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09)
- 2023(7117)
- 2022(5915)
- 2021(5746)
- 2020(4630)
- 2019(10837)
- 2018(10561)
- 2017(20343)
- 2016(10817)
- 2015(12242)
- 2014(11948)
- 2013(11911)
- 2012(11396)
- 2011(10597)
- 2010(10712)
- 2009(10139)
- 2008(9845)
- 2007(8720)
- 2006(8022)
- 2005(7460)
- 学科
- 济(48043)
- 经济(47994)
- 管理(29524)
- 业(27315)
- 企(20568)
- 企业(20568)
- 方法(19044)
- 数学(17595)
- 数学方法(17415)
- 中国(17412)
- 贸(13943)
- 贸易(13936)
- 易(13699)
- 农(13547)
- 财(11835)
- 制(10775)
- 策(9852)
- 银(9555)
- 银行(9554)
- 行(9310)
- 融(9046)
- 金融(9046)
- 业经(8675)
- 农业(8277)
- 及其(7844)
- 地方(7567)
- 出(7532)
- 环境(7187)
- 政策(7172)
- 关系(7118)
- 机构
- 大学(154609)
- 学院(152866)
- 济(78374)
- 经济(77118)
- 研究(60960)
- 管理(57923)
- 中国(50087)
- 理学(48647)
- 理学院(48118)
- 管理学(47616)
- 管理学院(47296)
- 财(36334)
- 京(33496)
- 科学(31255)
- 所(30057)
- 财经(27845)
- 中心(27056)
- 研究所(26839)
- 经济学(25646)
- 经(25626)
- 经济学院(23037)
- 北京(22457)
- 江(22185)
- 院(22087)
- 农(21025)
- 财经大学(20695)
- 范(19687)
- 师范(19578)
- 科学院(17934)
- 州(17085)
- 基金
- 项目(94980)
- 科学(76749)
- 研究(73244)
- 基金(72350)
- 家(62391)
- 国家(61929)
- 科学基金(52880)
- 社会(49380)
- 社会科(47046)
- 社会科学(47040)
- 基金项目(35797)
- 教育(33037)
- 省(32048)
- 自然(31463)
- 资助(31355)
- 自然科(30783)
- 自然科学(30776)
- 自然科学基金(30295)
- 划(28657)
- 编号(28134)
- 成果(24421)
- 部(23636)
- 中国(22472)
- 国家社会(21837)
- 重点(21335)
- 发(21296)
- 教育部(20788)
- 课题(20188)
- 性(19550)
- 人文(19470)
共检索到250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袁杰 万雨龙
随着经济规模的迅速壮大,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进口国,多种大宗商品的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从美英两国建立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心的经验看,价格指数编制机构及衍生品交易所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目前,中国已经具备建立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心的基础条件,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创新,价格指数编制机构、监管机构及现货企业要对标国际经验发挥各自功能,持续推动大宗商品市场建设,不断提升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更好保障中国的经济利益和安全。
关键词:
大宗商品 定价中心 形成要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袁杰 万雨龙
随着经济规模的迅速壮大,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进口国,多种大宗商品的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从美英两国建立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心的经验看,价格指数编制机构及衍生品交易所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目前,中国已经具备建立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心的基础条件,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创新,价格指数编制机构、监管机构及现货企业要对标国际经验发挥各自功能,持续推动大宗商品市场建设,不断提升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更好保障中国的经济利益和安全。
关键词:
大宗商品 定价中心 形成要素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帆 尚宇红 雷平
本文以微观产业经济学中的市场结构理论为基础,以市场集中度指标为主线,从市场供给、市场需求、市场流通、计价货币以及交易场所诸方面,论证了结构性市场垄断地位对于获取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影响与作用。相应的,为改变我国大宗商品定价权缺失的不利局面,本文提出应以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结构集中度,培育和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垄断地位为政策导向。最后,针对不同大宗商品品种情况,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燕
没有掌握定价权是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的重要原因。我国大宗商品定价权缺失的原因是整体规划不健全、期货市场不够发达、大宗商品联盟缺位、资源利用率偏低。要健全大宗商品市场宏观规划、完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组建相应匹配的定价权联盟、建立关键资源战略储备制度、构建大宗商品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
大宗商品 定价权 缺失 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君杨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原材料需求的增加和国内资源性商品相对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大宗商品进口数量逐年增加,我国企业与国外供货方在采购价格上的博弈更为复杂。如何发挥我国企业在国际大宗商品进口定价上的影响力,争取大宗商品进口国际定价权,更好地保护和实现企业和国家的利益,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课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国平 方龙
目前,全球经济呈现温和复苏态势,美国经济持续好转,中国经济在稳增长与供给侧改革双重推动下显现企稳迹象,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迎来转机,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本质性变化,价格开始触底反弹。在此背景下,笔者的基本判断是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端将大概率保持低速增长趋势,供给端也将进一步缩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可预见的未来呈现上升趋势,波动频率可能加快,波动幅度亦会扩大。同时,中国因素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为有效应对和冲销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负面冲击,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模式转变,积极稳步实施以争取国际定价主导权为中心的有效战略与举措。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国平 方龙
目前,全球经济呈现温和复苏态势,美国经济持续好转,中国经济在稳增长与供给侧改革双重推动下显现企稳迹象,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迎来转机,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本质性变化,价格开始触底反弹。在此背景下,笔者的基本判断是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端将大概率保持低速增长趋势,供给端也将进一步缩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可预见的未来呈现上升趋势,波动频率可能加快,波动幅度亦会扩大。同时,中国因素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为有效应对和冲销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负面冲击,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模式转变,积极稳步实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安毅
在各国政治经济力量关系不断调整背景下,国际上大宗商品定价模式随之演变,价格掌控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多年来,中国产业界一直陷于缺乏定价权的困境,导致国民财富大量流失和经济不安全。今后应深入把握大宗商品定价权模式演变方向和特点,将定价权问题放在经济安全和长期发展的层面进行研究,确立具有超前性、稳健性和合理性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定价权 大宗商品 期货市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雪姣
我国铁路大宗货物运输需求具有普遍性、多样性、时间的不确定性、目的地的不均衡性、运输方式的替代性等特点。铁路大宗货物运输定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运输能力、市场需求、货物运输量、货物运输距离、客户与货物性质、替代运输价格等。针对当前我国铁路大宗货物运输定价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试行差别定价、以成本核算加强运价监管、提高铁路运价透明度等措施加以解决,以完善我国铁路大宗货物运输定价体系,有效提高铁路大宗货物运输市场竞争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雪姣
我国铁路大宗货物运输需求具有普遍性、多样性、时间的不确定性、目的地的不均衡性、运输方式的替代性等特点。铁路大宗货物运输定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运输能力、市场需求、货物运输量、货物运输距离、客户与货物性质、替代运输价格等。针对当前我国铁路大宗货物运输定价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试行差别定价、以成本核算加强运价监管、提高铁路运价透明度等措施加以解决,以完善我国铁路大宗货物运输定价体系,有效提高铁路大宗货物运输市场竞争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浩 刘佩鑫
中国是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国和消费大国,但长期以来,中国对大宗商品进口价格缺乏定价权,进口议价能力相对较低。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中国大宗商品进口价格过快上涨,凸显了提升中国对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的紧迫性。中国部分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较高、进口企业的产业集中度较低、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发展滞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较低是中国对大宗商品进口价格缺乏议价能力的长期原因,而大宗商品需求端延续复苏态势、大宗商品供给端复苏受到制约、全球流动性持续宽松、全球海上运输不畅通则是本轮大宗商品进口价格过快上涨的短期原因。大宗商品进口价格的过快上涨可能会加剧国内宏观经济波动、推高国内物价、不利于金融稳定、增大企业经营压力。为此,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应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共同积极应对。
关键词:
大宗商品 进口价格 进口大国 议价能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文寅 李丹丹
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持续上涨的大行情,原油、铁矿石、铜、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创下了近年来新高。虽然2021年底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但在进入2022年后,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以及俄乌冲突的爆发,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保持在高位震荡的态势,这将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应密切关注俄乌局势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同时加强大宗商品贸易组织协调,进一步保障中国大宗商品进口贸易开展,积极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保障中国经济安全。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 价格 走势对策 经济安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翔峰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由于大宗商品与利率、汇率的关系愈易密切,其金融属性十分明显。因此,未来我国应当积极增加大宗商品战略储备和外汇储备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并积极发挥其金融期货的功能。
关键词:
大宗商品 利率 汇率 金融期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晓亮 张少楠
随着中国石油、铁矿石及粮食等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不仅对国内市场价格水平造成了很大冲击,还严重危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鉴于此,国家在制定调控物价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时,应特别注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尤其是要关注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重视防范通胀。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 价格波动 CPI 传导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浩 刘佩鑫
中国是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国和消费大国,但长期以来,中国对大宗商品进口价格缺乏定价权,进口议价能力相对较低。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中国大宗商品进口价格过快上涨,凸显了提升中国对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的紧迫性。中国部分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较高、进口企业的产业集中度较低、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发展滞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较低是中国对大宗商品进口价格缺乏议价能力的长期原因,而大宗商品需求端延续复苏态势、大宗商品供给端复苏受到制约、全球流动性持续宽松、全球海上运输不畅通则是本轮大宗商品进口价格过快上涨的短期原因。大宗商品进口价格的过快上涨可能会加剧国内宏观经济波动、推高国内物价、不利于金融稳定、增大企业经营压力。为此,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应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共同积极应对。
关键词:
大宗商品 进口价格 进口大国 议价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