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56)
- 2023(13460)
- 2022(11186)
- 2021(10303)
- 2020(8523)
- 2019(19662)
- 2018(19372)
- 2017(35601)
- 2016(19110)
- 2015(21785)
- 2014(21549)
- 2013(21669)
- 2012(20728)
- 2011(19505)
- 2010(19666)
- 2009(18175)
- 2008(17811)
- 2007(15806)
- 2006(14567)
- 2005(13686)
- 学科
- 济(107258)
- 经济(107165)
- 管理(47962)
- 业(44288)
- 方法(39096)
- 数学(35067)
- 数学方法(34627)
- 企(33657)
- 企业(33657)
- 中国(30906)
- 地方(26665)
- 农(23146)
- 学(21615)
- 业经(19969)
- 贸(18159)
- 贸易(18143)
- 易(17531)
- 财(16970)
- 制(16509)
- 地方经济(16331)
- 融(16051)
- 金融(16051)
- 农业(15790)
- 银(15652)
- 银行(15616)
- 行(15314)
- 环境(15127)
- 发(14657)
- 和(13084)
- 技术(11977)
- 机构
- 大学(289996)
- 学院(286908)
- 济(132594)
- 经济(130178)
- 研究(116475)
- 管理(101703)
- 中国(89218)
- 理学(85860)
- 理学院(84749)
- 管理学(82995)
- 管理学院(82480)
- 科学(70215)
- 京(64344)
- 所(61259)
- 财(57586)
- 研究所(55581)
- 农(51232)
- 中心(50329)
- 财经(44987)
- 江(43826)
- 经济学(42850)
- 北京(42315)
- 院(42199)
- 业大(41068)
- 经(40946)
- 农业(40107)
- 范(38857)
- 师范(38386)
- 经济学院(38231)
- 科学院(35912)
- 基金
- 项目(186417)
- 科学(146964)
- 基金(137015)
- 研究(131993)
- 家(122527)
- 国家(121626)
- 科学基金(101552)
- 社会(86105)
- 社会科(81790)
- 社会科学(81774)
- 省(70234)
- 基金项目(69878)
- 自然(64878)
- 自然科(63364)
- 自然科学(63347)
- 自然科学基金(62207)
- 划(61157)
- 教育(59629)
- 资助(58406)
- 编号(49608)
- 发(46356)
- 重点(43772)
- 部(41897)
- 成果(41185)
- 创(37933)
- 国家社会(37326)
- 课题(36996)
- 发展(36904)
- 展(36320)
- 科研(35835)
- 期刊
- 济(155243)
- 经济(155243)
- 研究(95851)
- 中国(64889)
- 学报(48078)
- 农(47164)
- 科学(45388)
- 管理(41322)
- 财(40706)
- 大学(36058)
- 学学(33954)
- 农业(32512)
- 融(30231)
- 金融(30231)
- 教育(29870)
- 经济研究(27056)
- 技术(25087)
- 财经(23516)
- 业经(21908)
- 经(20505)
- 问题(20046)
- 业(18413)
- 贸(17960)
- 世界(17363)
- 统计(17283)
- 国际(17024)
- 技术经济(16182)
- 策(14848)
- 资源(13916)
- 决策(13554)
共检索到462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裴长洪
中国对外开放可分为四个阶段:外贸管理体制实行放开搞活、下放经营权;培育外贸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贸易自由化、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开放型经济体制面临进一步完善与创新。开放型经济建立之初进行的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是:成功解决了如何在体制转型中实现贸易自由化,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创造了区域突破的经验,正确选择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同时,系统总结了中国开放型经济的五方面的基本特征,并前瞻走向。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外贸体制改革 评价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邦君
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提出我国对外开放在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的历史任务。 所谓开放型经济,就是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走向国际化,具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天健
历经70年的探索与前行,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道路。站在新中国成立70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总结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将关于城市建设的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故事提升到理论层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回顾了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从经济总量、城市化、居民生活、就业、城市群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由此认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存在以下特征化事实:第一,持续的经济体制改革真正释放了城市经济增长潜力;第二,快速城市化和人力资本增长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三,城市群崛起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第四,"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一直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中国城市经济 历史轨迹 特征化事实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小济
世纪之交,中国正处在工业化 的十字路口上。在过去20年里,中国经济以年均9.7%速度增长,人均国民收入由250美元提高到近800美元,有1.4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工业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然而,人们也清醒地看到,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远远没有完成。为打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衣锡群
北京在21世纪要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这需要大力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开放型经济。 一、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开放型经济是向世界经济环境开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涉及经济运行各个环节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改革开放17年来,北京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继宏
近年来,广西借助区位优势,实施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广西仍然面临许多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障碍,需要在发展实体经济,统筹协调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发展加工贸易,提高物流效率等方面取得突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广西 开放型经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正元
本文以“傻子瓜子”为实例 ,审视了中国当代私营经济在初创时期的发展进程。文章分析了私营经济在当代中国再生的社会经济根源 ,论述了其客观的必然性。指出党和国家对私营经济的政策导向和扶持 ,使这种必然性成为现实。从对“傻子瓜子”的剖析 ,文章论述了中国当代私营经济在其初创时期的阶段特征。
关键词:
私营经济 中国特色 “傻子瓜子”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肖兴志 张伟广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的CSSCI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通过限定主题检索得到1998~2018年中国规制经济学研究论文20026篇,运用Bicomb、Ucinet和Net Draw等软件,从不同视角分析学科发展轨迹和特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规制经济学学科发展以2008年为节点,近十年来发展迅速,不同类型的期刊起着助推作用;学科研究主体多元,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的优势明显,而作为独立学科发展仍需加强;学科研究主题与中国经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不同阶段的研究重心有所不同,不同高校的研究主题也有明显的偏好和特色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娇 陈明
世界经贸形势的不确定性凸显了流通在促进国内大市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中的战略意义,对我国流通经济学学科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利用CiteSpace5.8.R3可视化计量分析软件,基于中国知网CSSCI期刊数据库,研究1998-2021年我国流通经济学研究成果和特征。研究发现:发文量排名前三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南开大学;近十年高频关键词是农产品、流通效率、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粮食安全、数字货币等;新时期呈现“农产品流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流通经济研究重点主题,尤其是粮食安全”“基于马克思流通经济理论,结合中国实践加快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流通经济学理论探索”“‘互联网+’‘电子商务’‘区块链’‘大数据’等成为流通经济发展重要因素”“流通经济学研究的流通领域从商品流通转向了资本流通再到数据流通”四大特征。最后,针对学科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流通经济 学科发展 新时代特征 文献计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岳兴程 汪五一 张云佳
文章构建了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基于2008—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和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特征进行探讨,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且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人力资本、金融发展规模、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因素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而且不同地区影响因素的效果又不尽相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铭慎 陆江源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具有不同的国内国际循环特征。本文以国内国际循环关系演进为主线,通过研究主要大型经济体在价值循环、金融循环、空间循环等循环维度中内外循环关系的历史轨迹和特征,分析归纳出国内国际循环关系演进的一般规律。研究认为,循环的主导性体现在比例结构、功能水平、稳健性、控制力等不同层次,国内国际循环关系演进具有阶段性、动态性、时代性的规律,国内国际循环这一对关系运动的总目标从单纯利己向促进互利共赢、最终实现合作多赢转变,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跃迁的趋势。我国应提升国内循环的主导地位,强化科技创新与城市化两大动力,优化国际循环的赋能作用,突出“一带一路”建设和制度型开放以延长我国产业生命周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薛天菲
发展开放型经济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必由之路。深入分析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特征,明确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与对策,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形成国内经济和国际市场的充分联动,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实现我国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明确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扩展发展的新空间,丰富发展的新内涵。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特征 发展对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庆岩 孙早
文章通过地区产业结构、地方政府行为及企业家创新意愿三个变量刻画了作为国家意志体现的经济发展战略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了发展战略作用于地区经济发展绩效的传导渠道。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国家动用东部市场化(新增部门)创造的财富持续补贴西部现行体制(存量部门)的方式取得的,最终引发了地区发展中的"体制补贴"矛盾。其政策含义是:新的发展战略应避免以牺牲(抑制)地区市场制度的演进为代价来换取西部快速发展,应在满足国家战略性需求与增强西部可持续发展潜力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