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5)
- 2023(6581)
- 2022(5604)
- 2021(5500)
- 2020(4560)
- 2019(10580)
- 2018(10227)
- 2017(19266)
- 2016(10204)
- 2015(11899)
- 2014(11429)
- 2013(11440)
- 2012(11030)
- 2011(10227)
- 2010(10310)
- 2009(9663)
- 2008(9221)
- 2007(7983)
- 2006(7209)
- 2005(6739)
- 学科
- 济(46333)
- 经济(46291)
- 管理(28874)
- 业(26548)
- 企(21420)
- 企业(21420)
- 方法(19049)
- 数学(16485)
- 数学方法(16366)
- 中国(15870)
- 贸(13913)
- 贸易(13905)
- 易(13698)
- 环境(12408)
- 农(11274)
- 财(9613)
- 划(9416)
- 学(8674)
- 制(8656)
- 业经(8640)
- 融(8610)
- 金融(8610)
- 地方(8369)
- 银(8206)
- 银行(8194)
- 关系(8040)
- 行(8006)
- 策(7606)
- 和(7475)
- 发(7294)
- 机构
- 大学(151043)
- 学院(148584)
- 济(73194)
- 经济(72142)
- 研究(60544)
- 管理(54750)
- 中国(48144)
- 理学(46765)
- 理学院(46158)
- 管理学(45677)
- 管理学院(45370)
- 京(33490)
- 科学(33430)
- 财(30987)
- 所(30789)
- 研究所(28104)
- 中心(25292)
- 财经(24844)
- 经济学(23913)
- 经(22934)
- 北京(22209)
- 院(21874)
- 经济学院(21521)
- 农(21089)
- 江(19823)
- 范(19785)
- 师范(19661)
- 科学院(18999)
- 财经大学(18671)
- 业大(17492)
- 基金
- 项目(96783)
- 科学(77451)
- 基金(73646)
- 研究(71498)
- 家(64944)
- 国家(64535)
- 科学基金(54401)
- 社会(48159)
- 社会科(45899)
- 社会科学(45890)
- 基金项目(37666)
- 自然(33444)
- 自然科(32672)
- 自然科学(32664)
- 省(32643)
- 自然科学基金(32113)
- 教育(31856)
- 资助(30977)
- 划(29640)
- 编号(26957)
- 部(23472)
- 中国(22733)
- 重点(22644)
- 成果(22365)
- 发(21933)
- 国家社会(21587)
- 教育部(20310)
- 创(19697)
- 课题(19140)
- 人文(18896)
共检索到234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邵祥林 邱询旻 冯彦明
中国影响和改变国际战略环境主要在于处理好相应国家关系,而环中国圈概念的提出,强调当今影响中国安全和发展最直接的、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是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周边和近海国家。环中国圈战略布局是改变中国国际战略环境的重要战略步骤,其战略部署:包括建造环中国圈"友谊之路",推进俄、中、印自由大市场,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建造四个多功能增长极等,对于国家安全和发展以至于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邱询旻 余红春
在经济危机中,大国有责任采取措施推动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实现国家可持续竞争力,打造可持续增长极化带(或区)并建造对应的实施机制。这就是提出"环中国圈"这个新范畴的宗旨并期盼相关国家与区域以及企业积极行动,把成功的深圳、珠海模式布局于环中国圈疆域"珍珠链"中,建造世界经济增长、安定、和谐、繁荣等多功能先导区。贵州应当抓住机遇,以"基地"方式切入环中国圈"珍珠链"布局,加强与环中国圈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提升贵州企业国际化水平。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邱询旻 李珺
"环中国圈国家"的提出,是世界经济研究的一个新范畴。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因素日益凸现的时代背景下,"环中国圈国家"在经济、政治和多边组织合作框架基础上开展战略合作十分必要,也有可能。当今世界格局中的"环中国圈国家"合作,特别是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之间的合作,能影响或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对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郝忠胜 李猛
运用"经济圈域论"对环中国圈国家战略合作进行重新审视,可提出合作倾向和利益的帕累托改进路径以及成员间合理的收益差距的分析框架,从而进一步地提出经济圈域的运作机制。结论则显示了对于目前亚太地区的区域合作,"经济圈域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关键词:
经济圈域论 环中国圈国家 区域合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在全面分析国情世情新趋势和世界能源新格局的基础上,提炼出应对全球变化的中国能源战略——"五指合拳",即"节能、绿色、结构、安全、改革"。五个子战略都服从国际博弈的需要,都服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本身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五指"能"合拳",可以协调。能源总战略与子战略,均是以中长期为考虑的基点,但总战略更强调通盘布局的大思路;而子战略重在以解决能源的重大实际问题为目标来设计;总体战略中含有战略目的内容,而子战略中多突出的是战略手段。总战略力求要明确对手,有"打仗"和博弈准备,要立足博斗;力求明确博弈前的关键配置,如能源战略的管理,战略科学家、战略企业家和战略管理者的...
关键词:
能源格局 能源战略 五指合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郝晓伟 陈侠
奥巴马政府强调将发展经贸和解决国内就业列为其工作的中心,美国的对外经贸战略也随之转型,通过采取推动以"两洋战略"为代表的区域自贸协定谈判,打造新一代制造业革命等措施,以更好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在对华经贸战略方面,美国借助"公平贸易",加强了对贸易制度性力量的利用,以倡导地区性自贸协定等多个手段增强美国对华出口,迫使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并弱化中国不断提升的国际经贸话语权。对于美国经贸战略的新变化,中国一方面应积极应对,加强对国内产业合法权益的支持和保护;另一方面,应以落实"一带一路"等经贸新战略为契机,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积极提升中国在全球经贸领域的话语权及应变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朴民 贾民 张光耀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张宇燕 冯维江 刘玮
国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行为体之间相互决策的互动过程。国家实现目标的能力也受到该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技术、资源等物质性条件的制约。这些外部条件便构成了国家制定和实施国家战略的外部环境,即国际战略环境。国家在对国际战略环境进行充分研判的情况下,推动国际环境产生本国所期望的特定效应,以维护和拓展本国的国家利益。本报告将从和平、发展和治理三个维度来分析国际战略环境。本报告认为,尽管国际安全形势和多边经济体系的不确定性在不断增加,但国际体系的总体和平的态势可望维持。对于崛起中的中国而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张宇燕 冯维江 刘玮
国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行为体之间相互决策的互动过程。国家实现目标的能力也受到该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技术、资源等物质性条件的制约。这些外部条件便构成了国家制定和实施国家战略的外部环境,即国际战略环境。国家在对国际战略环境进行充分研判的情况下,推动国际环境产生本国所期望的特定效应,以维护和拓展本国的国家利益。本报告将从和平、发展和治理三个维度来分析国际战略环境。本报告认为,尽管国际安全形势和多边经济体系的不确定性在不断增加,但国际体系的总体和平的态势可望维持。对于崛起中的中国而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范建中
俄罗斯作为当代世界主要国际战略力量之一 ,是影响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俄罗斯作为中国最大的邻国 ,又是影响中国周边战略环境的重要因素。中俄关系能否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俄罗斯能否成为抗衡单极霸权的积极力量 ,对中国的外交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俄罗斯在中国国际战略环境中的地位 ,分析了未来中俄关系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制约性因素 ,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两国关系至少还有 1 0~ 1 5年的稳定发展期。因此 ,加强和深化同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仍应作为我国安全战略和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
中国 俄罗斯 中俄关系 国际战略环境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石康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环境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之一。60年来,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大体经历了帝国主义封锁禁运、缓和、经济全球化加速这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中国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发展战略进行过必要的调整,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推进了现代化建设;也出现过一些失误,给发展带来损失。总体上看,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关键是保持头脑的冷静,正确把握国际环境的变化趋势和我们自己的实力,搞好自己的事情,采取与国力相适应的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冬梅
2005年中国首次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2011年9月6日中国再次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向全世界公布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中国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不仅对全球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产生重要影响。重点分析了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影响:(1)中国的和平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本身就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中国的和平发展,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创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政治经济环境;(3)中国的和平发展,推动了全球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有利于提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成效;(4)中国的和平发展,提倡...
关键词:
中国和平发展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科学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晓西 张亮亮
能源是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能源始终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2050年的亚洲》一书指出:亚洲当前正经历着历史性转变。2000年以来亚洲一直占据着世界能源消费的20%,2007年这一数据上升到27%。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1年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印度尼西亚五国能源消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劳承玉 张序
为实现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约束性目标,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将进行重大调整。本文将中国碳减排目标与能源发展转型相结合,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形势,探索碳排放约束下我国能源战略调整的基本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大力推行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交易等金融市场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瑜 蒙大斌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加之我国专利制度改革滞后,导致外国在华专利的申请动机开始转变,其专利战略已从技术转移转变为垄断市场,从保护重大技术转变为构筑竞争优势,同时不断减少在华核心技术专利,而与国内企业的专利纠纷日益增多。当前,我国的专利制度不仅不利于原始创新、基础创新的发展,而且在企业构筑竞争优势方面反而对外国企业更加有利,亟待调整与完善。
关键词:
专利战略 技术进步 模仿创新 专利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