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11)
2023(12793)
2022(10669)
2021(10085)
2020(8337)
2019(19043)
2018(18464)
2017(34869)
2016(19041)
2015(21557)
2014(21160)
2013(20791)
2012(19788)
2011(18097)
2010(18222)
2009(17387)
2008(17215)
2007(15741)
2006(14271)
2005(13058)
作者
(54787)
(45921)
(45659)
(43707)
(29369)
(21737)
(20627)
(17646)
(17588)
(16609)
(15955)
(15401)
(15024)
(14925)
(14896)
(14333)
(13707)
(13436)
(13258)
(13195)
(11682)
(11387)
(11189)
(10576)
(10402)
(10308)
(10281)
(10129)
(9374)
(9187)
学科
(74654)
经济(74541)
管理(57625)
(51145)
(40742)
企业(40742)
方法(28322)
中国(26425)
数学(24846)
数学方法(24528)
(23548)
(22686)
(20718)
(17455)
贸易(17445)
(17154)
业经(16932)
(15169)
农业(14947)
(14710)
银行(14678)
(14205)
(13932)
(13702)
地方(13642)
(13615)
金融(13613)
环境(12465)
(12052)
财务(12010)
机构
大学(272244)
学院(269966)
(119456)
经济(117078)
研究(102765)
管理(98096)
理学(82496)
理学院(81513)
中国(80840)
管理学(80223)
管理学院(79703)
(59446)
(59241)
科学(58740)
(52016)
研究所(46663)
中心(46164)
(46038)
财经(44689)
(42353)
(40780)
北京(38478)
经济学(38104)
(37572)
业大(37346)
农业(35995)
(35108)
师范(34704)
经济学院(34034)
财经大学(33129)
基金
项目(173636)
科学(137242)
研究(129162)
基金(127377)
(112120)
国家(111195)
科学基金(93767)
社会(83516)
社会科(79121)
社会科学(79106)
基金项目(64965)
(64579)
教育(59557)
自然(58674)
自然科(57265)
自然科学(57245)
自然科学基金(56289)
(56148)
资助(53332)
编号(50804)
成果(44087)
(40470)
重点(40247)
(38056)
课题(37404)
(36719)
国家社会(35622)
(35621)
教育部(34835)
(34070)
期刊
(139306)
经济(139306)
研究(90019)
中国(64438)
(45590)
(43618)
学报(42289)
科学(39932)
管理(39918)
教育(33135)
大学(32956)
(31088)
金融(31088)
学学(30693)
农业(29348)
财经(23476)
经济研究(23063)
技术(22857)
业经(20475)
(20343)
问题(18139)
(17412)
国际(15770)
(15724)
世界(15394)
技术经济(12543)
(12510)
图书(12166)
现代(11928)
(11886)
共检索到436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如祥  闫智勇  
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鉴定、储存、互认和兑换学习成果的学习和教育管理制度,对于个体和社会均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在认知和思想、体制和制度、法律和法规、实施和操作等方面遭遇诸多困境。为此,必须通过理论创新、政策落地、法制建设和技术创新等手段,奠定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法制保障和技术屏障,构筑其组织机构、信息系统、法律制度、标准体系和学分体系框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衍美  
推进学习成果积累与转换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实行学分积累与转换,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存田  
职业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是学习成果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基于"知识点"计算学分"量",基于"绩点"评价学分"质",基于"能级"进行学分转换。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制度,是制订学分标准的前提。通过学分积累将学习者已取得的学分进行认定和记录,通过学分转换将学分认定为相应求学、求职资格的依据,并可颁授相应的学历或资格证书。此间,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监督、控制和审计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斌  曾青云  张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关于"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目标,不仅阐明了国家深入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心,更显示了我国继续教育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成为自我发展主人的信心。在此意义上,以解读我国继续教育学分制改革新趋势为起点,以阐释改革出现的新问题为中点,以提出改革发展新建议为落点,为"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寻到可能的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军卿  
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评价、储存、互认和兑换学习成果的学习和教育管理制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实行学分积累与转换也是对相关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地管理手段。然而出于多种原因,我国中等教育界存在对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价值认同和基本原理认识不足的问题。学分管理与转换是以"知识点"来计算学分的"量",以"绩点"来计算学分的"质",以"能级"进行学分转换的管理制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向阳  支希哲  
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被寄予厚望,但该制度自身面临着需要支付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会引发机会主义行为等诸多制度困境。只有坦然接受不可避免的直接成本,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减少间接成本和相关机会主义行为,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的预期才有实现的可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峰  卢立涛  
高职院校实现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不仅是对学生管理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推进职业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有效途径。目前高职院校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存在缺少技术和管理平台、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以及面临教育利益的重新分配困境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高职院校加快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同时构建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学分积累和转化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学分积累和转化相关政策制度建设以及引导实现学分积累和转化信息化管理后教育利益的重新分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游美琴  
在深入研究已有的职业教育和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和管理经验,就高职长期以来整体统一的学制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弊端、局限性,以及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理念、意义、迫切性、必要性、困境和对策进行全面分析,力求倡导职教教学服务理念,坚持职业院校的教学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无限性的指导思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宏  王永海  
文明时代的财富积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基本路径,即制度性财富积累和技术性财富积累。通过分析中国早期文明中财富积累的制度性要素,可以发现中国早期财富积累的基本路径严重依赖制度性积累,中国早期"国"是制度性财富积累的基本组织形式,因而是中国早期财富积累的基本制度安排。制度性财富积累的路径依赖决定了中国早期独特的理财思想脉络和内容,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早期理财思想中的基本关系,理民思想、地利思想和农时思想是中国早期理财思想的基本内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宏  王永海  
文明时代的财富积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基本路径,即制度性财富积累和技术性财富积累。通过分析中国早期文明中财富积累的制度性要素,可以发现中国早期财富积累的基本路径严重依赖制度性积累,中国早期"国"是制度性财富积累的基本组织形式,因而是中国早期财富积累的基本制度安排。制度性财富积累的路径依赖决定了中国早期独特的理财思想脉络和内容,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早期理财思想中的基本关系,理民思想、地利思想和农时思想是中国早期理财思想的基本内容。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爽  刘昌海  
我国农村能源贫困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但我国现有的农村能源法律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全国性农村能源专门法律;制度粗糙,配套措施不完善;相关行政管理制度不规范;新能源经济激励制度不足等。通过综合考察分析国外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农村能源法律制度建设的相关经验,在探索全国性的农村能源专门立法、理顺农村能源管理制度、加强农村新能源经济激励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卫华  何向东  张杰  
专业能力框架作为一种行业的资格认证制度,在实现学习成果积累与转换,构建开放教育体系中得到认可,并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在分析会计专业能力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会计行业学习成果互认、积累和转换制度,通过确定专业能力的认证单元、单元描述、学习成果类型及其转换模式,以此整合会计专业能力框架下的学习成果,为实现会计开放教育领域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积累与转换奠定基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颜海波  
自美国20世纪30年代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来,存款保险制度历经70多年的发展历史。吸取已有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对于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国国情出发,探讨在现有制度环境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所可能遇到的困难,分析中国金融体系现存问题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所提出的要求;从实证的角度对中国在强制性存款保险制度下,存款保险费的征收方式、存款保险制度承保对象的划分、最高承保额的确定进行了分析讨论;对邮政储蓄和外资银行是否应纳入存款保险体系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并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对国际存款保...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延华  卢玉梅  鄢小平  王立科  
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建设的基础和核心环节。其建立的主要目的是有效保证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的实现,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国际上相关标准建设实践的分析,提出我国应建立以资格标准、认证单元标准、学分标准和转换规则为主体的标准体系,以推动我国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建设。标准体系建立需要从国家层面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规划并监督标准制定工作;协调组建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委员会负责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审核。通过标准体系的建立,国家既规范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实践,又引领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发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刻铭  刘浩源  
在高校大型仪器管理制度建设中,由于制度不具体系性、内容欠缺时效性、内部存在冲突性、执行缺乏严格性等,制约了大型仪器的规范管理和效能释放。文章从主观和客观逻辑进行原因探析,提出制度建设应遵循合法性、全面性、准确性、适用性等四个原则,并从健全制度体系、更新制度内容、强化制度协同、严格制度执行四个维度实施改进,由此推动大型仪器管理制度的完善,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