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65)
2023(4728)
2022(3875)
2021(3820)
2020(3102)
2019(7306)
2018(6930)
2017(12825)
2016(6558)
2015(7816)
2014(7373)
2013(7400)
2012(7074)
2011(6663)
2010(6570)
2009(6057)
2008(5941)
2007(5057)
2006(4569)
2005(4347)
作者
(18380)
(15525)
(15450)
(14743)
(10096)
(7437)
(6951)
(6021)
(6001)
(5540)
(5297)
(5243)
(5099)
(5041)
(4948)
(4730)
(4637)
(4469)
(4375)
(4118)
(4001)
(3700)
(3654)
(3552)
(3506)
(3373)
(3316)
(3169)
(3155)
(3081)
学科
(32189)
经济(32144)
(15270)
管理(14917)
方法(13948)
中国(13235)
数学(12939)
数学方法(12889)
(10867)
企业(10867)
(9279)
贸易(9273)
(9174)
(8364)
(6438)
(6052)
关系(5906)
(5826)
银行(5821)
(5724)
(5680)
金融(5680)
(5525)
业经(5169)
农业(5167)
(5059)
(4953)
环境(4781)
(4594)
(4372)
机构
大学(101836)
学院(96607)
(53171)
经济(52596)
研究(42468)
管理(35058)
中国(33572)
理学(29809)
理学院(29445)
管理学(29197)
管理学院(29005)
(22781)
(22474)
科学(21882)
(20991)
研究所(19210)
经济学(18714)
财经(18198)
中心(17793)
(17015)
经济学院(16850)
北京(15460)
(14921)
(14121)
财经大学(13876)
科学院(13059)
(12801)
师范(12723)
研究中心(12525)
(12113)
基金
项目(64212)
科学(52047)
基金(50891)
研究(47947)
(46067)
国家(45310)
科学基金(37541)
社会(34263)
社会科(32610)
社会科学(32602)
基金项目(25549)
自然(21804)
资助(21382)
自然科(21321)
自然科学(21313)
教育(21085)
自然科学基金(21003)
(19587)
(18454)
中国(17667)
(16758)
编号(16523)
国家社会(16425)
重点(14793)
教育部(14715)
成果(14397)
(14186)
人文(13170)
(13133)
重大(13089)
期刊
(56184)
经济(56184)
研究(35467)
中国(21284)
(15577)
科学(15261)
学报(14576)
管理(14005)
(13183)
大学(11651)
学学(10816)
经济研究(10600)
财经(9914)
(9893)
金融(9893)
世界(9459)
农业(9393)
(9336)
国际(8903)
(8773)
教育(8611)
问题(7848)
技术(6550)
(6461)
业经(6006)
技术经济(4972)
经济问题(4631)
统计(4522)
资源(4293)
(4260)
共检索到154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承照  刘广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用制度保障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建立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作为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关于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问题的研究成为热点,中国为什么要建设国家公园、哪些才是中国的国家公园、应该怎样建设国家公园等问题被提出并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从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背景来看,国家公园的设立并不仅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伟  
贵州省国家公园试点建设具有较大可行性,具有符合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目标,面积适中,范围集中,资源特色突出,具有代表性等优势。但保护地存在森林资源破碎化、资源管理尚未厘清和边界不明,权属不清等问题。目前建设国家公园还亟待从整合原有保护地,统一规范管理,设计生物廊道,构建保护网络,试点建设先行,宜精不宜多,明确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完成确权登记,落实国家公园土地权属问题等方面解决资源结构、管理经营、资源权属等问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睿  曾瑜皙  钟林生  
国际国家公园管理的成功之处在于:注重为社区居民生存发展预留空间、明确边界两侧发展强度、并承认社区主人身份、与社区达成管理契约。中国保护地社区管理普遍采取了异地搬迁、生态补偿、社区共管等措施。尽管中国保护地与国际国家公园社区管理措施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然而实施效果差异明显,原因在于:中国保护地并未从根本上将社区居民视为保护地的管理主体,或未严格履行社区管理契约。尽管中国保护地采取了类似的管理措施,如生态补偿、社区扶贫等,然而在践行一些关键性问题时仍然力度不足。因此,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应当明确社区管理的核心问题,落实国际成功经验,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关系,为其他保护地转型为国家公园提供参照样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睿  曾瑜皙  钟林生  
国际国家公园管理的成功之处在于:注重为社区居民生存发展预留空间、明确边界两侧发展强度、并承认社区主人身份、与社区达成管理契约。中国保护地社区管理普遍采取了异地搬迁、生态补偿、社区共管等措施。尽管中国保护地与国际国家公园社区管理措施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然而实施效果差异明显,原因在于:中国保护地并未从根本上将社区居民视为保护地的管理主体,或未严格履行社区管理契约。尽管中国保护地采取了类似的管理措施,如生态补偿、社区扶贫等,然而在践行一些关键性问题时仍然力度不足。因此,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应当明确社区管理的核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芳林  王梦君  李云  张天星  
自2013年中国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我国国家公园试点有序开展,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目前我国正在规划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标志着自然保护领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对近年来国家公园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结合国家公园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综述,期望为我国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建强  王凯韬  杨东伟  
国家公园起源于美国,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于1872年由美国国会建立。国家公园的建立能够较好地保护一定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遗产资源,因此,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建设国家公园的浪潮。美英国家拥有完善的国家公园体系,可以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经验。改革开放之时中国也开始了类似国家公园的遗产保护地的建设,近几年中国也开始了国家公园试点的建设。虽然中国积极开展了国家公园建设的探索,但在国家公园的建设道路上还存在一些阻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君帜  唐小平  
在研究国家公园体制顶层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制度经验,结合我国国家公园保护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阶段,提出建立以统一分级管理、国家评估设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严格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监管、社区共建共管、全民参与共享、资金投入保障等8个关键制度为核心的中国国家公园保护制度体系框架。经梳理国内研究进展和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试验成果,初步明确各项制度的基本要点和关键任务,分析目前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还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和相应建议,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奠定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正早  贾悦雯  刘峥延  毛显强  宋词  
适当的资金模式在国家公园短期和长期运营和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梳理了各国国家公园资金模式的类型、特征和形成原因,旨在对完善中国国家公园的资金模式提供参考。研究认为,世界各国国家公园资金模式分为市场主导型和公共财政主导型两类,在经济相对落后、财政能力相对较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家公园大多采取自给自足的市场主导型资金模式;而在高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社会福利国家,国家公园管理运行所需资金则主要来自公共财政,同时也存在以特许经营为代表的市场经营活动。中国当前的保护地体系较为复杂,公共财政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资金模式并存。从长远看,我国的国家公园未来必将以公共财政支持为主导,在特定条件下,也应允许在部分国家公园内以不损害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方式开展市场化经营,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虞虎  钟林生  曾瑜皙  
国家公园是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资源的自然生态区域,建设国家公园体制是中国国土生态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论文基于国际经验、国家公园功能和政策内涵,依据国家公园主导定位和生态系统服务理念,构建了包含6个关键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包括生态系统完整性、生态重要性、原真性、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价值与人文遗产价值,分别进行单一要素层评价和多指标空间叠加分析,再结合中国生态地理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和省级行政区管理等因素进行比对和范围遴选提取,初步确定了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潜在区域。结果表明,生态系统完整性、生态重要性、生物多样性、原真性的高值集聚区域具有趋同性,生态系统完整性较好的区域,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也较高,原真性保存较好。中国三大阶梯与自然地理区域的叠加分布特征明显,东西部潜在区域的面积差异较大,西部地区的空间连续性较强,潜在区域的跨界性较为明显。初步遴选出55处未来可以重点考虑建设的陆地型国家公园潜在区域。研究可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合理布局提供方法参考和理论借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艳滨  李灵军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根本目标之一。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要有特色的环境伦理体系作为支撑,探讨中国国家公园环境伦理的本土化构建及其构建途径,对我国目前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有积极意义。首先分析了荒野思想对美国国家公园建立和管理的影响,继而研究中国国家公园环境伦理选择,认为荒野思想自身局限和中国文化、历史和现实特殊性导致中国不能沿用荒野思想指导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最后从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对中国国家公园本土环境伦理进行构建,并提出以"天人合一"为驱动,以生态文明为指针,运用传统生态知识和理念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开展环境教育等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小平  张云毅  梁兵宽  宋天宇  陈君帜  
规划体系是国家公园建设管理必不可少的政策工具之一,应作为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根据我国国情和管理需求,结合国内外经验,将中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设计为2个序列和4个层级,一个序列是宏观层面,包括国家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这是国家公园战略的顶层设计;另一个序列是实体国家公园层面,由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管理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组成。各层级规划的作用同等重要。通过论述各层级规划的作用、目标、任务和有机联系,提出了应考虑的核心因素和编写要点,应将规划作为国家公园适应性管理的核心环节。基于以上结论,为提高国家公园的管理水平提出了管理意见,以使我国的国家公园规划体系有章可循。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猛   钟林生   王婧雯  
[目的] 该研究基于旅游系统理论并综合使用多种文本分析方法,系统梳理中国国家公园旅游的研究进展,明确研究的阶段性特征并构建国家公园旅游研究框架。从而识别和解析国家公园旅游研究的关键内容,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助力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增进。[方法] 该文综合运用知识图谱、扎根理论及文本词频分析等方法对1992—2023年CNKI数据库中的核心期刊所刊载的中国国家公园旅游研究文献进展进行了分析。[结果] (1)中国国家公园旅游研究的起步相对较晚,研究经历了起步探索阶段(1992-2003年)、初步发展阶段(2004-2016年)以及稳步推进阶段(2017年-至今)。(2)基于旅游供给、旅游需求以及旅游支撑三大旅游系统,构建了研究框架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内在逻辑关系,涵盖了旅游者、潜在旅游者、智力支持、政策管理、公共服务、资源环境、旅游产品以及目的地8个重点研究领域。(3)从国家公园旅游基础理论与方法应用、环境影响与资源利用、社区与人类福祉、生态旅游管理与市场营销、运行机制与政策等方面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结论] 三种文本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更科学地解读了研究热点、分析研究内容、构建与检验研究框架。总体而言,中国国家公园旅游研究的理论视角、内容与政策导向和实践发展紧密结合,而在一些重点研究领域仍需要加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世政  杨桂华  
中国国家公园发展处于拐点时期,借鉴国际经验,剖析典型案例,探寻发展路径具有突出现实意义。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资金机制、经营机制四方面对世界上三种代表性国家公园模式的共同理念与"中国大陆首个国家公园"的比较表明,其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尚不是国际公认的国家公园模式。未来中国国家公园的发展,需要借鉴IUCN标准,重塑全国保护地体系;建立三级自然保护理事会及其法人治理模式,重构行政管理的条块格局;建立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和相关者的利益保障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分步实施,自然遗产逐步回归公益。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方言  吴静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艳滨  李灵军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根本目标之一。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要有特色的环境伦理体系作为支撑,探讨中国国家公园环境伦理的本土化构建及其构建途径,对我国目前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有积极意义。首先分析了荒野思想对美国国家公园建立和管理的影响,继而研究中国国家公园环境伦理选择,认为荒野思想自身局限和中国文化、历史和现实特殊性导致中国不能沿用荒野思想指导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最后从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对中国国家公园本土环境伦理进行构建,并提出以"天人合一"为驱动,以生态文明为指针,运用传统生态知识和理念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开展环境教育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