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01)
- 2023(14309)
- 2022(12115)
- 2021(11460)
- 2020(9702)
- 2019(22897)
- 2018(22666)
- 2017(42956)
- 2016(23092)
- 2015(26894)
- 2014(27020)
- 2013(26856)
- 2012(25311)
- 2011(23436)
- 2010(23889)
- 2009(22614)
- 2008(22514)
- 2007(20305)
- 2006(18131)
- 2005(16782)
- 学科
- 济(120895)
- 经济(120793)
- 管理(63275)
- 业(60309)
- 方法(50727)
- 企(49291)
- 企业(49291)
- 数学(44260)
- 数学方法(43599)
- 中国(30786)
- 贸(27192)
- 贸易(27177)
- 农(27088)
- 易(26325)
- 地方(26017)
- 学(25136)
- 财(23068)
- 业经(22854)
- 制(19461)
- 理论(18142)
- 农业(17815)
- 和(16746)
- 银(16602)
- 银行(16573)
- 融(16436)
- 金融(16434)
- 行(15943)
- 地方经济(15706)
- 环境(15606)
- 策(14653)
- 机构
- 大学(355346)
- 学院(353032)
- 济(159713)
- 经济(156619)
- 管理(132223)
- 研究(127087)
- 理学(112829)
- 理学院(111482)
- 管理学(109489)
- 管理学院(108792)
- 中国(96169)
- 京(75888)
- 科学(75012)
- 财(69534)
- 所(65146)
- 研究所(59038)
- 中心(55618)
- 财经(55544)
- 农(55139)
- 江(52588)
- 经济学(50711)
- 经(50270)
- 北京(48925)
- 业大(47985)
- 范(47077)
- 师范(46692)
- 经济学院(45450)
- 院(45141)
- 农业(43176)
- 州(41817)
- 基金
- 项目(223218)
- 科学(175551)
- 研究(163006)
- 基金(162932)
- 家(141865)
- 国家(140788)
- 科学基金(119573)
- 社会(104797)
- 社会科(99464)
- 社会科学(99440)
- 省(84569)
- 基金项目(83825)
- 教育(75681)
- 自然(75656)
- 自然科(73870)
- 自然科学(73850)
- 自然科学基金(72533)
- 划(72026)
- 资助(69510)
- 编号(65304)
- 成果(54122)
- 重点(50885)
- 部(50698)
- 发(49308)
- 课题(45999)
- 创(45489)
- 国家社会(44042)
- 教育部(43754)
- 创新(42685)
- 科研(42581)
- 期刊
- 济(180888)
- 经济(180888)
- 研究(110725)
- 中国(67828)
- 财(52857)
- 学报(52466)
- 科学(50120)
- 管理(50022)
- 农(49760)
- 大学(39626)
- 学学(37100)
- 教育(36989)
- 农业(33440)
- 融(32108)
- 金融(32108)
- 技术(31737)
- 经济研究(30868)
- 财经(28720)
- 业经(26489)
- 经(24983)
- 贸(24776)
- 问题(24563)
- 国际(22059)
- 统计(20326)
- 技术经济(19687)
- 业(19244)
- 世界(19174)
- 策(17664)
- 商业(16783)
- 决策(16277)
共检索到541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任寿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瑾 江山
东盟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双方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双方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必要的保护手段。尽管自由贸易区会对双方的经济带来冲击 ,但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 ,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 ,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和东盟将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 ,共同迎接挑战 ,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姜鸿 张相文
现有成果较少从产业安全的视角研究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本文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自由贸易区下产业安全模型,探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影响成员方产业安全的机制,提出产业安全视角下的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
关键词:
产业安全 自由贸易区 钻石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诗一 阴之春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中国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研究自贸区建立对中国经济的长短期影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利用向量误差校正模型研究了建立自贸区对中国工业生产、贸易和投资部门的动态经济影响,分析显示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的总体经济影响是积极的,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地区率先建立的CEPA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廉晓梅
中日韩三边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为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不仅有利于促进3国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是推动东北亚乃至整个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步骤。按照WTO的有关规定和中、日、韩3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可行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方案,应该是一个包含中、日、韩3国绝大部分产业领域的自由贸易安排,而不可能仅仅在部分产业和行业领域率先进行试验和探索;应该是一个包括中、日、韩3国全部领土的大自由贸易区,而不能是仅由3国各自部分地域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合作领域应该包括多方面的经济技术合作,而不能仅仅停留于自由贸易。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经贸关系 模式构想 路径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军 黄季焜 仇焕广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逐渐重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积极作用,继中国-东盟(“10+1”)自由贸易区之后,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在协商之中。本文目的是研究中国和澳大利亚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对中澳两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影响。本文采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对自由化方案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澳两国间存在明显的经济互补性,建立自由贸易区将改进两国和世界总福利,澳大利亚的农业和工业都将受益,农业部门所得利益大于工业部门,中国所得利益全部来自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部门,而农业部门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最后,基于模拟分析结果,提出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阁斐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对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已十分必要。本文以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战略特点以及实施成果进行了简单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紧接着提出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最后针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再结合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对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策进行了重点研究。
关键词:
中国 自由贸易区 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江虹
2004年10月18日至20日,中国与东盟贸易谈判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就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最重要的内容—货物贸易协议达成一致,并于11月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及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这为如期启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铺平了道路,使研究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问题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可预期的贸易效益、投资效益及规模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贸易效益 投资效益 规模经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向阳 肖海峰
本文设计两种不同的政策方案,运用GTAP模型对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可能给中国羊毛及相关产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情境模拟。结果表明: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羊毛产业开放的条件下,中国羊毛产业将受到不利影响,而纺织业和服装业却将获益,并且纺织业和服装业的获益大于羊毛产业的受损;在对羊毛产业采取特殊保护措施时,羊毛产业、纺织业和服装业都会获益。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羊毛及相关产业的生产和贸易情况来看,在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时采取保护羊毛产业的政策略好于完全放开羊毛产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凌云 刘清华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速发展,东亚地区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论文应用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实证模拟东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FTA)后的经济变化,研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后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东亚各成员国之间具有经济互补性,合作前景广阔,建立自由贸易区将有力地改善东亚地区的社会福利,同时区域成员之间也具有贸易创造效应。(2)中国各个产业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应重点关注在矿产及资源类、纺织品、电子类及制造业等领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和矛 李飞 赵光洲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提出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济实现进一步的合作,使这一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机遇。本文根据中国和东盟的一些经济特点,提出了分阶段采取投资先导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和网络开发模式来进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的战略开发模式。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建设 战略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铭辉
始于21世纪初的中日韩自贸区民间可行性研究已将近十年,但是中日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至今仍未结束,被三国工商界关注的中日韩自贸区之所以进展缓慢,是因为中日韩三国在农产品贸易开放、制造业竞争、投资协议以及自贸区战略考虑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因此,目前以中韩自贸区先行为手段,推动日本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参与中日韩自贸区进程的方式将为该中日韩自贸区的实现提供新的路径选择,但是即使如此中日韩自贸区仍将面临着较多障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曙东 吴强 胡冰川 崔奇峰
本文考察了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分析了中澳双边贸易的现状及其特点,采用GTAP模型对建立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所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情景模拟。GTAP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中澳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的工业出口极为有利,而从农产品角度看,其他粮食作物、蔬菜、水果、坚果出口有一定的潜力,而水稻对澳大利亚的出口潜力不大。澳大利亚的出口潜力要高于中国。此外,中澳两国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而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将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中国的工业品生产会得到拉动,而农业生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关键词:
中国 澳大利亚 自由贸易区 GTAP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阿明
构建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一直被地区各国认为是推动国家间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化和便利化,促进地区繁荣的重要战略目标。然而,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国家间却始终存在分歧。从最初"10+3"被确认为是重要的现实路径,到几年前亚太经合组织(APEC)高调宣称将构建亚太自由贸易区作为一项长期目标,再到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所引发的对高质量、跨地区自由贸易体系的热议,直至当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勃兴,FTAAP的构建路径多轨并存、相互交织,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在可见的未来,一种混合型路径将是构建FTAAP的现实可行选择。中国应该积极推动RCEP谈判顺利进行,并以开放的心态观察TP...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凌云 张伟
研究中日韩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FTA)后的经济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全球贸易的研究结果表明:中日韩三国间存在明显的经济互补性,建立自由贸易区将改进中日韩三国的福利;其中中国的农业和工业将受益,农业部门所得利益大于工业部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鉴于此,我国应加大对优势行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促进劳动力转化,大力吸引外资,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降低对区域外产品的进口关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