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1)
2023(11844)
2022(9512)
2021(8821)
2020(7400)
2019(16347)
2018(16149)
2017(29982)
2016(16048)
2015(18131)
2014(17958)
2013(17599)
2012(16274)
2011(14531)
2010(14574)
2009(13853)
2008(13892)
2007(12621)
2006(11021)
2005(10257)
作者
(46125)
(38601)
(38559)
(36413)
(24658)
(18221)
(17419)
(14999)
(14777)
(13761)
(13254)
(12942)
(12624)
(12303)
(12228)
(11695)
(11575)
(11256)
(10948)
(10923)
(9651)
(9438)
(9352)
(8850)
(8683)
(8632)
(8544)
(8478)
(7953)
(7731)
学科
(73140)
(72296)
经济(72200)
(66918)
企业(66918)
管理(60424)
方法(29870)
业经(26003)
(24720)
(24066)
数学(22133)
数学方法(21991)
中国(21171)
(17714)
财务(17690)
财务管理(17673)
农业(17375)
(16833)
企业财务(16700)
技术(15923)
(14661)
贸易(14653)
(14594)
(14328)
(14184)
(14040)
(13591)
理论(13547)
体制(11483)
(11001)
机构
学院(236294)
大学(230893)
(105816)
经济(104094)
管理(92093)
研究(81515)
理学(78182)
理学院(77422)
管理学(76530)
管理学院(76080)
中国(66279)
(49551)
(48721)
科学(46627)
(41199)
(41017)
财经(38414)
研究所(36985)
中心(35954)
(35877)
(35088)
业大(32928)
农业(32494)
经济学(32406)
北京(31440)
(29804)
经济学院(29225)
财经大学(28177)
(27913)
(27185)
基金
项目(151778)
科学(120933)
研究(114127)
基金(111288)
(96843)
国家(95968)
科学基金(82901)
社会(74768)
社会科(70914)
社会科学(70898)
(58767)
基金项目(57930)
自然(51208)
教育(50766)
自然科(50074)
自然科学(50055)
自然科学基金(49244)
(48407)
资助(45085)
编号(45004)
成果(35955)
(35560)
(34541)
(34164)
重点(33962)
(33614)
国家社会(31995)
创新(31494)
课题(31331)
(29685)
期刊
(124106)
经济(124106)
研究(72321)
中国(48246)
(40726)
(39742)
管理(39276)
学报(33598)
科学(33365)
农业(27675)
大学(26210)
学学(24972)
(22168)
金融(22168)
技术(21904)
教育(21740)
业经(21680)
经济研究(20519)
财经(19978)
(17512)
(17249)
问题(15914)
(14743)
世界(14695)
技术经济(13753)
国际(13284)
现代(11854)
商业(10942)
财会(10925)
科技(10587)
共检索到365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延芳  胡振  
文章以经济周期理论、产业经济学、经济增长循环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建立建筑业景气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内容,初选出25个与我国建筑业经济运行相关性较大的指标,运用时差相关分析法、K-L信息量法、峰谷对应法对其进行了筛选和划分,最后通过综合比较,确定了我国建筑业经济运行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景气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延芳  胡振  
文章在前期建立的中国建筑业景气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传统的合成指数方法,建立了我国建筑业的先行、一致、滞后景气扩散和景气合成指数。研究结果表明,自2003年以来,建筑业总体呈现出一种快速增长的趋势,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波动,随后,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很快进入了新一轮的景气循环,2010年第4季度达到了峰值,之后步入了一个缓慢增长的阶段。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田成诗  潘子文  
在经济新常态下,为更好地适应质量型发展的要求,需要科学合理地评价建筑业的发展质量。以经济增长质量理论为基础,从发展过程与发展结果两个方面构建我国建筑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通过主客观赋权,合成发展质量分类指数和综合指数,以体现我国建筑业发展质量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政  
该文对中国上市公司景气指数指标体系进行选择,主要选择与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最为密切相关的生产、销售、投资、现金流、成本、盈利和雇佣7个方面的数据为研究上市公司景气的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加权合成法,设计上市公司景气指数计算的具体方法,并利用上市公司景气指数计算方法对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综合景气指数以及不同板块、不同行业的景气指数进行实证计算。总体看来,计算结果与上市公司的实际运行状况基本上吻合,能够反映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海建  郭茜  
物流景气指标体系能够灵敏地预测物流景气动向,是编制物流景气指数进行景气评价的基础环节。文章探讨了设置物流景气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原则和内容,并利用四种方法将指标区分为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罗建国  
多年来,美国广泛地应用国家经济研究局健全的领先、同步、滞后经济指标体系来评估商业循环趋势。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循环波动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国家都相继建立了本国的景气指标体系。然而,由于内容和方法上的差异,各国的研究结果缺乏一致可比性,也未能提供一些可比性的资料。为了探索别国经济循环特点、进行国际对比和预示国际经济衰退,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于1973年着手建立为若干工业国提供具有可比编组、可比分析性能的国际经济景气指标体系(IEI)。新泽西州拉特格斯(Rutgers)国际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纯  章骞云  郑王雄杰  
基于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内涵和定义,初步选择了60个评价指标,形成了通过隶属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判别力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理论评估指标进行了多重实证筛选,构建6个评价模块共24个评价指标的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权重,为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叶耀先  
评价我国建筑业和建筑企业的技术进步意义重大,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确定是其关键。本文在建筑业投入要素和产出分析以及中国建筑业总产出增长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建筑施工企业技术进步的评价方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青林  
入世———中国建筑业繁荣发展的有利机遇入世———中国建筑业必须面临的极大挑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红云  李正辉  
文章根据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虚拟经济的运行状况,考察中国虚拟经济运行过程的景气走势。首先在确定虚拟经济景气监测内容的基础上,从虚拟资本供需、市场活跃程度、虚拟经济波动性三个方面设计虚拟经济景气监测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时差相关分析方法将指标体系分为先行、一致、滞后三个指标组;最后根据合成指数的编制原理,分别编制了虚拟经济先行、一致、滞后合成指数。
[期刊] 预测  [作者] 唐玲  
宏观经济景气分析指标体系研究唐玲(国家计委综合司100045)经济周期波动的现实存在给宏观经济管理提出了要求,正确的形势判断和经济政策的制定有赖于对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把握,景气分析作为监测与预警的有效方法,几年来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维兴  唐晓灵  张建儒  
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建筑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问题,分析了建筑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对应用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以及建筑技术创新与新材料、新设备和IT技术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建筑业技术创新体制应具备的三项基本功能并就有关政府部门的职能和建筑业产、学、研各方在技术创新中的分工协作关系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进而以权益为核心讨论了建筑业技术创新的机制与动力,对提升中国建筑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高印立  
根据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分析了建立我国建筑业信用体系的必要性,并在对社会信用体系构建模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业信用体系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本文认为,我国建筑业信用体系的构建应当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为原则,政府不能直接参与对企业信用的评定工作,直接干预建筑领域各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最后,对当前建筑领域企业信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