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08)
- 2023(19639)
- 2022(16290)
- 2021(15287)
- 2020(12681)
- 2019(28896)
- 2018(28242)
- 2017(54011)
- 2016(28787)
- 2015(32139)
- 2014(31450)
- 2013(30964)
- 2012(28460)
- 2011(25627)
- 2010(25763)
- 2009(23687)
- 2008(23419)
- 2007(20745)
- 2006(18344)
- 2005(16682)
- 学科
- 济(127294)
- 经济(127171)
- 业(103612)
- 管理(96312)
- 企(91387)
- 企业(91387)
- 方法(52079)
- 数学(42585)
- 数学方法(42066)
- 中国(37787)
- 农(37541)
- 财(36425)
- 业经(36094)
- 地方(27152)
- 农业(25769)
- 制(25644)
- 务(24459)
- 财务(24401)
- 财务管理(24360)
- 技术(24315)
- 贸(24198)
- 贸易(24176)
- 易(23545)
- 企业财务(23090)
- 策(22197)
- 理论(21029)
- 和(20863)
- 银(20855)
- 银行(20837)
- 行(20072)
- 机构
- 学院(401680)
- 大学(396333)
- 济(177579)
- 经济(174320)
- 管理(163021)
- 理学(139433)
- 理学院(138045)
- 管理学(136100)
- 管理学院(135310)
- 研究(133482)
- 中国(107183)
- 京(83331)
- 财(83032)
- 科学(74698)
- 财经(64750)
- 所(64408)
- 中心(62096)
- 江(61155)
- 经(59009)
- 农(58528)
- 研究所(57563)
- 经济学(53886)
- 北京(52956)
- 业大(51771)
- 范(50908)
- 师范(50484)
- 院(48617)
- 经济学院(48457)
- 州(48451)
- 财经大学(47807)
- 基金
- 项目(261520)
- 科学(211044)
- 研究(198991)
- 基金(192592)
- 家(164704)
- 国家(163228)
- 科学基金(143756)
- 社会(130416)
- 社会科(123851)
- 社会科学(123827)
- 省(101623)
- 基金项目(100547)
- 教育(91370)
- 自然(89598)
- 自然科(87656)
- 自然科学(87638)
- 自然科学基金(86161)
- 划(84413)
- 编号(80097)
- 资助(78127)
- 成果(64428)
- 发(59904)
- 部(59116)
- 创(58818)
- 重点(58087)
- 课题(55499)
- 国家社会(54602)
- 创新(54242)
- 教育部(52000)
- 人文(51200)
- 期刊
- 济(201598)
- 经济(201598)
- 研究(124226)
- 中国(84773)
- 管理(67651)
- 财(66742)
- 农(54426)
- 科学(52177)
- 学报(48697)
- 教育(45434)
- 融(42713)
- 金融(42713)
- 大学(39803)
- 技术(39144)
- 农业(37564)
- 学学(37269)
- 业经(34261)
- 经济研究(32669)
- 财经(32469)
- 经(28197)
- 问题(25794)
- 业(22725)
- 技术经济(22521)
- 贸(22092)
- 世界(20260)
- 国际(19623)
- 现代(19491)
- 统计(19301)
- 商业(18759)
- 策(18687)
共检索到620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一平 李鲁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结合倾向值匹配和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开发区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开发区的优惠政策抑制了企业创新能力,使得企业从事创新活动的概率比平均水平降低了7.14个百分点。进一步,对于较大规模的企业以及在制度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开发区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特别是,我们发现开发区政策对本地区企业没有产生显著的创新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促使开发区转型成为公共创新平台以凸显创新功能导向,这对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至关重要。
关键词:
开发区政策 企业创新能力 绩效评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一平 李鲁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结合倾向值匹配和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开发区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开发区的优惠政策抑制了企业创新能力,使得企业从事创新活动的概率比平均水平降低了7.14个百分点。进一步,对于较大规模的企业以及在制度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开发区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特别是,我们发现开发区政策对本地区企业没有产生显著的创新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促使开发区转型成为公共创新平台以凸显创新功能导向,这对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至关重要。
关键词:
开发区政策 企业创新能力 绩效评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恩 王有强
从地方政府异质性的角度出发,探究区位导向性政策——开发区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熵平衡基础上的双重差分方法对开发区政策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开发区政策能够显著促进区内企业创新;(2)地方政府效率越高、所在地区市场化水平越高,开发区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也越显著;(3)开发区政策对民营企业和中低技术行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
区位导向性政策 开发区 企业创新 异质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静 张建华
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开发区政策是影响企业生产率的重要体制性因素。本文利用2000-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开发区政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总体上,开发区政策对区内企业生产率提升具有积极影响,但是,对区外企业没有体现出溢出效应。第二,开发区政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具有区位条件、制度背景等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的异质性,也因开发区类型和成长周期而异。此外,开发区政策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生产率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第三,机制分析表明,开发区政策主要通过"政策效应"和"集聚效应"促进企业生产率提升,"竞争效应"则不显著。
关键词:
开发区政策 企业生产率 双重差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翼然 张亚蕊 张瑞 苏涛永
尽管部分研究实证分析了我国开发区政策对创新的影响,却忽视了我国开发区政策的一个明显特征——升级与叠加。基于此,本文利用我国2001—2016年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省级开发区政策对创新并无显著作用,而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后才会对本地创新带来显著提升作用,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和资源获取能力较弱的一般城市,并且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作用强度和持久性都要大于经济技术开发区。本文进一步发现:两类国家开发区的政策叠加并无显著的创新促进作用,存在着严重的"政策浪费"问题;虽然向国家级开发区的升级对临近地区存在"虹吸效应",但对本地的"创造效应"更加明显,进而总体上促进了我国创新能力;国家级开发区对创新的作用更多依赖于政策支持效应,而经济集聚效应较弱。
关键词:
开发区政策 政策升级 政策叠加 创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晏国菀 刘强 陈红冰
本文基于开发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模型(PSMDID)评估该外生事件对企业创新的因果影响,同时利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其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开发区设立后园区内企业的创新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具体地,开发区设立主要通过政策激励渠道提高园区内企业创新意愿与水平,但通过风险承担渠道会部分削弱开发区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家级开发区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用大于省级,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有增量的促进效应;相较于经开区,高新区设立对企业创新影响更强,但随着高新技术产业优惠政策的全国趋同,高新区设立对企业创新的增量影响逐渐减弱;主导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发区对企业创新更具优势、促进作用更强;开发区设立显著提高了行业集中度较高企业的创新水平。本文结论将有助于深化对各级开发区设立的经济效果和微观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解,并为各地政府通过优化开发区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开发区 企业创新 作用机制 异质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兰冰 路少朋
基于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PSM-DID)从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双重视角识别了开发区政策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开发区政策不仅能够促进制造业经济绩效提升,还能够促进其环境绩效改善,进而有效推动制造业发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政策效应”“集聚效应”和“竞争效应”是开发区政策促进制造业经济绩效提升的有效途径,“绿色技术进步效应”和“集聚效应”是开发区政策促进制造业环境绩效提升的有效途径,这些效应共同推动了开发区政策对制造业发展的正向影响。此外,开发区政策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呈现异质化特征,这种异质性与开发区级别、企业性质以及行业特征的差异性有关。
关键词:
开发区政策 制造业 经济绩效 环境绩效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吴敏 刘冲 黄玖立
本文基于1985—2011年县级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开发区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设立开发区使所在县的专利申请数提高15%—21%,授权数提高8%—22%,三年或五年内引用数提高15%—25%。高新区和国家级开发区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分别大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所在城市设有大学有助于开发区发挥技术创新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开发区不仅使已有技术领域内的创新不断深入,而且不断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此外,开发区还通过降低企业税负、增加科技投入、促进企业集聚的方式促进技术创新。
关键词:
开发区 技术创新 专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巧玲 何文举 罗炜杰 张梅
开发区政策作为一种典型的区位导向性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考察开发区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开发区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并且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市场规模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在国内市场规模和国外市场规模越大的地区,开发区的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应更强。这一研究结果指出了大市场驱动下开发区政策对于带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但由于空间异质性的影响,也需要持续深入推进全方位开放政策和刺激国内消费升级,扩大市场规模。
关键词:
开发区政策 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卞泽阳 李志远 徐铭遥
如何缓解中国企业的融资约束,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长期面临的一个重要政策问题。本文提出并估计了供应链参与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贡献。具体而言,本文在国家级开发区设立的政策背景下,利用政府在国家级开发区中对主导产业的政策偏向构造外生冲击,借助1998—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和2000—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考察这一外生冲击是否通过供应链关系使得主导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得到融资约束的缓解。研究表明,开发区主导产业受到的正向冲击会有效缓解主导产业上下游企业的信贷约束,上游企业融资约束缓解约占现金流的12.5%,下游企业融资约束缓解约占现金流的8.5%。本研究一方面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政策缓解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提供了基于供应链的思路,另一方面为理解开发区政策对企业影响的微观机制提供了一个融资约束视角的解释。
关键词:
开发区 融资约束 供应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卞泽阳 强永昌 李志远
本文探讨了国家级开发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设立对城市企业出口参与的影响,基于Melitz (2003)模型,将企业出口固定成本内生化,得出集聚经济有利于降低出口固定成本,提高企业进入出口市场概率的结论。同时利用2000—2014年204个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对政策导向型的开发区集聚经济是否促进当地企业出口参与的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城市的经济变量、时间效应和地区效应后,国家级开发区的设立能够使城市每年出口企业数量的增长率显著增加15. 7%;进一步考察这种政策效果的时效性,发现国家级开发区在促进企业出口参与上的政策效力随时间呈倒U型趋势,并在实施后的第3年达到最大,开发区政策对企业出口参与的推动作用至少持续3至4年;基于倾向得分匹配(PSM)法的变换处理组检验结果证明开发区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出口参与,且这种因果关系的安慰剂检验结果在不同的估计方法和估计步骤下均保持稳健。
关键词:
开发区政策 集聚经济 出口参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毛诗棋 王玉 黄茗
基于2015—2018年广州统计数据,通过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模型,从研发投入、研发产出、创新组织与管理维度评估广州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发现企业存在创新能力不足、专利质量偏低、高层次人才缺乏等问题,并从工业企业和政府角度提出了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专利质量,培育引进创新型人才,重视产学研合作等解决办法。研究成果可为广州市企业及时采取合理的技术创新策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依据,也可为广州市相关部门做出相应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孟美侠 曹希广 张学良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以开发区为代表的区域导向性政策对整体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理论模型表明开发区的优惠政策使得企业在中心区域与外围区域间转移,降低了产业整体空间的集聚程度。本文同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度量产业空间集聚的DO指数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成为开发区目标行业显著抑制了该行业在整体空间上的集聚;开发区政策对产业空间集聚的抑制作用主要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体现;地方保护主义倾向越强,地方政府竞争越激烈,开发区政策对产业空间集聚的抑制作用越明显,而对外贸易水平的提高会弱化开发区政策对产业空间集聚的抑制作用;开发区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开办成本从而导致外围地区企业数量增加是产业空间集聚程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蒙恬 姚聪莉
文章基于2008—2020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行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主要通过科技创新效应和人才集聚效应来提高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3)西部地区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其正向促进效应存在由西向东逐渐减小的特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设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在“大城市”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