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9)
- 2023(11615)
- 2022(9738)
- 2021(9376)
- 2020(7668)
- 2019(17544)
- 2018(17207)
- 2017(33277)
- 2016(17966)
- 2015(20320)
- 2014(20052)
- 2013(19458)
- 2012(18155)
- 2011(16533)
- 2010(16765)
- 2009(15844)
- 2008(15832)
- 2007(14008)
- 2006(12698)
- 2005(11729)
- 学科
- 济(68681)
- 经济(68573)
- 管理(57419)
- 业(51547)
- 企(42741)
- 企业(42741)
- 方法(26380)
- 中国(23581)
- 数学(23053)
- 数学方法(22763)
- 财(21841)
- 农(21083)
- 制(20738)
- 贸(16756)
- 贸易(16746)
- 易(16478)
- 业经(16234)
- 体(14128)
- 银(13922)
- 银行(13914)
- 策(13450)
- 行(13426)
- 农业(12654)
- 融(12472)
- 金融(12469)
- 务(12428)
- 财务(12385)
- 财务管理(12355)
- 企业财务(11718)
- 体制(11702)
- 机构
- 学院(252696)
- 大学(252354)
- 济(113860)
- 经济(111693)
- 管理(96420)
- 研究(89849)
- 理学(81812)
- 理学院(80950)
- 管理学(79913)
- 管理学院(79419)
- 中国(71851)
- 财(56831)
- 京(53347)
- 科学(48032)
- 所(43617)
- 财经(43493)
- 中心(40465)
- 经(39648)
- 研究所(38837)
- 江(38095)
- 经济学(36119)
- 农(34918)
- 北京(34530)
- 院(32712)
- 经济学院(32269)
- 财经大学(32234)
- 范(32071)
- 师范(31832)
- 业大(30442)
- 州(29569)
- 基金
- 项目(160409)
- 科学(128295)
- 研究(123775)
- 基金(118188)
- 家(101682)
- 国家(100864)
- 科学基金(86797)
- 社会(81417)
- 社会科(77267)
- 社会科学(77250)
- 基金项目(60567)
- 省(59118)
- 教育(57388)
- 自然(52307)
- 自然科(51100)
- 自然科学(51088)
- 划(50671)
- 自然科学基金(50223)
- 编号(49855)
- 资助(48843)
- 成果(42885)
- 部(38022)
- 重点(36492)
- 制(36183)
- 课题(35666)
- 发(34731)
- 国家社会(34660)
- 创(33717)
- 教育部(33474)
- 性(32854)
- 期刊
- 济(130802)
- 经济(130802)
- 研究(83661)
- 中国(55901)
- 财(44462)
- 管理(38810)
- 农(33446)
- 科学(33105)
- 学报(32000)
- 教育(30503)
- 融(29013)
- 金融(29013)
- 大学(26219)
- 学学(24458)
- 财经(22622)
- 农业(22584)
- 经济研究(21843)
- 技术(21674)
- 业经(19657)
- 经(19569)
- 问题(16849)
- 贸(16356)
- 国际(14661)
- 世界(14354)
- 业(12207)
- 技术经济(11626)
- 现代(11557)
- 坛(11147)
- 论坛(11147)
- 理论(10947)
共检索到397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航 张雨微
中国超大规模的工业项目投资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相当一部分企业选择较低的产能利用率,导致产能过剩时有发生,造成了要素闲置浪费和产业效率损失。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根源在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有缺陷的制度环境。无论是企业层面、市场层面还是国家层面的制度,都未使关于中间产品、生产要素、公共资源的交易成本控制在最优范围,企业为了适应这种扭曲的制度环境而不得不做出错误的产能决策,进而导致产能过剩加剧。要使中国工业发展摆脱产能过剩困扰,需加快制度创新,着力矫正制度对企业的误导机制,让企业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做出理性的产能
关键词:
产能过剩 制度根源 交易成本 治理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保江 韩心灵
"中国式"产能过剩是由市场机制与政府深度介入经济合力作用下微观经济主体理性与非理性投资决策的畸形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成本。"中国式"产能过剩难以治理的原因有二:一是特殊的形成机理,地方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合力推动产能扩张;二是较大的治理成本,导致各方难以承受。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应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阻断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做好相关制度设计,降低治理产能过剩的成本。
关键词:
政府作为 三去一降一补 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保江 韩心灵
"中国式"产能过剩是由市场机制与政府深度介入经济合力作用下微观经济主体理性与非理性投资决策的畸形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成本。"中国式"产能过剩难以治理的原因有二:一是特殊的形成机理,地方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合力推动产能扩张;二是较大的治理成本,导致各方难以承受。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应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阻断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做好相关制度设计,降低治理产能过剩的成本。
关键词:
政府作为 三去一降一补 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翟东升
目前,我国的钢铁、建材、造船等传统制造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新兴产业如光伏、风电设备制造业也出现了严重产能过剩,还有一些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趋势。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可谓"中国式"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钱敏 张江洋
地区间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地区间竞争策略的同质化、地区间竞争缺乏协调性是形成产能过剩的根源。地区间竞争引致的地方保护阻碍了中央政府治理产能过剩的进程。当产能过剩治理达到短期目标、市场实现短期均衡后,新一轮地区间竞争又会形成新一轮产能过剩,由此产能过剩治理陷入困局。因此,治理产能过剩的当务之急是:中央政府充分发挥计划机制功能,而非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破解产能过剩治理困局的长效机制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央政府要调整地方政府目标,规范和协调地区间竞争。
关键词:
地区间竞争 产能过剩 治理困局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立国 鞠蕾
行业性产能过剩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痼疾,也是政府经济性规制强调的重点问题。然而,以市场失灵的传统思路提出的相关规制政策效果有限。实际上,正是政府规制失灵引发了市场失灵,从而导致了产能过剩,政府不当干预是我国行业性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以光伏产业为例进行分析,发现政府在经济性规制上"错位"、在社会性规制上"失位",导致行业发展不稳定、分配不公、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问题,引发行业性产能过剩。建立产能过剩治理的长效机制,政府需要在社会性规制上"补位"、在经济性规制上适度"退位",将供求关系交由市场自我调节,减少政府干预。
关键词:
产能过剩 政府干预 光伏产业调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贾甫 冯科 韦静强
在我国巨额货币供给背景下,"钱荒"的发生看似是一个悖论,实质是银行体系内在结构性失衡和外部随机冲击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究其原因,在非均衡经济和金融抑制条件下,很多银行将短期负债大量投入低流动性的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造成严重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一旦出现某种或一组外在力量的冲击,银行就会出现暂时性甚至周期性"钱荒",在严重时则演变为一场金融危机。对此,制度设计者既要改革金融监管体制,鼓励金融创新,又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从而为根治周期性"钱荒"打下制度基础和经济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林
产能过剩问题是多年来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久治未愈的"痼疾",成功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呈现出日益加剧和蔓延的趋势,已从阶段性、结构性产能过剩演化成持续性、全面性产能过剩,这主要是由经济周期、市场失灵、体制扭曲、结构失衡、需求疲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产能过剩的程度,可以采用直接调查法和以峰值法、生产函数法、成本函数法、协整分析法、非参数估计法、向量自回归法等为主的间接法进行测度。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应该在市场经济条件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加强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从减少政府干预、完善市场机制、重构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与晋升选拔制度、调整产...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产能利用率 过度投资 结构失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皮建才 赵润之
为了分析中国式分权下的体制性产能过剩,本文构建了一个地方政府进行补贴竞争的动态博弈模型。首先区分了地方政府的产量补贴与产能补贴,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地方政府是"市场效率导向"型或"辖区GDP导向"型时的体制性产能过剩、社会福利和企业自生能力。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地方政府的产量补贴,还是地方政府的产能补贴,都会使得企业的产能过剩更加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为"辖区GDP导向"型时,地方政府对辖区GDP的重视程度与整体社会福利之间呈倒U型关系,这表明中央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地方官员政治晋升规则,使得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治理体制性产能过剩,既要考虑社会福利效应,也要考虑企业的自生能力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求光 沈伟腾 陈琦
海洋生态损害行为的产生与制度环境密不可分,本文围绕市场机制失灵—政府机制失灵—社会机制失灵的三元分析框架,探究中国海洋生态损害的制度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位一体"的海洋生态损害治理方案。海洋生态损害市场机制失灵强调海洋产权私有化困境及市场作用扭曲所带来的影响,政府机制失灵分析从制度激励视角出发,揭示中国过去以GDP为核心的晋升考核机制以及由此形成的各地区竞争格局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危害,社会机制失灵分析从社会治理的视角出发,强调海洋生态保护中社会力量的缺失与个体高昂的行动成本以及社会资本培育的不足紧密相关。鉴于此,本文提出构建排污权交易、绿色GDP考核和社会力量相结合"三位一体"的海洋生态损害治理架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国 王晓姝 付扬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铝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能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部分装备和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作为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行业,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十分严峻,并有向上下游行业蔓延的趋势,资源和能源瓶颈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等等。尽管从2002年开始,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调控和引导铝工业行业的发展,但是其迅猛扩张的势头依旧不减。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电解铝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后认为,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的形成,与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冲动存在直接的关系,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问题进一步加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梁荣成
基于制度逻辑及其整合机制的分析,结合企业管理之道、体、术,中国式管理体现出三大特点:基本逻辑上,经济逻辑—政治逻辑—技术逻辑是基本;中西规则上,中西合璧、中魂西制、中主西辅、中实西形是事实;三层共振上,与高层、中层、低层分别形成思维共振、行为共振、利益共振。
关键词:
中国式管理 中魂西制 制度逻辑 三层共振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俏彬 贾康
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在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恢复正确的价格信号与价格形成机制,使企业面对真实成本与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压力,以实现淘汰落后产能、消减过剩产能的效果。化解体制性产能过剩的重点在于消除政府干预价格的诸多体制性土壤,减少行政干预,大力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干部考核制度和财税制度,使国家产业政策及其实施机制科学化、合理化。
[期刊] 求索
[作者]
包炜杰
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进一步学术追问,这要求从国家治理层面作出符合中国经验事实与改革逻辑的系统性回答。从主体逻辑来看,党、政府与市场的内在关系成为中国国家建构的组织保障;从制度逻辑来看,通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转化为治理效能,进而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从价值逻辑来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人民城市等一系列国家治理鲜活实践深刻反映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驾驭好资本的价值底蕴。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不仅在理论上打破了西方治理理论窠臼,而且在实践中以治理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邵安菊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以及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制造面临近30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外需市场的低迷以及内需市场的不振,使得过度投资引发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中国不可避免地滑入了产能过剩的经济周期。产能过剩的"顽疾"已从部分行业蔓延至整个中国制造。因此,尽快从源头化解产能过剩这一棘手问题,已成为中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必由之路。文章分析了中国制造产能过剩的严峻现实与基本特征,对产能过剩的后果与成因进行了探究,并提出去产能需从供给侧的源头治理开始,从宏观到微观多管齐下,"堵""疏"并用、升级与淘汰并举,方能取得真正实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