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66)
2023(5329)
2022(4295)
2021(4276)
2020(3369)
2019(8039)
2018(7606)
2017(14204)
2016(7496)
2015(8942)
2014(8849)
2013(8832)
2012(8162)
2011(7593)
2010(7516)
2009(7009)
2008(6863)
2007(5990)
2006(5265)
2005(5085)
作者
(20947)
(17661)
(17509)
(16796)
(11271)
(8351)
(7927)
(6957)
(6802)
(6184)
(6112)
(5963)
(5727)
(5667)
(5580)
(5534)
(5268)
(5156)
(5050)
(4582)
(4419)
(4179)
(4097)
(3996)
(3934)
(3898)
(3820)
(3546)
(3497)
(3432)
学科
(37153)
经济(37120)
管理(18004)
方法(17389)
(16909)
数学(16328)
数学方法(16254)
中国(15513)
(12033)
企业(12033)
(10367)
贸易(10357)
(10192)
(8619)
(7331)
(7002)
金融(7002)
(6789)
银行(6785)
(6758)
(6661)
业经(5643)
关系(5603)
(5590)
农业(5206)
市场(5003)
(4988)
环境(4984)
(4970)
(4734)
机构
大学(116380)
学院(112633)
(60924)
经济(60154)
研究(44999)
管理(41086)
中国(37655)
理学(34882)
理学院(34511)
管理学(34139)
管理学院(33918)
(26227)
(25477)
(21888)
科学(21848)
经济学(21572)
财经(21443)
(19988)
研究所(19698)
中心(19498)
经济学院(19369)
北京(17202)
财经大学(16325)
(15763)
(14897)
(14216)
(13368)
科学院(13327)
师范(13239)
研究中心(13055)
基金
项目(71028)
科学(57268)
基金(55741)
研究(52783)
(48691)
国家(48384)
科学基金(41262)
社会(36958)
社会科(35246)
社会科学(35240)
基金项目(28033)
自然(24738)
教育(24459)
自然科(24258)
自然科学(24249)
资助(24214)
自然科学基金(23876)
(22323)
(20410)
中国(18579)
编号(18569)
(18452)
国家社会(17218)
教育部(16474)
重点(16073)
成果(15491)
(15135)
大学(15085)
人文(14768)
(14450)
期刊
(64225)
经济(64225)
研究(40054)
中国(24147)
(18998)
管理(17710)
科学(15403)
学报(14767)
(14193)
金融(14193)
(13252)
财经(12253)
大学(12211)
经济研究(12116)
学学(11363)
(10747)
(10544)
教育(9999)
技术(9832)
国际(9822)
世界(9584)
农业(9450)
问题(8915)
业经(7241)
(6150)
技术经济(6030)
统计(5722)
理论(5198)
经济问题(5183)
(4890)
共检索到179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璐  江晴  
近些年来,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再引起政府及民众的关注,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的言论甚嚣尘上,这严重影响了中国教育机制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一方面,社会需求减少及大学生自身态度问题导致了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下;另一方面,市场机制本身没有起到良好配置资源的作用,即导致了市场失灵。本文将从市场匹配设计角度来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市场所出现的市场失灵现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涛  
<正>2020年-2024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从874万增长到1179万人,四年来共增长34.90%。尽管随着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稳就业积极因素不断凸显,但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压力依然存在。本课题组2020、2021、2022、2023年连续四年利用自主研发的就业调查工具,对2020年以来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综合状况展开年度追踪调查,共收集有效学生问卷52478份,问卷调查对象包括“毕业学生”“高校就业服务部门”和“用人单位”,从这一追踪调查中发现了就业变化新趋势。
关键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源  张巧  宋志刚  于佳鑫  
基于动机系统理论,将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就业认知、就业资本和就业观念三个维度,对郑州高校物流专业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析各因素对就业意向的影响程度。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应届毕业生的期望就业区域呈现出以大学所在地为中心的幅射型布局,期望薪资较以往有所提高,专业对口就业意向较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受其就业资本和就业观念的显著影响,而与就业认知并无显著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宏彬  孟岭生  施新政  吴斌珍  
利用作者收集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我们分析了"官二代"学生与非"官二代"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差异。研究发现"官二代"学生的起薪比非"官二代"学生的起薪平均高13%(约280元/月)。这一差异不能被学生家庭的收入、父母的教育程度、学生的高考成绩、就读大学的质量以及学生在大学期间积累的人力资本所解释。因此我们认为父母的政治资本本身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表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维  黄梅  赵守盈  
为考察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社会支持、个人力和就业焦虑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深入探讨性别对于该机制的影响,采用大学生就业社会支持问卷、个人力量表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问卷,随机调查了350名大学应届毕业生。结果发现: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社会支持、个人力与就业焦虑均呈显著负相关;个人力在就业社会支持与就业焦虑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并且该中介作用受到性别的调节。可见,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社会支持通过个人力间接影响其就业焦虑,并且该机制在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中有着显著的差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近日,智联招聘网站做了一项关于2014年应届毕业生的调查,调研对象覆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样本中男生占41.4%;女生占58.6%。被访者中以本科生居多,其所占比例为70.2%。此外,高职高专生占19.6%,硕士研究生占9.9%,博士生仅占0.4%。样本中工科类毕业生所占比例最高,比例为30.2%,其次是管理学类,占18.9%,再次为理学类,占比为16.4%。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海燕  
当前,应届毕业生存在年终就业率不高、就业结构严重失衡等现象,但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社会人才需求、毕业生个人的发展,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应引起重视。"双创"背景推进了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的研究。为此,文章从应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四方面展开研究分析。经研究发现:各院校存在不同程度的片面追求就业率数值、应届毕业生职业素养不适应岗位需要等就业问题,而这些是受本科院校的就业指标压力、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失利等因素影响。对此,文章提出落实应用型培养目标、发挥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开展生涯教育等对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扬  
本研究运用大学毕业生调查数据,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大学毕业生专业与工作匹配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工资效应等。研究发现近三成大学毕业生的专业与工作不匹配;专业与工作匹配受专业本身的影响,即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匹配可能性有显著差异;专业与工作匹配还受到性别、学校特征以及实习经历等因素的显著影响;专业与工作不匹配会给毕业生带来工资效应。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就大学生就业匹配问题为相关部门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燕子  韩晶晶  
企业非常关注人才所具备的"软实力",高职毕业生的"软实力"对其成功就业具有重要影响。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软实力"需求主要体现在社会技能、方法技能和参与技能。本文通过对湖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及企业的实证调研,发现高职毕业生就业"软实力"整体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均衡,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软实力"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现象。高职毕业生"软实力"的培育与掌握需要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协调作用,促进学校教育与企业现实需求有效对接、尊重企业的合作地位,另外还需激发学生自我完善、发展意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冰  曾爱波  王建坤  
本文通过教育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衔接模型分析,认为应届毕业生专业结构供求失衡的原因是高校专业调整滞后于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专业需求的变化,并针对这一成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封世蓝  谭娅  黄楠  龚六堂  
本文利用搜索匹配模型提出劳动力市场低效率配置受到劳动力市场外部环境影响的相关机制,即劳动力会为获取一定的就业优惠(如户口)而牺牲专业和工作之间的匹配程度,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低效配置。通过对北京大学2008届-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对理论模型的结论加以验证,发现在公共部门户籍分配有优势的北京,外地生源在公共部门就业时的专业行业匹配度显著低于本地生源,而这一现象在积分落户的上海并不成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封世蓝  谭娅  黄楠  龚六堂  
本文利用搜索匹配模型提出劳动力市场低效率配置受到劳动力市场外部环境影响的相关机制,即劳动力会为获取一定的就业优惠(如户口)而牺牲专业和工作之间的匹配程度,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低效配置。通过对北京大学2008届-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对理论模型的结论加以验证,发现在公共部门户籍分配有优势的北京,外地生源在公共部门就业时的专业行业匹配度显著低于本地生源,而这一现象在积分落户的上海并不成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莹  武毅英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3年12月近年来,在劳动力市场分割明显与就业难度日益加大的双重影响下,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已不仅限于传统的"体制内"就业,出现了向不同行业和区域流动的趋势。高校毕业生多样化的就业趋势对人力资源的初次配置(流动)结构产生了影响并形成了最初的社会分层,即:毕业生通过就业市场被配置到各个行业,进而分化为不同的社会阶层。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蕙  
采用高校图书馆目前开展的个性化服务的方法,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字信息服务模式进行专题研究和分析,提出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进行专项数字信息服务的方法,拓宽现代图书馆个性化专项服务的范畴,以此作为提高教学质量与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的新尝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