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2.205.66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63)
2023(14690)
2022(12221)
2021(11234)
2020(9415)
2019(21480)
2018(20943)
2017(39499)
2016(21174)
2015(24046)
2014(23412)
2013(23223)
2012(21111)
2011(19324)
2010(19265)
2009(17677)
2008(17486)
2007(15317)
2006(13467)
2005(11903)
作者
(64867)
(54213)
(54154)
(51234)
(34377)
(25834)
(24322)
(21174)
(20589)
(19339)
(18666)
(18140)
(17418)
(17143)
(16994)
(16651)
(16226)
(15919)
(15625)
(15536)
(13571)
(13489)
(13308)
(12327)
(12201)
(12052)
(11876)
(11662)
(10954)
(10807)
学科
(96285)
经济(96197)
管理(61530)
(61479)
(49909)
企业(49909)
方法(45421)
数学(40642)
数学方法(39986)
中国(26135)
(24862)
业经(21124)
(19888)
贸易(19878)
(19484)
(19440)
(19339)
技术(18456)
农业(16432)
地方(16120)
(15517)
产业(14368)
理论(14184)
环境(14092)
(13369)
银行(13308)
(13023)
金融(13022)
(12789)
(12481)
机构
大学(315568)
学院(314053)
(135957)
经济(133719)
管理(121133)
研究(111705)
理学(106173)
理学院(104998)
管理学(102826)
管理学院(102284)
中国(82425)
科学(70640)
(67351)
(59109)
(57572)
(55261)
研究所(53310)
业大(51494)
中心(48998)
农业(47106)
财经(45553)
(43968)
经济学(42579)
北京(42447)
(41765)
(39635)
(39161)
师范(38605)
经济学院(38538)
(34737)
基金
项目(219358)
科学(173411)
基金(162343)
研究(151356)
(145662)
国家(144610)
科学基金(122926)
社会(99014)
社会科(94300)
社会科学(94273)
基金项目(84809)
(84742)
自然(81585)
自然科(79862)
自然科学(79838)
自然科学基金(78465)
(72553)
教育(69610)
资助(67598)
编号(56765)
重点(50468)
(48673)
(47822)
(46898)
创新(44100)
成果(43894)
国家社会(42665)
科研(42389)
计划(42365)
教育部(41135)
期刊
(140652)
经济(140652)
研究(87204)
中国(58739)
学报(56253)
(52200)
科学(51842)
管理(44888)
大学(41919)
(39976)
学学(39971)
农业(36321)
技术(29654)
教育(29068)
经济研究(25064)
(23133)
金融(23133)
财经(22451)
业经(21960)
(20957)
(19560)
问题(18343)
技术经济(17684)
统计(17621)
(16733)
科技(16626)
(16372)
(15627)
世界(15323)
业大(14963)
共检索到45055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炳胜  王敏  李灵  王然  孟俊娜  
目前从建筑产业链角度对建筑产业效率问题的研究并不多。据此,本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识别出建筑产业链的两个关键环节:工程咨询阶段和工程施工阶段;根据筛选的建筑产业链投入、产出指标,利用链式关联网络DEA模型测算2014~2015年中国各省份建筑产业链两阶段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利用Tobit模型确定影响三种效率的关键因素,以此实现对建筑产业链两阶段生产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更期待为客观度量产业链两阶段生产效率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发现,综合效率普遍偏低且各省份之间差距较大,其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偏低且省份之间差异大;三种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中国建筑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丽  王欣  
基于网络DEA模型的研究方法,选取2005—2016年中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有色金属产业链分为矿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两个阶段,分别对产业链整体以及各个阶段的生产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有色金属产业链平均产出效率值偏高,主要是受第二阶段影响较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生产无效率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无效率所致;有色金属工业规模过大和技术无效率问题总体并未得到改善。在有色金属产业链效率影响因素研究方面,采用Tobit面板模型进一步验证发现,产业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规模以及科技支持力度对各地区有色金属产业链生产效率均有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会忠  曹正旭  张仁杰  
绿色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结合点。文章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分别测算2008—2018年中国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并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与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化规律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1)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均表现为先降低后缓慢上升的演变趋势,成果转化效率较低是阻碍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2)绿色创新效率区域非均衡性特征显著,且发展模式存在空间异质性,高研发-高转化省份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存在不同阶段创新短板。(3)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科技研发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强于成果转化效率。(4)对外开放程度对本地和邻近地区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和周边地区科技研发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人力资本和政府科技支出促进本地创新效率提升,未表现出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余泳泽  
本文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将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并利用松弛变量的DEA模型分别对各阶段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基本结论有:两个阶段中技术创新的平均效率都较低,且有持续恶化趋势,这主要源于纯技术无效率;技术创新两阶段生产力的提高均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从价值链视角看,技术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都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市场化程度、企业规模、政府政策支持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绩效对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均有正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羽洁  赵红岩  俞明传  张建磊  
采用两阶段DEA模型测度了2009—2015年我国创意产业知识开发阶段和经济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混合OLS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对我国创意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1)我国创意产业整体创新效率值较低,其中知识开发效率表现优于经济转化效率;(2)知识开发效率和整体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经济转化效率不显著;(3)从我国创意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来看,市场结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社会包容度和政府扶持力度有利于知识开发效率的提升,而对于经济转化效率和整体创新效率来说,无论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政府扶持力度,还是社会科技化水平,均未起到有效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小胜  郑智荣  
本文应用两阶段方向性距离SBM模型对16家上市银行2005年-2012年效率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各家银行都存在着非效率现象,且离前沿面的距离较远,不良贷款率较高的银行效率都较低;近年来银行业效率有着较大的改善,非效率大小呈现出倒"U"型;不考虑松弛作用的效率评价结果要明显高于考虑的结果;银行业效率的影响因素中市场势力、资产的回报率、中间业务收入与效率正相关;分支机构、产权结构、消费者价格指数与效率负相关;金融深化、经济发展水平、净利息收益率、资本充足率、贷存比与银行业的效率不相关。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琳彦  陈鸣  徐倩  张健  
对所有平行级别上的同等类型的决策单元(DMUs)在绩效表现上的排序一直是管理决策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超效率理论和SBM模型,探讨考虑非期望因素的DMUs排序问题。首先构建新的考虑非期望因素的超效率SBM模型,此模型不仅能对有效DMUs排序,而且能够转化成线性规划问题求解,具有有界性、单调性等良好性质。然后将新模型与Tone的SBM模型结合提出了考虑非期望因素的SBM综合排序法,同时给出了相对应的多项式时间算法。该方法以SBM模型作为第一阶段完成非有效DMUs排序,以新模型作为第二阶段完成有效DMUs排序,两阶段综合即完成所有DMUs排序。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排序法能够完成对考虑非期望因素的DMUs的排序,为绩效评价的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选取中国2010年的30个省份为实证研究对象,应用所提出的综合效率排序法对其环境效率进行排序。分析结果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的相吻合,表明该排序方法是合理的,能够完成对这些地区的环境效率进行排序,可以为决策者评价环境的绩效表现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玉桢  杨铭  
基于2007—2016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SFA模型分析了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阶段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水平差异较大,整体上呈东高西低阶梯状分布。企业规模、政府支持水平、区域发展程度对技术研发阶段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而对成果转化阶段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俊华  刘振刚  长青  
为研究我国2011—2012年间31个行政区乳品产业链发展的效率变化,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分别从两阶段乳品产业链整体及其各个阶段2个层面考察各地乳品产业效率变化情况。首先将区域的乳品产业链作为整体(黑箱),计算和分析2011—2012年间31个地区全要素生产效率(TFP)变化,得出TFP指数平均为1.04,增加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和规模增加。然后打开黑箱,分别计算和分析构成整体产业链的第一和第二阶段TFP指数,第一阶段TFP平均为0.97,第二阶段TFP平均为1.04。研究结果显示整体和两级乳品产业链产中乳品生产业较原奶生产业更具有行业领导力,乳品生产业中技术进步、技术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俊华  刘振刚  长青  
为研究我国2011—2012年间31个行政区乳品产业链发展的效率变化,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分别从两阶段乳品产业链整体及其各个阶段2个层面考察各地乳品产业效率变化情况。首先将区域的乳品产业链作为整体(黑箱),计算和分析2011—2012年间31个地区全要素生产效率(tFP)变化,得出tFP指数平均为1.04,增加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和规模增加。然后打开黑箱,分别计算和分析构成整体产业链的第一和第二阶段tFP指数,第一阶段tFP平均为0.97,第二阶段tFP平均为1.04。研究结果显示整体和两级乳品产业链产中乳品生产业较原奶生产业更具有行业领导力,乳品生产业中技术进步、技术效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雪青  娄香珍  杨秋波  
我国建筑业存在着高消耗、高污染和低能效等问题。提高建筑业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对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区域建筑业为研究对象,在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框架下,基于30个省份2005-200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DEA方法对各省的建筑业能源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省份建筑业能源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黑龙江、上海和浙江效率最高,各年的效率值均为1,内蒙古和山东的效率最低,各年的效率值均不足0.3。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能源消费结构、产业发展程度、产业组织特征、辅助产业发展程度和科技水平5个方面选取10个变量,利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各变量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福志  徐蔼婷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运用2001—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法考察社会资本对中国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机制,借助面板门槛模型检验社会资本对技术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的创新两阶段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2)社会资本对技术开发效率的影响呈U型关系,当社会资本跨越一定的门槛值时才能促进技术开发效率提升;鉴于尚未触及门槛值,目前社会资本对成果转化效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除直接影响外,社会资本还可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创新效率。(3)社会资本对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均存在门槛效应。随着社会资本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技术开发效率的影响效应由负转正且正向效应不断增强,其对成果转化效率的负效应也将降为最小。(4)其他影响因素中,除对外开放能显著地促进创新效率提升之外,政府研发资助具有负向作用,企业自主研发的正向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义新  孔锐  
基于创新价值链的视角构建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体系,运用DEA-Tobit模型对36个工业细分行业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行业差距十分显著,研发阶段的平均综合效率仅为0.38,纯技术效率不高是导致整体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成果转化阶段的平均综合效率为0.83,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制约着整体效率的提升。在科技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投入并非越多越好,根据行业特点合理配置资源十分重要。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士健  张洁  权英  
基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2010—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串联DEA模型,将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探究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现状,并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工业企业技术综合创新效率和各阶段创新效率总体不高,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值略高于技术研发阶段的平均效率值;区域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值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效率值相对较高,中部地区的效率值相对较低。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受市场集中程度、政府支持程度、对外开放程度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玉海  吕坤  
本文运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对中国22家酿酒业上市公司在2004-2007年期间的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基于非参数DEA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对样本期间内酿酒企业的效率变化进行了动态评价。实证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内酿酒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偏低,但除了2007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之外,酿酒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总体上呈现上升的态势;酿酒企业在样本期间内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和各年度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且两者均得益于行业技术的进步;总资产周转率、技术人员比例和人均资本与酿酒企业效率值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企业规模则与酿酒企业效率值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