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1)
2023(15010)
2022(12871)
2021(12146)
2020(9930)
2019(23146)
2018(22906)
2017(43459)
2016(23492)
2015(26669)
2014(26615)
2013(26493)
2012(24837)
2011(22790)
2010(22661)
2009(20501)
2008(19913)
2007(17232)
2006(15303)
2005(13824)
作者
(68974)
(57163)
(56697)
(53862)
(36510)
(27342)
(25821)
(22553)
(21913)
(20371)
(19555)
(19505)
(18292)
(18212)
(17700)
(17672)
(16909)
(16640)
(16379)
(16123)
(14295)
(14129)
(13668)
(12985)
(12782)
(12771)
(12684)
(12560)
(11545)
(11324)
学科
(102588)
经济(102487)
管理(62655)
(60153)
(47266)
企业(47266)
方法(41333)
数学(35773)
数学方法(35445)
中国(32140)
(27839)
地方(26083)
业经(22494)
(21329)
(21001)
(20488)
贸易(20470)
(19865)
农业(18900)
(17412)
环境(16668)
(16263)
银行(16219)
(16020)
(15843)
金融(15841)
(15705)
技术(15298)
(15005)
理论(14658)
机构
大学(336750)
学院(334456)
(139494)
经济(136644)
管理(130015)
研究(122763)
理学(111702)
理学院(110385)
管理学(108659)
管理学院(108059)
中国(92282)
科学(75328)
(74110)
(62354)
(60940)
研究所(56960)
(55491)
中心(53927)
业大(49212)
财经(48590)
(48106)
北京(48079)
(46160)
师范(45754)
(44622)
(44361)
农业(43206)
经济学(42023)
(39462)
经济学院(37827)
基金
项目(228405)
科学(179368)
研究(168167)
基金(165410)
(144810)
国家(143619)
科学基金(122048)
社会(105974)
社会科(100426)
社会科学(100402)
基金项目(87708)
(86975)
自然(78313)
自然科(76430)
自然科学(76411)
教育(75923)
自然科学基金(75009)
(74510)
资助(68192)
编号(67956)
成果(55651)
(52762)
重点(51391)
(50767)
课题(47561)
(47149)
创新(44022)
国家社会(43861)
教育部(43306)
科研(43058)
期刊
(156794)
经济(156794)
研究(104616)
中国(68112)
学报(53036)
(51429)
科学(50444)
管理(48502)
(42714)
大学(39827)
教育(39231)
学学(37259)
农业(36366)
(30628)
金融(30628)
技术(28368)
经济研究(25587)
业经(25402)
财经(23293)
问题(20588)
(19970)
(19399)
图书(18505)
(16830)
科技(16470)
技术经济(16166)
世界(16096)
理论(15989)
资源(15937)
现代(15234)
共检索到505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孔翔  顾子恒  
近年来,我国开发区遭遇的"产城分离"困境受到普遍关注。基于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微观机理,并结合中国开发区集聚产业和人口的独特机制,探讨了中国开发区遭遇"产城分离"的内在原因。研究表明,中国开发区加工制造环节的集聚更多吸引了低收入群体在开发区周边生活,从而制约了工业化促进服务功能优化的潜能,特别是地处城市远郊的开发区,由于高收入群体大多选择克服通勤成本以获得较好的城市服务,"产城分离"比较明显,但在城市近郊发展的开发区则可能较好地克服"产城分离"问题。江苏昆山自县城周边自费办开发区开始,就注重依托旧城服务功能吸引各阶层人口就近居住生活,从而较好克服了"产城分离",为开发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了人力资本环境。由此可见,中国开发区遭遇"产城分离"是由独特的空间生产过程和区位特点共同决定的,而促进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关键是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吸引高收入群体就近居住生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孔翔  顾子恒  
近年来,我国开发区遭遇的"产城分离"困境受到普遍关注。基于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微观机理,并结合中国开发区集聚产业和人口的独特机制,探讨了中国开发区遭遇"产城分离"的内在原因。研究表明,中国开发区加工制造环节的集聚更多吸引了低收入群体在开发区周边生活,从而制约了工业化促进服务功能优化的潜能,特别是地处城市远郊的开发区,由于高收入群体大多选择克服通勤成本以获得较好的城市服务,"产城分离"比较明显,但在城市近郊发展的开发区则可能较好地克服"产城分离"问题。江苏昆山自县城周边自费办开发区开始,就注重依托旧城服务功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敏  王明田  王庆峰  王新鹏  
大型矿产资源开发区在新时期向大规模产业集聚区转变,由此,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如何解决产业职工生产生活服务需求问题。本文结合新疆准东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建立产城模式选择的评价体系,探索大型矿产资源开发区的产城关系发展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鸿  刘辉  张俐  王洁新  
国家开发区多以"一区多园"空间布局及形态组织。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产业化等融合发展背景下,研究以乐清市产业园区为例,通过GIS空间网络和UCINET社会关系网络的技术手段,研究区域内产业园区的集聚形态→园区间联系→园区建设的空间效应(产—城融合)。结论如下:①乐清市开发区内各园区的产业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集聚形态以串珠型、组团型、条带型、V字形等空间形态为主。②各产业集聚区两两联系强度差异性较大,其中产业链条上的联系弥补了时空距离联系的相对松散性。时空联系中联系紧密程度决定于道路等级而不是道路密度。③从产—城融合阶段来看,6大集聚区处于不同的产—城融合阶段和融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孔翔  杨帆  
"产城融合"体现了区域产业空间与社会空间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主要拟基于"产城融合"、社会资本创造与产业区优化发展之间的互促关系,并结合对昆山的实地调研,初步探索通过"产城融合"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研究认为,我国的开发区建设主要刺激了普通劳动力的聚集,但难以促进城市功能和社会网络的优化,很有必要通过产业区与城区的协调发展,改善区域人口结构和社会资本状况,从而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对昆山的调研也显示,协调推进产业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演变、构建多元文化融合的社会网络以及促进人口结构优化等已经成为开发区升级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捷   柏金春  
开发区建设和创新发展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开发区债务持续增长已成为影响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科学认识和管控开发区债务风险的关键在于厘清开发区融资平台债务增长的内在机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和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做了重要部署。本文改进了国家级开发区的边界识别方法,以此为基础精准识别开发区内的融资平台及其债务,并利用开发区升格作为开发区建设发展的外生冲击,实证分析开发区融资平台债务增长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开发区建设发展过程中融资平台债务会显著增长。机制分析表明,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的需求增加是导致开发区融资平台增加举债的重要原因,有助于更好支持国家级开发区发挥综合发展功效;另一方面,隐性担保主体变换和土地资产支持也是导致开发区融资平台债务增长的重要作用机制,加重了开发区债务风险。以上发现有助于理解开发区融资平台债务增长的机理、功效和风险隐患,为防范化解开发区债务风险、完善开发区管理制度进而统筹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金堂  
开发区系统功能研究西南工学院邓金堂一、基本概念规定和假设(一)任何系统都由要素构成,在这些要素中,有的要素是形成系统的主体要素,有些是非主体要素。开发区系统是由主体要素和非主体要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开发区系统的主体要素是指技术和经济等要素,非主体要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重力  刘安军  邵敏  
本文利用2002—2006年的城市数据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据,分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增长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其区外母城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勿庸置疑的。但将开发区按不同标准划分后发现,开发区建设初期其增长溢出效应显著为负,而且吸收能力较差城市中开发区的增长溢出效应也显著为负,而这种负向作用并不存在于开发区成熟建设期及吸收能力较好的城市中。因此,检验开发区的增长溢出效应是否存在显著的时间动态特征?其增长溢出效应是否与区内地区的技术创新活动相关?同时,开发区的增长溢出效应是否与区外地区的吸收能力相关?这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石忆邵  黄银池  
分析了上海开发区土地消耗的现状特点,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其集约利用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开发区的耗地量与其行政等级、区位、行业类别密切相关;(2)各开发区之间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较大,在所选取的30个市级以上开发区中,仅1/3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超过平均水平,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和部分市级开发区之间的差距明显;(3)多数开发区的单位产出耗地量和人均耗地量处于下降态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趋于上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卓然  李正图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开发区的蓬勃发展,国外展开了开发区开发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总结出了开发区模式、开发区空间布局模式、土地一级开发模式和土地二级开发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开发区的建立,国内总结出了中国特色的开发区模式、开发区管理体制模式、开发区运营模式和开发区形态模式。这些研究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开发区的开发运营模式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展开对开发区开发模式的综合性、整体性的研究,一是把以上关于开发区开发运营模式的八个方面的内容按照开发区开发规律(自然历史过程)整合在一起,进而形成对开发区开发运营模式的完整内容的全面系统地概括;二是从开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汉川  
当前,无论是在我国的沿海沿边地区,还是在沿江内陆地区,都创办了一批类型不同、规模不等、功能各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在这样的新形势和新机遇下,正确地制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战略与对策,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特对此问题进行专门的有益的探索。一、制订开发区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制定我国开发区的出发点,主要应考虑以下四点:第一,必须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战略意图作为制订开发区发展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兴平  
开发区的空间配置与使用事关我国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论文通过对长三角相关开发区空间结构的广泛调研,特别是对南京3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全面问卷调查和走访,对开发区的空间配置与使用状况进行了典型分析。论文对开发区的空间配置与空间使用进行了界定,对开发区空间配置与使用的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开发区空间配置的综合化特征与开发区空间使用的"断裂化"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的错位。论文分析了造成上述开发区空间配置与使用特征的原因,并提出开发区应该按照新城市空间的功能要求,加强内部不同功能空间使用的融合,形成有机协调的内在空间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国  
我国很多开发区目前存在严重的职住分离现象,为开发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乃至整个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在详细剖析开发区严重职住分离现象及其后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贾焰  徐继峰  
中国农业发展正在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产业结构正在经历优化调整与升级,国内农业发展面临的市场、资源等方面的约束日益显著。"走出去"成为必然的现实选择。苏丹农业资源丰富,投资开发潜力巨大。南苏丹独立后,苏丹石油资源大量减少,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苏丹迫切希望中国帮助其发展农业。中国农业走进苏丹,是一项双赢的合作。借鉴中国农业发展经验,在苏丹建立中苏农业合作开发区是这一合作的有效、快捷路径。本文对建设中苏农业合作开发区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建设模式和解决当前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汉欣  
本文通过简要分析阐述了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五种类型,及三类布局形式与地理分布概况,并指出开发区建设对中国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级经济大国的战略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