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59)
2023(17339)
2022(14646)
2021(13780)
2020(11334)
2019(26218)
2018(25755)
2017(49175)
2016(26257)
2015(29634)
2014(29691)
2013(29639)
2012(27733)
2011(25234)
2010(25506)
2009(23696)
2008(22486)
2007(19733)
2006(17560)
2005(16196)
作者
(76340)
(63245)
(62864)
(59550)
(40468)
(30345)
(28536)
(24730)
(24294)
(22554)
(21590)
(21583)
(20262)
(20072)
(19684)
(19526)
(18608)
(18190)
(18157)
(18064)
(15940)
(15486)
(15175)
(14346)
(14192)
(14105)
(14065)
(13784)
(12876)
(12490)
学科
(114265)
经济(114156)
管理(73131)
(72518)
(58577)
企业(58577)
方法(46206)
数学(40100)
数学方法(39754)
中国(39463)
(30569)
(30252)
金融(30251)
(28957)
银行(28916)
(27991)
地方(27844)
(27435)
业经(25608)
(24759)
(22508)
贸易(22484)
(21935)
(21841)
农业(20683)
理论(17761)
(17377)
财务(17306)
财务管理(17280)
环境(17154)
机构
大学(378328)
学院(374786)
(161094)
经济(157676)
管理(145845)
研究(135277)
理学(124507)
理学院(123121)
管理学(121299)
管理学院(120627)
中国(108621)
(82359)
科学(79006)
(73244)
(68002)
中心(61691)
研究所(61607)
(59067)
财经(58191)
(54745)
北京(53558)
(53063)
业大(52082)
经济学(49895)
(49870)
师范(49432)
(48643)
农业(45801)
(45041)
经济学院(44839)
基金
项目(248322)
科学(195769)
研究(184888)
基金(180870)
(156912)
国家(155594)
科学基金(133200)
社会(117937)
社会科(111891)
社会科学(111863)
基金项目(95077)
(94444)
自然(84164)
教育(83983)
自然科(82222)
自然科学(82202)
自然科学基金(80743)
(80049)
资助(75061)
编号(74902)
成果(61773)
(56545)
(55769)
重点(55658)
课题(52129)
(51609)
国家社会(49024)
教育部(48242)
创新(48145)
科研(46694)
期刊
(182007)
经济(182007)
研究(120535)
中国(80329)
学报(55963)
管理(55180)
(54522)
(53700)
科学(53602)
(49762)
金融(49762)
教育(43347)
大学(43085)
学学(40230)
农业(37629)
技术(31569)
经济研究(29631)
财经(29284)
业经(28266)
(25149)
问题(23262)
(19855)
(19814)
图书(19401)
理论(19283)
世界(18379)
国际(18369)
技术经济(18244)
实践(17247)
(17247)
共检索到581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章和杰  
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平均收益率较低 ,非系统风险较高 ,系统风险位于世界首位 ,单位收益率风险较高 ,开放度最低的市场。故中国的资本市场对分散投资的外国投资者而言 ,不具有投资价值。若仓促开放中国的资本市场 ,将导致国内资本外流 ,国际游资流入 ,加剧股市的波动 ,增加股市的风险 ,诱发金融危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祁斌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与华尔街不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应该审慎推进金融创新,强化风险控制机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史立新  于娟  黄云鹏  
目前,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美国、欧洲等国家的实体经济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一些国家的经济已经陷入衰退。由于开放程度较低,金融危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直接影响较小。但是,当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正庆  
美国推崇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和金融自由化是这次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源。我国资本市场建设,既不能脱离国际金融市场搞封闭运行,又不能照抄照搬国外模式;要从我国实际出发,按照邓小平理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坚持改革开放,构建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为此,还要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大力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发展创新与市场监管的关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揭水利  
2007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新兴加转轨"的我国资本市场跌宕起伏,上证指数从最高的6124点跌至最低的1664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投资者心理和金融创新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但也为我国的产业金融转型创造了机会。本文认为,我们要化危为机,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改善宏观运行环境、强化应急机制、稳定市场信心、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和化解风险能力,要稳妥推进金融创新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利用资本市场加速产业转移。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李谓文  
金融危机成因固然复杂,但是循着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特征、金融危机模型以及大量相关实证分析的路径,可以追溯到金融危机的主要生成条件。在固定汇率制条件下开放金融业,如果出现宏观基本面恶化、金融体系扭曲、公众对政府政策预期不乐观等现象,金融危机就有可能在各种层面孪生、爆发并传染。金融危机爆发的充要条件是值得中国政府开放金融市场进程中予以关注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宇  
1997年底,韩国爆发了以韩元大幅贬值为标志的金融危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韩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钉住汇率制度和外债依赖,根本原因是韩国政府对金融和企业的过度干预和保护,以及金融改革的不彻底。韩国的教训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完善,应减少政府的干预和保护,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淘汰低效率企业,将资源配置到高效率的行业和部门,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松奇  
"十年一危机"这似乎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的共识。屈指算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今年恰好是美国次贷危机十年,明年是2008全球金融海啸十年的时间节点,"十年一危机"的魔咒到底会否应验?的确让人有些心惊肉跳,寝食难安。放眼世界,环顾左右,哪个国家有可能成为下一场金融危机的引爆点呢?很多人立马会想到中国,因为近几年来国际国内有关中国经济金融的各种负面评价颇多,例如,最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松奇  
"十年一危机"这似乎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的共识。屈指算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今年恰好是美国次贷危机十年,明年是2008全球金融海啸十年的时间节点,"十年一危机"的魔咒到底会否应验?的确让人有些心惊肉跳,寝食难安。放眼世界,环顾左右,哪个国家有可能成为下一场金融危机的引爆点呢?很多人立马会想到中国,因为近几年来国际国内有关中国经济金融的各种负面评价颇多,例如,最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岳川  
一、金融危机与价值低估(一)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21世纪初,为防止经济衰退,美联储多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得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在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房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美国次级债市场得以迅速发展,各金融机构纷纷运用财务杠杆效应发放次级贷款,并由此衍生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将其打包成证券出售给其他机构投资者。从而将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转移给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远志  彭青  
关于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债务融资关系的已有研究都是以常态经济环境为背景,那么金融危机冲击下,内外部资本市场的关系是否会发生动态变化?本文以2005-2011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内部资本市场与债务融资的关系。研究发现:集团企业利用内部资本市场的协同作用提高了银行贷款的可获得性,这种内外部资本市场的互补效应在金融危机爆发中更为显著。对比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企业的投资对外部债务的依赖显著加强,而对其他成员企业现金流敏感性显著减弱,说明金融危机过后内部资本市场似乎逐渐被外部债务市场替代。此外,还验证了在危机前,内部资本市场对外部债务的掠夺效应,但是这种效应在金融危机爆发中消失了,而在危...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啸  
本文总结了金融创新的三方面教训:金融创新不应脱离监管约束,鼓励创新与加强监管不能偏废;金融创新的动力不能来自短期逐利,短期激励和利益冲突必须避免;金融创新不应唯模型化,金融工程的自娱自乐、自欺欺人倾向应该警惕。本文提出应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地进行资本市场发展与创新,具体包括:(1)大力扩展资本市场规模,改善结构失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有序发展场内交易金融衍生品,发挥其对风险的定价、对冲、分散等功能;(3)鼓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业务创新,改变业务模式传统、单一的局面,提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4)深化交易机制市场化改革,在风险可测、可控和可承受的情况下推进融资融券等制度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正庆  
本次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西方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贪婪性和欺骗性,我们应对某些西方经济理论保持清醒的认识,树立正确理念,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构建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发挥其融通资金、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发展、增加财富和拓宽国际交流渠道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发展资本市场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发展创新与市场监管的关系,集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啸  
有人认为金融创新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我们应暂缓乃至搁置种种创新举措;也有人认为此次金融危机为我国加快与国际接轨,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金融话语权和资源定价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应将金融发展和创新尽快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上来。笔者认为,美国等成熟市场近几十年的繁荣与危机为我国发展金融创新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细松  
美国次贷危机缘于资产证券化,但资产证券化本身不是危机的主要成因。金融创新还强化了金融脆弱性,使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性下降,因而成为金融危机的真正根源之一。问题还在于,有缺陷的资本市场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在负向冲击时它推进了虚拟经济崩溃向实体经济衰退的转化。因此,要防控资产证券化负向功能的快速膨胀,重点是加强资本市场金融创新工具及其风险的监管,同时坚持金融市场发展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