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99)
- 2023(14528)
- 2022(12609)
- 2021(12375)
- 2020(10164)
- 2019(23816)
- 2018(23542)
- 2017(45382)
- 2016(24696)
- 2015(28080)
- 2014(28108)
- 2013(27697)
- 2012(25619)
- 2011(22870)
- 2010(23079)
- 2009(20989)
- 2008(20742)
- 2007(17783)
- 2006(15667)
- 2005(13898)
- 学科
- 济(94211)
- 经济(94101)
- 管理(73077)
- 业(67536)
- 企(55820)
- 企业(55820)
- 方法(42444)
- 数学(37090)
- 数学方法(36650)
- 财(34564)
- 中国(29473)
- 农(26893)
- 业经(20460)
- 贸(20170)
- 贸易(20160)
- 制(19970)
- 易(19708)
- 学(19391)
- 地方(19097)
- 务(18114)
- 财务(18044)
- 财务管理(17994)
- 农业(17215)
- 企业财务(17053)
- 理论(16074)
- 银(15686)
- 银行(15653)
- 策(15457)
- 和(15180)
- 行(14882)
- 机构
- 大学(343020)
- 学院(342262)
- 济(141439)
- 经济(138449)
- 管理(135698)
- 研究(118064)
- 理学(116992)
- 理学院(115738)
- 管理学(113972)
- 管理学院(113372)
- 中国(90075)
- 京(73634)
- 科学(70921)
- 财(70597)
- 所(59288)
- 研究所(53711)
- 财经(53175)
- 中心(52810)
- 农(51949)
- 江(49359)
- 经(48464)
- 业大(47901)
- 北京(47456)
- 范(45024)
- 师范(44676)
- 院(42771)
- 经济学(42540)
- 农业(40521)
- 州(39658)
- 财经大学(39322)
- 基金
- 项目(229859)
- 科学(180456)
- 研究(171998)
- 基金(166447)
- 家(144120)
- 国家(142931)
- 科学基金(122448)
- 社会(107504)
- 社会科(101859)
- 社会科学(101832)
- 基金项目(87516)
- 省(87394)
- 教育(79261)
- 自然(78446)
- 自然科(76612)
- 自然科学(76591)
- 自然科学基金(75224)
- 划(74280)
- 编号(70888)
- 资助(69615)
- 成果(58939)
- 部(51933)
- 重点(51181)
- 课题(49057)
- 发(48980)
- 创(47698)
- 教育部(44856)
- 创新(44464)
- 国家社会(44014)
- 项目编号(43600)
- 期刊
- 济(154978)
- 经济(154978)
- 研究(107146)
- 中国(67799)
- 财(56017)
- 学报(50874)
- 管理(49771)
- 科学(47598)
- 农(47438)
- 教育(40865)
- 大学(38892)
- 学学(36360)
- 农业(33495)
- 融(31114)
- 金融(31114)
- 技术(29288)
- 财经(25931)
- 经济研究(25735)
- 业经(24053)
- 经(22122)
- 问题(19813)
- 图书(17881)
- 业(17848)
- 贸(17395)
- 理论(16432)
- 技术经济(16099)
- 世界(15543)
- 科技(15516)
- 现代(15278)
- 版(14961)
共检索到511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秀国
从来源于入世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繁荣的中国式"荷兰病"理论出发,分析中国式荷兰病通过"体制惰性效应"对中国财政收支体制与财政收支政策的诸多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财政收支状况改善的同时,不仅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明显恶化,而且社会财富加速向公共部门集中,"国富民穷"现象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到较大制约。因此,应及时对个人、企业进行实质性减税,积极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及领域,增加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科学技术以及农业的财政支出比重,进一步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权利与义务,从而确保中国经济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龚秀国
中国式"荷兰病"来源于中国入世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空前繁荣。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中国式荷兰病通过"体制惰性效应"对中国财政收支体制与财政收支政策的诸多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整体财政能力增强和财政收支状况改善的同时,不仅我国外债结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明显恶化,而且社会财富加速向公共部门集中,"国富民穷"现象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到较大制约。文章最后建议及时对个人、企业进行实质性减税,积极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及领域,增加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科学技术以及农业的财政支出比重,进一步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权利与义务,从而确保中国经济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荷兰病 体制惰性效应 财政收支 财政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龚秀国 邓菊秋
文章从来源于入世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繁荣的中国式"荷兰病"理论出发,对中国式"荷兰病"通过"支出效应"、"资源转移效应"和"人民币汇率效应"等渠道影响中国城乡就业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在"中国式荷兰病"的影响下,我国就业城镇化趋势明显,传统就业主渠道丧失,特别是就业增长越来越严重地依赖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持续繁荣以及大规模从事加工贸易的东部沿海地区。文章建议规范和鼓励城镇服务业发展、支持企业产品与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以及加大中央政府财政反哺农业和中西部地区等措施来确保中国经济与城乡就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龚秀国
本文从来源于入世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繁荣的中国式"荷兰病"理论出发,对中国式荷兰病通过体制惰性效应、人民币汇率效应、资源转移效应等对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诸多影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证分析。分析发现,在"体制惰性效应"等影响下,中国"国富民穷"、东西部差距以及城乡差距问题日益恶化;但在"人民币汇率效应"作用下,东西部差距存在明显减缓趋势。文章最后建议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积极推行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从而确保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顺利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龚秀国
本文从来源于加入WTO后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繁荣的中国式"荷兰病"理论出发,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中国式荷兰病通过"支出效应"、"资源转移效应"、"人民币汇率效应"、"体制惰性效应"以及"技术创新效应"等对中国外来直接投资的诸多影响。文章实证研究发现,持续、大规模涌入我国的外来直接投资不仅投资产业和流入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在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和贸易顺差迅速扩大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式荷兰病和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文章最后建议制定国家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及时赋予外商投资企业以国民待遇,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切实鼓励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从而确保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龚秀国
文章以源于入世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繁荣的中国式"荷兰病"理论为基础,对中国式荷兰病通过体制惰性效应、人民币汇率效应、资源转移效应等渠道影响中国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文章发现,在体制惰性效应影响下,我国国富民穷、东西部差距以及城乡差距问题日益恶化;但在"人民币汇率效应"作用下,东西部差距呈明显减缓趋势。文章最后建议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积极推行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以确保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顺利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俊 仲震康 彭千卉
一、美国新医改的内容医疗改革是美国历届政府最为头疼的事情之一。目前美国的医疗体制存在很多弊端,低覆盖率、低效率和高成本是其中的三大主要问题。美国的医疗负担已经成为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掣肘。因为美国的大部分医疗保险是雇主依法为雇员支付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龚秀国 邓菊秋
文章从实证角度深入探讨了中国式"荷兰病"通过"支出效应"、"资源转移效应"和"人民币汇率效应"等渠道,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对西部大开发的影响。文章建议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加大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以及鼓励中西部内陆地区更积极主动地改善投资环境和培育优势产业,从而减少中国式"荷兰病"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凯 储敏伟
回答了如下问题:长期赤字之下,中国财政收支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能否实现自动平衡?中国预算体制是否能对赤字进行有效的约束?未来预算如何改革?此外,本文还强调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预算的长期均衡性原则,建立财政收支科学合理的关系.确保财政收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实现平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段引玲 裴传智
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政策配合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段引玲,裴传智长期以来,财政信贷综合平衡,是我国追求经济总量平衡的一种基本方法。今天,我们研究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的政策配合问题,实际上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信贷综合平衡问题。研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煜 徐翱 尚长风
本文首先指出了已有的关于中国贸易收支顺差文献的一个重大缺陷,即遗漏了决定性的解释交量财政分权,从而其结果的无偏性和一致性值得怀疑;然后发展了一个中国式的财政分权对于中国贸易收支顺差影响的理论机制,并对1980—2005年的数据采用多变量的Johnsen协整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中国式的财政分权是贸易收支顺差的制度性根源,它对我国的贸易收支顺差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人民币升值不但不能减轻贸易收支顺差,反而加剧了贸易收支顺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华春 刘清杰
通过选用1950年-2015年之间财政收支时间序列数据,应用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财政决算收入与决算支出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得出财政收支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收入引起支出,这与中国以收定支的预算编制原则相适应。为推进中国财政收支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本研究以差分序列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为基础,运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拟合方程,选择对财政收入进行分析预测,寻求最优模型并提供较准确的预测效果,为财政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编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提供参考依据;未来财政收
关键词:
财政收支 因果关系 ARIMA预测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华春 刘清杰
通过选用1950年-2015年之间财政收支时间序列数据,应用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财政决算收入与决算支出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得出财政收支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收入引起支出,这与中国以收定支的预算编制原则相适应。为推进中国财政收支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本研究以差分序列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为基础,运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拟合方程,选择对财政收入进行分析预测,寻求最优模型并提供较准确的预测效果,为财政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编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提供参考依据;未来财政收入增速趋缓的预测结论表明中国以民生为导向的公共财政建设正在发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
财政收支 因果关系 ARIMA预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化杰 王毅
财政收支是影响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是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结合点。近年来,财政在中央银行存款的绝对量和相对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