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0)
- 2023(11387)
- 2022(9520)
- 2021(8776)
- 2020(7223)
- 2019(16545)
- 2018(16346)
- 2017(29784)
- 2016(16503)
- 2015(18868)
- 2014(19318)
- 2013(18957)
- 2012(17694)
- 2011(16160)
- 2010(16115)
- 2009(14821)
- 2008(14567)
- 2007(13279)
- 2006(11703)
- 2005(10908)
- 学科
- 济(68583)
- 经济(68484)
- 管理(56854)
- 业(48976)
- 企(41100)
- 企业(41100)
- 方法(28416)
- 数学(24869)
- 数学方法(24579)
- 中国(21745)
- 财(19694)
- 农(18014)
- 制(17918)
- 环境(16177)
- 技术(15562)
- 业经(15089)
- 贸(14462)
- 贸易(14452)
- 易(14196)
- 学(14000)
- 银(12278)
- 银行(12257)
- 体(12248)
- 划(11966)
- 行(11750)
- 农业(11749)
- 务(11691)
- 财务(11650)
- 财务管理(11612)
- 和(11318)
- 机构
- 大学(242033)
- 学院(240806)
- 济(105831)
- 经济(103781)
- 管理(90206)
- 研究(86228)
- 理学(76218)
- 理学院(75368)
- 管理学(74297)
- 管理学院(73837)
- 中国(67843)
- 京(52455)
- 财(50298)
- 科学(49679)
- 所(43430)
- 财经(38960)
- 研究所(38865)
- 中心(38835)
- 江(36930)
- 农(36686)
- 经(35389)
- 北京(33887)
- 经济学(33609)
- 业大(32868)
- 院(31598)
- 范(30591)
- 师范(30301)
- 经济学院(30117)
- 财经大学(28762)
- 州(28637)
- 基金
- 项目(155948)
- 科学(123199)
- 研究(116625)
- 基金(113706)
- 家(99463)
- 国家(98706)
- 科学基金(83893)
- 社会(75523)
- 社会科(71751)
- 社会科学(71733)
- 省(59133)
- 基金项目(58935)
- 教育(53672)
- 自然(51723)
- 自然科(50491)
- 自然科学(50478)
- 划(50157)
- 自然科学基金(49574)
- 资助(46704)
- 编号(45756)
- 成果(37937)
- 部(36193)
- 重点(35999)
- 发(33912)
- 制(33725)
- 课题(33058)
- 创(32988)
- 国家社会(32485)
- 创新(31205)
- 教育部(31139)
- 期刊
- 济(119426)
- 经济(119426)
- 研究(76206)
- 中国(55317)
- 财(41076)
- 管理(35405)
- 学报(35298)
- 科学(34783)
- 农(33283)
- 教育(28376)
- 大学(27600)
- 学学(25723)
- 技术(24320)
- 农业(22711)
- 融(22488)
- 金融(22488)
- 财经(20028)
- 经济研究(19141)
- 经(17362)
- 业经(16795)
- 问题(15304)
- 贸(14686)
- 技术经济(13762)
- 业(13359)
- 国际(12918)
- 世界(12777)
- 科技(12097)
- 统计(11189)
- 坛(11087)
- 论坛(11087)
共检索到377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天晴 秦海岩 王磊
为了能够顺利推动我国碳减排技术评价工作进程,促进碳减排技术发展,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环境挑战,本文参照国际环境技术验证制度并结合我国认证工作实际,从宏观上分析和规划了我国建立碳减排技术评价制度的发展思路,包括从管理、结构、文件到评价的系列体系的设计,并对我国开展碳减排技术评价的推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碳减排技术 碳减排技术评价 评价制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海岩 张星星 王磊
在我国提出碳减排目标之后,先进的碳减排技术亟待发展,因此我国需要建立一套碳减排技术的认证制度。本文总结了目前主要国家环境技术验证制度(KTV)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的环境技术评估模式及环境技术验证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立碳减排技术认证制度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环境技术验证 碳减排技术 新技术推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海岩 王磊 孙天晴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到2015年比201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17%的约束性减排目标,表明了我国碳减排的决心,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碳减排工作正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碳减排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减排技术的利用,因此,在我国建立碳减排技术认证制度,开展碳减排技术认证,对于实现预定的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碳减排技术认证,实现对碳减排技术性能的定性评价,以及碳减排效果的定量评价,促使市场增加对碳减排技术的选择,是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深入分析欧洲环境技术验证项目的基础上,总结了其环境技术验证制度模式,进而得出了对我国建立碳减排技术评价制度的几点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晓南
婚姻保险制度作为一种维护、激励婚姻家庭关系长久稳定的商业保险制度,其存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我国高离婚率的背景出发,结合婚姻保险的概念、特征及我国建立婚姻保险制度的意义,从承保模式的选择、承保机构的形式、险种的设计、保险费率的确定、保险责任范围与除外责任等方面提出我国建立婚姻保险制度的设想。
关键词:
婚姻保险制度 离婚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珊珊 汤鹤延
碳减排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我国于2014年开始施行环保约谈制度,但这项制度是否有助于实现碳减排目标尚无定论。本文基于2003—2019年我国257个城市的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环保约谈制度显著降低了城市层面的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规模,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环保约谈的碳减排效应主要体现在短期,其长期可持续性有待改善。究其原因,一方面,官员变更减弱了减排有效性的发挥;另一方面,面对环保约谈所带来的环保监管举措,企业可能采取短期措施或通过控制生产规模来减少碳排放,但是其能耗强度、创新能力等并没有明显改善,从而使得环保约谈缺乏长期碳减排效果。因此,为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建议地方政府进一步完善当地的绿色创新环境以激励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切实提升环保约谈碳减排效应的长期有效性。
关键词:
环保约谈 碳减排 绿色创新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程黎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碳税作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手段,已经在欧洲一些国家实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阐述了碳税的内涵并将其与其他减排工具进行比较,详细分析了碳税政策的效应,并提出了中国当前实行碳税政策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在借鉴国际碳税政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碳税制度设计的基本框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传明
国内外日益增长的环境压力,对中国碳减排工作提出了极高要求,制度作为核心要素显得尤为关键。梳理中国碳排放制度变迁历史,将其划分为萌芽发展期、初步形成期、快速发展期和综合治理期,进而寻找现行碳排放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持续完善碳排放法律法规体系、积极发展多元化碳排放管控制度、切实提升碳排放制度协同度、完善企业碳减排监督机制以及着力加强隐性经济管制等解决对策,希望对中国建立具有自身特色且行之有效的碳排放制度有所帮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宁 丁四保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社会各种群体利益博弈的均衡结果,将对经济和环境不协调的现状进行调整,从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现机制。我国是世界上开展生态补偿工作较早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央政府及部分省(市)区对于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工具,体现了生态补偿理论的特征和要求。但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新型环境管理制度,在我国推行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建立完整的生态补偿机制需要从制度、主体、手段、标准、方式及管理等方面着手。本文突出了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制度问题研究,并主要从法律制度、流域管理体制和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区际生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文婧 郑红霞 陈劭锋
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身份,使中国成为世界碳排放责任划分最大的争议焦点。《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第一承诺期(2008-2012)即将结束,如何评定这一阶段内中国在碳减排方面取得的成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IPAT的指数分解模型,提出衡量碳减排力度的两个全新指标,即广义技术进步下各年碳减排量和累计碳减排量。这组指标从减排而非排放责任的角度出发,以一种新的视角评定某一国家在一定阶段内的减排力度。文章选取部分国家对比分析了中国1990-2009年减排情况,得出主要结论:在这一时期,中国累计碳减排量达到1959.08百万t,占世界总累计减排量的22.82%,次于美国排名第二;同时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琪
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前景的探讨韩琪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老大难”问题。从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到股份制,这种种改革举措,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都是浅层次的经营方式的变革。变革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利润分配方式和经营权展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春芳
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已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有效进行碳减排的两个重要的制度选择。由于我国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量占国内排放总量的比重较高,且国际贸易对国内碳排放水平有较大影响,国际贸易成为我国碳减排制度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提高了我国碳排放总量,国际贸易和产业国际转移提高我国碳排放总量并影响我国国内部分行业碳排放水平。因此,国际贸易成为我国选择碳税还是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重要参考。同时,我国实行不同碳减排制度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同的影响:开征碳税将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四大影响,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也将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三大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红光
本文在分析我国政府有组织科技活动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绩效评价制度是提高我国政府有组织科技活动效率和产出的重要手段,及建立我国政府有组织科技活动绩效评价制度的初步框架及实施建议。
关键词:
有组织 科技活动 绩效 评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鹏越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的需要,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以公开招标等方式从国内外市场统一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行为。政府采购制度是在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之后,特别是二战后逐步制度化、法制化的。它不仅是政府满足自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