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1)
2023(12681)
2022(11092)
2021(10795)
2020(8971)
2019(21240)
2018(21059)
2017(40797)
2016(22043)
2015(25349)
2014(25315)
2013(25270)
2012(23085)
2011(20838)
2010(20769)
2009(18921)
2008(18505)
2007(15920)
2006(14053)
2005(12633)
作者
(63330)
(52317)
(51973)
(49761)
(33398)
(24951)
(23623)
(20689)
(19905)
(18799)
(17888)
(17816)
(16563)
(16551)
(16210)
(16102)
(15636)
(15396)
(14937)
(14873)
(13054)
(12917)
(12522)
(11958)
(11624)
(11593)
(11549)
(11540)
(10564)
(10328)
学科
(87938)
经济(87825)
管理(60866)
(58438)
(46848)
企业(46848)
方法(40304)
数学(35134)
数学方法(34716)
中国(26286)
(25134)
(23650)
业经(18965)
(18565)
贸易(18555)
(18342)
(18127)
农业(16799)
(16779)
地方(16139)
理论(14585)
(14136)
(13831)
银行(13798)
环境(13382)
(13157)
技术(13143)
(12874)
财务(12802)
财务管理(12772)
机构
大学(314487)
学院(311964)
(128671)
经济(125972)
管理(123529)
研究(108244)
理学(106594)
理学院(105424)
管理学(103728)
管理学院(103185)
中国(82085)
(68384)
科学(66061)
(57616)
(54844)
研究所(49952)
(48829)
中心(48149)
财经(46236)
业大(45094)
北京(44361)
(43794)
(42217)
(41735)
师范(41396)
经济学(39036)
(38890)
农业(38116)
(35974)
经济学院(35151)
基金
项目(211438)
科学(165657)
研究(156734)
基金(153332)
(133593)
国家(132506)
科学基金(113005)
社会(98068)
社会科(92842)
社会科学(92814)
基金项目(81110)
(79921)
自然(72674)
教育(71812)
自然科(71012)
自然科学(70991)
自然科学基金(69724)
(68331)
资助(64118)
编号(64028)
成果(53042)
(47518)
重点(47148)
(45030)
课题(44182)
(43772)
教育部(40954)
创新(40851)
国家社会(40378)
科研(40159)
期刊
(140504)
经济(140504)
研究(96248)
中国(59614)
学报(48238)
管理(45389)
科学(45269)
(45179)
(42331)
教育(37145)
大学(36494)
学学(33999)
农业(31892)
技术(26735)
(26423)
金融(26423)
经济研究(22794)
财经(22427)
业经(21729)
(19176)
问题(18612)
图书(17445)
(16986)
理论(15579)
(15571)
技术经济(14918)
科技(14527)
世界(14451)
实践(13914)
(13914)
共检索到460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龚秀国  
本文从来源于入世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繁荣的中国式"荷兰病"理论出发,对中国式荷兰病通过体制惰性效应、人民币汇率效应、资源转移效应等对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诸多影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证分析。分析发现,在"体制惰性效应"等影响下,中国"国富民穷"、东西部差距以及城乡差距问题日益恶化;但在"人民币汇率效应"作用下,东西部差距存在明显减缓趋势。文章最后建议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积极推行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从而确保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顺利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龚秀国  
文章以源于入世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繁荣的中国式"荷兰病"理论为基础,对中国式荷兰病通过体制惰性效应、人民币汇率效应、资源转移效应等渠道影响中国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文章发现,在体制惰性效应影响下,我国国富民穷、东西部差距以及城乡差距问题日益恶化;但在"人民币汇率效应"作用下,东西部差距呈明显减缓趋势。文章最后建议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积极推行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以确保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顺利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龚秀国  邓菊秋  
文章从来源于入世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繁荣的中国式"荷兰病"理论出发,对中国式"荷兰病"通过"支出效应"、"资源转移效应"和"人民币汇率效应"等渠道影响中国城乡就业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在"中国式荷兰病"的影响下,我国就业城镇化趋势明显,传统就业主渠道丧失,特别是就业增长越来越严重地依赖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持续繁荣以及大规模从事加工贸易的东部沿海地区。文章建议规范和鼓励城镇服务业发展、支持企业产品与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以及加大中央政府财政反哺农业和中西部地区等措施来确保中国经济与城乡就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龚秀国  
本文从来源于加入WTO后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繁荣的中国式"荷兰病"理论出发,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中国式荷兰病通过"支出效应"、"资源转移效应"、"人民币汇率效应"、"体制惰性效应"以及"技术创新效应"等对中国外来直接投资的诸多影响。文章实证研究发现,持续、大规模涌入我国的外来直接投资不仅投资产业和流入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在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和贸易顺差迅速扩大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式荷兰病和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文章最后建议制定国家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及时赋予外商投资企业以国民待遇,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切实鼓励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从而确保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增...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秀国  
从来源于入世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繁荣的中国式"荷兰病"理论出发,分析中国式荷兰病通过"体制惰性效应"对中国财政收支体制与财政收支政策的诸多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财政收支状况改善的同时,不仅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明显恶化,而且社会财富加速向公共部门集中,"国富民穷"现象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到较大制约。因此,应及时对个人、企业进行实质性减税,积极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及领域,增加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科学技术以及农业的财政支出比重,进一步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权利与义务,从而确保中国经济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龚秀国  邓菊秋  
文章从实证角度深入探讨了中国式"荷兰病"通过"支出效应"、"资源转移效应"和"人民币汇率效应"等渠道,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对西部大开发的影响。文章建议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加大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以及鼓励中西部内陆地区更积极主动地改善投资环境和培育优势产业,从而减少中国式"荷兰病"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龚秀国  
中国式"荷兰病"来源于中国入世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空前繁荣。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中国式荷兰病通过"体制惰性效应"对中国财政收支体制与财政收支政策的诸多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整体财政能力增强和财政收支状况改善的同时,不仅我国外债结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明显恶化,而且社会财富加速向公共部门集中,"国富民穷"现象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到较大制约。文章最后建议及时对个人、企业进行实质性减税,积极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及领域,增加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科学技术以及农业的财政支出比重,进一步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权利与义务,从而确保中国经济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英  
"荷兰病"并不仅仅局限于自然资源,也可能因任何一种造成外汇大量流入的事件所诱发。在对"荷兰病"和中国式"荷兰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协同学原理计算了中国经济发展系统的有序度,并且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1990—2007年间劳动密集型出口经济、FDI依赖和中国经济发展系统有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来验证中国式"荷兰病"的存在性。回归结果显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和外资流入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系统有序度的提高,中国式"荷兰病"效应目前并不存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郝玉柱  敖华  
"荷兰病"的本质是由资源繁荣部门所引致的经济结构变化。"荷兰病"研究主要可以划分为经验观察、实证研究和政策探讨三个层面。经验观察类文献有三个维度,即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经验和转型国家的经验。实证研究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提出"荷兰病"形成机理的解释模型,这类研究文献最多,内容最丰富,理论价值最高。政策探讨倾向于"描述"、"解释"而不是"应对"这种经济结构变化,即主要关注解释"荷兰病"的发生原因、形成机理,而不是如何治理"荷兰病"。未来的研究主要侧重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耗竭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苟露峰  孙跃  
近年来,荷兰的农业取得了飞速发展。荷兰政府成立国家的农业科学中心,进一步把它改组成大学和研究中心,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了研究、推广和教育(即OVO模式)3个部分相结合的农业知识创新系统,成为荷兰近100年来在农业领域最主要的成就之一。荷兰在农业投入与研发推广方面的成功经验,在如何处理制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方面值得思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应瑞瑶  周力  
文章基于"资源诅咒"假说,利用1999-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资源禀赋、绿色创新及经济增长的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绿色创新的激励机制主要源于煤炭的污染性、而非能源的稀缺性,各地区的绿色创新主要面向"减排"、而非"节能";(2)我国资源充裕地区的绿色创新动力,主要依赖于投入相对更多的研发资金与人力资本、采取相对更严的环境政策及措施;(3)绿色创新对资源丰裕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传统创新对资源丰裕地区的相应贡献率,绿色创新对资源丰裕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其对资源贫乏地区的相应贡献率。结论认为,绿色创新下的资源禀赋并非"资源诅咒",而是"资源福音",这不仅是"适者生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江时学  
“荷兰病”与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江时学初级产品出口部门的繁荣固然能改善国际收支地位和提高国民收入,但有时也能导致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某些不利的变化。60年代,荷兰发现了蕴藏量丰富的天然气。随着开采量和出口量的上升,天然气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权  张宇  
移民汇款促进经济增长效应在实证检验中尚未得到证实。移民汇款可能存在阻碍母国经济增长的效应,其内在机制被归结于移民汇款引起了母国实际汇率升值、出口竞争力下降,从而导致"荷兰病"。移民汇款流入在中国国际收支中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项国际资本流动。通过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中国国际移民汇款流入存在显著的实际汇率升值效应,且实际汇率与移民汇款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中国移民汇款存在显著的宏观经济效应,应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变量之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宗义湘  李先德  
本文运用出口量、出口金额、出口均价等综合指标对我国出口荷兰的农产品进行了总量、结构的统计分析,重点研究了动物类产品、蔬菜类产品、水果类产品的品种构成和出口变化,提出政府应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拳头产品的出口,同时建立起对荷兰农产品标准和贸易法规的跟踪系统,以及对国内生产和出口企业的完备监控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冲  钱逸昀  
创业教育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以及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与自主意识,乃至整个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创业教育经验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多个方面将中国、荷兰、比利时三国的高校创业教育进行对比与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改进中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一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