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11)
2023(15258)
2022(12846)
2021(11967)
2020(10032)
2019(23062)
2018(22767)
2017(43980)
2016(23701)
2015(26605)
2014(26323)
2013(26520)
2012(24351)
2011(21816)
2010(21525)
2009(19898)
2008(19668)
2007(17114)
2006(15086)
2005(13540)
作者
(68004)
(56564)
(56086)
(53372)
(36092)
(26766)
(25479)
(22218)
(21477)
(20214)
(19227)
(19220)
(18139)
(17762)
(17389)
(17136)
(16923)
(16452)
(16164)
(16032)
(13981)
(13924)
(13526)
(12885)
(12621)
(12495)
(12474)
(12413)
(11207)
(11186)
学科
(104836)
经济(104712)
(90920)
管理(82588)
(81403)
企业(81403)
方法(48167)
数学(38883)
数学方法(38553)
(30694)
业经(30597)
(30159)
中国(27188)
(21790)
财务(21731)
财务管理(21710)
农业(21512)
企业财务(20572)
(20067)
贸易(20057)
(19677)
技术(19599)
(19522)
(19204)
(19101)
环境(18652)
(18018)
理论(17670)
地方(17566)
(16442)
机构
学院(344031)
大学(343586)
(146944)
经济(144255)
管理(142132)
理学(122982)
理学院(121712)
管理学(120046)
管理学院(119434)
研究(114358)
中国(88453)
(73503)
科学(68670)
(65255)
(56823)
(54912)
财经(53012)
研究所(51766)
中心(50350)
业大(49800)
(48621)
(48456)
北京(46741)
经济学(44132)
农业(43084)
(41999)
师范(41683)
(41448)
经济学院(39931)
财经大学(39369)
基金
项目(232487)
科学(184944)
基金(171791)
研究(171713)
(148778)
国家(147536)
科学基金(128186)
社会(110677)
社会科(104979)
社会科学(104952)
基金项目(91171)
(88528)
自然(82669)
自然科(80801)
自然科学(80782)
自然科学基金(79397)
教育(76526)
(74121)
资助(70396)
编号(68436)
成果(54302)
(52150)
重点(51169)
(50219)
(49733)
创新(46263)
课题(46050)
国家社会(45981)
教育部(44986)
(44355)
期刊
(162128)
经济(162128)
研究(102871)
中国(60767)
管理(55344)
(50891)
(50576)
学报(49959)
科学(49244)
大学(38495)
学学(36393)
农业(35717)
教育(31286)
技术(29745)
(28192)
金融(28192)
业经(27154)
财经(26239)
经济研究(25913)
(22557)
(20996)
问题(20993)
技术经济(19171)
(17198)
世界(16974)
现代(16956)
科技(16439)
理论(15916)
商业(15517)
图书(15433)
共检索到502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明  王菲  张维鹏  
根据建筑业的发展水平,分析了我国建筑业总产值的变化和其碳排放情况,并对1996~2011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与碳排放的数据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建立脉冲响应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我国建筑业总产值的增长是其碳排放量增加的Granger原因,并且具有较强的长期影响力,而碳排放对建筑业总产值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最后强调了提倡建立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的重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磊  李慧民  
建筑业总产值是体现建筑业价值量的重要指标。本文依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我国1982~2009年建筑业总产值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平稳性检验、模型的确认、模型检验等综合分析,建立了ARIMA(1,1,2)时间序列模型,对2007~2009年的实际值与预测值进行比较,并利用该模型对我国未来4年的建筑业总产值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表明,各年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在4%以内,该模型有较好的短期预测效果,能较好地模拟并预测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变化的趋势,为建筑业总产值的准确预测提供了重要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志平  
建筑业总产值指标在经济工作中有重要作用,但是,用工厂法计算的建筑业总产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建筑业总产值越来越受到建筑产品中转移价值大小的影响。所渭转移价值就是由工业部门创造的,在建筑业总产值中再次反映的价值。例如在目前高层住宅建筑施工中,普遍采用了大型楼板,予制构件进行现场装配的施工方法,这些楼板、构件大部分是属于工业部门的专业化的予制构件厂生产的,建筑施工现场只负责吊装、焊接、少量浇注砼及内外装修等工作量。所以其产值不能真实反映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程敏  朱航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对中国30个省份2004—2014年间碳排放约束下的建筑业环境效率及其分解进行测算。研究表明:碳排放和机械设备无效率是建筑业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建筑业环境效率水平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程敏  朱航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对中国30个省份2004—2014年间碳排放约束下的建筑业环境效率及其分解进行测算。研究表明:碳排放和机械设备无效率是建筑业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建筑业环境效率水平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樊琳梓  李爽  裴志海  
采用扩展的Kaya恒等式分析了中国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运用LMDI模型分解了各影响因素,得出了各因素对建筑业碳排放的贡献量和贡献率,据此分析了各因素在研究期限内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建立了建筑业优化升级对碳排放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低碳化水平、技术效率和价值效应三个方面,分阶段分析了建筑业优化升级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限内,各指标在不同阶段对碳排放增加量的影响比较波动;碳排放增加量呈倒U形变化趋势;价值效应对建筑业碳排放增加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技术效率,低碳化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弱。最后指出,为减少建筑业的碳排放量,建筑业企业应注重提高价值效应质量、技术效率和低碳化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祁神军  张云波  
运用经济投入-产出分析法,建立了基于能源消耗的产业碳排放强度模型和建筑业碳足迹模型,核算了我国建筑业1995~2009年期间碳排放的分布特征;运用Kaya恒等式,从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产业规模效应、经济产出效应4方面分解了建筑业直接碳排放和隐含碳排放的变动趋势,探讨了我国建筑业未来实施减排的途径和对策。研究表明,建筑业能源结构强度和规模产业能源强度的进一步降低是建筑业节能减排的关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广泰  贾楠  
为实现建筑业碳减排目标,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2004—2017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筑业碳排放效率进行研究,并借助莫兰指数分析其空间关联性。研究发现:研究期内中国30省份建筑业碳排放效率为0.805,呈现出"M"型曲线的走势;建筑业碳排放效率不高主要是由于其规模效率不足引起的,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与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东高西低"特征较为明显;建筑业碳排放效率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东部长三角沿海地区,低-低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范建双  周琳  
建筑业作为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存在高能耗和高排放等问题,减少建筑业碳排放对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建筑业碳排放量进行核算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和核密度函数方法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刻画和分析,并进一步采用乘积式对数平均迪式指数分解(M—LMDI)方法对中国建筑业碳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建筑业碳排放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且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建筑业碳排放集聚中心在研究期内逐渐往中南部地区转移,空间集聚效应越来越显著;②中国30个省(市、区)建筑业碳排放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区域间差距不断扩大,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③1997—2015年中国30个省(市、区)建筑业碳排放量增加了115%,其中建筑业发展水平和建筑业从业人口规模是建筑业碳排放增加的主要贡献因素,分别导致建筑业碳排放增加106.52%、85.43%;相反,建筑业能源消费强度对建筑业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使碳排放减少了77.33%;④从分省(市、区)的角度来看,对建筑业碳排放下降贡献最大的是黑龙江省和海南省,对建筑业碳排放增加贡献最大的是山东省和浙江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新毓  田义成  檀佳伟  
施工单位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经营部门产值与财务部门收入指标存在一定差异。产值是经营部门的业务口径,收入则是财务部门的核算科目,财务部门的核算结果与经营部门应该相吻合,两个部门之间相互关联的指标应该具有一致性或在可接受范围内存在差异。由于两个部门的管理体系和核算方法不同,这两个指标就可能存在差异,并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然理论上也可能完全一致。本文通过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两个指标的差异,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杏邦  
建筑业总产值是指建筑企业或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完成的以货币表现的生产总量。它是从价值形态的角度来反映建筑企业生产活动的规模、水平、和成果的综合性指标。建筑业总产值主要由四个方面指标组成。一、施工产值,二、附属辅助生产产值,三、建筑运输产值,四、其他产值。尽管按以上统计指标的规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博  王雪青  刘炳胜  
本文以省际建筑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4-201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DEA方法对各省建筑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研究过程中,对各省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测算,并将二氧化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使效率评价更科学、更能满足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源效率均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二氧化碳排放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建筑业规模、人口密度、建筑材料流动性和城市化率,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主要有能源消费结构、科技水平、建筑业成熟度和辅助行业成熟度;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地区建筑业平均能源效率具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三大地区平均能源效率为东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金柏辉  李玮  张荣霞  李国敏  
基于2004—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STIRPAT模型建立地理回归模型,从全局分析建筑业时空分布,考虑时间变化下的空间作用效应,通过能源效率、产业结构等解释变量,在考虑区位空间因素的作用下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得出结论,能源效率对建筑业碳排放的促进作用在华南部分地区和华东部分地区有所减缓;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在时间序列上看逐渐递减,在西北和华北地区改善显著。解释变量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应依据各地区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减排策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剑  李启明  刘哲  廖玉平  
建筑业的供求是影响建筑市场的根本因素。本文通过对建筑业的供求关系分析,提出中国建筑业的供求监测模型,用供给指数和需求指数来评价供给和需求的强度,并将二者之比值定义为均衡指数,用以分析和监测供求关系的状态及变化趋势。本文应用历年统计数据进行实际计算,结果表明具有较好的符合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牛鸿蕾  刘志勇  
基于STIRPAT模型及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根据2002—2013年中国的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建筑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包括:各省份建筑业碳排放总量的增加都会拉动邻省份同行业的碳排放量上升,这种影响力不仅在当期发挥作用,而且是持续的、逐渐增强的;在长期或短期内,适当控制建筑行业就业人数及行业人员工资水平的上升,在所属区域内会对节能减排产生积极影响,对于相邻区域则是消极影响;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低碳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建筑行业低碳发展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同时,实现建筑材料制造业的统筹安排、优化布局与均衡发展,才能使低碳转型成为建筑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