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1)
2023(9725)
2022(8183)
2021(7827)
2020(6704)
2019(15203)
2018(14823)
2017(28070)
2016(15547)
2015(17594)
2014(17585)
2013(17624)
2012(16929)
2011(15632)
2010(15975)
2009(15114)
2008(15155)
2007(13671)
2006(12287)
2005(11719)
作者
(45782)
(37884)
(37762)
(36409)
(24946)
(18623)
(17437)
(14636)
(14634)
(13903)
(13211)
(12877)
(12673)
(12586)
(12340)
(11857)
(11278)
(11108)
(11006)
(10921)
(9943)
(9285)
(9260)
(8820)
(8762)
(8631)
(8551)
(8337)
(7827)
(7727)
学科
(64662)
经济(64558)
管理(41727)
(40660)
(33187)
企业(33187)
方法(27342)
数学(23108)
数学方法(22812)
中国(22188)
(16644)
贸易(16630)
(16368)
(16339)
(16165)
(15955)
(14830)
(14095)
银行(14078)
(14012)
金融(14009)
(13606)
业经(12913)
理论(10814)
地方(10404)
(10404)
(10106)
农业(10010)
(9905)
教育(9151)
机构
大学(234560)
学院(227618)
(101006)
经济(99041)
研究(87628)
管理(80815)
中国(69968)
理学(67307)
理学院(66437)
管理学(65392)
管理学院(64904)
(51083)
科学(49845)
(49619)
(45008)
研究所(40544)
财经(38854)
中心(38702)
(36412)
(35387)
(35314)
北京(33548)
经济学(32989)
(31680)
师范(31377)
(30963)
经济学院(29504)
业大(29152)
财经大学(28968)
农业(28417)
基金
项目(140116)
科学(110534)
基金(104596)
研究(102604)
(92086)
国家(91335)
科学基金(76463)
社会(67077)
社会科(63611)
社会科学(63595)
基金项目(52588)
(49716)
教育(47768)
自然(47471)
自然科(46461)
自然科学(46448)
自然科学基金(45682)
资助(44772)
(44374)
编号(39100)
成果(35281)
(33290)
重点(32226)
(30021)
国家社会(29244)
教育部(28861)
中国(28790)
课题(28747)
(28731)
(28282)
期刊
(115303)
经济(115303)
研究(79664)
中国(50321)
学报(38202)
(38127)
科学(34596)
(33625)
管理(32864)
(29396)
金融(29396)
大学(29068)
教育(28333)
学学(26778)
农业(22109)
财经(21325)
经济研究(19480)
(18528)
(17966)
国际(17617)
技术(17397)
问题(15832)
业经(14837)
世界(14300)
(13049)
图书(12419)
(10964)
技术经济(10690)
(10686)
论坛(10686)
共检索到372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郑秉文  
由于外汇储备过多,中国建立了主权财富基金(SWFs)"中投公司",由此引起"中国投资威胁论"重新抬头,西方金融保护主义暗流涌动。但是,如果建立主权养老基金(SPFs),既可"分流"过多的外汇储备,提高外汇储备收益率,又可缓解中国"威胁论";既可用以应对老龄化,又可分散风险。这是因为,主权财富基金几乎全部为新兴经济体和海湾国家所独有,而主权养老基金在西方国家则比比皆是,具有很高的认知度和容忍度;所以,建立主权财富基金容易被看做是外汇"饲养"的怪兽,但建立主权养老基金则自然被看做是立地成佛和还"汇"于民的"天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元萍  王力平  
针对我国目前严峻的养老形势,建立外储型主权养老基金既可以减轻财政未来的支付压力,又可以满足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对盈利性的追求。本文系统性地对我国建立的外储型主权养老基金进行三重意义上的定位,细致地分析我国外储型SPF的运作模式、资金管理和资产配置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明确外储型主权养老基金的定位,将外汇储备分流出适当部分建立主权养老基金,实行境外多元化投资,在保值的基础上追求较高收益率;建立完善主权养老基金的运作机制与管理监督办法,并出台各项法规规章对其进行规范;在外储型主权养老基金下设多个基金系列,形成不同的投资风格,并在每一类基金内部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投资业绩;在大力发展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佟家栋  
马克思主义认为,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分工日趋细化,从而将世界各国都卷入到分工体系中。现代国际分工表现出多阶段、多层次的结构,因而各国的比较优势发生了迅速改变,使各国劳动力的就业受到较大影响。这不是一个国家因为国际贸易或贸易政策所产生的对另外一个国家的威胁,而更多的是技术进步和生产分工全球化的必然。政府的政策应该放在如何因势利导,解决这些过渡性问题上。目前的现实是,国际经济保护主义已经成为一种脆弱恢复期各国开放政策的新态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佟家栋  
马克思主义认为,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分工日趋细化,从而将世界各国都卷入到分工体系中。现代国际分工表现出多阶段、多层次的结构,因而各国的比较优势发生了迅速改变,使各国劳动力的就业受到较大影响。这不是一个国家因为国际贸易或贸易政策所产生的对另外一个国家的威胁,而更多的是技术进步和生产分工全球化的必然。政府的政策应该放在如何因势利导,解决这些过渡性问题上。目前的现实是,国际经济保护主义已经成为一种脆弱恢复期各国开放政策的新态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吴大辉  
2004年,为了评估俄罗斯远东地区居民对待中国和中国人的态度,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历史、考古和民族研究所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穆尔州和犹太民族自治专区采用街头随机抽样问卷的方式,对700名俄罗斯多个阶层、多年龄段、多所有制、多教育层次人士做了一次社会舆论民意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在“俄罗斯人喜欢的国家”中排在倒数第二位,仅好于朝鲜;在“对俄罗斯利益及其远东领土构成的诸多威胁”中,所谓“中国的扩张政策”处于第一位(46%),美国的霸权主义”处于第二位(35%)“,同日本千岛群岛的争议”处于第三位(40%);在“中国对俄罗斯的威胁”中,认为对俄罗斯“领土完整”构成威胁的占58...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鹏  
改革开放以后的1979—1993年,中国外汇储备一直在200亿美元以下徘徊,储备规模在波动中保持着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1994年,我国政府实施了包括外汇体制改革在内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方案,从而保证了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外汇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而94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尤为引人关注,截止97年年底,已达1430亿美元,再次成为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通过外汇体制改革,国内居民和企业对人民币的信心增强,资本外逃有所减少,出口结汇的比重大大上升,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外汇储备的增加。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关志雄  
围绕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日本国内的舆论最近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不久以前占主流地位的“悲观论’在退潮,取而代之的是“乐观论”,现在更演变为“威胁论”。担心人民币贬值的论调不知不觉地为期望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所代替。以《谁来养活中国》一书为代表的粮食不足论,现在却被认为中国的廉价农产品对日本的农民造成严重威胁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施建淮  
中国超过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如何运用成为近来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同样成为关注焦点的是中国外汇储备惊人的增长幅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强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开始甚嚣尘上,严重毒化了中国国际形象并对中国国家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害,已成为中国政府必须置于优先排序解决的当务之急。尽管由于"安全"具有客观与主观的二元结构内涵特质,故一些国家主观臆断中国是威胁非中国可自主把控,但由于中国对外传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外交与外宣科学缜密的统筹协调不足,加之传播技巧不足,导致中国和平外交政策被强势国际传播尤其是大量民间基于激进民族主义思维的过度强势话语表达所抵消,在一定程度上为西方掀起新一轮"中国威胁论"提供了口实。对此,必须客观分析、找准"中国威胁论"滋生的内在要因;理性认知、设置"中国威胁论"化解之优先排序;统筹协调、化解"中国威胁论"生成的内在动因;持续监察、防止"中国威胁论"诱因再度复杂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中强  
为保障中国石油安全,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是美、日正反经验的昭示、石油政治后果的逼迫;而21世纪初仍较充裕的世界石油市场为此提供了基本前提,油价可能低走则为中国创造了绝好契机。借鉴国外日臻完善的储备经验,中国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要储备、先立法”;战略石油储备应包括政府储备和民间储备,并都应以原油为主等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明之  
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突出表现,招来了国际上以"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为代表的种种赞誉,一时间盖过了早些年沸沸扬扬的"中国威胁论"。尽管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然而西方国家固守冷战思维,打着"普世价值"的旗号,并不惜以武力强行推销西方价值观。西方价值观的全球扩张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且完全无视正义、国际道义、甚至国际法的制约而随心所欲地在全球强行展开军事行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是其全球战略调整的重要内容,亦是其冷战思维定式的逻辑结果。在西方霸权逻辑中,无论中国做什么,无论中国怎么做,都是错的。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的走向可知,后危机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依然十分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亮  柴正猛  
鉴于外汇储备现有管理目标的局限性和投资渠道的单一性,以及建立战略资源储备安全体系和对冲资源价格风险免疫体系的必要性,利用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组合套期保值对外汇储备进行了商品资产配置。这种管理方案首先可以满足产业对资源的储备需求、对冲整个国家对资源需求的价格冲击风险;其次,可以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对冲外汇储备的美元贬值风险,优化外汇储备的配置结构;最后,在股票市场分散化的股票投资可以规避东道国的警惕,更具有可操作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吉翔  陈曦  夏园园  
基于战略视角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多层次使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对前人研究的综述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现状,明确了外汇储备的四个战略调整方向;其次构建了一个包括战略性层次在内的外汇储备多层次使用体系框架;最后对战略性层次的外汇储备使用方式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可行性分析,并得到了丰富的结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慧  陈炳才  
外汇储备是国家经济实力和地位的象征,储备越多,战略作用越大,外汇储备是国家可以随时动用的资产。保障外汇储备的安全途径在于投资实体经济。要利用外汇储备增加产能以增加世界供给;调整外汇储备投资结构,扩大实体经济投资比重。在实体经济投资中,增加对农业和新技术的投资,加强基础设施海外投资建设;利用外汇储备推进行人民币国际化,应逐渐摆脱对美元清算体系的依赖;区分流动需求外汇储备与投资性需求外汇储备,国家可以将外汇储备资金直接划拨给政策性银行或者承担政策性项目的商业银行使用。运用外汇储备进行直接投资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