同质化、地区间竞争缺乏协调性是形成产能过剩的根源。地区间竞争引致的地方保护阻碍了中央政府治理产能过剩的进程。当产能过剩治理达到短期目标、市场实现短期均衡后,新一轮地区间竞争又会形成新一轮产能过剩,由此产能过剩治理陷入困局。因此,治理产能过剩的当务之急是:中央政府充分发挥计划机制功能,而非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破解产能过剩治理困局的长效机制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央政府要调整地方政府目标,规范和协调地区间竞争。
关键词:
地区间竞争 产能过剩 治理困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航 张雨微
中国超大规模的工业项目投资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相当一部分企业选择较低的产能利用率,导致产能过剩时有发生,造成了要素闲置浪费和产业效率损失。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根源在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有缺陷的制度环境。无论是企业层面、市场层面还是国家层面的制度,都未使关于中间产品、生产要素、公共资源的交易成本控制在最优范围,企业为了适应这种扭曲的制度环境而不得不做出错误的产能决策,进而导致产能过剩加剧。要使中国工业发展摆脱产能过剩困扰,需加快制度创新,着力矫正制度对企业的误导机制,让企业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做出理性的产能
关键词:
产能过剩 制度根源 交易成本 治理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