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69)
2023(17129)
2022(14307)
2021(13353)
2020(10944)
2019(25187)
2018(25044)
2017(47551)
2016(25869)
2015(29206)
2014(29422)
2013(29083)
2012(27065)
2011(24654)
2010(24688)
2009(22541)
2008(21974)
2007(19405)
2006(17383)
2005(15749)
作者
(75719)
(62733)
(62254)
(59236)
(40129)
(29889)
(28352)
(24678)
(23953)
(22465)
(21431)
(21313)
(20124)
(19922)
(19386)
(19342)
(18663)
(18192)
(17930)
(17861)
(15794)
(15450)
(15119)
(14217)
(14048)
(14033)
(13916)
(13788)
(12615)
(12405)
学科
(114834)
经济(114722)
管理(70873)
(67677)
(53613)
企业(53613)
方法(44875)
数学(38401)
数学方法(38053)
中国(35992)
(31405)
地方(28204)
业经(26860)
(23071)
(22995)
(21471)
贸易(21453)
农业(21249)
(20809)
(20007)
环境(18278)
(18214)
(18023)
银行(17980)
(17665)
技术(17420)
(17384)
(17354)
金融(17353)
理论(16878)
机构
大学(371956)
学院(369474)
(155320)
经济(152147)
管理(143834)
研究(134113)
理学(123118)
理学院(121703)
管理学(119816)
管理学院(119141)
中国(101222)
(82082)
科学(81466)
(67961)
(67919)
研究所(61900)
(60100)
中心(59055)
(54412)
财经(54109)
业大(53234)
北京(53044)
(50906)
师范(50448)
(49299)
(48626)
经济学(47214)
农业(46762)
(44338)
经济学院(42506)
基金
项目(249079)
科学(196109)
研究(184570)
基金(180207)
(157098)
国家(155779)
科学基金(132975)
社会(117229)
社会科(111147)
社会科学(111121)
(95612)
基金项目(95089)
自然(84111)
教育(83146)
自然科(82069)
自然科学(82051)
(80855)
自然科学基金(80581)
编号(74855)
资助(73962)
成果(61434)
(57475)
重点(56029)
(55223)
课题(52150)
(51419)
国家社会(48842)
创新(48027)
教育部(47197)
科研(46621)
期刊
(177248)
经济(177248)
研究(114942)
中国(76764)
学报(57434)
(55971)
管理(54515)
科学(54431)
(48436)
教育(43654)
大学(43292)
学学(40130)
农业(39294)
(34102)
金融(34102)
技术(31930)
业经(28888)
经济研究(28657)
财经(26286)
问题(23475)
(22710)
图书(22148)
(21257)
(18483)
技术经济(18288)
科技(17940)
世界(17749)
资源(17698)
理论(17355)
现代(17109)
共检索到563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浩  翟宝辉  
再生建材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重要途径。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研究,中国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质已趋于稳定,能够成熟用于各类建设和市政工程中;国家已发布一批标准规范,各级政府也配合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措施。研究发现,中国已颁布的标准规范大部分针对的是生产环节,而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持续应用更需要原材料、产品应用和跟踪监测环节的支撑;中央政府有很多部门从不同角度出台了再生建材产业促进政策,但彼此之间不配套、不衔接、难操作,没能形成培育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地方政府配套产业政策不全,中央政策很难落地,产业发展面临困境。研究建议,仔细梳理中国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技术标准和生产规范,查漏补缺,尽快形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青松  谢龙  
针对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问题,通过构建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链结构模型,分析产业链运行机制,发现了产业链存在原料供应和资源化产品销售两个关键节点,以及资源化企业内部和政府的干预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并提出了促进资源化企业发展、维持产业链原料供应稳定、提高资源化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三类对策建议,对驱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青松  雷琼嫦  何花  
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产业发展迟缓。阻碍其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配套的法规及产业政策;消费者对含"建筑垃圾"概念的再生产品心存疑虑;产业链关键节点存在诸多阻梗;再生建筑产品效益较低。为推动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建议从九个方面进行创新:对利用"可再生建筑材料"为原料生产的产品,更名为"绿色建材"或者"低碳建材",以消除因"可再生建筑材料"和"有害垃圾"混同而对消费者产生的误解;对旧建筑物的拆解实行强制分类拆解制度,分类消纳"建筑垃圾";实施建筑垃圾拆解、分类、收运、加工一体化作业流程;制定以"可再生建筑材料"为原料的产品标准和在建项目的定量排放标准;打通"绿色建材"的销售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科家  孙慧  
建筑垃圾的大量存在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还是制约城市环境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际上一些国家对建筑垃圾已有较为成熟的处理策略,形成了有效的资源循环系统。本文对国际上几个发达国家的建筑垃圾处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中国建筑垃圾产生方式及特点,建立了基于合作关系的建设垃圾逆向物流模型,对建筑垃圾进行管理和循环,以期促进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增加社会收益。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笑绿  
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新的世界经济潮流,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筑垃圾的的管理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践领域之一。文中阐明了中国在建筑垃圾管理与循环经济内涵方面的距离,并给出了一些需加强或改进的方面。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傅为忠  潘玉  王丹  
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循环产业需要有效的政策体系支持,对相关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可以为政策制定、调整、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2001~2021年中国国家层面发布的80项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构建政策效力评价标准和PMC指数政策评价模型,并对其中6项政策文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循环法律对其他级别的政策具有导向引领作用;样本政策文本的PMC指数得分均值属于良好级别,仍存在改善空间;政策重保障、轻激励,产业进程主要依赖企业,行业发展动力不足。据此针对政策制定者、企业、行业协会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代志  
文章在阐述开发生活垃圾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发展垃圾产业的步伐和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胡鸣明  杨美文  
搜集整理50份有效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并从政策工具、建筑垃圾资源化全过程、时间三个维度构建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的三维分析框架,按照"政策编号-序列号"的方式,以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文本内容为分析单元进行编码,得到123份政策文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三个维度独立和交叉分析,剖析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现状和问题,以期为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苏永波  王玲  
分析我国当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阐述韩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经验,包括法律法规、管理机构、实施规划、资质许可、管理措施。最后,从制定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推行完善的保障措施和实行全过程精细管理三个方面提出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相应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健  申玲  
建筑垃圾是城市发展的产物,伴随着城市的日益发展,建筑垃圾也成倍的增加,因其结构和材料的特殊性,部分建筑垃圾可以进行再利用和创造效益,妥善处理建筑垃圾使其发挥效益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傅为忠  潘玉  王丹  
以72份有效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为基础,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政策工具-产业链”二维评价模型,利用Nvivo11软件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剖析“双碳”背景下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的现状和问题。结果表明:政策工具内部使用不均衡,“双碳”背景下政策范围和功能有待扩大。据此,提出建筑垃圾资源化政策的制定与产业的发展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青松  胡佳慧  
通过抽样调研、个案分析和文献研究法,从产业链的视角对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受到市场逻辑和政府规制的共同影响;目前正处于产业发展的幼稚期,产业链的多处关键节点存在瓶颈;该产业隐性的环境效益大于显性的经济效益,而环境效益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目前该产业的经济效益状况对社会资本不具备明显的吸引力,产业内生动力不足,需要政府释放制度红利来弥补。论文研究对决策者制定合适中国国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叶晓甦  石世英  
在界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结合对重庆的实证调研信息,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核算利益相关者在建筑垃圾不同处置方式中发生的成本与效益。结果表明:(1)非法倾倒是当前承包商最经济的选择,而资源化降低承包商的货币性收益。(2)当前填埋场的营运状况优于资源化企业,在建筑垃圾市场上存在比较优势。(3)资源化是政府和社会公众获得较大净效益的处置方式。为此,降低交易成本、消除机会主义行为和完善市场机制是当务之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红勇  黄秋爽  
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对所存在的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焚烧,政府扶持经费不够,再生产品效益较低,缺乏配套的法规及产业政策,缺乏再生产品行业质量标准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分类"、对再生产品进行质量认证以及出台相应政策、加大管理力度等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曲翠松  
本文以建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结构,针对中国建筑的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出发,分析中国建筑业现状和建筑生态节能所面临的难度和问题。一方面提出我们是否能从过去的本土建筑中也得到一些生态节能的借鉴,走自己的绿色建筑之路,一方面也对一些近期改善了环境但却未得到足够重视的成果作出肯定,未来的发展可从中获得启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